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企鵝教案
教學內容分析:本課內容在教材第36—37頁。所呈現的內容是學生學習8和9的加減法后的一節練習課,圖中所安排的企鵝活動情境,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由于圖中第一次呈現大括號的形式,所以教學中需要教師作適當的講解,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
學習狀態分析:
學生基本上已經理解8、9的加減法的意義,但對于首次出現的大括號比較陌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對南極的情況有少數學生有些了解,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企鵝的生活情況。
教學目標:
1、鞏固“8”和“9”的加減法,并能夠正確計算。
2、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根據圖示正確提出并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熟練解決加減法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第36頁主題情景圖2幅。
2、“試一試”中的兩張表格。
3、8支彩筆和兩個筆筒。
學生準備9根小棒。
教學過程:步 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重構1教學重構2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并解決1、出示企鵝圖1。創境提問:你們看,可愛的企鵝在冰山排隊呢!請你介紹一下,它們是怎樣排隊的?2、出示“{”。提問:請大家猜一猜,這表示什么?根據圖意,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3、講解“{”表示“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的意思。4、提問:誰能連起來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你能解答這個問題嗎?(聽回答板書算式:6+3=9)5、出示企鵝圖2。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能說一說并列式解決嗎?請和同桌互相交流。6、引導學生匯報交流,進行適當點撥。1、看圖交流圖意:左邊有6只企鵝,右邊有3只企鵝排成一隊。2、看板書,猜測并試著提出問題。3、聽講解,進一步認識“{”的含義。4、看圖,敘述圖意,并列式解決:6+3=95、看圖,同桌交流圖意,并列出算式。6、集體匯報交流:一共有9只企鵝,左邊站3只,右邊有幾只?算式:9-3=6。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更容易激起學習的興趣。而且也由此達到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目的。 在與同桌的交流中,可以使學生逐步清晰自己的思維,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動手操作,鞏固8、9的加減法1、出示8支彩筆和兩個筆筒。提問:(1)老師手上有幾支彩色筆?(2)把這些彩色筆分別放在兩個筆筒里,可以怎么放?2、提出要求:請用8根小棒代替彩色筆。將8根小棒分成兩堆,看看可以怎樣分,并把分得的結果填在書上。3、引導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并板書。4、談話,創設分香蕉情境。提問:請你用9根小棒代替9支香蕉,幫兩只小猴分一分,看看香蕉能有幾種分法,把結果填在書上。5、引導學生交流、填表。1、仔細觀察,并依次回答:(1)有8只彩筆。(2)紛紛交流自己的分法。 2、要求數出8根小棒,邊分、邊填空。 3、看書,匯報分8根小棒的結果。4、分9根小棒,填書上表格。 5、集體匯報、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 借助于半抽象的物來幫助學生理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鞏固練習1、提出要求:獨立完成第37頁第1題,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巡視指導。2、提問:第2題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一個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嗎?把它寫在書上。3、引導學生進行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