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通用13篇)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1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題目叫《走遍天下書為侶》的文章。看了這篇文章的題目,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什么叫走遍天下書為侶?為什么題目叫走遍天下書為侶?我帶著這些疑問,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這篇文章從一個有趣的問題,告訴我們許多關于讀書的方法和道理。作者在文中問我們: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那一樣?接著作者說出許多例子: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或是一只口琴……讀到這里,你們都和我一樣,很難作出回答?墒亲髡邊s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這令我感到很奇怪.往下看我才知道作者愿意把一本書讀上一百遍,愿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
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與作者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雖然也很喜歡看書,但大多數時候是看過二、三遍后就不再看了。而作者卻說她愿意讀上100遍,讀到能背誦為止.因為她覺得一本好書就像一位朋友,也是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地方,它應該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身邊。
現在我知道了,許多書是需要讀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
蘇廣惠
五(1)班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2
基礎訓練
一、看拼音,寫詞語。
bèi sònɡ línɡ tóu biān xiě mǒu zhǒnɡ
。ā 。 。ā 。 。ā 。 。ā 。
bǎi yīn hé háo bù yóu yù qīnɡ pén dà yǔ
( 。 ( ) 。ā )
二、給加粗的字注音。
伴侶( ) 娛樂( 。 ∫惶耍ā 。
三、給下列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扁┌ ( 。 ∧畅啊 。ā 。
└ 。ā 。 々浮 。ā 。
尤┌ 。ā 。 ∩些啊 。ā 。
└ ( ) └ 。ā 。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忽略——( ) 猶豫——( 。∶利——( 。
五、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環繞——( ) 感嘆——( 。∑肺——( 。
六、造句。
1.毫不猶豫——
2.……就是……也是……
綜合應用
七、課內閱讀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 。首先 ,故事中的人為什么這樣做,作家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然后, ,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段,并問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其他部分,并從中 。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后, ,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這真像 。
1.按原文內容填空。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為 步,是從文中 、 、 、 這四個詞語看出來的。
3.上面這段話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八、課外閱讀。
讀書是世界上最有樂趣的事情?鬃邮枪糯慕逃,一生喜歡讀書,用功的時候,甚至忘記吃飯睡覺,有新領悟就快樂得忘掉了一切憂慮,這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書是知識的寶庫,儲蓄著無窮無盡的精神食糧。讀書就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是人類最高的享受。新的知識、有趣的故事、美麗的詩歌都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我們寂寞的時候 可以從書本中得到安慰 有疑難時 它會給我們解答 它好像是我們最好的導師和朋友 一直跟隨著我們 鼓勵我們 要我們向光明的前途邁進
總之,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由讀書可以獲得更多的寶貴知識,使生活更豐富。因此,我們要讀書。
1.給短文加一個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2.把文中畫“ ”的文字換成適當的成語,并寫下來。
3.給本文第三段加上標點。
4.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5.談談你對“書是知識的寶庫,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精神食糧”這句話的理解。
拓展提升
九、將作家、作品和文章用線連起來。
曹雪芹 《三國演義》 《景陽岡》
施耐庵 《紅樓夢》 《猴王出世》
吳承恩 《水滸傳》 《草船借箭》
羅貫中 《西游記》 《黛玉葬花》
十、判斷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周圍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繽紛的! ( 。
2.火球般的紅日,從東方地平線上緩緩地升起來了。 ( 。
3.齊白石爺爺畫的蝦,像真的一樣。 ( 。
4.一身黑羽毛,,一對俏翅膀,加上剪刀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
十一、小練筆(選做題)
假如你獨自旅行,你會帶上什么東西呢?仿照課文,寫一寫自己的想法。
參考答案:
四、重視 堅決 丑陋的 五、圍繞物 感慨 品嘗
七、1.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我會思考 我會在腦子里繼續把這個故事編下去 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 我會想象作者是什么樣的 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2.四 首先 然后 還會 最后
3.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這樣才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
八、1.讀書 2.廢寢忘食 良師益友
4.書是知識的寶庫,讀書是人類的一種享受,能給人們帶來快樂。
十、1. 2.√ 3. 4.√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3
師:作者是如何說明自己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作者說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看過多少遍。我一本書讀兩遍的時候都很少,也應該像作者一樣從不同角度反復讀書,有新的收獲。
生:我感到作者特別喜愛書,而且會閱讀。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作者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生:(再次默讀課文)我覺得作者通過一個假設的情境,而且用了非常確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出來的。
師:那么哪些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作者把書比喻為家。提到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寫出了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
生: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喜愛之情,還說明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復去讀。
師:看來同學們體會到了這個比喻的生動與貼切。正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還有哪些比喻讓你印象深刻呢?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朋友。朋友,是孤單寂寞時的陪伴,在你難過時總能給你安慰,還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呢。這個比喻太好了!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種比喻還是我第一次讀到。隨時想去就去,也就是打開自己喜愛的書就開始閱讀,那么簡單地就開始了故地重游。這個比喻真形象。
師:體會得不錯。希望大家別冷落了自己喜愛的書,經常故地重游。
生:還有,作者將書看作伴侶!蹲弑樘煜聲鵀閭H》,也就是在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師:的確,一本好書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還有慰藉;不僅能讓你深思,還能給你啟示。好書,是智者,是良師,是諍友,也是伴侶。
正是這些貼切的比喻,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愛書之情,讀書之法。其實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
生:魯迅說“書是營養面包”。
生: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生: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
生:讀一本書,有時是一次秘密的旅行。
生:讀書,就是自由的夢。
生:讀書,是精神上的補鈣。
……
師:老師也送大家一句,“愛書吧,它是你飛翔的翅膀”。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并抄寫下來。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并愛到啟發。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拧“盐罩饕獌热荩w會作者的感情。
⑵ 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2、難點:
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制成課件或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借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
2、大家談得都不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拧±斫狻昂敛华q豫”。這個詞告訴我們什么?
