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通用13篇)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4、能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教學重點】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知識難點: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能力難點: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實際操作來了解維也納的有關資料,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案設計及分析】
一、談話導入,領略音樂之都的風情。
同學們回家已經預習了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維也納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嗎?(課文第一段)這是書上說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還是去親眼看一看,欣賞維也納風光..觀賞了維也納風光,你能用第一段中的兩個成語概括維也納的美麗嗎?(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這節課老師就帶你們去細細游覽(板書:音樂之都維也納)
。課件出示維也納風光圖片,播放《藍色多瑙河》音樂)
【設計意圖:在教學前,展現一幅幅美麗的維也納迷人風采的圖片,在舒緩的音樂聲中,交替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迅速投入與課文內容相似的情境,有目的地使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二、初讀感知,提出問題
1、檢查課文預習情況。開火車讀,從第二段讀。
2、了解課文內容學生交流:
維也納美嗎?這座美麗的城市為什么又稱它為“音樂之都”呢?自由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用筆畫出。
。ㄕn件出示四個中心句,齊讀)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3、課文從這四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大致為以下問題: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國家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設計意圖:檢查了解學生對本課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讀通課文,夯實基礎,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為接下來的精讀掃清障礙。】
三、通過網站,合作解決問題,抓住重點體會
1、根據上面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想解決哪個問題材就利用網絡資源查找資料,再讀課本,要求從書上找到答案。
2、分小組交流回答。
3、指導體會重點,實施語文訓練:
a——①回答第一個問題,板書:古典音樂的搖籃
有關這部分內容你們小組找到了哪些資料?
、谕瑢W們發現第一句話與后面幾個句子是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ǚ旁谧匀欢伍_頭,突出要寫的主要內容,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勰膸讉自然段也是這樣寫的?
④你能談談你所理解的“搖籃”嗎?
⑤媒體出示: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是的搖籃。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古典音樂的搖籃?
小結:這一節寫了音樂大師在維也納的創作生涯來體現了維也納的確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b——①回答第二個問題:板書: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趯W生網站出示:欣賞維也納風光。
、圩プ“到處、就連……也”等引讀課文。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c——①回答第三個問題板書:離不開音樂
、谛〗M匯報資料。
小結:維也納人真的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總結:這里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了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僅僅如此嗎?
不!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創建于1869年的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
【設計意圖: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與需要,在網上查找資料,為進一步構建學習者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統奠定基石。同時,“討論”板塊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表意見的空間,讓學生敢說、敢想,促進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式學習,鍛煉學生自我表現能力!
四、學習維也納“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
1、使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還有那星羅棋布的歌劇院、音樂廳。其中最為著名的就要數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也就是“世界歌劇中心”了。
。ㄕn件出示圖片)大家看,這就是它的外觀。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你們對這些數字敏感嗎?舞臺總面積就有1500平方米,我們所處的這個教室大約有30平方米,這個舞臺相當于幾個這樣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贊嘆一下……
2、在維也納和“世界歌劇中心”同樣著名的還有“金色大廳”。“金色大廳”顧名思義,大廳內部應該是怎樣的?(課件出示:金碧輝煌金光閃閃)讀好這兩個詞語。大廳怎么會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的呢?再讀讀這段文字,你明白了嗎?
3、(交流后相機點擊方位詞和“金色”)引說:正廳兩邊——金色墻壁;樓上兩翼包廂后側——金色大門、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
4、這樣豪華的大廳,我們當然要一飽眼福,請看:這就是“金色大廳”
。ㄕn件出示:金色大廳)
5、把這滿目的閃閃金光深深印在你的腦海里,一起讀出它的華麗典雅、非凡氣派。
6、“金色大廳”如此出名,就因為它華麗的外觀嗎?你們再讀讀課文最后一小節,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讀后交流)
五、總結升華,感受音樂之都的氛圍。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金色大廳,一睹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得盛況。
(課件出示錄像)這首由施特勞斯創作的《拉德茨基進行曲》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保留節目,每一年的新年音樂會結束之時,在這金色大廳內就會奏響這歡樂的樂章。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音樂之中,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幸福和歡樂,久久不愿離開。來,讓我們也跟著音樂一起動起來吧!(點頭,微笑,鼓掌)
就要結束維也納之旅了,此時此刻你想要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網上提供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片段,使學生身臨其境。充分感受高雅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六、課后作業,學會介紹音樂之都。
課后,你可以再找找關于維也納的其它資料,進一步了解這座文化古都,并把課文讀熟,向自己的父母介紹這座神奇的城市。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2
設計主題:加強語文實踐,提高教學效益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并掌握本課生字及其組成的新詞。
3、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4、品味課文語言,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2、引導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增強語感,提高積累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對于本篇課文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增強語感,提高積累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至四自然段,品味課文語言,體會感情朗讀,初步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第二課時:交流閱讀課文五至七自然段的體會。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詞句,適度拓展相關資料。進行仿寫的習作交流。
教學準備:
1、課件 2、音樂
課前互動:
1、話題導入。(話題:介紹廈門)
2、欣賞音樂。播放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交流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課,引導質疑存疑 2’
(課前板書課題)
1、趣味競猜,游戲導入。
課件分別出示中國、意大利和奧地利的地理版圖,讓學生猜猜外形像什么,是哪個國家。
2、捕捉個性,設下懸念。
仿佛冥冥之中上天的一個安排,讓奧地利這個國家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更是集中展現了城市獨特的音樂個性。這節課就讓我們乘著語言文字的翅膀,開始我們的維也納音樂之旅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音樂之都維也納。(課題前加上序號15)
二、初讀,把握主要內容 8’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
主要圍繞以下句子展開:
。1)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
。ㄖ攸c指導長句停頓。了解“它”指什么,“北麓”什么意思,明白本段交代了維也納的地理位置。)
。2)18世紀以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等,都在這里度過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美的樂章。
(先讀好人名,然后讀通全句)
。3)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chān huo)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重點指導“摻和”一詞的讀音。)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訓練概況能力。
初讀了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三、細讀,感受獨特魅力 25’
1、引發興趣,細讀探究。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每當讀起這篇文章,我就會想起廈大易中天教授寫的《讀城記》。書中寫到:“城市為什么可讀呢?當然是因為它有個性,有魅力。”
說到維也納,最能體現這個城市獨特“個性”的,非“音樂”莫屬。那么,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使維也納堪稱音樂之都呢?我們先學課文二至四自然段,請大家先用心默讀課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把這三段中最能體現維也納這個城市音樂個性的句子用“ ”線畫出來,詞語用“△”標出來,并且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2、學生靜讀,教師巡視。
3、歸納梳理,引導交流。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初品“搖籃”。
、谠倨“搖籃”。
(補充文字資料,感受音樂大師的魅力。(欣賞完)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凵钊虢庾x“搖籃”。
300多年前,這些樂壇大師就在維也納以他們才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音樂,一代又一代,滋養著生活在維也納的人們,也推動了世界的音樂的發展。“搖籃”,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卻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歷史的厚重。
、苓m度拓展。
“維也納的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多少年過去了,這些樂譜和手跡依然充滿著無窮的魅力。維也納的人們,他們保留著這些音樂大師的樂譜和手跡,也保留著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3
文本解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4、能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
教學重點:
作者是從那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教學難點:
知識難點: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能力難點: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實際操作來了解維也納的有關資料,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技術難點: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師生間的信息反饋體系的形成。
教學思路:
基于信息技術的探究學習,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在課堂中的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圍繞學科性問題,提出疑問;
。2)收集、處理、整理信息;
。3)小組交流;
(4) 反思、總結、評價學習結果和過程。
學情分析:
學生在預習這篇課文時,只要一看課題,就很容易的會產生出很多問題,問很多為什么。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發,學生上網去尋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熱情會高漲,這樣,學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長知識,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成就感,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堂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樂之都”就座落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之中,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在開始學習本文之初,我們有不少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把維也納叫作音樂之都?這一堂課,我們一起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探究。
二、自學
1、 自學要求: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將你讀懂的內容設計成問題。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 請學生當老師,向大家提問題,教師板書:
媒體出示: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4)為什么把維也納歌劇院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三、通過網站,獨立解決問題,抓住重點體會
1、根據上面問題再讀課本,要求從書上找到答案。
2、誰提的問題誰找人回答。
3、指導體會重點,實施語文訓練:
a——①回答第一個問題,板書:古典音樂的搖籃
、谕瑢W們發現第一句話與后面幾個句子是什么關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ǚ旁谧匀欢伍_頭,突出要寫的主要內容,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勰膸讉自然段也是這樣寫的?
