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教學設計與點評
〖教學目標〗
1.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通過充分利用自己教室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敘述教室里物體的位置,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和有條理地表達。
2. 通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想一想、說一說,進一步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的最后一課,是在前面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礎上展開的綜合性活動。對于教室里物品的擺放,學生是清楚的。這節課教學有意引導學生對教室里物體的位置進行仔細觀察,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進一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在描述物體的位置時,有時會說不全或遺漏表示方位的關鍵詞。教學時,要給予指導,并充分利用“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進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我說你擺(由慢到快)
同學們準備好尺子、文具盒、橡皮擦、數學書。大家按老師要求排放好各種物品,比一比誰擺得又快又好。把文具盒放在最前邊,數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右邊,數學書的上面放一把尺子,尺子又要在橡皮擦的下面。
(學生擺好后,同桌互相檢查,指名個別學生說說自己擺放的情況。)
(二)活動二:說一說
1. 找一找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自己摸一摸,說一說。
(學生獨立活動后,集體交流,交流時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摸一摸,說一說。)
2. 小朋友們,你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我們教室前面、后面分別有什么?上面、下面呢?左邊、右邊呢?
(學生根據自己本班教室布置的情況發言,學生說得有道理,老師就給予肯定。)
師小結: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各種物品擺放的位置也說得很正確。
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中的教室里擺放了哪些東西?大家要想像自己就站在圖中,面向黑板,然后說說各種物體的位置。
(學生互相說,找個別學生匯報。)
4.這位同學說得很有條理,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讓你們當我們班里的“形象代言人”向別人介紹我們班教室,誰來試試?
師小結:大家把教室里的物品按一定的順序擺放好,可以使我們的教室更整潔、更美觀。
5.教室是我們小朋友共同的家,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個人的家?介紹的時候,要說說你家里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同學們可以想像一下他家是什么樣的?
(同桌互相介紹情況后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描述家里物品的位置。)
(三)活動三:做一做
小明搬新家了,媽媽讓小明自己設計房間里物品的擺放位置,小明不知道怎樣擺放最好,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他一下嗎?
(學生合作完成,每組都有一張空的房間圖片和家具物品圖片,如寫字桌、床、書架、電腦、電燈、花瓶、電話等。教師參與各組的活動,關注小組合作交流,然后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布置的,引導各組互相傾聽,并且互相評價。)
師小結:學了“位置與順序”,可以讓我們每個同學都成為一名小小的設計師,真了不起!這些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用途呢?我們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