、啤±首x體會。
3、這個“我”是誰?
(教師簡要介紹人物資料)
這篇文間是她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份感人至深的獻辭!
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拧≈该x,理解“侶”在課題的意思。
、啤∽x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么問題?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反復朗讀難讀的段落。
3、指名分段朗讀,師生共同糾錯。
4、概括課文內容。
三、讀書交流,探究體驗
1、作者為什么會如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為環游世界的伴侶?現在,讓我們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來細細體會其中的道理。
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為什么書作為自己伴侶的原因。
3、書像她的一個朋友,一個家為什么呢?
出示: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瘦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拧∽杂删毩曌x。
、啤≌页瞿愀惺茏钌畹木渥臃磸妥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恰∪嘟涣鳎
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子、一處標點,一段話來談你的體會和發現。
① 出示: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a、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b、對比閱讀,抓住“?”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反問的語氣──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凇〕鍪荆
償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再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哪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a、理解比喻寫法的好處:作者把書當什么?
b、多讀幾遍,聯系生活談“書”與“家”、“朋友”的相似之處。
c、作者還把書當作什么?
、邸〕鍪荆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讀,談體會。
⑷ 仿寫比喻句: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所有出示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無限喜愛之情。
四、復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書寫,選擇你喜歡的詞或難寫的詞寫兩遍。
3、用“毫不猶豫”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伴侶
朋友
書是 家
故地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字、詞。
2、回顧上節內容,說說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學生所讀第7段,邊讀邊勾劃批注:
、拧∽杂勺x,想像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樣向人家介紹你的讀書方法?相互理解“新東西”的意思。
、啤∈崂韺懽黜樞颍プ 笆紫取⑷缓、最后”用自己的語言簡介讀書方法。
⑶ 談談“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對我的暗示。
⑷ 挑戰讀,比一比誰的朗讀最富有感染力。
、伞∧憧,讀同樣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說,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⑹ 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恕≈笇П痴b7段。
三、閱讀拓展
1、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中國人稱為“煮書”。
2、補充閱讀《超談“煮書”》談談你明白了什么?
3、結合這篇課文,聯系多人讀書的故事來談談自己對讀書的看法。可仿照第7段的方法。
4、實踐運用:
用我們剛才學到的讀書方法來學習《神奇的書》。
、拧澮粍潟衿嬖谀睦。
、啤∑芬黄纺膬鹤钭屇愀袆印
、恰≌f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取≌勔徽勀愕莫毺乩斫狻
、伞”骋槐尺@首詩歌。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仿寫填空:
你喜愛的書就你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收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2、寫幾條讀書名言。
3、推薦閱讀:
《書比人長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讀 然后
最后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并愛到啟發。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拧“盐罩饕獌热,體會作者的感情。
、啤±^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2、難點: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制成課件或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借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
2、大家談得都不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拧±斫狻昂敛华q豫”。這個詞告訴我們什么?
、啤±首x體會。
3、這個“我”是誰?
。ń處熀喴榻B人物資料)
這篇文間是她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份感人至深的獻辭!
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拧≈该x,理解“侶”在課題的意思。
、啤∽x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么問題?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反復朗讀難讀的段落。
3、指名分段朗讀,師生共同糾錯。
4、概括課文內容。
三、讀書交流,探究體驗
1、作者為什么會如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為環游世界的伴侶?現在,讓我們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來細細體會其中的道理。
默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為什么書作為自己伴侶的原因。
3、書像她的一個朋友,一個家為什么呢?
出示: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瘦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拧∽杂删毩曌x。
、啤≌页瞿愀惺茏钌畹木渥臃磸妥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恰∪嘟涣鳎
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子、一處標點,一段話來談你的體會和發現。
、佟〕鍪荆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a、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b、對比閱讀,抓住“?”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反問的語氣──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凇〕鍪荆
償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再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哪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a、理解比喻寫法的好處:作者把書當什么?
b、多讀幾遍,聯系生活談“書”與“家”、“朋友”的相似之處。
c、作者還把書當作什么?
