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樂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第一冊第82-83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樂園”活動,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數學意識。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與人合作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愉快。
教學重點:復習所學知識的內容。
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時時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迷宮圖、信箱、彩色信紙、球簍、球、數字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新。
談話一: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為什么?在數學王國里有一個比游樂園更好玩的地方——數學樂園。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數學樂園里玩一玩好嗎?
談話二:為了把數學樂園里的每個地方都玩一玩,我們請來了大家的好朋友——藍貓,藍貓是數學樂園的小導游,我們趕快跟著它出發吧!
[點評: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為教學奠定基礎。]
二、學生活動。
1、走迷宮。
(1)創設情境:調皮的藍貓跑進了數字迷宮不能出來。它為什么走不出來?我們一起來幫它想辦法。
(2)演示課件:出示迷宮圖,學生觀察后,問:你看到了什么?你打算怎樣走出這個數學迷宮?
(3)介紹規則:只要按“1、2、3、4……9”的順序就能走出數學迷宮。
(4)學生獨立在教科書上畫行走路線。
(5)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行走路線。
(6)游戲小結:學生自評或互評各自在活動中的表現,教師予以表揚。
(7)課件演示一種行走路線。
[點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交互功能,引導學生直觀感知,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激發學生求異創新。]
2、抬花轎。
(1)創設情境:調皮的藍貓剛從數字迷宮中出來就碰到了它的四位朋友——淘氣、菲菲、雞大嬸、洋博士,他們都想坐花轎,藍貓去抬花轎,卻抬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原來至少要兩人合作才能抬轎子。
(2)演示課件:說明游戲規則:每頂轎子上都有數字,要抬幾號轎子,就找兩個數字朋友合作組成幾。問:想抬8號轎子,可以找哪兩個數學朋友合作?為什么?
(3)問:誰愿意抬10號轎子?誰愿意抬9號轎子?誰愿意抬8號轎子?
(4)小組活動:各組分別選一頂轎子,再在小組內為自己找相應的數字朋友。
(5)集體交流:各組選兩名代表展示結果。
(6)游戲小結:教師評價各組情況,對善于合作的學生予以表揚。
[點評:圖文并茂,富于情趣的情境,使枯燥的教學成為妙趣橫生的游戲,并使學生充分體驗合作的必要性,產生合作的主動性,能促進學生逐步形成樂于表達。善于交流,學會合作等優良品質。]
3、送信。
(1)創設情境:參觀數學郵局,問:數學郵局里怎樣送信?
(2)演示課件說明:3+0=3,就將3+0送到3的信箱,問:其他的信誰會送?指名回答后,最后說明:8+2,4+0送不出去,就交給郵局保管,等找到它們的信箱再送。又問:你們還想送信嗎?
(3)出示標有0—10各數的11個信箱,指名讀數字,問:這里有你喜歡的數字嗎?
(4)說明游戲規則: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用它做得數寫一道加法算式或一道減法算式。
(5)學生獨立寫算式。
(6)學生送信:將寫好的算式送進相應的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