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減》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一年級 上冊第7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連減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數學良好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難點:理解連減的算理,掌握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掛圖、小黑板、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設情激興:
師:智慧星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非常好學。于是,他今天也來到我們班,想看看大家的真實本領。他還愿意和課堂上表現好的同學成為好朋友。大家愿不愿意和智慧星作朋友?
為了證實大家的能力,他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大家請看。(出示復習題)
2、鋪墊導入
(1)口算(開火車游戲)
2+3+4= 3+1+5= 1+4+3=
7+0+1= 4+2+3= 5+1+4=
6+1+2= 8+1+1= 3+5+2=
(2)口算練習
9-3= 7-4= 8-2=
6-2= 3-2= 6-4=
5-2= 6-2= 8-5=
3-1= 4-3= 3-1=
二、巧用圖片,提出問題,探索方法
智慧星認為你們的確了不起,他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精美的掛圖,看大家能發現什么。
1 、理解圖意,提出問題
讓學生觀察圖片。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題?
生:畫上有9只小雞在草地上吃蟲子。
生:草地上有9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了4只,還剩幾只?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4只小雞是同時走的嗎?
生:不是。
生:草地上有9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了2只,又走了2只。草地上還有幾只小雞?你說得真好,誰能學著說一遍?
2、選擇條件和問題
問題:草地上有9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了2只,又走了2只。草地上還有幾只小雞?
列出算式:
師:指名學生列算式,老師板書。
生:9-2-2=
怎樣計算?
生:9減4等于5。
生:9減2等于7,7減2等于5。
3、比較歸納,引出課題。
師:(1)這兩種算法,大家最喜歡哪種?(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
(2)小朋友們,這節課學習的減法算式與以前學過的減法算式有區別嗎?
生:有,以前學過的減法只減一次,這節課學習的減法算式要減兩次。
師:你很善于觀察,說得非常好。我們把連續減兩次的這種運算叫連減,板書課題。
三、嘗試練習,初步運用,掌握方法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答。)
5-3-1= 5-2-3= 6-4-1=
6-3-2= 7-5-1= 8-4-2=
7-2-3= 8-3-1= 9-6-2=
9-1-7= 9-4-3= 8-2-5=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實踐應用
1、你說我擺,并列出算式
同桌用學具盒中的小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等,一個說一個擺,一個擺完了另一個再擺。如:請擺8根小棒,去掉2個,再去掉3個,還剩幾個?怎樣列式?(8-2-3=)
2、編應用題
師(范例):盤子里有9個桃子,小明先吃了3個,又吃了4個,還有幾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