、邸〕鍪荆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讀,談體會。
、取》聦懕扔骶洌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所有出示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無限喜愛之情。
四、復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書寫,選擇你喜歡的詞或難寫的詞寫兩遍。
3、用“毫不猶豫”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伴侶
朋友
書是 家
故地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字、詞。
2、回顧上節內容,說說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學生所讀第7段,邊讀邊勾劃批注:
⑴ 自由讀,想像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樣向人家介紹你的讀書方法?相互理解“新東西”的意思。
、啤∈崂韺懽黜樞,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用自己的語言簡介讀書方法。
⑶ 談談“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對我的暗示。
⑷ 挑戰讀,比一比誰的朗讀最富有感染力。
⑸ 你看,讀同樣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說,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省±斫膺@句話的含義。
⑺ 指導背誦7段。
三、閱讀拓展
1、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中國人稱為“煮書”。
2、補充閱讀《超談“煮書”》談談你明白了什么?
3、結合這篇課文,聯系多人讀書的故事來談談自己對讀書的看法?煞抡盏7段的方法。
4、實踐運用:
用我們剛才學到的讀書方法來學習《神奇的書》。
、拧澮粍潟衿嬖谀睦铩
、啤∑芬黄纺膬鹤钭屇愀袆。
⑶ 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⑷ 談一談你的獨特理解。
⑸ 背一背這首詩歌。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仿寫填空:
你喜愛的書就你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收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2、寫幾條讀書名言。
3、推薦閱讀:
《書比人長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讀 然后
最后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早上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專題的第三篇課文《走遍天下書為侶》,下面我從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板書設計等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內容和特點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的課文是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的,本專題是要讓我們體會讀書的樂趣,同時培養熱愛讀書的習慣!蹲弑樘煜聲鵀閭H》是英國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課文中作者以獨自環繞世界旅行,只能選擇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作為開篇,引出作者“走遍天下書為侶”的觀點。在樸實的文字中,我們體會到作者“與書為侶”的讀書情結;品嘗到了作者在反復的讀書中獲取知識的驚喜和快樂;同時分享了作者讀書的方法。
教材編排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以書為侶”的情感;二是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選擇書為旅行伴侶的原因及反復讀書的方法;三是讓我們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三維目標,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生字詞為導引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復讀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合作探究、個性研討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體會到“與書為侶”的樂趣。
4、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的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復讀書的方法。
5、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反復讀書的方法,受到的啟示。
三、說教法 立足校本資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特采用以下教法:
1、朗讀法。
古人曰:“口而誦,心而惟。” 說的是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后融會貫通,化為己有。這話說出了朗讀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我通過接段式朗讀、競讀、齊讀、快速朗讀等方式,使無聲的語言成為有感情的音符,讓文字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作者“與書為侶”的情感,并以此共鳴。
2、合作探究法
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教學活動中的教與學不僅形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關系,也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等多重的網狀關系,而教學活動就是在這種網狀關系中進行的。在教學中,我采用合作探究法,讓學生以小組或者同桌討論交流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充分發揮集體合作的智慧,創建自主合作的教學氛圍。
3、 提問法
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而這樣有活力的課堂,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中,針對文本,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暢所欲言,鮮明自己的個性觀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的個性張揚。
四、 說學法
教與學是相鋪相成的,本人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面和情感體驗情況,特采用以下學法:
1、 朗讀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手段來體會作者“與書為侶”的情感和反復讀書的方法。
2、談論法:創設問題情境,開發學生的個性思維,倡導個性交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活動。在這個對話過程中,選擇什么樣的話題,從什么地方開始對話,就是教學的切入點。好的切入點,可以讓課堂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所以我在導入這塊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由生字“娛”導入課題
。1) 教師小卡片出示“娛”,提問:大家認識這個漢字嗎?誰來給它組個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娛樂”一詞,然后讓學生明確“娛樂”一詞的意思,即使人快樂;消遣;快樂有趣的活動。
(2) 接著教師創設漫談話題:繁忙的工作或者學習之余,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娛樂方式,誰來談談?讓學生各抒己見。在學生充分發表個性見解的基礎上,教師相機出示教具:一副圖畫、一本書、一盒撲克牌、一只口琴。開設切入課題的問題:現在,如果給你們一次環繞世界旅行的機會,如果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樣?接著讓學生進行選擇性發言。
(3) 而后教師小結中切入課題:大家都談了自己娛樂方式,老師對你們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的距離又拉近了,真好?赡銈冎郎钤谟淖骷矣劝·艾肯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的態度是怎樣的?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英國,走近尤安·艾肯,去傾聽他內心的聲音。
這樣安排導入課題的目的是:⑴利用本課生字“娛”來導入課題,既落實課本知識點的教學,又延伸的學生知識面;⑵開設漫談話題 ,能營造和諧積極的溝通氛圍,開發學生的個性思維;⑶漫談話題的小結,可以讓學生從個性思維的發射言談中進入到文本的情境中。
