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小棒》一課帶給我的思考
師生共同伸手:現在有多少個手指?(生:11個)你們數了嗎?
生:沒有。
師:咿?你們沒有數過,怎么知道是11個?
生:因為您一雙手有10個手指,伸了一個,10和1合起來是11。
師:對啦,因為我們知道一雙手有10個手指,所以就不用數了,那你們現在能猜到老師和售貨員阿姨為什么不用數也知道是11支了嗎?再用小棒來擺給老師看看。
這一次大部分學生采用了采用10根小棒放在一堆,把1根小棒單獨放在一邊的方法。
師:老師給你們提點建議好嗎,為了方便好拿,我們可以把十根小棒捆在一起。
學生捆小棒。
師:現在我們來理理思路,開始我們想不數就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很不容易我們改進了方法,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也就是把10個一變成了1個十,這樣我們的11根就變成了1個十和1個一我們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了。
……
思考:在這節課中,小棒捆成10個一捆,是學生把10個一看成1個十的這個抽象過程的思維模型,是學生從具體事物(11支鉛筆)——小棒(1捆1根)——算珠(計數器個位和十位上兩個珠子) ——數字(11)這個逐步抽象化和符號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維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驗位置值的重要意義。人類經過了漫長的探索總結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要想讓5、6歲的孩子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而且沒有可以調動的生活經驗的情況下,獨自探索出來是不太現實的,教師就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啟發,而且,確實也是因為人有10個手指啟發了我們的祖先以10為單位計數的方法,產生了十進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我們的孩子去感悟數學的神奇。這些就是這節課帶給我的思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