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跳繩》優秀教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34頁—35頁),8、9的加減法。教學目標:
1.通過說一說、畫一畫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能正確計算8、9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養成愛動腦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8、9的加減法
教具準備:“小畫家”卡片,彩筆一支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一說
(通過讓學生觀察34頁跳繩圖,根據不同分解與組合,列出8的加減法。)
(1)小朋友,你們喜歡跳繩嗎? 操場上的這些同學也特別喜歡跳繩,請小朋友看(出示跳繩圖)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都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仔細看圖,自己小聲說一說。
指名匯報。(舉例)
①有2個同學掄繩,6個同學跳繩,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2+6=8,6+2=8
②有4個女同學,4個男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4+4=8
③跳繩的同學中有3個人穿裙子,5個人穿褲子,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3+5=8,
5+3=8。
……
學生說教師板書:
6+2=8 2+6=8 4+4=8
1+7=8 7+1=8 3+5=8
5+3=8 0+8=8 8+0=8
(2)師:你能提出減法問題嗎?試一試。
先在小組內小聲說一說,再指名匯報。例如:
1)操場上有8個同學在跳繩,有4個女同學,有幾個男同學?
2)操場上有8個同學,有2個同學在掄繩,有幾個同學正在跳?
……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減法算式。
活動二:畫一畫
(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初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識。)
1.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畫畫。今天,我們就和小象一起當一名小畫家。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小畫家”卡),先看小象怎樣涂方格,并幫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還可以有哪幾種不同的涂法和算式,請完成在卡片上。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并及時作出評價)
3.小結:
小朋友們真是又聰明又能干,不但方格涂得漂亮,而且列出了很多不同的加減法算式。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嗎?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做課本35頁的練一練。(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先涂方格,再列算式,然后小組再交流。不僅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還要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活動三:練一練
(通過練一練,進一步鞏固新知。)
1.說一說,填一填。(1題是開放型習題,只要學生的解釋、想象合理,就應給予鼓勵)
2.算一算(2題)
3.手指游戲:
師:合起來要是9。
師:我出4。
生:我出5,
合:4+5=9。
4、連一連(3題)
強調按順序連。
活動四:試一試(34頁的內容)
1.剛才小朋友表現得很棒。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看誰最聰明,大家愿意嗎?
2.師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如8+□=□或□-4=5(教師可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活動五:數學故事
課件出示第35頁八戒吃瓜圖
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看圖編故事。
課堂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都表現得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所學的本領告訴爸爸、媽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