。ǘ、學習課文
在這一板塊上,我設計了四個小模板:
1、放情朗讀,體會“與書為侶”的情結。
讓學生用火車接龍式接讀課文,即分段朗讀課文,朗讀結束后,讓學生進行朗讀評議。
這樣安排的意圖是:創設濃烈的讀書氛圍,擴大學生的課堂參與面度,盡早進入文本的氛圍,為下面文本的研讀開辟道路。
2、合作探究,品“與書為侶”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為了落實教學的重點,我抓住課文的標題和文本重點段落來進行教學。
、、從標題入手,設計懸念,激起興趣。
教師小卡片出示“侶”提問:大家認識這個漢字嗎?誰給它組個詞?在大家回答的基礎上引出“伴侶”一詞,然后讓學生明確“伴侶”一詞的意思,即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者旅行的人。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標題的理解:真棒!把在一起生活、工作或者旅行的人當做伴侶,可看出彼此之間是有一定感情的。那在標題中,我們看出作者的伴侶是什么?誰來說說對標題的了解?在學生理解標題意思的基礎上,教師小結中進入文本。
這樣安排切入文本的意圖是:a、抓標題中的“侶”作為切入口,既落實了文本知識點的教學,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b、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質疑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抓重點語段,品析語句,體會作者對書的情結
教師引語:在標題中,我們知道作者走遍天下都把書當成自己的伴侶,在生命中時刻相伴,共擔風雨,共享喜怒哀樂。那作者環繞世界旅行的伴侶的選擇毫無疑問就是書本了,那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是什么?請大家默讀課文課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并品析相關句子來探究其原因。
通過同桌或小組合作探究交流,最后教師匯總:原因一是作者對書有濃厚的感情,把書視為自己的摯友和家人,帶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出行,是一件快事;二是不管看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得到新收獲,給人以不盡的精神享受。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抓重點語段,品析句子,是精讀課文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能煥發學生的情感和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即落實了課文的教學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恰⒆ブ攸c詞語,理解作者反復讀書的方法和啟示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分享作者反復讀書的方法以及受到的啟示。
教師提問:作者愛書,把書當做是自己的伴侶,并在反復的讀書中發現新東西,得到新收獲,那作者讀書的方法是什么?我們又受到怎樣的啟示?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教師出示第七自然段,讓學生朗讀,指導學生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等關鍵詞語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方法并進行背誦指導,最后在討論中明確作者讀書的方法給我們的啟示:即它提示我們讀書不要淺嘗輒止,要從多角度反復讀書,把書中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以重點詞語為引子,讓學生一目了然文段的內容, 落實教學的難點,同時培養了背誦語段的技能。
3、個性交流,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提問:課文中,我們分享了作者讀書的方法,相信大家在平時的讀書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談談,好嗎?(讓學生各抒己見)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的個性交流,匯總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4、篩選朗讀,再現作者的讀書情懷
讓學生篩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語句來小組中競讀,然后評議朗讀情況。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語感的同時又達到語文積累的效果。
(三)、總結全文
在這塊上,我讓學生談談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最后我再來匯總。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利用總結課文這一模板,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同時從學生的反饋中檢查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
。ㄋ模、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段或者句子。
3、背誦第七自然段。
(五)說板書設計(略)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6
教學案例片段【a】
師:作者是如何說明自己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作者說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看過多少遍。我一本書讀兩遍的時候都很少,也應該像作者一樣從不同角度反復讀書,有新的收獲。
生:我感到作者特別喜愛書,而且會閱讀。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作者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生:(再次默讀課文)我覺得作者通過一個假設的情境,而且用了非常確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出來的。
師:那么哪些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作者把書比喻為家。提到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寫出了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
生: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喜愛之情,還說明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復去讀。
師:看來同學們體會到了這個比喻的生動與貼切。正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還有哪些比喻讓你印象深刻呢?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朋友。朋友,是孤單寂寞時的陪伴,在你難過時總能給你安慰,還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呢。這個比喻太好了!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種比喻還是我第一次讀到。隨時想去就去,也就是打開自己喜愛的書就開始閱讀,那么簡單地就開始了故地重游。這個比喻真形象。
師:體會得不錯。希望大家別冷落了自己喜愛的書,經常故地重游。
生:還有,作者將書看作伴侶。《走遍天下書為侶》,也就是在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師:的確,一本好書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還有慰藉;不僅能讓你深思,還能給你啟示。好書,是智者,是良師,是諍友,也是伴侶。
正是這些貼切的比喻,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愛書之情,讀書之法。其實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
生:魯迅說“書是營養面包”。
生: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生: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
生:讀一本書,有時是一次秘密的旅行。
生:讀書,就是自由的夢。
生:讀書,是精神上的補鈣。
……
師:老師也送大家一句,“愛書吧,它是你飛翔的翅膀”。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并抄寫下來。
教學案例片段【b】
出示練習題:
讀下面的句子,再根據自己讀書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______,也是______。
師:同學們,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上面那句話,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作者把書比作朋友和故地。
生2:我還知道他把怎么樣的故地也寫出來了。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那你能學著它的樣來說一說嗎?
