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課題七 快樂的大森林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培養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算理,能根據已知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式并計算。
4.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5.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方面的教育。
6.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集體的智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8頁,練習八的第13、14題。
教具、學具準備:cai課件1套、錄音帶1盒、小黑板1塊、附屬實物卡片1套。
教學設計
創設精境,引新設疑
1.激情引新。
師:請聽!(播放錄音:森林里的早晨)
誰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生:大森林。
師:你聽見、看見過的大森林是什么樣子的?
生1:有好多動物。
生2:有好多樹木。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那就讓我們趕快出發,一同走向“快樂的大森林”吧!
(揭示課題:快樂的大森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教師采用聽音樂、看動畫的形式,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與自己所喜愛的小動物──人類的好朋友,一起走進“快樂的大森林”,為后面的學習做了心理準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2.激情設疑。
電腦出示森林畫面。
師:快看,這就是“快樂的大森林”。瞧!這里都有些什么?
生:小鹿、小猴、小河……
師:你們有什么感想?
生1: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生2:大森林里可真美。
生3:我們要保護大森林,熱愛小動物。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
合作探究,體驗發現
1.主動探究,體驗加法的含義。
師:請仔細觀察(電腦出示:動態的蘑菇園)。
師:通過觀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邊有6個蘑菇……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個一個看出來的。
生2:左邊蘑菇上面寫著“6個”,所以根本不用數,一看就知道了。
師:你的這種方法可真好!你還知道些什么?
生:右邊有2個蘑菇,小問號問我們:“共有幾個蘑菇?”
師:誰來幫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幾個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6+2=8一共有8個蘑菇。
要求“共有幾個蘑菇?”就是把“左邊的6個”和“右邊的2個”合起來,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老師,2+6=8也對吧?
師:誰能回答這位同學的問題?
生:對!要求“共有幾個蘑菇”,只要把兩邊蘑菇的個數合起來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師:小朋友們這么聰明可愛,小蘑菇為感謝你們對它的幫助,特意邀請你們一起去看節目表演──小鹿跳舞。
2.小組合作,體驗減法的含義。
a.引導觀察,組織討論。
(電腦出示:小鹿圖)
師:請大家注意觀察(教師單擊鼠標,通過聲音、色彩、動畫,使“9只”和右邊跳舞的3只小鹿引起學生注意)。
你看到些什么?請說給你的同座聽。
生1:有3只小鹿在跳舞。
生2:一共有9只小鹿。
生3:左邊的小鹿在看那3只小鹿跳舞。
師:根據這幅畫,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
請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組討論。
討論時請注意: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人要認真聽,等他說完了,別人再說。
小組同學思考,互相討論。教師行間巡視、傾聽,并與之交流,適時啟發。
[學習需要合作,但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合作”需要具體指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點點地逐步培養。這里教師對學生在合作時應如何“傾聽”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從小養成傾聽別人的好習慣,“傾聽”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