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比較--動物樂園》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等活動,掌握比多少的方法;借助情境,讓學生初步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
2.認識符號“>”“<”和“=”,知道它們的含義,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
3.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數的大小,而且要使學生初步建立符號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以“動物樂園”為情境的主題圖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在主題圖中選擇對象進行比較,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又體現《標準》的理念。
要掌握“>”“<”符號,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學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的經驗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本市兩大區之一――云巖區,在本區小學中,我校屬于實驗性大型學校,在辦學水平及硬件設施方面名列云巖區前茅。
“比多少”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觸到了,在腦海中已有一個初步的表象,只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概念,更沒有符號感。因此,這節課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把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比較方法以及建立符號感。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它們想比比看哪種動物來的只數多呢!你們想不想去參加它們的活動呀?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動物樂園圖。
師:小朋友們快看,動物樂園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好嗎?請小朋友們自己在心里數一數,一會兒我們來匯報一下。
2.匯報交流。
師: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各有幾只?(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圖上的各種動物呢?
(2)師:請其他同學也在下面擺一擺,你看到了幾只什么動物?請用學具表示出來。
(3)學生擺完,引導學生觀察評價,擺出來的和看到的一樣嗎?
4.設疑激趣。
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你們想了解一下嗎?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我們把它們比一比好嗎?(板書課題)
(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
(2)匯報:我準備把……和……進行比較。
5.探究方法。
(1)認識同樣多和“=”(熊和鹿比)。
a.師:咱們先把熊和鹿作比較,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b.動手操作。
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可以用擺的方法來比較,那么要怎么擺呢?讓大家一眼看出誰多,誰少,或者同樣多。請大家先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
c.展示、交流。
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其他同學擺的方法和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擺出了不同的圖形。)
d.大家評議:黑板上的每一種擺法,是怎樣進行比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