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鉛筆》“20以內退位減法”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師:大家先獨立想一想,然后說給同學們聽。
生1:先用10減去9得1,1加上5得6,所以15-9=6。
生2:先用15-5=10再用10-4得6,所以15-9=6。
生3:因為9+6=15,所以15-9=6。
生4:先用9-5=4,因為5比9小4,再從10里面減去4得6。
[評析:上述教學,教師盡量讓更多的學生發表意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師:好極了!大家學會15-9的計算。那15-8,15-7,15-6會不會計算呢?想一想,同桌互相說一說。
[評析:此環節,再次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下思考、探究、整理學習思路,拓展本節課的重點知識。“讓同桌說一說”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了訓練。]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生:(觀察、思考、議論、發現)被減數的個位比減數少——
師:這是退位減法。你們能不能在本上,再寫出幾道退位減法算式?
生:能!
師:好。開始!(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做完,小組內互相檢查)
[評析:教師完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己出題替代教師的硬性安排,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還給了學生,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四、反饋練習 應用拓展
1、找朋友 (手拿算式卡片和得數卡片的同學互相找自己的朋友)
[評析: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有的卡片沒有“朋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合理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訓練和提高學生去偽存真的判斷能力,較好地體現了《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
2、出示小熊射門圖 (大屏幕顯示)
根據畫面內容,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
[評析:引導學生在現實背景中發現問題,用學生的知識解決身邊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及應用意識]
3、摘蘋果 (師把蘋果樹貼到黑板上,蘋果上寫有數字)
師:(1)宣布第一層次的活動要求;看卡片,想得數,根據得數到前面摘蘋果
(2)宣布第二層次的活動要求:卡片沒有了,可樹上還有很多蘋果,自己想退位減法的算式,得數只要和蘋果上的數字相同,蘋果就是你的了。
師小結:生活中我們只要辛勤地勞動,就能收獲更多更大的蘋果。
[評析:1、將枯燥的計算寓于游戲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另外,第二層次活動設計,為學有余力的同學開辟一條發展創造性潛能的途徑。又一次體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發展的要求。]
五、交流收獲 全面總結
師: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評析:在全課結尾時,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教師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
1、源于生活的真實想法恰恰是對數學最深刻的理解。本節課的設計,首先為學生提供了袋鼠媽媽文具店這一生活情境,通過小白兔的出現引出要探討的問題,學生在幫助小白兔的過程中,領悟了15-9的多種算法,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了解了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達到了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過程這樣一個目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想出了四種算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
2、本節課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位顧客,你想買幾支鉛筆?上課時學生到底會怎樣回答,會買幾支,課前是無法預料的,而整個的學習活動都將根據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而展開,為此教師在備課時對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都進行了預測,想好了“對付”學生的辦法,所以,教學時,既注重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情感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