、苣隳苷務勀闼斫獾摹皳u籃”嗎?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古典音樂的搖籃?
、菝襟w出示: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少年宮是的搖籃。是的搖籃。是。
⑥齊讀。
小結:這一節寫了音樂大師在維也納的創作生涯來體現了維也納的確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b——①回答第二個問題:板書: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诰W站出示:欣賞維也納風光。
③抓住“到處、就連……也”等引讀課文。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欣賞到了維也納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光。
c——①回答第三個問題板書:離不開音樂
②齊讀課文。
小結:維也納人真的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③你喜歡剛才我們學習的哪一節就讀。
總結:這里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了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僅僅如此嗎?
不!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創建于1869年的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
四、學習五、六自然段
學習第五節
1、默讀第五自然段,用簡潔的詞語記下自己讀某句或幾句話之后的感受。
2、交流、匯報自己的讀書體會。
歌劇院大(追問:哪些詞句體現)——抓住數字讀好相關的幾句話。
歌劇院金碧輝煌(追問二)作者連用四個“金色”體現金碧輝煌——練讀
歷史悠久——1869年板書: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3、出示網站上的歌劇院,欣賞
小結:國家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璀璨的明珠,其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讓音樂之都更美。
4、齊讀本小節,通過朗讀體現出這座音樂之城的偉大與奇妙。
學習第六節
1、引讀第6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音樂會規模大、規格高、演出水平高等。
小結:我們知道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全世界的影響。國家歌劇院給“音樂之都”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讓音樂之都名聲遠揚。
五、回歸整體
1、齊讀全文,為什么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2、總結:這篇課文作者懷著贊嘆的心情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偉大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光彩奪目,令我們無限向往。
六、課文延伸
1、課外搜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請每個同學設計一個中心句,然后練習圍繞中心句從各方面展開敘述。
板書設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之都維也納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4
在準備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后,我反復研讀課文,覺得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讀背誦,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無法充分實現,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同時理解“維也納為什么會被稱為音樂之都?”也是課文教學的重點。為此,我讓學生到網上去補充更多關于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信息,促進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采用活動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認識維也納,全方位地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
一.導入
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維也納音樂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吧!★板書課題
二.精讀訓練
1.默讀課文,畫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2)談談你對“音樂之都”這個詞語的理解。
。3)指導朗讀,突出“世界著名”、“音樂之都”。
2.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有名山作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過,這里一定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體現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交流!
板書:音樂搖籃
音樂裝飾
享受音樂
國家歌劇院
3.仔細讀課文,在文中標出重點詞語 。全班交流 學習
師: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獲,我們來交流一下
講第2段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
a 生答。同意嗎?你真會讀書!
b“搖籃”什么意思?(我們最初生長的地方)。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樂的發源地在維也納)
c出示多媒體: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并對音樂家簡介
師:老師在課下搜集了這些音樂并聽了聽,真是如癡如醉,同學們如果有興趣,課后也可以找相關音樂聽聽
講第3段
過渡:維也納給這些作曲家以豐富的靈感創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a 生答。聽懂了沒?這么美!想到那兒看看嗎?
b 出示多媒體,展示圖片
小結: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
講第4段
過渡:在這個音樂之都里,那里的人幾乎每一天都離不開音樂
1.(出示第四小節)從書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a.(人們在漫步時……華爾茲圓舞曲。)
。1)了解華爾茲圓舞曲嗎?(放音樂)華爾茲就是圓舞曲,是一種三拍子的音樂,一個重拍,緊接兩個弱拍。(一邊感受樂曲,老師一邊輕擊節奏,學生很自然的也跟著拍)從樂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歡快優美 節奏很快) …………
(2)把這種幸福的旋轉讀出來。(指導朗讀)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b.“夏天的夜晚……回蕩。”
。1).伴著舒伯特的《小夜曲》,人們享受著夏天夜晚的美妙。誰愿意來讀一讀。(舒緩而深情地朗讀起來) 指名讀
(2).欣賞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難怪孔子聽到好的音樂,三月不知肉味。聽了這么深情的朗讀,我們今天午飯都吃不出什么味兒了。還有誰來讀?
(3).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讀得讓人心都醉了。你聽到什么樂器在演奏? (小提琴的演奏悠揚婉轉。 薩克斯的聲音,非常浪漫。手風琴的節奏很歡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4.)真是個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還可以從哪些句子看出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學生讀剩下的句子。)
c.街頭巷尾什么意思?
。1)理解街頭巷尾
。2)走在維也納的街上,無論走到哪里你都能聽到這些音樂。
。3)確實我從網上了解到,在維也納的賓館里放的是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出租車里放的還是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d.慣例在文中指什么? (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
。1) 在我們覺得應該是莊嚴肅穆的政府會議上響起的是小夜曲,交響樂, 已經成為慣例、傳統。你覺得維也納人民怎么樣?(他們非常喜歡音樂,已經到了癡迷的境界了。 維也納人很懂得享受音樂,連普通的家庭都能開家庭音樂會,我想他們一個個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養的樣子。維也納的人們多才多藝。 ………)
2.多么熱愛音樂的民族。∷跃S也納出了那么多的音樂家,世界著名的音樂家都喜歡到維也納生活。如果你生活、工作在這充滿音樂氛圍的維也納,你感覺怎么樣?