。ㄕn堂上一只手也沒有)
師:好好想一想。(我投去鼓勵的眼神)
。ǖY果仍不容樂觀。我不禁思索起我這個教育環節的設計來,這時我的目光落到了“閱讀鏈接”上──《神奇的書》,內容正好和這個教育環節相符,為何不提前拿來用呢?)
出示詩歌:
師:從這首詩歌中你發現什么?
生1:書就像戰艦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
生2:書就像一匹神奇的駿馬,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
師:你們觀察地真仔細,那你覺得書還像什么,為什么?
(舉手的人明顯比剛才多了)
生1:書就像一杯談談的清茶,讓我們享受生活的愜意。
師:感受得真好。
生:書就像一杯咖啡,讓你精神煥發。
師:比喻地非常貼切。
生:書就像一場春雨,滋潤了我們的心田。
生2:書就像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們在知識的天空翱翔。
……
【教學反思】
“書像什么”這個問題突然的拋給學生不免有些措手不及,因為問題的空洞使得學生不知從何說起,這時教師教學中的鋪墊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在課文中尋找素材,一首詩歌巧妙地打開了學生的想像空間,通過反復地朗讀分析,讓學生理解這樣比喻的依據,在二者之間找到聯系。有了這個環節的鋪墊,再讓學生想像書像什么就顯得簡單多了。
“清茶、咖啡、春雨、隱形的翅膀……”學生帶著我走進無盡的想像世界。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7
【教材簡析】
這是英國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作者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走遍天下書為侶》則在層層遞進的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于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設問、反問、比喻等寫作方法的靈活運用,更是讓文章魅力無窮。
閱讀此文,我們仿佛與作者對話,感受著作者愛書如友、愛書如家的美好情懷。引領我們愛讀書,會讀書,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設計理念】
書是人類的朋友。讀書明理,讀書啟智。中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言真是數不勝數。本文作者采用層層深入的表達方法、新穎別致的比喻、強烈的反問等方法引導學生用真心去閱讀,用熱情去擁抱書籍,用科學的方法去反復品讀,不斷思考,幾番欣賞,尋找新知,總結收獲,與書共鳴,讀出自我……用名人讀書名言激勵自己,聯系自己讀書實踐體驗,感受讀書帶來的無窮樂趣,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并在多樣的語言實踐中陶冶性情,習得方法,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并受到啟示;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侶”的閱讀習慣。
3、通過多種形式地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學習用比喻的表達方式寫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也是_______”。
4、閱讀《神奇的書》,感悟比喻、擬人表達方式的妙處。交流名人讀書名言,增加語言積累。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把相關的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漫談引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
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后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剛才大家談了很多,我們似乎很難作出選擇到底帶什么東西好。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課件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請大家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味兒?相機理解“毫不猶豫”的意思,朗讀體會。
(“毫不猶豫”的意思是一點也不遲疑,很堅決果斷。文中指在常人難以作出選擇的問題上,自己會堅決地選擇一本書,表達了對書喜愛的程度,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朗讀體會“我”對書的癡愛。)
3、這個“我”是誰?(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這是她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里講到這話,讓我們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獻辭吧!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
從漫談引入,任思想游疆,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暢談自己的選擇,有助于拓展思維。這為下面的“走遍天下書侶”作了對比映襯作用!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拧≌l愿意來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W生自由讀課題,教師隨機點評:“你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里透出了疑問。╱你用飽滿的聲音讀出了欣賞!╱你念得真準。“侶”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嗎?(伴侶、同伴)能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啤∽x了這個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你猜猜作者會在文中告訴我們什么?
預測:
作者為什么要走遍天下書為侶?
怎樣與書作伴侶?
與書為侶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讀課文前,先琢磨琢磨題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習慣。帶著問題走進課文,更是一種會學習的表現,F在,我們就去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W生自由朗讀課文,老師巡視、傾聽、隨機點評。)
2、反復朗讀難讀的段落:
。ń處熤笇W生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老師指導全班同學反復讀。在語境中檢查字音,糾正字音,識記生字。)
3、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讀,掃除閱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并通過概括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讀書交流,探究體驗
1、作者為什么會如此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為環游世界的伴侶?現在,讓我們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來細細地體會其中的道理。請大家默讀課文,用心思考。
。▽W生默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鼓勵學生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為什么要選擇書作為自己的伴侶的原因。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隨機點評。)
3、書像她的一個朋友,像一個家,這是為什么呢?
