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
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一年級上冊第53——54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初步向學生滲透統計的有關知識。
4、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難點:8和9的序數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學具
教師準備:9只小動物圖片、統計圖表、海綿制作的數字0、6,繩子、7朵花,8棵樹,9只蝴蝶的圖片
一、激趣導入
教師:今天同學們真有精神!瞧,小動物們坐著火車要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了(出示做火車的小動物)它們正在講一個故事,想不想聽?
教師:原來,在數字王國里,數字娃娃0覺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綿制作的數字0),他想減肥,于是在腰間系了一根腰帶(在0的中間系上一根繩子),結果,它變成了幾?(8)數字娃娃6看見了直笑(出海綿做的數字6),于是對它說:你怎么變成8了呀?要減肥得多做運動,我來做個倒立給你看(將數字6倒過來),數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變了!你也變了!小朋友,你們看看6變成了幾?(9)那我們今天就來和8、9交朋友。(板書課題:8和9)
(評析:以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導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二、探究新知
1、讀讀寫寫
教師:8像什么?教師在日字格中教寫法。帶領學生空書:舉起你的小手,我們來寫8
教師:9像什么?誰會寫?指一名學生日字格中書寫,然后帶領大家空書9。
教師:翻開書p54,把8和9在日字格中寫一排
教師:同桌交換評一評,你認為你的同桌寫得好就給它畫張笑臉。
統計得到笑臉的學生,鼓勵學生書寫要工整。
(評析:在書寫8和9的過程中,積極倡導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初步體驗評與被評的樂趣,也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2、數一數
教師:為了迎接小動物,老師和同學們正在打扮校園,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怎么打扮校園的(出示主題圖和統計表)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提到一個圖中出現的人物或物體,就在統計表中揭示展示一個。(當學生提到黑板上的字和學生時,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師:請你和同桌一起數一數,他們分別有多少?并把數量填在統計表中的括號里。
學生數完后,分別統計每種物體的數量,如果有出入,及時請學生在展示的主題圖上數一遍。
教師:我們怎么數才能把蝴蝶一只不漏地數出來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方法:按一定方位數蝴蝶的只數或者數一只做一個記號。
教師:你們可真有辦法!那咱們來比一比誰會數小棒。數出7根小棒,再數幾根是8根?7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幾根?數出8根小棒,同桌互相檢查一下是不是8根。
教師:數出9根小棒,你又從學具盒中數了幾根出來?8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幾根?
(評析:在數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主題圖),以小動物參觀校園為主線,并將統計的知識應用在小組活動中,初步滲透了函數思想,在數數填表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了9以內數的順序,初步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同時也為后面的數學活動做了鋪墊)
3、基數與序數
教師:嗚``````小動物乘坐的火車已經到了,咱們快收起小棒去迎接他們(指向帖有小動物圖片的小黑板)誰來給車廂編上序號?指生填后問:看看一共有幾節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