(我的心情一定會很輕松,因為音樂可以讓我忘記所有的煩惱。我很向往這樣的音樂王國,隨處能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大師,有空就去歌劇院,真幸福!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會每天去參加露天音樂會,當一個小提琴手。 ……)
3.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覺,用你獨特的聲音,獨特的節奏,自由讀第四小節。(自由朗讀后,指名朗讀第四小節)
講第5段
過渡:是呀,維也納的人每一天都離不開音樂,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最著名的是那個歌劇院?
a 自己讀,用簡潔的詞語記下讀了這段話的感受。(批注)
b 全班交流。(大: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舞臺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金碧輝煌:連用三個金色)
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好處:用具體的數字說明更直觀,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c 出示多媒體 (國家歌劇院)
過渡:維也納僅僅是因為它的大,輝煌而聞名世界嗎?
d 齊讀第6段
e 小結
四 根據板書總結
從四方面詳細介紹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之都的無窮魅力,此時此刻,你們最想說什么?齊讀最后一段,再讀
五 課堂作業
帶感情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讀,當小導游把美麗的維也納介紹給你的家人
板書: 音樂之都維也納
音樂搖籃 音樂裝飾 享受音樂 國家歌劇院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一篇散文。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與人文景觀,講述了維也納被譽為“音樂之都”的淵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樂史和世界樂壇上的地位與影響。課文語言簡潔優美,層次介紹清晰明快,如音樂般急緩有致,字字句句透露著維也納濃郁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樂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維也納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萌生出對這座充滿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贊美與向往,以及激發對充滿無窮魅力的音樂的熱愛之情。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過總分的結構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原因。
2、技能目標
。1)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以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通過小組協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標
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的情趣。
三、教法:
這篇課文內容具體,條理清楚,文字優美生動。本課采用多種方法在網絡環境下組合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多思考、多討論,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
四、學法:
1、通過感情朗讀體會音樂之都的魅力,以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學中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主導學生的“聽、說、讀、寫”活動,讓學生通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再通過老師提問檢查做出總結,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閱讀能力。
3、引導學生學會搜索、分析、收集資料,應用資料。
五、教學重點或難點:
憑借網絡提供的信息資源完成研究性學習,感悟異國情調和異域城市,構建“音樂之都”,體驗音樂真諦,陶冶美的情操,進一步激發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整體感知。
1、師: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苯裉炀妥屛覀冊俅翁ど暇S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讀課題。
2、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板書)
師指板書小結,因為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還有“世界歌劇中心”與“金色大廳”。所以說——(出示)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情感。抓住音樂之都這一突破點,在學習課文前,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助于對文本感知,進一步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搭建了學習平臺。]
二、網絡學習,自主探究。
1、下面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原因來學習。明確要求:首先是打開課本認真讀,細細品,從文字上感悟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有什么疑問或想知道這方面更多的知識,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王老師為你提供了關于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專題學習網頁,進入相關的欄目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一方面,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
2、把你們的學習成果和大家分享,課后可以繼續上網學習。
生: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師:你知道裝飾什么意思嗎?(裝扮)是的,維也納用音樂裝扮著自己。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呢?
生:在這兒到處……銅像或大理石像。(有沒有聽出他讀的時候主要抓住了哪些詞。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
生:還有誰要補充的?為了……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生:還有要補充的嗎?就連王宮花園……也用鮮花……作為裝飾。
師:他讀得怎么樣?(就連……也用…)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師:那么你從網上又了解了這方面的哪些知識呢?(走進學生身邊指導她利用網絡。如果光說不操作,師:能不能向大家展示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學生開始演示你們看維也納有這么多的音樂家的塑像來裝飾……)★銅像、音樂符號點擊網絡廣播教學
師:看了網上補充的內容同學們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體會,相信你們現在能夠把這一小節讀得更好。有信心嗎?好連起來讀好這一小節。
設計意圖:[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可以以讀為主,可以通過圖片理解詞語,可以通過視頻感悟內容。通過師生共享的網絡課件,學生可自主地對課文進行賞析、理解;借助網絡的信息功能,獲取擴充課文所不及之處。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實現了學生、教師、課文與信息技術的四結合。在引領學生品味祖國的語言文字的同時,體會音樂之都的魅力,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
師:假如讓你也用音樂來裝飾這座城市,你會怎么來裝飾?
生:……(你真有創意啊、你將來一定是有名的設計師,以后也請你來為我家設計、假如學生說到家,我就說相信你家裝扮得這么美,我們的城市也會更美,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設計意圖:[讓學生轉換角色,以自我為主體來拓展文本,發展思維,可以讓他們學得更積極主動,學習內容更深一層。]
3、交流: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師:那么請你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生:人們在漫步時……圓舞曲。(她讀的時候抓住了哪個詞語?隨時)
師:請你讀一讀。(1、讀得很好就說通過他動情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隨時都有音樂;2、讀得還可以就說你的朗讀已經很動情了,相信還有更動情的,誰來挑戰;3、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抓住了哪些關鍵詞?)
師:其他同學呢?
生:我從夏天的夜晚……飄溢、回蕩。這里體會到了……
師:音樂與自然、人類巧妙地連在了一起。
生:許多家庭……體會得多深刻呀,其他同學也感受到了嗎?(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維也納人民沉浸在音樂中的畫面)
生:更有趣的是,政府會議……成了一種習慣。
師:同樣你又從網上了解到了哪些知識呢?
生:(華爾茲圓舞曲、傳統演奏、會前會后)點擊網絡廣播教學
師過渡:在維也納小到普通人民大到政府,音樂已經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了維也納市民的一種習慣。我們一起拿起書讀這一小節,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讀中。
4、師:剛才在學習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和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以及網絡的輔助,進一步明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淵源。相信還有其他兩部分內容也同樣有很深的感受以及獨到的見解。學到這里同學們肯定有千言萬語要吐露,可是無情的下課鈴聲將要響起。讓我們把千言萬語濃縮成兩三句話,留在盡情暢談這個欄目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展開網絡學習,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共性問題及時利用留言板指導。)
師:音樂之都維也納燃起了同學們思維的火花,一條條精彩的留言躍入我的眼簾。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精彩留言,好嗎?還沒有完成的同學課后可以繼續把你想說的話發到我們的留言板!飶V播教學交流留言。誰愿意來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的結合,而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其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課堂應以教材蘊涵的情趣為源頭,以教師的情感外觀為主導,在媒體的助推下,使師生的情感發生共鳴,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氛圍,為真正感悟音樂之都的內涵奠定情感基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親身參與到學生中去,充分傾聽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質疑和探究,并以此為根據,引導他們彼此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真正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
5、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上課文與網絡結合的學習,收獲不小,感受頗深,妙語連珠,大家的感受我都聽出來了,就是這句話:“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廣播出示)
設計意圖:[這句話是全文的點題,是文章的中心,教師廣播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很快集中到文本上來,通過朗讀來體會到當時作者的感情,來加深對維也納不愧為音樂之都的印象,鞏固并升華了學生的情感,達到語文學習方向的目標。]
三、總結,課外延伸。
這節課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并搭乘網絡快車讓我們一起感受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濃濃的音樂氣息。課后我們可以繼續利用這個專題學習網頁去更深地了解音樂之都維也納,同樣可以把你的感受,你的收獲,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發布在論壇或留言板上。也可以畫一畫、寫一寫、讀一讀。
設計意圖:[借用網絡論壇來進行語言表達教學的優點就在于:單位時間內參與學生人數更多、交流的內容更多、反饋的信息更快,而且一堂課之后學習并沒有結束,當學生有新的想法時可以進入網絡討論園地進一步深入學習。]
板書: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的城市
音樂之都維也納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搖籃”“摻和”等主要詞語。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人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難點:理解“搖籃”“摻和”等詞語,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用具和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上網查閱有關大音樂家的生平以及有關維也納的知識。教學過程:
一導入:春天來了,又是一個百花盛開的季節,載著這美好的春光,聽著這優美的樂曲。今天我們將再次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神奇與美麗。請齊讀課題。
師: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維也納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F在我們就再次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出示課件: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小結(這座城市也似乎變得透明了,太美了。)
師:上節課的學習中很多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維也納是音樂之都,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維也納去尋找一下答案。
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2~9自然段,看看你有沒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很快就能找到,把主要句子劃下來。師板書:?
