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預案、案例及反思
教學目標:1.認識11~20各數,會正確地數數、讀數、知道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幾,掌握20以內各數的順序,能比較它們的大小。2.結合11~20各數的認識,初步培養學生對小數目的數感,發展抽象思維的能力。3.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4.通過動手操作、組織交流,培養學生參與和合作意識,主動探究意識。教具準備:11~20數字卡片;每生小棒20根、皮筋一只,課件。教學過程:(一)猜數游戲,導入新課1.師:小朋友,老師手里拿著幾根小棒,能看出來嗎?(師手握11根小棒。)那么誰來猜一猜?2.學生猜數。(教師用太多了或太少了提醒孩子。)3.師:猜對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然后讓學生也數出11根小棒。)4.師:剛才,我們猜了11根小棒,就是不能一眼看出。下面要請小朋友動腦筋想想辦法,擺一擺小棒,使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你擺的是11根呢?(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1.學生操作擺小棒,教師巡視。2.交流: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擺法介紹給大家。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點擊課件,相應出示以下擺法:3.比較、優化。師:小朋友真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不同的擺法,請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種擺法最容易讓人看出是11根呢?(10根和1根。)師:小朋友真能干,想的辦法跟數學專家想的一樣。為了把這10根小棒緊緊地合在一起,看得更清楚,我們就把這10根小棒用皮筋捆在一起。(學生用皮筋捆小棒。)4.學習11的組成。師:這一捆有幾根?(10)是幾個十(1個十)我們就說10個一是一十(或十)板書。1個十,1 個一組成幾?(11)板書。1 個十,1 個一組成11這句話誰還會說?(指名說。)這句話也可以說成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讓學生同桌互相說說。)師小結:剛才,我們用小棒擺了11,知道了11是由一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下面老師再給大家一個數(15),你能用小棒擺一擺,說說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5.學習15的組成。學生擺小棒15,教師巡視。指名在實物展臺上演示,并說說15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6.揭題。(1)師:我們已經會用小棒擺11、15,并知道11是由(生答1個十和1個一組成,15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的11─20各數的認識。(揭題)除了11、15以外,還有哪些數呢?請小朋友數。(2)老師這里有這些數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能把它們貼出來嗎?(指名貼數字卡片。)7.學習其他各數的組成。師:請小朋友從這些數中,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數用小棒擺一擺,并說說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1)指名答出我擺了幾,它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2)哪個小朋友能說出你擺了幾個十和幾個一,讓大家猜猜你擺的是幾?(要特別指出20是由2個十組成的。)(3)游戲:跺腳表示十,拍手表示一,猜猜合起來表示幾。(三)觀察直尺,感知數序、大小1.師: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自己動腦知道了11──20各數的組成,下面看這把尺子,你能填空缺的數嗎?2.觀察這把尺子上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從左往右看越來越大,從右往左越來越小。)3.猜數游戲。(四)鞏固練習,深化新知a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這些數的組成,還知道了它們的大小。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看誰能干。請選題。(題目需點擊小猴、小兔等小動物才出示,讓學生自己選,再答。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