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教案——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
教學內容課本第16、17、18、19頁。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在比較的過程中,差別比較明顯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結論;差別不明顯的,就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3、培養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教學重點在比較過程中,差別不明顯的,要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在不同的解題策略中,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你們看過動畫片《黑貓警長》嗎?它抓壞人可能干呢,為什么呢?因為它觀察事物非常仔細,細小的差別也能看出。今天我們就學習它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看誰觀察最仔細!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1)觀察圖,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上有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
(2)比較。把圖上的人和物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教師板書)
他們三個人中,誰最高,誰最矮?
(3)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較的東西,這里是比較高矮,你還知道哪些比較呢?
2、直接比較。
第17頁的第1~3題、第18頁第1題,學生直接比較得出結果。
包括長短、厚薄、曲直、高矮。
3、游戲。
①讓兩個學生上臺比高矮。
(故意讓一個學生踮著腳尖)學生一看,就叫:“不公平。”
②為什么不公平?
從而讓學生明白:事物比較,要在同一起點上。
③分小組比高矮。
4、間接比較(螞蟻圖)
①看圖討論:哪只螞蟻最先回到家?為什么?
(有的學生直接觀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
②引導學生用數一數的方法判斷。
三、練習鞏固。
(1) 長頸鹿大象圖。
此題很明確,讓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2) 釘子圖
①讓學生討論:哪根釘子合適?為什么?
②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教師先不說對錯,用實物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選擇。
(3) 繩子圖
此題很明確,讓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4) 汽車過橋圖
①觀察,汽車能通過嗎?
②分小組討論。
③請一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并說明為什么。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結論,全班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理由,都給予肯定。
(5) 兔子圖
①讓學生小組討論,發表意見。
②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找參照物。
(6) 筆圖
此圖比較的事物較多,要求也較難,不但要比較,還要排序。小組合作完成。
5、總結全課
今天小朋友們學得非常好,觀察很仔細,人人都像黑貓警長。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開動腦筋,就會學會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