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數游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六、七的加減法。
3.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智慧老人要帶我們去數學樂園里玩,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你們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老師模仿智慧老人的語氣說出問題)你知道我們的手有什么用嗎?
生:知道。可以寫字;可以畫畫;可以刷牙;可以洗臉……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其實我們的手不僅有這些用途,而且還能做數學游戲呢,你們想用手和老師做游戲嗎?
生:想。
(找幾名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師:舉起你的右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師:請下面的小朋友用這兩個數字說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生:(齊答)4+1=5;4-1=3。
師:下面請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哪組合作得最好。
(我用模仿智慧老人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入游戲,學生都覺得非常有趣,氣氛相當熱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起來,進行下面的游戲。)
(二)組織游戲
1.活動一:猜數游戲。
師:剛才我們一起玩了一個小游戲,復習了前面我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減法,小朋友玩得都很開心。下面我們還有個游戲,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
師:老師這有6顆黑色棋子(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
生:3顆。
師:你是怎樣猜到的?
生:因為剛才露出3顆,再加3顆才是6顆。
師:大家已經知道了總共有6顆,看到的有3顆,可以用個什么算式求出捂住的顆數呢?
生:用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互相玩,拿出6個圓片,左邊的小朋友捂,右邊的小朋友猜,記錄算式。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減法算式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所有可能得到的算式:6-4=2,6-2=4,6-5=1,6-6=0,6-0=6,6-1=5。)
師:你能把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排隊嗎?
(請一名學生上臺來整理排列。學生可能是按照減數的大小來排列,也可能是按照得數的大小來排列,有的是從小到大排,有的是從大到小排。)
師:你是怎樣排列的?
師小結:我們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順序都排列整齊了。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許多規律,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使學生學會六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同時將操作與思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的空間,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充分發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2.活動二:擺一擺。
師:(貼出6個智慧果)黑板上有幾個智慧果,再添上1個是幾個?怎樣列式?
生:6+1=7,有7個智慧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學具盒中的小圓片。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有幾個?怎樣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