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統計活動的必要性。2、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學會用不同形式呈現數據,由實物圖過渡到統計表。3、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4、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學會用不同形式呈現數據,由實物圖過渡到統計表。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智慧老人去一(1)班做客。噢,原來是新年到了,為了讓小朋友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智慧老人要和他們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他們班有些什么活動?咱們也跟他去看看吧!(板書課題:迎新年) 二、觀察整理,引出新知。 看!智慧老人來到了表演組。1、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出示掛圖)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4人一組,1人記錄)3、各小組匯報結果。4、師生共同填寫統計表。彈琴( )人唱歌( )人跳舞( )人5、你能根據統計表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提出后在組織解決問題)啟發學生提出“參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唱歌的比跳舞的多多少人?” ……(問題提的越多越好) 三、應用實踐 1、教師知道小朋友最愛玩了,智慧老人也愛玩,看他來到了哪兒?學生觀察小朋友在玩什么?互說、互議。2、這幾位小朋友又在玩什么呢?請你說一說,你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嗎?3、小朋友,你們能把咱們班的男、女生人數統計出來嗎? 四、思維擴展在智慧老人的帶領下,咱們觀看了一(1)班小朋友“迎新年”的活動。說一說咱們班如何過新年,應展開哪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