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比一比 第一課時 比多少
學習內容:人教版數學第一冊6-7頁教學目標:
⒈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⒉ 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⒊ 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用具:
教具:第 6-7頁的主題圖課件。
學具:有關小兔、小豬頭像、磚頭和木頭等學具卡片。
預設流程:
一、情境導入
⒈課件出示小豬、小兔蓋房的情境圖。
師:仔細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能和同桌說一說嗎?
學生互相說,教師注意觀察發現語言組織較好的學生,請他說一說圖意。
⒉師:你能在這幅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說:有4只兔子、3只小豬、3個蘋果、4根木頭等等。
二、探究比較方法
⒈教師選出學生所說的數量:3只小豬、4根木頭。
要求學生擺出學具。(課件也出示卡片)
師:看到擺出的學具,小朋友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小豬少,木頭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學生同桌互說,再指名匯報。
學生可能會說:①數一數,小豬3只,木頭4根,所以木頭多。
②把木頭分給每只小豬,還多了一根木頭。
教師要求有第②種想法的學生在投影儀上用學具擺一擺是怎樣分的。
學生可能會出現:①把木頭放在每只小豬旁邊。
②也可能把木頭對齊小豬放在下面。
教師對以上方法進行表揚,用課件演示強調第②種方法。(課件閃爍多余的1根木頭)
師小結: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多了1根木頭,我們就可以說木頭——(生:木頭多),也可以說小豬——(生:小豬少)。
⒉完成練習一t1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是怎樣比的。
⒊教師演示課件:(小豬、木頭圖中多余的木頭消失)
師: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小豬和木頭誰多誰少?
生:小豬和木頭一樣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會說:1只小豬扛1根木頭,木頭沒有多,剛剛好。
師強調:1只小豬對1根木頭沒有多余,我們就可以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課件顯示:同樣多)
學生齊聲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
(課件重新回到小豬、木頭圖)
師:現在木頭不消失,怎樣做也可以使它們同樣多?
生:小豬再來1只。(課件出示1只小豬與木頭對應)
⒋動手操作
①師:這幅圖中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用“多”、“少”、“同樣多”來表示嗎?
a.指名說幾個。
b.剩余的要求學生同桌互說。
②引導學生選其中一樣,擺一擺學具卡片。
教師巡視,特別表揚用“一一對應”擺法的學生。
⒌指名說說生活中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三、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一t2、3、4。
⒈t2用課件演示“一一對應”加以指導。
⒉t4比較方法很多,教師注意多加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