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治鄴》說課稿(精選2篇)
《西門豹治鄴》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題目是《西門豹治鄴》,選自小學語文北師大教材第十冊第九單元,這篇課文記敘了戰國時期,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發現這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便調查其中的原因,弄清事情真相之后,運用極其巧妙的方法,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教育了官紳和百姓,破除了迷信。贊揚了他尊重科學,破除迷信的好品質。教學中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體會西門豹非凡的智慧和管理才能,受到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
2、抓住西門豹的言行,領會西門豹破除迷信的巧妙,體會出西門豹尊重科學,破除迷信的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西門豹的言行,領會西門豹將計就計破除迷信的巧妙。
在教學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我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一、運用不同手段創設情境
1、問題情境
在這節課一開始,師生共同回憶了幾個學生們上節課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西門豹為什么治鄴?他是怎樣治鄴的?結果怎樣?圍繞問題,我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共同交流等方式尋求答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們努力尋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內容。在思考、分析、交流中,學生鍛煉了動腦、動口的能力。同時,老師的提問隨著學生的思路轉移,并進行必要的點拔。這樣創設了師生間的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教學空間。體現了師生間的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學中課堂氣氛較熱烈。
2、生活情境
在課堂上我幾次創設引導學生感悟、體驗文本內容的生活情境。如:假如你就是西門豹,面對我們這些漳河邊的百姓怎樣說:假如活命的官紳、普通的百姓,你會作何感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創設生活情境的主人,他們角色表演領悟到了西門豹的機智。在這種情境里,教師不必做人物分析,學生已經輕松理解了課文了。學你此時就是那位差點被淹死的新娘、曾經失去女兒的老人、僥幸生不僅學懂了課文,還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二、品味人物語言理解感悟
在課堂上,我重點引導學生品味西門豹的語言,讓他們透過語言文字,發現西門豹超常的智慧,感知西門豹平靜的外表下豐富的內心世界,體會他懲惡揚善,崇尚科學的美好品質,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同時又學到了閱讀方法,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語感,陶冶了情操。
二、開放的過程體現自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搭建展示平臺。學習課文時采取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獨立品悟的基礎上彼此交流,相互補充,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西門豹治鄴》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這篇課文時,要幫助學生理解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弄清河伯娶媳婦的來龍去脈。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運用工具書、聯系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磕頭、求饒、渠道、灌溉”等詞語。
2、理清課文順序,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1、掌握一些文言詞匯,能夠復述故事。
難點:2、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四、說教法
三導法:導讀、導悟、導學。
導讀:認真引導學生細讀人物的語言及前面的提示語,從而很好感悟到人物內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脈動。
導悟、導學:學習西門豹治鄴的故事過程中,采用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的結果到分析理解個別的句子、詞語的方法進行,進行總體的再現領悟,這樣,能很好地引領學生去深究細摳,在深入的研讀中,找出其中原因,得到人生啟迪。
五、說學法
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見解,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六、說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同學們,距今2000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美讀課文
1. 西門豹為什么不明令懲處官紳、巫婆,禁止祭河伯?(學生討論)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西門豹是一個有勇有謀,有民本思想,又有遠見卓識的封建時代官吏;
2. 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懲治巫婆官紳的辦法巧妙在哪里?
(主要讓學生聯系現實,結合這個故事給自己的啟示,了解古人為人處事出的方法。)
3、作者在敘述西門豹所做的兩件事時,用的筆墨不一樣。第一件事詳寫,第二件事略寫,詳略是否得當?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因為興修水利易,移風易俗難。鄴縣水患頻繁,官府借口平息水患串通巫婆收取重稅,裝神弄鬼,愚弄百姓,中飽私囊,如果不先戳穿官府和巫婆的騙術,破除迷信,就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也就不能統一思想,談不上全縣上下齊心協力修水利。也就是說,如果思想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西門豹就難以服眾,他的政令也就難以推行,所以第一件事是問題的關鍵,應當重點描寫。同時,從這件事上反映出西門豹卓越的才能和鮮明的個性,因此應當詳細描寫。
教師明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辨別材料的性質,分清材料與中心的主次關系,取舍有度,詳略得當。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鮮明,文章中心突出。
4、西門豹卓越的才能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他一到鄴縣,就“會長老”,問民所疾苦——善于調查研究,實事求是。
提問:他選擇的調查對象是鄴縣“長老”,即年高而有名望的百姓。如果他以“三老”(掌管輿論、教化的官)、“廷掾”(輔佐縣令的官)為調查對象,那么,他會獲得怎樣的信息?
(他獲得的鄴縣貧困原因的信息就不是“苦為河伯娶婦”,而是“漳水悍怒,遷徙無常”了。兩個結論,一個“天災”,一個“人禍”,相差何其遙遠!)
5. 感悟文章的寫作特色。(這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讓學生通過讀、找出人物之討論來解決這一問題,先讓學生找出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明確本文在逼真的場景、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展開故事情節的敘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引導學生掌握本文重點實虛詞。
1. 三個通假字:趣、娶、傍
2. 兩個詞類活用:浮,使動用法。 樂,意動用法。
3. 古今意義不同的詞語:好 顧
4. 虛詞主要強調“為”,為在本文中的三個意項。
四、作業布置:搜集古代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的循吏的故事。
五、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親身調查
巧妙懲惡
造福百姓
六、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組織和引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2、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讀——思——說——悟的學習方法,把學生引導到理解當時迷信對人們的影響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