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預案及教學實錄
教材分析:《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數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29的教學內容。數字0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不同的應用體現出0的不同含義,有關0的加減法也具有其獨特的規律和特點。本節課教學目標有下:1.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了解數的順序。2.使學生在情境體驗中理解有關0的加、減法的含義,并能熟練計算。3.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舉一反三的推理應用能力。教學過程預案:一、活動中認識0──認識0的含義1.排排隊──復習數的順序。師:數學王國有幾位小客人參觀我們教室。同學們認識他們嗎?手拿1~5這五個數字的五個小客人作自我介紹:我是數字1,我是數字2,……學生幫他們排排隊。(從小到大或從大都小由自己判斷發表意見。)2.找朋友──認識0的含義之一:0表示一個也沒有。a、<cai課件>電腦顯示圖畫:5個月餅、4顆小紅星、3只小鳥、2個桃、1只猴 這幾副圖畫也想和幾位數字客人作朋友,每副圖只有一個朋友。誰是他們的朋友呢? 各個數字站到對應的圖畫的位置,并用完整的話說出作朋友的理由:圖上有5個月餅,就用數字5表示……b、小猴吃桃<cai演示小猴吃桃動畫> 師:當小猴遇上2個桃,猜猜會發生什么事呢? (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猴把2個桃都吃了后,盤子里還有幾個桃?用哪個數字表示?(用“0”表示) 板書課題:0的認識小結:一個也沒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都是數字,可以用來表示物體的數量。3.猜硬幣──多角度感知“0”表示沒有。教師手拿裝有硬幣的盒子,搖動發出聲響,學生猜有幾個,用哪個數字表示。第一次裝1個,用“1”表示。第二次1個也不裝,就是什么也沒有,一個也沒有,就用“0”表示。板書課題:0的認識小結:一個也沒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樣也是數字。4.舉出我們身邊可以用“0”表示的事例。5.書寫0。a、說說0長什么樣子(像雞蛋,像月亮,像月餅,圓圓的,又長長的)。b、教師示范寫0,學生跟隨書空寫0,說說注意事項。c、閉眼想象0的樣子和寫法,并在數字方格中描紅和寫0。d、實物投影儀展覽學生寫的“0”,集體評價。6.直尺上的0──認識0的另一含義:0表示起點。a、0該排在隊伍的什么位置呢?為什么?b、在哪里見過這樣的排序? <cai出示直尺圖> 學生觀察直尺,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找出0的位置,說說0在直尺上的含義。(表示起點)c、說說生活中還在哪里見到“0”(天平、溫度計等)二、情景中體驗0──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1.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們將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會更有趣。板書課題:有關0的加減法2.同數相減等于0。a、<cai演示小猴吃2個桃子的動畫> 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個問題:現在有幾個桃子?用哪個數字表示?用算式怎么表示? 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2-2=0b、<cai演示小鳥飛走動畫> 提一個問題后,說出算式。 板書:3-3=0c、還能說出幾個得數是0的例子嗎?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并列出算式,教師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