課件出示:
你不會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拧∽杂删毩曌x。
⑵ 找出對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復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個詞、一個句子、一處標點、一段話來談你的體會和發現。
課件出示:
你不會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凇Ρ乳喿x,抓住“?”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反問的語氣,以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課件出示: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① 理解比喻寫法的好處:作者把書當作什么?(一個朋友和一個家)
、凇“堰@些句子多讀幾遍,聯系生活暢談書與“家”、“朋友”的相似之處: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铱傋屓烁械綔剀昂土魬伲壹颐刻於蓟,誰也離不開,作者把書和家相比,表示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另外,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了喜愛之情,還說了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復去讀。)
(朋友,是你孤單寂寞時的陪伴,是你傷心難過時的安慰。朋友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呢。把書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珍愛。)
、邸∽髡哌把書當作什么?(一個與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課件出示: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讀,讀了這句話,你又有什么感受?
。ā肮实亍,老地方,這里指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隨時想去就去,也就是打開自己喜愛的書就開始閱讀,那么簡單地就開始了故地重游。這個比喻真形象。)
、取±首x體會: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① 反復讀:
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愛書情懷: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現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② 仿寫:
書像一個朋友,像一個家;書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這些貼切的比喻,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愛書之情,讀書之法。其實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課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試著用“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眮碚f一說。
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體驗情懷,悟出寫法。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或名人名言,仿寫中進一步感受愛書之情,明白讀書的意義,增強讀書的興趣。
4、創設對話情境,師生合作朗讀體會作者對書的無限喜愛之情。
采用合作朗讀的形式,引導學生讀中領悟設問和層層深入的寫作方法,深華情感!
四、復習生字,活用新詞
1、出示生字“侶、娛、趟、誦、盒、豫、趟、零、編、某”,引導學生識記,交流一些易混易錯字的筆畫。如“豫”的左邊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邊是“令”不是“今”,“某”的上邊是“甘”不是“廿”。
2、挑選自己喜歡的字組詞后再編個故事或片段、詩歌等。
五、置留問題,布置作業
1、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又是怎樣去對待這個書本朋友呢?怎樣去閱讀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整理自己的讀書方法,收集名人讀書小故事。另外在書庫中選擇你曾經很喜歡的一本書,再讀一讀,看看有沒有見到朋友般的感覺。
3、有感情地朗讀剛學過的課文中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伴侶
朋友
書是 家
故地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新詞。
2、回顧課文內容,說說作者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選擇,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ㄗ髡咛貏e喜愛書,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會閱讀。)
2、作者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W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的根據,然后反復讀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
3、學生研讀第三段,邊讀邊做筆記:
課件出示:
首先我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做,作家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然后,我會在腦子里繼續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斷,并問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其他部分,并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后,我會想象作者是什么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
、拧∽杂勺x,想象著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樣向大家介紹你的讀書方法。相機理解“新東西”的意思。
、啤∈崂韺懽黜樞颍赫堄米詈啙嵉恼Z言介紹你的讀書方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來介紹讀書的方法。
引導學生梳理、概括,這既是理解內容的過程,更是錘煉思維的過程!
、恰≌務劇耙槐橛忠槐榈刈x一本書”對我們的啟示: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無論是理解故事內容,揣摩寫作目的,續編故事,品味寫法,還是積累所得,都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書,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這句話也與題目《走遍天下書為侶》相呼應,相對照!
⑷ 挑戰讀,比一比誰的朗讀最富有感染力:
試著背一背這一自然段,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伞∧憧,讀同樣的文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說,讀書,“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⑹ 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這句話的含義。
三、閱讀鏈接,學習致用
1、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本書,我們中國人稱之為“煮書”。想想為什么叫“煮書”?
2、補充閱讀:
《趣談“煮書”》(見資料鏈接),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3、結合英國作者尤安·艾肯和《趣談“煮書”》,聯系自己的平時讀書心得和經驗,也可以聯系名人讀書的故事來談談對讀書的看法。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來說一說:
學生總結自己的讀書心得和經驗,或從作者的介紹中總結收獲!
4、實踐運用:
下面我們就用尤安·艾肯的讀書方法來讀一首詩歌,題目叫做《神奇的書》。(見資料鏈接)
、拧‘嬕划嫊衿嬖谀睦。
、啤∑芬黄纺膬鹤钭屇愀袆印
、恰≌f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⑷ 談一談你的獨特理解。
⑸ 背一背這首詩歌。
四、感悟寫法,積累語言
1、《神奇的書》和《走遍天下書為侶》寫得這么感人。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你最喜歡哪種寫作方法?
(幫助學生小結“比喻、設問、假設”及層層推進等寫作方法,并相機引導讀課文片斷)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悟語言,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落實語文的基礎!
