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評價要用鼓勵性的語言。)
( 設計意圖 “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對學生而言,在理解認識和語言描述上都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此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初步理解認識的環節,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和自己的體驗描述小動物的位置關系,初步感悟“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 ①指名說。②同桌互說。
貼:小鳥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鳥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鳥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鳥的下面
(3)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位置關系(出示課題)。
現在,同學們對“上下”這種位置關系理解了嗎?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下面,這是怎么回事?(指圖說)可以在小組內討論。
(4)學生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生可能回答:因為跟小鳥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學說小松鼠在下面。
(5)小結:看來,同學們在說“上下”位置關系時,一定要看準跟誰比,是這樣嗎?
(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自己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的過程,經歷個人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的過程,使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使“上下”這一概念真正納入到學生自己的認知系統中。)
3舉生活實例,加深學生對“上下”位置關系相對性的理解。
看來,同學們對“上下”的位置關系理解得不錯,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有?其實咱們身邊有許多關于“上下”位置關系的問題,請你選幾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1)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2)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說)
學生觀察反饋的結果可能是:
①書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書的下面。
②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國旗的下面。
③橡皮在鉛筆盒的上面,鉛筆盒在桌子的上面,桌子在鉛筆盒的下面。
④其他。
(在學生充分運用“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正確描述生活中物體的位置關系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地進行肯定、鼓勵學生,激發他們再創造的愿望。)
( 設計意圖 該片段的設計力圖體現“數學知識的教學要與學生現實密切聯系”的理念。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再創造”,既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主動探索,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又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探索精神。)
(三)實踐應用
1運用新知解決疑問。
(1)看圖提問解答。
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學也帶著他喜歡的東西來到了課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東西嗎?我們一起看看吧!
電腦演示:書柜圖。
①這是什么呀?書柜有幾層?里面都放了些什么東西?外面呢?(小狗、小鏡子)
②看到這幅圖,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嗎?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互相提問并回答問題。
學生四人合作:一生問,余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