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教學設計與點評
一、教學內容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二、教材分析
“左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前后”“上下”的位置與順序之后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不應把它作為單純的知識點來講授,而要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獲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的難點是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因此教材設計了較多的活動及游戲幫助學生理解。
( 評析 對于“左右”這一節的重、難點認識準確,這節課應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較合理。但對于“左右”這節在整個“空間與圖形”這個知識板塊中的位置如何,教師應該作簡要的說明。)
三、學生分析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左右”之前都有了較多的生活經驗。比如,中午路隊放學分為左、中、右三路,上體育課向左轉、向右轉等訓練,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都比較清楚……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很濃厚,競爭意識強,特別喜歡在活動、游戲中學習。
四、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讓學生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2通過活動,使學生能領會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語言來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
3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左右”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出去游玩嗎?星期天,笑笑和淘氣兩個小伙伴坐車出去游玩了。看看在路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兒。(多媒體畫面:城市、公園、街道和紅綠燈路口,笑笑和淘氣坐車到城里游玩的情境。在大街上的紅綠燈路口,紅燈亮,車停下了。)
師:他們看到什么了?
生:他們看到了紅綠燈。
師:紅燈表示什么意思?綠燈呢?綠燈上的箭頭又表示什么?
生1:紅燈表示停車。
生2:綠燈表示繼續往前走。這個箭頭“←”(比手勢)表示汽車向左行駛,這個箭頭“↑”(比手勢)表示汽車向前行駛,這個箭頭“→”(比手勢)表示汽車向右行駛。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左右”的知識。
( 評析 情境引入“左右”時,不夠簡潔,干擾信息較多,若能簡化一些,突出與“左右”相關的信息更好,而且作為引入,紅綠燈對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些難。)
(二)感知“左右”,初步建立“左右”的空間感
1通過雙手活動體驗“左右”。
師:剛才發言最大膽,聲音又洪亮,我們用掌聲表揚他。(學生鼓掌)
師:剛才鼓掌用到了什么?
師:誰來舉左手?(抽生舉左手)大家一起舉左手。(全體學生舉起左手)那另一只手就是……(生齊答:右手)。對,是右手,一起舉右手。
2回憶經歷的活動,想像左右。
師:中午放學,哪些同學走左路,請站起來,舉左手。右路的呢?請舉右手。
3利用身體特征,記住“左右”。
師:請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看看、再想想: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左手在干什么?(讓學生邊說邊比劃)
生1:我常常用右手寫字,左手按本子。
生2:我常常用右手刷牙,左手端杯子。
生3:我常常用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
……
師:看來,左手和右手經常一起干很多事情,它們真是一對好朋友。那再看看我們的身上,還有沒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