學生交流師板書
二:師導入那現在就讓我們趕快走進這座音樂的“搖籃”中吧!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你從那感受到他是音樂的搖籃?
師:在進入這個搖籃之前,老師想問同學們從“搖籃”你會想到什么?(老師作適當提示)
學生交流相關句子師生資料交流(相機出示課件)理解“生涯”
師:現在我們就認識一下這些音樂大師吧。出示課件看到他們你有什么感受?
那就帶著這種感受齊讀第二自然段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段的特點。(總分)
師:再讀第一句,它有什么特點?(比喻句)
三導語:正因為如此,音樂也已經成為維也納的驕傲,當你走在維也納的大街小巷,隨時隨地都會感受到音樂氣息撲面而來,那是因為——學生讀。
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你會看到什么?你會隨時隨地感受到音樂氣息撲面而來呢?
師: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指名讀齊讀
你看了什么?指名讀齊讀
你又看到了什么?指名讀齊讀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生齊讀板書:傳統慣例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這段有兩個“裝飾”,它們一樣嗎?
師:這段你還有沒有新的發現?(構段總分)
小結:維也納已經離不開音樂,音樂已經和這座城市融為一體,那在這里生活的人們呢?學生回答
四:請同學們齊讀第四自然段,感受一下維也納人們的生活,看看音樂給人們帶來什么。
學生交流理解“摻和”體會到什么?出示課件
小結:在維也納小到普通市民大到政府要員,音樂已經融進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呼吸,它們的血液里。
五:來到維也納音樂之都我們必須去兩個地方,要不不能算真正來到維也納,你們說說哪里?學生回答
師:你們想去哪?學生自由讀?纯凑n文怎樣給我們介紹的,你讀了是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出示課件品讀
師:作者在描寫時抓住了什么?寫作方法?
小結:今天的維也納之旅收獲真多呀!出示課件:學生自由發言。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7
導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主要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找出表達課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喜愛音樂的情趣。
導學重點: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導學難點: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導學準備: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資料,教學課件。
導學時間:2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播放《藍色多瑙河》)
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們上課吧!從今天開始,老師要帶大家到世界各地去旅游。維也納是第一站(板書:維也納)。維也納還有一個美稱,那就是——(板書:音樂之都)。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打開書,下面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你對維也納能了解多少。
2.課件出示生詞。
1組:歐洲生涯裝飾金碧輝煌
草坪優雅博物館街頭巷尾
2組:摻和鏤花梁柱
3組:阿爾卑斯山北麓華爾茲圓舞曲
指名讀,齊讀。
重點指導:讀音:摻和字形:巷卑
3.交流:你對維也納了解多少?你是怎么了解到的?
過渡:你們真是學習的有心人,不僅可以從課本上獲取這么多資料,還會運用網絡學習!維也納為什么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呢?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吧!
三、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句子表現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按照課標的要求,我們每分鐘默讀大約500字,那這篇課文,就要用1分40秒讀完。好了,開始吧!
2.交流品析:
你從哪里發現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
(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說說你的感悟,“搖籃”本來指什么?文中的音樂的搖籃指的是什么呢?(發源地)呀,你們還發現這人杰地靈的地方孕育著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從“等”這個字體會到音樂家還不止這些呢,你了解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的,他們的部分作品在這里完成。
看,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些資料呢。ǔ鍪疽魳芳夷,海頓等音樂家的圖文資料。)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呢?(維也納真不愧是音樂的搖籃,真不愧是音樂之都啊。
那么請讀出你的感嘆!自由讀,指名讀。
。2)接著談,哦,你可以從“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發現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板書:裝飾)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有疑問嗎?是呀,裝飾一般用物質材料,可是維也納這座城市的裝飾材料卻是音樂。想去看看這神奇的城市嗎?(播放音樂,師范讀)閉眼睛!你來到維也納了嗎?
來到這里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a.從“到處”一詞我仿佛看見了維也納有許多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這是凝固的音樂,無聲的音樂。
b.我看見許多用音樂家命名的場所,這兒是……這兒是……這兒是……音樂家永遠伴隨著人們。
c.我還有幸來到了王宮,看到了草坪上的音樂符號。
d.我看見一草一木都有音樂的氣息。
……
小結:同學們真是靈氣逼人啊,你們品讀了課文中沒有的精彩和情景。這些圖片也躍然紙上了,看!(出示課件)
從你們的臉上我看見了驚奇和享受!帶上你剛剛的感受讀課文。有這么多音樂裝飾,維也納真不愧是。。。。。
。3)誰還有發現?你還發現維也納的音樂魅力,還表現在維也納星羅棋布的歌劇院,音樂廳。
“星羅棋布”你理解嗎?最著名的是哪里?(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那么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處自學交流。
學生自學,然后交流學習收獲:
、鍑腋鑴≡
a.從“創建于1869年”讀出歌劇院歷史悠久,也看出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熱愛。
b.從名稱“世界歌劇中心”讀出世界影響大。
c.從“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設計最獨特的是移動舞臺,縱深46米,有幾層平臺組成,可隨意升高、降低或轉動。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配備有現代化的照明設備。觀眾席位于劇場中央,共6層,可容納2200人。”讀出歌劇院造型的特別,規模宏大,容量之大,也體悟出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喜好,只有愛音樂之深,才舍投入之大。我們也看到了音樂之都的風采!
(出示課件)看,這就是世界歌劇中心,讀出你剛才的感悟吧!
㈡金色大廳
a.從“金色墻壁”“金色胸像”“金光閃閃”讀出了金色大廳的金碧輝煌。
b.這里每年都要舉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樂會”感受到每天每年與音樂相伴的城市——音樂之都維也納!
相信你看了這些圖片之后,你的這種感悟會更加深刻。ǔ鍪菊n件)指名朗讀。
過渡:聽音樂大廳的音樂會開始啦,(播放音樂)可是只有在這豪華的歌劇院音樂廳里才能聽到音樂嗎?你又發現什么了。
。4)“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音樂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板書:音樂生活)
那么伴隨著樂曲,也讓我們進入維也納人們的生活,品位他們的音樂生活吧!讀著讀著,你感覺仿佛什么時間來到了那里?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
我仿佛(時間)來到(地點)
看到,聽到。
例如:
㈠夏天的夜晚,我們來到公園……
、媸フQ節夜晚我們來到了一個普通家庭……
㈢尋常的一天清晨,我們來到街頭……
㈣我來到學校
、榧偃瘴襾淼缴虉……
㈥我還有幸來到維也納的政府會議……
……
是呀,同學們,不管何時何地,室內,室外,場合是隨便還是嚴肅,維也納人民就是在這樣的音樂中享受著美妙的生活。你能美美地來讀讀嗎?自由讀推薦讀配樂讀。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3、品味課文語言,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2、引導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增強語感,提高積累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對于本篇課文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增強語感,提高積累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一、激發興趣,整體感知
1、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吧!一起讀課題。
2、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多媒體)
二、揭示學習目標:(多媒體)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通過總分的結構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原因。
3、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4、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培養學生喜愛的情趣。
三、揭示自學指導(多媒體)
(一)請大家先用心默讀課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把這三段中最能體現維也納這個城市音樂個性的句子用“ ”線畫出來,詞語用“△”標出來,并且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一)輕聲讀第二自然段。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這句話把( )比作“搖籃”。“搖籃”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課文的那些詞語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3、拓展延伸:少年宮是( )搖籃。
。 )是( )的搖籃。
( )是( )。
。ㄒ唬┳杂勺x第三自然段。
1、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第二原因是( )。
2、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用“=”畫出相關的語句。
3、重點品讀兩個“裝飾”。 深入思考:音樂是無形的,怎么又會裝扮呢?
