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教案北師大版一年級數上冊
教學目標:1、具體情境中學習有關“8”、“9”的加減法。
2、正確表達算式含義。
3、學習有條理的思考
教學重點難點:列出有關“8”、“9”的加減法算式。
教學設計思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本課圖中包含了許多數量信息,教學中,讓學生觀察圖,尋找數量信息,提出問題。
教師準備:掛圖,數字卡片
課時劃分:1課時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反思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操場上有幾位同學跳得可帶勁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電腦出示跳繩圖)同學們,參加跳繩的都有什么樣的同學?同學想像跳繩情境。仔細觀察圖思考,學生很可能說出:有男同學,有女同學;有戴帽子的,有不戴帽子的;有穿裙子的,有穿褲子的;有搖繩的,有跳繩的等等。 二、探究新知 結合這個情境中的素材,同學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你能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嗎?同學們先自己試著往書上填一填,填完后小組同學先互相交流一下,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反饋,說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教師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算式,按一定的順序寫算式。同學們真聰明,我知道同學們都很喜歡畫畫,看一位大象伯伯正在畫畫呢,(電腦出示圖)它畫的是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學生提數學問題。 學生自己試填,然后和小組同學交流。 學生看圖說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小方格?還剩多少個小方格等?) 三、自主探究 學習得數是9的加減 法引導學生反饋,并對照現有的圖說明如何列式。(1+8=9,8+1=9,9-1=8或9-8=1)下面請同學們接著大象畫的繼續畫下去,涂一個小正方形,寫出一個加法算式、一個減法算式。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老師引導學生交流反饋。老師適當板書。 1+8=9 9-1=8 2+7=9 9-2=7 3+6=9 9-3=6 4+5=9 9-4=5 ……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教師進行小結 同桌兩人開始合作 學生回答。 四、自主探究得數是8的加法和8減幾。 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數學游戲:湊成“8”。并列出算式,進行小組評價,作對的在評價表中打“√”。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情趣,又有利于學生評價。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2、完成“練一練”的1、2題。3、湊成9完成47頁第3題。4、講數學故事:“八戒吃瓜”。讓學生看圖,先在小組內試講并把此題完成。 學生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1+7=8 8-1=7 1+8=9 9-1=8 2+6=8 8-2=6 2+7=9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