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物體分類》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歷對物體的分類、觀察、觸摸和比較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和表達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物體的良好審美觀。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將常見的物品分類,在實物中區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來引導學生認識相應的圖形與名稱,初步感知這些形體的主要特征。
本節課的教學要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類物體的特征,再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并知道各自的名稱。通過觸摸、拼擺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生活在城市里,在社會、家庭生活中都接觸到許多課本與生活相結合的例子,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摸一摸、畫一畫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教學設計〗
(一)分一分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猜猜看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誰來揭開它?大家喜歡它嗎?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機器人的到來。
師:我們聽聽機器人給大家說些什么,好嗎?
朋友們好!很高興見到你們,我的樣子很酷吧!這是我聰明的頭,這是我結實的身子,你知道這是我的什么嗎?對了,這是我的腳,這是我的胳膊。其實,我就是由你們桌上的各種形狀的玩具組成的,現在我想問問你們,請找一找你們桌上的這些玩具,哪些長得像我的頭,哪些長得像我的身子,哪些和我的腳長得像,哪些和我的胳膊長得像呢?(學生分別從桌上的玩具中迅速找出和機器人的頭、身子、腳、胳膊長得像的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師:小朋友們這么聰明,機器人很高興!下面老師想請你們把桌面上的這些做機器人的玩具分分類。
1. 學生小組活動。
2. 匯報分類結果。
師:哪個組來告訴大家,你們組把玩具分成了幾類,怎樣分的?
生1:我們組按顏色分,分成了五類。
師:有道理!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2:我們組分成了兩類,會滾的一類,不會滾的一類。
師:有同學可能沒聽明白,請拿上臺給大家看看。(學生拿上臺演示滾和不滾的兩類。)
師:你們組很有辦法,還有哪個組來匯報一下?
生3:我們組把長得像的放在一類,分成了四類。
師:你們說得很棒!也請拿上臺給大家看看。現在大家和他們組一樣,把長得像的放在一起,它們是好朋友,分成四類。(二)玩一玩
師:下面我們分別認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這些好朋友長得是什么樣,摸起來有什么感覺。趕快行動吧!
學生小組活動。
每小組的學生拿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說說。老師參與小組活動和學生一起玩。
師:誰愿意上臺來介紹你們組的好朋友。愿意介紹哪一種都可以,說一說它們長的什么樣。其他的同學要仔細看、認真聽。
生: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長得圓頭圓腦的,摸起來圓乎乎的,沒有平平的地方,它愛滾來滾去的。我很喜歡玩球。
師:你真會觀察,讓它滾給大家看看(在實物投影上滾一滾),請同學們從你帶來的物體中,拿出這位同學的好朋友球。我們的下一個好朋友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