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簡析:
“10的認識”在理解數的意義編排上仍然沿用6、7和8、9的認識所采用的編排方法,教材提供給學生數數的對象是一幅以“人類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為主題的畫面,除了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數數外,還滲透著愛自然、愛動物的思想教育。同時本課時,有高于6、7和8、9認識的要求,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擺小棒,發現10的組成,并找到熟記“10的組成”的好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處。
教學目標:
1、 學會10的數數、認讀、寫數、大小比較,理解10的分解與組合。
2通過看、數、找、擺、猜、想等實踐活動,讓全體學生經歷認識10的過程,初步體會思考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數感。
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數概念的學習,感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10的組成和創設各種途徑讓學生感悟10
教學難點:10的數感建立
教學過程:
一、伴隨著音樂,談話導入
“門前大橋下……數不清到底有多少只鴨”
師導:這些小朋友只會數到8,就不會接著往后數,可我們班的小朋友已經能夠從1數到9,那么,比9大1的數,大家認識嗎?
生:認識,是10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10(板書)
(請把手拿出來跟莊老師一起試著寫一寫)
[設計意圖:利用兒歌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利用兒童的原認知,讓學生試寫“10”,使學生在試寫中,初步感知10,為進一步學習10作好鋪墊。]
二、10的數感建立
師導:這群數鴨子的小朋友們數完鴨子,又趕著去廣場上玩,我們也一起去瞧一瞧、看一看吧。
1、 實物投影出示第64頁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
師:廣場上有些什么呢?請你數一數
生1(上實物投影前):數出有10只鴿子
生2(上實物投影前):數出有10只鴿子
師:剛才他們在數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在學生的回答基礎上,教師得出:從不同起點數起,結果是一樣,都是10.
生3(上實物投影前):數出有10個人
生4(上實物投影前):數出有10個人(要求從不同的起點數起)
師:10個人、10只鴿子,用數學上的幾來表示?
2、 實物投影出示:第64頁的點子圖
師:有幾個圓點?請小朋友們用手指著書上的圖數一數
生:10個
師:請小朋友試著2個2個的數
師:10個圓點用數字幾表示?
3、 抽象出10
師導:10可以表示10個人、10只鴿子、10個圓點,在我們生活中10還可以表示什么呢?(要求學生說完整句舉例)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提供的資源,先讓學生充分地數數,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頭腦中初步形成有關10的具體數量,豐富了對數10的感性認識;再由具體事物抽象出對應的點子圖,接著抽象出數字10,經過兩次抽象概括,初步建立10的數概念;最后從抽象到具體,讓學生聯系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學生知道每個數字所表達的數量含義,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
4、10的大小
師導:你看小朋友說也說不完,可見“10”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說“10”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現在就讓我們把剛認識的好朋友“10”,加入到我們數字隊伍中。
讓學生把我們學過的數字排排隊(師寫副板書:0、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