《第幾》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重點,難點:知道自然數可以用來表示事物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觀察
1、觀察書上買票主題圖,并講解:放假了,小明想到鄉下姥姥家去玩,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他決定自己乘車去,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
(1)小朋友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人?
如果以穿紅色衣服的阿姨排第一,說出誰排第二,小明后面的警察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到各組巡視,并加以指導。
(2)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并在方框里填上數。(通過說圖意和填數使學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數表示“第幾”。
(3)看到小明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你還想說什么?(引導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二、鞏固練習,強化理解
1、觀察:全家福照片(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讓學生說出小朋友和她媽媽在照片中的序號。還可以利用這張照片,提出有關基數和序數含義的其它問題。如:照片中一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幾?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幾?等。
2、練習:第四題,學生同桌討論,找出規律填空。
三、寓教于樂,應用拓展
1、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把學生按6人一組,其中一人發口令,另5人站成一排,發的口令可以是學生自己的,也可以教師指出(如:請右邊第四個同學拍拍手,左邊第三個同學上前等。)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還滿意嗎?
主備人:張曉娟 參備人:低年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