2、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與書為友,愛書如家。漫步書海,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及時記錄;感受沐浴書海的快樂,領略人世的真諦,欣賞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好讀書,會讀書的人!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根據課文中的讀書方法以及同學們交流的讀書體會,整理讀書卡。把以前讀過的書拿出來讀一讀,按照作者的讀書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體會,及時做好記錄,到本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時我們一起來交流。
2、推薦閱讀《書比人長壽》。
【板書設計】
3、走遍天下書為侶 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讀 然后
最后
【練習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
2、用“毫不猶豫”寫一句話。
3、仿寫填空: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寫幾條讀書名言。
【教學建議】
1、盤活資源:
收集名人讀書名言,激勵學生自主讀書。教學中,注意文本與生活的聯系,適時引進課外收集的資料,溝通課堂內外,加深情感的體驗,讓“書之侶”在學生腦海里豐滿起來。注意文本的拓展,能聯系自身平時閱讀,結合名人讀書名言,討論交流讀書之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體驗閱讀的樂趣。課后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名人讀書故事開展課外閱讀,建議在班組里開個“讀書交流會”,以交流學生自己或名人的讀書故事,激勵學生的讀書熱情,懂得讀書之道。
2、朗讀感悟:
教學時要重視朗讀,要注意朗讀的層次性,讀準、讀通、讀美,想象讀、比賽讀、師生合作對讀等多樣形式交替,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升華,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注意朗讀的激勵與評價,做到以評導讀,以評促讀,讀中理解,讀中升華。
3、積累運用:
教師引導學生細細揣摩、反復品味比喻、列舉、反問、假設等寫法的精妙,通過仿寫、背誦、補充課外閱讀資料等形式,幫助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習得方法,真正做到學習致用。把練習設計中的練習適時地穿插進課堂實踐中去。
【資料鏈接】
1、《趣談“煮書”》:
女作家茹志鵑是一位酷愛讀書的人。她家里有一幀條幅,上面寫著兩個字:“煮書”。茹志鵑曾經向人解釋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故事情節,等于囫圇吞棗。應該讀。讀,就仔細得多了。然而,讀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爛熟、透生徹,不是一遍兩遍可成的!
2、《神奇的書》:
(美國)艾米莉·狄金森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螞]有一匹神奇的駿馬,/能像一首詩,/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渭戳钅阋回毴缦,/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游的步履!味嗝促|樸無華的車騎!/可是它裝載了/人類靈魂的全部美麗!∥
3、讀書名言:
書是面包──魯迅說:“書是營養面包”。
書是營養品──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書是階梯──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是良藥──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是船只──凱勒說:“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
書是顧問──凱勃司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書是大學──卡萊爾說:“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
書是陽光──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書是高尚的人──歌德說:“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書是珍寶──別林斯基說:“好書是最貴重的珍寶!
書是鑰匙──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書是益友──考爾德說:“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
書是顧問--凱勒司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書是社會──皮羅果夫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
書是遺訓、忠告和命令──赫爾岑說:“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未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
4、徐魯:《書比人長壽》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8
一、教學內容:
小學五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精讀課文《走遍天下書為侶》
二、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作者環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告訴我們要與書為友,善于讀書。文章緊密圍繞教材本單元的專題“我愛閱讀”
編排,短小精致,角度新穎,比喻、假設、反問等獨特靈活的表達方式,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三、學情分析:
雖然學生已進入五年級,經過整個四年的語文學習,但我發現學生們閱讀量比較小,即便是讀書多的同學,也不知道正確的讀書方法。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熱愛讀書,并理解和運用正確的讀法方法。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并受到啟示;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侶”的閱讀習慣。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領悟作者的觀點,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學習用比喻的表達方式寫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也是_______”。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六、教學準備:
課件
體會作者熱愛讀書
七、教學流程:
情景導入
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細讀課文
了解讀書方法和順序
練筆和總結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
【設計意圖】從漫談引入,任思想游疆,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暢談自己的選擇,有助于拓展思維。這為下面的“走遍天下書侶”作了對比映襯作用。
2、剛才大家談了很多,我們似乎很難作出選擇到底帶什么東西好。可有這樣一個人,她說(課件出示):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請大家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味兒?
3、這個“我”是誰?
(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這是她在1974年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所寫的獻辭里講到這話,讓我們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獻辭吧!出示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1)誰愿意來讀課題?指名讀:
(2)你的聲音里透出了疑問,“侶”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嗎?能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設計意圖】教師對不同的學生評價,(如:你用飽滿的聲音讀出了欣賞!你念得真準!)讓學生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什么?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大意,培養學生的概括全文能力。
(三)、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讀書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為環游世界的伴侶?兩個人相互交流。
2、作者將書都比喻成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的?
你不會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找出對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說說你的體會。
(2)用自己的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抓住兩個問號,應該讀出什么語氣?強烈的表達了作者對書的什么情感?
(3)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聯系生活說說書與朋友家的相似之處?