4、按課文填空。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 )。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 )、( )、( )、( )等,也多用( )。就連王宮花園的( ),也用( )組成了一個( )。
上面畫線的部分句子中,帶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你還能從課文找出類似的詞語嗎?
。ㄋ模┠x第四然段。
1、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幾乎一天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具體寫維也納人民離不開音樂:( )、( )、( )、( ),這四個方面從不同角度說明了維也納是浸泡在音樂中城市。
2、重點品讀: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摻和”本是“摻雜、混合”的意思,聯系這一句,這一段,你覺得“摻和”的含義是什么?
3、用心地讀“維也納的許多家庭……這幾乎成了慣例。”(即第四然段中第4、5 句話),你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4、拓展說話練習。
有了音樂,維也納人的生活變增添了無數快樂。如果,你也生活在維也納,你還會在什么情況下,做與音樂相關的什么事呢?
三、學生自學,師巡視
四、交流、討論、檢測自學情況
。1)引導交流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問題
①初品“搖籃”。
、谠倨“搖籃”。
(補充文字資料,感受音樂大師的魅力。(欣賞完)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凵钊虢庾x“搖籃”。
300多年前,這些樂壇大師就在維也納以他們才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音樂,一代又一代,滋養著生活在維也納的人們,也推動了世界的音樂的發展。“搖籃”,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卻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歷史的厚重。
、芡卣寡由欤荷倌陮m是( )搖籃。
( )是( )的搖籃。
( )是( )。
小結:是啊,一座城市,有這么悠久輝煌的音樂史,有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有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美樂章,當然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ò鍟簹v史——大師云集)
。2)引導交流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問題
①指名讀,談感受。
、谥攸c品讀兩個“裝飾”。
(第一個“裝飾”是“裝扮”的意思,第二個“裝飾”是“裝飾品”的意思。)
、凵钊胨伎迹阂魳肥菬o形的,怎么又會裝扮呢?
引導學生關注“到處”“許多”“多”“就連”“也”等字眼,借此感受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苄蕾p文中提及的相關圖片。(補充直觀圖片,點出課文插圖,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莞星槔首x。
是啊,“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 能通過你的朗讀,來給大家介紹這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嗎?
。ň氉x,指名讀,抓住“到處”“許多”“多”“就連”“也”等字眼指導朗讀。)
小結:這么多的音樂裝飾,所以作曲家勃拉姆斯曾感慨地說:“到維也納一定要小心,不然會踩著地上的音符的”。
。ò鍟撼鞘——音樂裝飾)
。3)引導交流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問題
①讀一座城市,更要讀這里的人。維也納生活的是一群怎樣的人呢?
②閱讀這一段,你會特別關注那些字眼?
引導學生抓住“隨時”“還”“許多”“尤其”“總要”“慣例”等詞語,感受維也納的人民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壑攸c品讀: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摻和”本是“摻雜、混合”的意思,聯系這一句,這一段,你覺得摻和的含義是什么?
、芡卣拐f話練習。
有了音樂,維也納人的生活變增添了無數快樂。如果,你也生活在維也納,你還會在什么情況下,做與音樂相關的什么事呢?
⑤指導朗讀。
小結:正像一句話說的,仿佛在維也納的人,都從空氣中獲得了音樂節奏感似的。你無法想象,沒有音樂,維也納人如何生活。
。ò鍟荷——離不開音樂)
五、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引導
六、當堂練習
。ㄒ唬⒆x一讀,選一選。
音樂 樂章 樂曲 樂壇 樂聲 樂譜
譜寫( ) ( )大師 陳列( )
演奏( ) ( )回蕩 古典( 。
。ǘ⒔o下面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飾”字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裝點 ②遮掩、垩b飾品 ④扮演
1、首飾(。2、裝飾( ) 3、飾演( ) 4、掩飾( )
(三)想一想,連一連。
《費加羅的婚禮》 貝多芬 被稱為“音樂神童”
《皇帝四重奏》 莫扎特 被稱為“圓舞曲之王”
《命運交響曲》 舒伯特 被稱為“交響樂之父”
《藍色的多瑙河》 海 頓 被稱為“樂圣”
《冬之旅》 施特勞斯 被稱為“歌曲之父”
(四) 仿寫遷移(讀一讀,寫一寫)。
1、街上的花燈可真多呀!兔子燈地上跑,鴿子燈天上飛……最有趣的是龍燈,只見一條長龍追著寶珠上下翻飛,全身的鱗片金光閃閃,龍的尾巴不停地擺動。孩子們情不自禁到高喊:“龍活了!”
2、用“總——分”的寫法寫一個片段。如:
課間活動真熱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中心句,然后練習圍繞中心句從各方面展開敘述。
七、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1、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小結:第二、三、四自然段從維也納的歷史、城市的建設、人民的生活三方面說明維也納的確是一座音樂之都。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3、搜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16、《音樂之都維也納》
歷史——大師云集
獨特之處 城市——音樂裝飾
生活——離不開音樂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9
一、導入
1、圖片、背景,入題
2、讀讀這些外國人名、地名,介紹你的認識
奧地利 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 多瑙河
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舒伯特 施特勞斯 華爾茲
3、直觀感受維也納:視頻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思考:怎樣給每個自然段設計一個問題?
2、檢查朗讀
3、生字、詞語
4、設計問題,同桌交流
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維也納的地理位置是哪里?
①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跒槭裁凑f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③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芫S也納國家歌劇院和金色大廳是什么樣的?
你設計了什么問題?
為什么這樣設計?
觀察這些問題,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根據文段里的哪句話來提問的?整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中心句。要回答這個問題,得有整個自然段的內容。
5、給課文分段
一(1)
二(2——4)
三(5——7)
9、齊讀四個問題。小組交流,嘗試回答這幾個問題,小組成員輪流發言,聽聽組員的回答合不合適、你滿不滿意。
三、分析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維也納的地理位置是哪里?
