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六單元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六課時 8、9的加減法
第六課時 8、9的加減法學習內容:教科書第56、57頁,練習八地7、8、9題。
教學目標:
1、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會計算8、9的加減法。
2、通過課堂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新精神。
學習重點、難點:能熟練的計算8、9的加減法。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小棒,小黑板。
預設流程:
一、創設情境,嘗試計算8的加減法
出示掛圖,讓學生自由發揮看圖說話,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上的內容寫算式。
指名匯報,全班交流,互相評價。
二、動手操作,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師:先在左邊擺7根小棒,再右邊擺2根小棒。請根據下面的問題寫出算式。
小黑板出示問題:7根小棒添上2根是幾根?
2根小棒添上7根是幾根?
從9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還剩幾根?
從9根小棒里面去掉7根還剩幾根?
學生寫出算式,并匯報結果。
師:上面這么多的算式的得數,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如“7+2=9,那么2+7就一定等于9嗎?”“你怎么知道:7+2=9,那么9-2就等于7嗎?”這類問題,來激發、引導學生歸納加減法間關系的欲望。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7+1=8
8-7=( )
讓學生進行搶答,問: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指明說,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懂得用加法來計算減法。
教師抓住時機,與學生進行談話:這節課你們又有了一個新的收獲,用加法來計算減法能用在哪?使學生加深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三、鞏固練習
分層次出示練習八的第7、8、9題。
其中第7題要注意指導學生搜集數據,理解題意。
第8題可以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讓學生接著講故事,并列出算式,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