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 表格式教案(精選2篇)
滴水穿石的啟示 表格式教案 篇1
--XX學年第一學期五年級語文活頁備課
月 日
課題
22、滴水穿石的啟示
課型
新授
單元
六
主備人
教學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6個生字,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賃借“滴水穿石”這一現象,初步感覺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教學重點1、朗讀課文,初知道理。2、在讀中體會語言文字,懂得“滴水穿石”的啟示,并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在讀中體會語言文字,懂得“滴水穿石”的啟示,并提高表達能力。教法學法 情感教學法,閱讀法、以讀促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給大家一個機會,當著大家的面推薦一下自己,談一談自己的理想。誰來?(板書:理想)
學生:我的理想是成為科學家,為人類的文明進步留下濃重的一筆。
學生:我的理想是成為醫生,為所有的人根除疾病的痛苦。
學生:我的理想是成為作家,用我的筆去描繪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老師:同學們的理想真偉大,今天,老師就送給大家一把能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它在哪兒呢?就在一個山洞里。(出示圖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2.用掌握的漢字特點自學生字,記憶字形,理解詞義。
3.老師板書生字、新詞,詳細講解。
4.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
三心二意: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微不足道:事物細小而輕微,不足掛齒。
持之以恒:長久地堅持下去。
爐火純青:煉丹煉至爐火呈現純潔的青色時方可成丹。比喻知識和技藝達到博大精深的地步。
堅持不懈:一直堅持不懈怠。
半途而廢:半路上停下來。比喻工作沒做完就停止了。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翻山越嶺:翻過重重山嶺,形容野外生活或旅途的艱辛。也比喻克服了種種困難。
鍥而不舍:不停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
(三)細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交流自己讀后的初步感受,談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文章通過講述安徽廣德太極洞里的滴水穿石的奇觀以及李時珍、齊白石、愛迪生三人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要想實現美好的理想,就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2.分成幾個小組討論段落劃分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安徽廣德太極洞里滴水穿石的奇觀。
第二段(第2至第4自然段):用正、反例子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我們,能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成功。反之,則一無所成。
第三段(第5自然段):總結課文,告誡我們要牢記滴水穿石的啟示。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本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滴水穿石的奇觀,通過具體事例啟示我們如果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像水滴一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2.作者著重描寫了哪幾項內容?
(①滴水穿石的奇觀。②李時珍、愛迪生和齊白石的成功事例驗證了水滴精神的巨大作用。)
(二)精讀課文,細心體會
1.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滴水穿石的奇觀。
(1)指名瀆第一段,說說什么是滴水穿石的奇觀。
(在安徽廣德太極洞里,有一塊狀如臥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出示圖片。
(2)對“滴水穿石”這一奇觀,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為什么能把石頭滴穿?
(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3)同學們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2.精讀課文第2自然段,認真體會作者對滴水穿石奇觀的分析。
(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怎么能把石頭滴穿呢?從文字中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說說“持之以恒”的意思。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2)結合第1自然段文字理解“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具體意思,感受水滴的“專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3)感知啟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憑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夠穿石,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
(“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這句話很自然地起到了過渡作用,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下一段。)
(4)指導朗讀:要讓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
3.精讀第3自然段,從具體生動的例子中體會水滴精神。
(1)李時珍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就?
(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藥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體會“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與水滴精神的聯系。)
(2)愛迪生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報務員等。但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著重體會“畢生孜孜不倦”這句話。)
(3)齊白石是怎樣運用水滴精神的?有哪些具體描述?他獲得了什么成績?
(“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他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正是因為白石老人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4)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都成就了他們的事業,他們的成功經驗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哇!你能幫他們來總結一下嗎?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
(5)仔細體會“迷戀”“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閑過”“堅持不懈”的意思。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滴穿頑石”是什么意思。
(6)作者看到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聯想到了這三位名人。其實,從古到今,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還有很多。大家仿照課文介紹一位名人的事例,不超過l 00字,用上學過的詞語更好。舉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7)帶領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細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課文為什么要寫上這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說雨水的力量比水滴大得多,但是因為缺乏專一的目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這是從反面來說明道理,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銘記”。
(三)總結課文
我們讀完這篇課文,領悟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懂得了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那么,作者有哪些說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呢?
(領悟本課舉例說理以及從正、反兩方面說理的方法。)
板書設計
李時珍
滴水穿石的啟示 愛迪生 持之以恒,終于成功
齊白石
教學
反思
--XX學年第一學期五年級語文活頁備課
月 日
課題
練習6
課型
新授
單元
六
主備人司愛菊
教學
目標
1.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2.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學寫毛筆字。
5.練習口語交際,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重點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學難點難點: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教法學法合作交流、體驗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局部,引導學生發現這段話中的知識點。
(2)學生說出讀后所獲。
(3)指名讀哥哥的一句話演說,提出問題。
(4)學生考慮、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5)學生說出自身的理解,是否同意哥哥的觀點并說出理由。
(6)師生小結“怎樣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仔細看圖和文字,將圖和名稱連線,找出這些物體的一起特點。
(2)師生歸納:這些都是航天器。
(3)要求學生回憶出:你們在哪見過?是實物還是影像圖片?
