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教案(北師大版一年級數上冊)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親身體會比較事物高矮的過程,感知兩個或三個物體之間的高矮關系。
2、使學生初步體驗高矮的比較性,同時,也能從中體會到比較高矮的具體方法。
內容分析:教學重點: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教學難點:體會高矮、長短、厚薄的相對性,建立比較的意識。
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并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通過誰高?誰矮?這一情境,使學生感知兩個或三個物體之間的高矮關系,體會高矮的相對性,滲透幫助他人的思想。
課前準備:實物、投影儀、主題圖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新思路一、情景創設,感受高矮的存在 ◆感受高矮的存在1、導入(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一件大事嗎?(2)出示圖片:美國紐約世貿大廈,簡要介紹“9·11”事件。(3)提問:看看這幢大樓,把它和周圍的樓房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1) 講解:這棟大樓有110層,曾經上美國紐約最高的樓。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襲擊,它已被夷為平地。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都感到很氣憤。設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經有機會站在這座樓上往下看,會有什么感覺? (5)比較:你平時站在我們教學樓或家里的3樓4樓往下看,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嗎?師:你知道為什么嗎? (6)出示課題:世貿大廈比我們教學樓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學樓比世貿大廈怎么樣?(生:矮)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與高矮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高矮)2、認識生活中的例子師:平時你們見過像這樣比高矮的例子嗎? 3、學生自由活動。 生1:會害怕。生2:我會腿發軟。生3:那么高,我會覺得像要掉下去一樣…… 生:不會。生:因為世貿大廈比我們的教學樓高得多。 學生踴躍發言,列舉了許多例子。如:新教學大樓比舊教學樓高,紅綠燈比汽車高,草地比山峰矮……找一找比自己高的同學,比自己矮的同學。在背景音樂中,學生自由下位尋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討論。 比較人高矮的方法 ◆比較人高矮的方法1、引入(1)估計:剛才有同學發現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下面請兩個同學—和站起來,大家估計一下,他們誰比誰長得高一些?(2)提問:他們估計得對不對?想一想,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他們誰高誰矮呢?(3)驗證比長得高,比長得矮。2、出示課本第16頁圖例(1) 談話:(出示左圖)小強和小麗也在比身高?催@幅圖,誰能告訴我,誰高誰矮?(2)提問:小強是踮起腳跟才比小麗高,你們認為怎么比,才知道誰長得高呢?(4)反饋:像左圖那樣比,我們能不能說小強比小麗長得高呢?(生:不能)看來,比身高的時候,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平面上。現在你們會比身高了嗎?(會)3、小組活動(1)內容:前后四人一組,比一比,誰長得最高?誰長得最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