1、第一個問題容易回答嗎?要看全文。這個問題問得很水平,直接點出了課文的重點。它是全文的——中心句,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那么這篇課文的結構是——總分結構。
2、第二個問題。(個人答)維也納怎么樣?(很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波光粼粼)(齊讀)正是這么優美的環境才孕育出這個城市的音樂文化。
(二)第二自然段
1、讀題:①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注意到“搖籃”了嗎?怎么理解?是的,在這里“搖籃”指發源地、誕生地。歐洲古典音樂是全世界的瑰寶,它最初就是發源于——維也納。
2、誰來回答問題①?(個人答,再齊讀該段)
3、(圖片:音樂家、樂譜、手跡)在這里,不但誕生了著名的——音樂家,還誕生了出色的——音樂作品。所以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ㄈ┑谌匀欢
1、讀題:②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誰能回答?(個人答)
2、這里寫了哪幾種裝飾?(圖片:音樂家塑像、音樂家命名的地方、音樂符號)所以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四)第四自然段
1、讀題:③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這里說“一天”,在看課文之前你能不能先想象一下維也納人一天是怎樣在音樂中度過的?(生答)好,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齊讀課文)
2、維也納人一天是怎樣在音樂中度過的?(漫步時、露天音樂演奏會、室內演奏、集會時)
3、夏天的夜晚——花草茂盛,芬芳四溢,露天音樂會——無遮無擋,樂聲飛揚,而且還在“夜晚”,人們沒有視覺的干擾,用心去感受這“聲”與“味”,這種感覺美嗎?在這里,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你能說說是什么意思嗎?(樂聲與花香混合在一起,融入夏夜的風中,使音樂更令人心動神迷。) “和”的幾種讀音。
4、小組讀。
5、回顧這三個自然段,小結。作者從( )這三方面入手,說明維也納確實是——音樂之都。
。ㄎ澹┑谖遄匀欢
1、這座音樂之都經常舉行音樂活動,要舉行音樂活動就必然要有——音樂場所。那么維也納有哪些音樂場所?多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星羅棋布)誰來說“星羅棋布”什么意思?
2、其中最著名的歌劇院是?音樂廳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
3、可以回答④?先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什么樣的?
4、這里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把數字讀出來。
5、(圖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齊讀)
(六)第六自然段
1、金色大廳是什么樣的?一起說。(齊讀第六自然段)
2、注意到劃橫線的詞語了嗎?“金碧輝煌”,什么意思?(個人答,出示圖片)文段里有幾個“金”的詞語?找出來。金色大廳確實是——金碧輝煌。(齊讀)
。ㄆ撸┑谄咦匀欢
金色大廳之所以世界聞名,單單因為它本身裝飾精美、金碧輝煌嗎?還有什么原因?讀第七自然段。
世界一流的新年音樂會
一年一度的文化節
各界名流、世界各地著名的音樂家
。ò耍┬〗Y
1、你看,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這樣的音樂圣殿,又有新年音樂會、文化節這樣的音樂盛會,你說維也納稱不稱得上音樂之都?再聯系我們之前所說的三個方面——(回顧),維也納確實是——音樂之都。
2、課文的總分結構。
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音樂之都維也納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星羅棋布的歌劇院、音樂廳
3、作業:以總分結構圍繞“我愛音樂之都維也納”寫一段話。
我愛音樂之都維也納。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2、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的意思。
3、 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胝n文,激發興趣
1、欣賞藍色多瑙河樂曲。
2、在多瑙河畔,有一個城市叫維也納,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維也納是個怎樣的城市?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音樂之都 我們把課題讀一讀。
3、解題: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樂之都什么意思?(有音樂特色的城市)
4、 為什么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而且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教師在課題旁板書:?今天張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維也納去走走看看,感受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奇與美妙。
。ǘ┳宰x課文,理清層次
1、 請大家把課本打開,自己快速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體現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把主要語句劃下來。
2、 學生交流,電腦出示閱讀提綱。
3、 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全文按先總后分的寫法來寫的,每一個分層次又是按先總后分的寫法來寫的。)電腦出示總分關系圖。
4、 這篇課文的層次非常清楚,下面,我們就從這四個方面來學習課文,請你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個方面,仔細地讀讀跟這一方面有關的內容,然后在小組中談談你對這一內容的理解。
。ㄈ、自主感悟,討論交流
a、 學生自學,放舒緩的輕音樂
b、 小組交流
c、 集體交流
1、 交流第二自然段
。1) 出示第二自然段。
。2) 請對這一段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
(3) “搖籃”是什么意思?(最初成長的地方)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誰來談談你的理解。
。18世紀以來——樂譜和手跡)
(師:出示音樂家圖像,總結:是的,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維也納的音樂底蘊是多么深厚。。
你能通過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2、 交流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
為什么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生回答后出示課件,看有關圖片。
。2)你是怎樣理解用“音樂裝飾”這個詞的?所有這一切,說明了什么?(音樂的氛圍很濃)
(3)師:邊點擊,邊解說: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感受這濃濃的音樂氛圍。
。4)指導朗讀:誰來把這段話讀好?再讀讀,爭取背出來。
3、 交流第四自然段
(1) 出示第四自然段
。2) 你覺得這句話中哪個詞最重要?
。3) 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
。4) “摻和”什么意思?混和、混雜,音樂與花香混合在一起,既給人以聽覺又給人以嗅覺的美好享受。
。5) 當你漫步街頭,聽,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響起來了,聞一聞,晚風中飄蕩著花草的芬芳,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帶著輕松、舒暢的心情來讀好這段話。
(6) 看聚會時演奏的音樂圖片。
(7) 為什么說“更有趣的是”?
這更說明了維也納人對音樂的喜愛,他們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8)自己再讀讀,把這一節背出來。
4、 交流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
(2)、中心:什么意思?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區。為什么維也納歌劇院成為世界歌劇中心?
下面,我請一位同學先來讀讀,我給你配樂,其余同學認真聽,邊聽邊通過圖片欣賞這座著名的歌劇院。
(3)、能談談你們讀后、看后的感受嗎?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造型美觀:點擊圖片 藝術品什么意思?
大:觀眾席1642個座位、567個站位,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總面積1500平方米,配有現代化的照明設備。
金碧輝煌:金色墻壁、金色大門、金色胸像、金色鏤花梁柱、到處金光閃閃。
影響深遠:每年除夕都要舉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樂會,總統和世界名流出席。
。5)師總結: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宏偉壯觀,給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讓音樂之都名聲遠揚,她無愧為“世界歌劇中心”。
(四)綜合實踐:
1、 師總結:剛才我們從四個方面學習了課文,正是因為以上這四點原因,所以,維也納成了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2、 下面,請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內容讀讀,待會兒請你以小導游的身份把你喜歡的有關維也納的知識介紹給同學和聽課的老師聽。
3、 學生當小導游解說。
4、 作業:今天這節課,張老師和大家一起讀讀課文、聽聽音樂、看看圖片,一起感受了維也納這座城市的神氣與美妙。課后,請大家完成一個作業:開展維也納——音樂之都專題研究,可以組成研究小組,自行選題。選題內容如:在維也納生活過的音樂家調查;誕生在維也納的著名音樂作品調查;在維也納用了哪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開展相關的課外閱讀,撰寫研究報告,在匯報會上交流。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
1、精讀課文,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重在語言的積累和朗讀。
2、聯系課文內容,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重難點:理解將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談話: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音樂之都維也納》。
通過昨天的學習維也納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生:維也納是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美麗的城市。
生: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二段。
1、 過渡:那么為什么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的2——4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交流(板書):(1)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看了這三個方面,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根據學生的提問將問題歸納以下:(課件)
。1)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2)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3)為什么說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3、你想知道答案嗎?請趕快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一個問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讀一讀。
4、學生自由選擇朗讀。
5、全班交流。課堂大舞臺,人人展風采。誰先來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
一)第一問。
。1)指名說說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生匯報,相機出示課件: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a、這是一句比喻句,把誰比作搖籃?