(4)學生回憶并回答。
(5)教師提問:在這些航天器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談談對它的了解。
(6)學生分組說。選出講得好的代表小組參與班級的交流。
(7)每組派代表在講臺前講。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
(8)全班評議。看誰對航天器了解得多,了解得詳細。
(9)教師鼓勵學生課外多學習,做學習的有心人。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怎么才干讀得有聲有色?
(4)指名回答上面問題。
(5)師生歸納:一邊讀一邊體會“礁石、小浪花”思想情感的變化,就能讀出各不相同的語氣來。
3.練習。
(1)根據上面的方法練習朗讀,學生自練,再分組、分角色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朗讀。
(2)集體齊背。
(3)指名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是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滴水穿石》。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3)教師和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建之旁、走之兒。兩個例字是:建、這。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例字的寫法以和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和時指導。
3.練習。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協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建、這”的寫法。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 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學生再次練習寫。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健康小顧問”作啟發談話。
同學們,健康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有了健康的身體,才干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學缺乏健康意識,養成了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這時,你會為他做些什么呢?(板書:健康小顧問)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前搜集的資料回憶并整理出來。
(2)要求學生介紹時要針對本班同學的情況,表達要清楚,回答咨詢時要有針對性。
3.練習。
(1)分組推薦代表上講臺做健康小顧問,介紹健康小常識。
(2)同學提問題,“小顧問”接受咨詢。
(3)教師引導學生對“小顧問”的表示作出正確的評價。
(4)教師點評。
二、完成補充習題
修改建議、評析及補充
板書設計 禮貌用語
符合身份
教學
反思
滴水穿石的啟示 表格式教案 篇2
課題22 滴水穿石的啟示備課日期12月 14日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特點,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義的方法。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引導學生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業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重難點1. 學習課文在充分說理的基礎上,談出自己感想的寫作方法。2. 學習前后照的結構方法。教學準備重點語段的投影片教學時間二教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指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朗讀 寫字 理請文章脈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激發導入: 二、 揭示課題,解題 三、 初讀指導 四、學習第一節 同學們,我們祖國有許多名勝古跡,它們有的供人觀賞美景,有的使人增長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說的是一處奇異景觀,還會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們一定會感到非常有趣。1. 板書課題。2. 釋題:滴水穿石的意思?啟示的意思?全題的意思?1. 自學課文。(1)生字正音:持之以恒 堅持不懈 本草綱目 小販 迷戀 電話筒 專利權 自勉 銘記 給予 安徽 鍥而不舍 琢磨 孜孜不倦 白熾燈 碳粒 2. 生字詞釋意:持之以恒 微不足道 堅持不懈 小販 迷戀 藝術 自勉 爐火純青 銘記3. 指名試按小節試讀課文。1. 講讀第一節。(1)指名讀第一節。(2)看書上插圖,再默讀第一節,弄懂意思。(3)教師提問:第一節主要說了什么?(4)誰能描述一下這一塊石頭的樣子?(5)誰能用四個字概括這樣一個奇觀?(6)齊讀第一節。 聽老師談話 齊讀課題解釋課題 自學課文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生字 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指名分小節讀文 指名讀第一節看圖,默讀,明意 思考并回答問題 齊讀第一節 與文本充分接觸,掌握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從文章的中心詞入手,幫助學生把握文章內容 作業設計: 指導學生完成字詞練習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業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教學重難點1. 學習課文在充分說理的基礎上,談出自己感想的寫作方法。2. 學習前后照的結構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 復習引入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感知 三、總結深化 四、加深感知課文 1、說說滴水穿石的奇觀是怎么樣的?滴水穿石的奇觀怎么形成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1、抓住重點詞語,回答問題。你認為這一奇觀的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接連不斷”“一個地方”“時間漫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時間漫長的?3、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出漫長不易。(一)從人物的成功之中感知“滴水穿石”1指名三人分別說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是哪方面的專家,他們各自做了哪些事,他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滲透人文。4、第三節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提問:這一句話是個什么句子?誰能把這個反問句改成陳述句?5. 齊讀第三節。(二)、從滴水穿石中感悟道理。1、從這些人物的成功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交流并板書:4、滴水穿石到底給予我們什么樣啟示?(三)、遷移深化再搜集一個事例,用以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找代表交流,教師注意及時總結,及時深化課文的主題。1、通過學習課文使你懂得了什么?2、學習實際引導學生受到真正的啟示教育。1、課文寫了三位靠“滴水穿石”精神取得成功的中外名人,你們能具體地介紹一下嗎?2、指導學生每人說出一事例來。(這一次的說要注意讓學生能說得具體,準確。)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練習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把找到的認真讀讀劃劃,同桌交流 用反問語氣齊讀這句話。改陳述句齊讀第三節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讀好最后一節 先想一想,自己說一說,再同桌互相合作。 充分討論 再讀第三節 每人說事例 不要求學生從理論上說出多少大道理來,而是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見解,能談出一點獨到的見解來。也是要求學生能更多地從生活中、從周圍的人當中,舉出具體的正反事例來,深入領悟“滴水穿石”的啟示。 作業設計: 練習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目標專一 不 三心二意滴水穿石的啟示持之以恒 不 半途而廢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