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分蘋果》教學實錄及評析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40—41頁,10的加減法。教學目標:1、通過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掌握10的加減法。2、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在探索、交流中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3、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初步學會10的加減法。教具準備:蘋果若干、小蘋果圖、蘋果樹、小刺猬運蘋果圖。學具準備:每生10根小棒(或小圓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動中思師: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是果子成熟的季節,小刺猬的蘋果園大豐收,長滿了蘋果。小刺猬高興極了,摘了10個蘋果獎賞自己,它想分兩天吃完,有幾種分法?小朋友愿不愿幫幫它?老師帶著你們一起去分蘋果。板書課題《分蘋果》。(評析: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里,教師抓住學生喜歡聽故事、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創設了故事情境,通過語言鋪陳渲染,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有趣。并且讓學生從小剌猬的角度去分蘋果,激發其求知欲,拉近了抽象的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的距離,使數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1、分蘋果師(出示實物):請看這10個蘋果分兩天吃完,可以怎么分?(請一小朋友上來分)你能把剛才分的過程說出來嗎?你能不能再提個數學問題?會計算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算式。略)你還能提出其它的數學問題嗎?會計算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算式。略)師:真了不起,不僅問題提得好,而且還會解答,老師獎你們一人一顆智慧星。2、分學具。師:除了這一種分法,還有沒有其它的分法?請小朋友用學具代表蘋果分一分,并提出問題試著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想到什么說什么。比比誰的分法最多?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算式,并整理板書如下:①9+1=10 ②8+2=10 ③7+3=10 ④6+4=10 ⑤5+5=101+9=10 2+8=10 3+7=10 4+6=10 10-5=510-1=9 10-2=8 10-3=7 10-4=6 10-9=1 10-8=2 10-7=3 10-6=4 師:小朋友真能干,想出這么多方法。3、師:看這組算式(第①組)有哪些數字?(1、9、10)也就是1和9合起來湊成10。同樣的方法得出(2、8) (3、7) (4、6) (5、5)。學生完成40頁練習:123459 + =10 10 10 — = (評析: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教學時,教師沒有過多生硬的講解,而是把課堂作為數學活動的舞臺,設計了形式多樣如“分蘋果”、“分學具”等實踐活動,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寬松氛圍,給足了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們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聽一聽、填一填等活動,親歷10的加、減法算理。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驗了求知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二、課間游戲,玩中學師:合起來是十的數有這么多,咱們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呢?老師這里有一首《湊十歌》想不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