b、為什么把維也納比作搖籃?搖籃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都在這里度過大部分的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美的樂章。
教師總結:維也納曾是那些著名音樂家生活、學習,進行音樂創作的地方,對他們一生的成就產生極大的影響,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所以被比作“搖籃”。這里的搖籃指的是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發源地。
來看這個資料,出示(課件)
。3)師:一座城市,有這么悠久輝煌的音樂史,有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有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美樂章,當然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讓我們懷著贊嘆之情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問。課堂精彩繼續呈現
(1)指名交流為什么說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2)交流“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圖片,出示(課件)
師:這就是維也納,美麗而富有浪漫氣息的維也納。
。3)出示課件: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a 師:請同學們默讀屏幕上的這句話,想一想句中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生:加上加點的詞語,可以說明維也納的建筑很多是以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并不是所有的都是。
生: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就變了。維也納的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都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有點不真實。
師:不真實。比如……(國家歌劇院、金色大廳)。
那你能抓住重點詞讀好這句話嗎?指導朗讀
b 師:你還能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詞語嗎?
學生瀏覽課文找詞語,匯報。
。4)“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中的“裝飾”與“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中的“裝飾”有什么不同?
師:在維也納人們以音樂為美,以音樂為榮,以音樂為貴。維也納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濃濃的音樂氣息,不愧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三)第三問。繼續!
。1)指名交流為什么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2)交流:“隨時可以聽到”、“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室內演奏”、“最有趣的是”。(邊出示課件邊介紹)
。3)師:是啊!維也納的人們太愛音樂了。(出示課件)師讀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這句中的“摻和”是什么意思?
生:摻和:指攙雜混合在一起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通過查字典。
師:字典是最好的老師。在文中是什么和什么攙雜混合在一起了?
生:悠揚的樂聲和花草的芬芳。
師: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到處樂音悠揚;維也納又是鮮花裝點的城市,到處都有花草的芬芳。因此,音樂之聲伴著花草之香飄溢、回蕩,給人以聽覺和嗅覺的美感。
。4)你能把人們對音樂的酷愛讀出來嗎?(指名朗讀)
。ǘ┳宰x第三段。
過渡:維也納之所以被譽為“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除了以上三個
自然段分別說明的三個原因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
1、出示課件:自學提示
自讀5——7自然段,可以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段落、句子;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交流讀書的感受;可以摘抄優美的詞語、句子等方法來學習。
2、學生交流
3、匯報
4、師小結:音樂之都維也納令人心馳神往,音樂美妙的旋律讓人如癡如醉。
三、總結朗讀課文,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1、 學完了課文,你一定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贊嘆吧!請你回憶課文內容,用一、兩句話贊一贊音樂之都維也納。
2、寫作方法:這篇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你發現了嗎?(總分的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課件)
1、課堂小練筆:
請同學們以“春天校園是美麗的”為中心句,寫一段話。
2、課外作業
課外搜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15音樂之都維也納 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國家歌劇院——世界歌劇中心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是從哪方面具體介紹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能力、想象概括
能力。
3.情感目標利用語言文字及影像,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教學重點:利用語言文字及影像,感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教學難點:弄清課文是從哪方面具體介紹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生答:喜歡)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踏上維也納的音樂之旅,去感受一下音樂之都的獨特魅力!
師板書:9.音樂之都維也納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生齊讀)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會產生那些疑問呢?(學生自由提問)
二.初讀課文,感受“音樂之都”的風韻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也正是老師要向你們提出的,那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在課文中尋找到答案。
要求:讀通句子,把課文讀的流暢
1.生自由讀課文
師:問題答案找到了么?(生答:略)
2.指名讀文思考:這座城市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學生讀文后匯報)
師:文中哪一部分介紹的?從哪些詞語中看出維也納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學生回答: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要求:讀出美及向往之情
三.細讀課文,觸摸“音樂之都”的靈魂
1.探尋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
師: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請在文中畫出概括性的句子。(學生匯報)
師板書:略
2.觸摸音樂之都的內涵
師:課文的2、3、4自然段,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主要原因,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自然段進行研讀課文,并與學習伙伴交流。(學生研讀課文后,全班交流)
學生自由匯報第二自然段:略
。1)師小結第二自然段:維也納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彌漫著音樂的氣息,他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這些音樂才子們,這些音樂大師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讀呢?(生答:敬佩的語氣)
。2)生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匯報第三自然段:略
師小結:維也納真是一座音樂裝飾的城市,無論走到哪里,看到的、觸摸到的都是跳動的音符。維也納人太熱愛音樂了,所以城市的點綴物都是用鮮花組成的音樂符號。他真不愧音樂之都!學生匯報第四自然段:略
師小結:當你漫步在街頭,聽,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想起來,聞一聞晚風中飄蕩著花草的芬芳,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生答:舒暢愉快)那么誰愿帶著這種語氣讀第四自然段呢?(學生感情朗讀)
師:同學們讀的太好了,你們的朗讀已經讓老師感受到了:音樂已經像維也納人每天吃的面包、喝的牛奶一樣,一天也離不開。
師:在維也納有許多歌劇院、音樂廳,文中哪個詞語能體現其多?(生答:星羅棋布)它是什么意思?
師: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地方?(生答:國家歌劇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為什么稱作“金色大廳”?(學生匯報)
“金色大廳”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每年元旦都有舉行新年音樂會,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們把它當作“音樂圣殿”能在這里演出是藝術家的榮幸,我國的中央民族樂團、歌唱家宋祖英、譚晶等都在金色大廳演出過。
師小結:宏偉壯觀的國家歌劇院、金碧輝煌的大廳給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讓“音樂之都”聲名遠揚。
維也納真不愧世界“音樂之都”!
四.總結全文欣賞維也納風光片
通過剛才的閱讀,我們感受到了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觸摸了維也納每一個角落,此時此刻,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維也納……感受音樂之都的無窮魅力。(教師播放風光片)
五.感情朗讀全文.結束本課
板書設計:9.音樂之都維也納
歷史----大師云集
城市----音樂裝飾
維也納生活----離不開音樂維也納
建筑----音樂圣殿
教材分析:課文生動地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描繪了維也納特有的人文景觀,指出了它在世界音樂史和世界樂壇的地位及影響,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贊美和向往。
課文首先說明維也納的地理位置,其中“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這八個字,為引出音樂之都作為充分鋪墊。接著,從維也納的歷史、裝飾、人們的生活習慣三方面具體說明它為什么被稱為音樂之都。最后重點介紹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宏偉壯觀以及在世界音樂界的影響。
課文由點及面,重點突出。從面上作者抓住與音樂相關的歷史知識、裝飾特點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來寫;在點上作者突出介紹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這也是維也納的標志性建筑,作者用力之重,用筆之詳是為了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只有了解它,才算真正了解音樂之都。
教學對象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通過觀看電視節目,閱覽報刊、雜志已了解了一些有關世界名城的知識;對現代音樂比較喜愛,在音樂課上欣賞過古典音樂,初步了解過一些有關古典音樂的知識。但學生對維也納與古典音樂的淵源知之甚少,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尚待進一步培養,因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及文中的語言文字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音樂之都的內涵。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分析: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一篇散文。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與人文景觀,講述了維也納被譽為“音樂之都”的淵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樂史和世界樂壇上的地位與影響。課文語言簡潔優美,層次介紹清晰明快,如音樂般急緩有致,字字句句透露著維也納濃郁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樂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維也納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萌生出對這座充滿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贊美與向往,以及激發對充滿無窮魅力的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搖籃”、“摻和”等詞語的意思。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或難點:
1、重點: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難點: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四、教學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稱這座美麗的城市為“音樂之都”嗎?(學生回答)
2、我們已經初步知道課文是從四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一起讀。
。ㄕn件出示四個中心句,齊讀)
(二)、細讀感悟,體會音樂之都的魅力。
過渡:從這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維也納的人們對音樂是多么的——(酷愛)。他們的生活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能體現人們對音樂酷愛的句子,并把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學生讀畫)
★第四自然段。
學生可能說到的幾個方面:
1、(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
讀這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2、還能從哪兒看出?
