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家園》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與設計說明:本課時內容是學生認識數字的起始內容,教材重點呈現1-4各數的認識,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找、想、畫、說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的對應關系,使他們看見實物的數量能迅速想到數字符號,看到數字符號能聯想到各種具體的實物,從而生動形象地理解數的意義;教材還提供了一支小球隊的畫面,旨在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區分數的不同含義,課中,我讓學生臨時組建一支小球隊,通過排隊、提問等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數可以表示順序、代號這一層含義;教材提供的“練一練”題材很好,我利用多媒體將練習材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明確題意,了解數學問題的書面解決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p4-p5。(10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形象地理解數“1”,認識1-10各數的符號表示方法。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活動,初步體會1-10各數在不同情境中表示不同的含義,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也可以表示順序、代號。
3、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教學準備:cai課件:課件1:田園風光伴隨美妙的音樂,片刻之后,定格到快樂的家園畫面。課件2:小朋友踢球場面,片刻定格,能看清10個小朋友衣服上的數字。課件3:教材第5頁第1、2、3題。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激趣:
李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下老師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你們想聽嗎?(想聽!)李老師從小生活在美麗的農村,哪兒有藍天白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還有美麗的田園,是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你們想去看看嗎?(想!)課件出示:田園風光伴隨美妙的音樂,片刻之后,定格到快樂的家園畫面。
二、在活動中激思:
1、認識“1”。
①找“1”。
李老師生活的地方不僅美麗,里面還藏著許多數學問題呢!同學們認真觀察,你能從畫面中找出“1”表示什么嗎?(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很大的物體)一座山…… 一個蘿卜……(單個物體)
1
(很小的物體)一滴水…… 一框蘿卜……(一群物體)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說得真好!原來“1”可以表示一個蘿卜、一朵花這些單個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框蘿卜、一個班級這樣的一群物體,可以表示一座山、一條河這些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滴水、一粒米這樣很小的物體。(板書:單個物體、一群物體、很大的物體、很小的物體)
②想“1”。
老師出示1支粉筆:現在看到這支粉筆,你能想到哪個數?(想到了“1”。)看到“1”(出示卡片)你又想到了什么物體呢?(一個人、一張課桌、一塊黑板……)
③畫“1”。
看到數字“1”,你想到的那個物體,能用一個○或一個其他的圖形符號畫出來嗎?
④說“1”。
說一說,你畫的一個什么圖形符號?這個符號表示一個什么物體?
⑤小結:同學們學得非常好!你們看到物體可以想到數,看到數又能想到好多好多的物體,還能用圖形符號表示你想到的物體,李老師要獎給全班同學一顆☆!
[“1”的教學組織了找、想、畫、說四個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的對應關系,使他們看見實物能想到數字符號,看到數字符號能聯想到具體的實物,還能用圖形符號表示所看到的實物,從實物中逐步抽象出數字,牢固建立數的概念,深刻理解數的意義。]
2、認識2-10。
課件出示:“快樂的家園”畫面。
①讓我們再次到老師快樂的家園去看看,“2”(數字卡片)藏在哪兒呢?(2支船槳、2扇門……)
②“3”(數字卡片)又能表示什么呢?(3朵云、3只小鳥……)
③你能用“4”(數字卡片)說一句話嗎?(我有4支鉛筆。……)
④看到數字5,你又想到了5個什么物體?能用你喜歡的圖形符號畫出來嗎?
⑤同桌互相說一說6、7、8、9各表示什么?
⑥請你數出10個你喜歡的學具。
老師巡視,展示學生數的結果。
生1:數出了10個○。
生2:數出了10個■。
生3:數出了10個☆。
生4:數出了10個不同的學具。
老師抓住生4數的結果展示出來:這是10個○嗎?(不是)是10個■嗎?(也不是)那是10個什么呢?(是10個學具,也數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