(夏天的夜晚,露天音樂演奏會……)(課件接著出示句子)
露天音樂會,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想象習習的晚風吹拂你的臉龐,遠處悠悠揚揚的音樂隨風而來,深深地吸一口氣,聞到了什么?耳畔又聽到了什么?是呀,花香的芬芳,悠揚的樂聲,混合在一起,隨著晚風一起飄進我們的心里,這就是——摻和。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柔和、舒服)能讀出來嗎?再徐緩一點,讓花香和樂聲混合得充分一點。真是一個迷人的夏天的夜晚,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音樂。
的確,維也納真的是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哪!人們被音樂陶醉,為音樂癡迷,對音樂是多么的酷愛,一起讀出這種感受吧。
3、接著說,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彝ィ┠憬o大家介紹一下。
。ǔ鍪炯彝パ葑鄷䦂D):他們在干什么?到了周末,維也納的人們喜歡在自家的客廳舉行音樂沙龍,共同接受音樂的熏陶。音樂給每個家庭帶來了無比的歡樂。
。瘯c典、政府會議時奏樂)
在維也納集會時奏的是——(古典音樂),慶典時奏的也是——(古典音樂),政府會議時奏的還是——(古典音樂),可見維也納的人們……(對古典音樂的酷愛)
這兩句話誰能連起來讀好它。(評讀)(糾正讀)
4、是啊,維也納人民的生活每時每刻也離不開音樂,音樂回蕩在維也納的每一個角落,也回蕩在人們的心中。再自由讀讀你喜歡的那個場景,讀出人們對音樂的酷愛。
板書:生活。 同學們,如果你現在就身處維也納,你還會在哪兒也聽到音樂呢?
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發出由衷的感嘆: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它還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板書
★第二自然段:
齊讀“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師:“搖籃”是什么意思?
生:最初成長的地方。
師:為什么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呢?讀讀這部分內容,想一想。(學生讀思考)
誰來談談你的理解。
師:是呀!正因為維也納是個溫暖、安全、舒適并能產生很多美麗夢想的地方,所以才會孕育那么多著名的……
生: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
2、想見見這些音樂巨人嗎?認認看,你能認出幾位?
。ㄕn件出示音樂家頭像,相機點出名字:貝多芬、海頓、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勞斯。)
3、 維也納給了這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自己的驕傲。我們聽著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來讀讀這一自然段。齊讀。
★第三自然段:
師:有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美樂章,維也納真不愧為——“音樂之都”!這里的人們因此對音樂有著獨特的情感,看,這座城市都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你不禁要問,如何裝飾呢?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生: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
(課件出示“為了紀念樂壇大師……也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書中原句)
(比較兩個句子的不同)
師:你發現句子的不同了嗎?可以改成這樣嗎?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名讀。
在這一小節中能不能找出類似的詞語?(到處)像這樣的詞,課文中還有,只要我們細心品位,一定還能找到。
師:還用什么來裝飾呢?
生:就連王宮花園的草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
師:是啊,就連——王宮花園的草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我們來欣賞一下王宮花園草坪上的高音譜號。有誰會畫這個高音譜號,來給我們的課題也裝飾裝飾。(一生上黑板在音樂之都和維也納之間畫)驚奇贊嘆之余,誰再來讀讀這句。(點出這句話)
3、小結:維也納有這么多的音樂裝飾,這么濃的音樂氛圍,真是太讓人驚嘆了!板書:裝飾 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驚嘆之情。齊讀這一節。
★ 維也納的“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
過渡:漫步維也納的街頭,滿目所見,充耳所聞的都是音樂,音樂已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重要內容,這里還有許多供人們欣賞音樂的最佳場所,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了。
1、(課件出示圖片)大家看,這就是它的外觀。從外表看,它就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看看課文是怎么介紹的,指名讀。
師:你覺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怎樣?是從哪里發現的?
生:采用列數據的方法。
師:從這些數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國家歌劇院非常寬敞。是欣賞音樂的最佳場所。
生:我感覺到,國家歌劇院可以稱得上世界一流的歌劇院。在那里聽音樂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師:是啊,真不愧為“世界歌劇中心”!你看,具體的數據可以使我們對事物有更深刻地了解,這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方法。把你的感受讀給我們聽。
2、在維也納和“世界歌劇中心”同樣著名的還有“金色大廳”。“金色大廳”顧名思義,大廳內部應該是怎樣的?(課件出示:金碧輝煌 金光閃閃)誰能讀好這兩個詞。大廳怎么會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的呢?再讀讀這段文字,畫出表現這個特點的語句。
。3)(交流后相機點擊方位詞和“金色”)引說:正廳兩邊——金色墻壁;樓上兩翼包廂后側——金色大門、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
。4)這樣豪華的大廳,我們當然要一飽眼福,請看:這就是“金色大廳”
。ㄕn件出示:金色大廳)
。5)說說金色大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把音樂廳建造得如此豪華典雅的也只有這維也納的金色大廳了,這正說明了維也納人民對音樂是多么的——(酷愛)
。6)把這滿目的閃閃金光深深印在你的腦海里,一起讀出它的華麗典雅、非凡氣派。
(7)“金色大廳”如此出名,就因為它華麗的外觀嗎?你們再讀讀課文最后一小節,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讀后交流)由此可見,世界歌劇中心和金色大廳更以在全世界的影響而著名。板書:影響
(三)、總結升華,感受音樂之都的氛圍。
眾多的音樂家都以自己能在這里演出而感到驕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金色大廳,一睹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盛況。
。ㄕn件出示錄像)這首由施特勞斯創作的《拉德茨基進行曲》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保留節目,每一年的新年音樂會結束之時,在這金色大廳內就會奏響這歡樂的樂章。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音樂之中,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幸福和歡樂,久久不愿離開。來,讓我們也跟著音樂一起動起來吧。c頭,微笑,鼓掌)
就要結束維也納之旅了,此時此刻你想要說些什么?
(四)、課后作業,
1、大膽想象,為維也納街道、公園等公共設施命名,如:海頓街道… …
2 、搜集有關維也納的其他資料,進一步了解這座文化古都。
板書設計:
搖籃
音樂之都維也納 裝飾 酷愛
生活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