3、作者還把書比喻成了什么?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設計意圖】通過作者將書比喻成朋友、家、故地,并且運用了反問,比喻,假設等修辭手法,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書的喜愛和百看不厭的情感。
4、作者把書比喻成了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詩: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個你永遠不會厭倦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愛書情懷。
(四)、了解文中介紹的讀書方法和順序
1、我們讀出了作者愛書的情懷,那她是怎樣去閱讀的呢?請你自讀第七自然段,回答兩個問題:
(1)、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
(2)、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到:讀書的方法: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獲、想象。讀書的順序:首先……然后……還……最后”。
2、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誰愿意說一說?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3、現在請大家寫一寫在本上寫一寫。
4、展示練筆,選擇學生習作,請同學上臺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把文中的讀書方法運用到學生日常的讀書中,起到指導作用。
(五)、總結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相信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九、板書設計:
朋友、家、故地
3、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書有方法、有順序
十、設計特色
讓學生在讀書中充分體會到作者對書的感情;結合內容,創作小詩;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了解讀書的方法和順序。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友”的習慣。
【學習重點】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學習難點】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學習準備】收集讀書的名言,整理自己讀書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為什么?
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后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板書課題)
二、釋題明意
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質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當老師,提示易錯之處。
4、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5、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解決作者選擇以書為侶的原因,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書到底有怎樣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它作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書當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論朋友見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們還是會發現新的東西。說明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注意評價的多樣性。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零次、編寫、某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激情參與,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閱讀的習慣。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圈點勾畫、批注及編寫文段序號的閱讀方法。
2、要充分預習,品讀重要語句,認真做好批注,寫出你的理解。反復朗讀課文,力爭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認真研究學案,獨立思考,限時40分鐘完成;規范書寫,運用好雙色筆;小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識鏈接】
讀書筆記的幾種寫法:
一、摘錄式。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摘錄詞語,可以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分類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里搬出來,參考使用。
二、體會式。讀書之后,有自己的收獲、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聯系自己的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后感。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
三、提綱式。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編提綱可以采用文中語句和自己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在閱讀時,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邊讀邊圈圈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畫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如,毛澤東讀書就經常采用批注法,有時整篇文章畫滿了符號,空白處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意見。有的文章內容寫得有出入,不符合實際,他就寫上批語,提出修改意見。
五、書簽式。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以記在書簽上。把書簽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簽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這種書簽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
六、卡片式。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在卡片上,分類存放。還可以按類別編上號碼,寫上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ㄆ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詞語的理解:
毫不猶豫:一點也不遲疑,堅決果斷。文中指在常人難以作出選擇的問題上,自己會堅決地選擇一本書,表達了對書喜愛的程度,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自學導航】
一、神奇島
今天,你獨自駕舟來到一個神奇的小島,想領略島上奇特的風景,必須先要通過島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宮殿,你準備好了嗎?
1.書法閣:請正確、漂亮地書寫“侶、豫、盒、娛、趟、誦、零、編、某”等字。(溫馨提示:想要寫好寫對每個字,一定要仔細觀察每個字的字形,還要特別留意一些易混易錯字的筆畫。如“豫”的左邊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邊是“令”不是“今”,“某”的上邊是“甘”不是“廿”。一些筆劃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
2.留音庫:請有感情地朗讀剛學過的課文中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3.藏書殿:收集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另外在書庫中選擇你曾經很喜歡的一本書,再讀一讀,看看有沒有新的收獲。
二、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反復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在書上做上批注。
【合作探究】
1. 作者對書有著深厚的感情,用了非常確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了出來。那么哪些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請結合課文談談感受。
2. 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吧。
【練練測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是根據拼音寫漢字
伴侶( ) 誦( )讀 零( )次 某( )種 yú( )樂
biān( )寫 毫不yóu yù( ) 一tàng( )
2..讀下面句子,再根據自己的讀書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 ,也是 。
【拓展提升】
一、朗讀補充詩歌《神奇的書》。
1.畫一畫書神奇在哪里。
2.說一說作者的表達方式。
3.談一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4.背一背這首詩歌。
二、現在,你的小船來到了驚險的漂流谷,要找對途經才可以順利通過喲,準備好了嗎?
1.拿出勇氣: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平靜心態: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
3.補充能量:根據課文中的讀書方法以及同學們交流的讀書體會,整理讀書卡。
4.奮力向前:繼續用學到的讀書方法讀書,注意及時記錄。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11
【課文簡說】
品讀課文,腦海中逐漸浮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個人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在蒼茫的大海上以書為侶,享受著閱讀的樂趣。面對漫長枯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帶一本書上路。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游,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復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見多了博覽群書的高論,本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一遍又一遍地讀”。作者以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有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自己的觀點。然后以新鮮的比喻,即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新的驚喜,來說明選擇的理由。然后繼續假設,列舉了“一遍又一遍地讀”的方式和方法,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致,語言淺顯易懂,角度新穎,表達獨特。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和設問、反問,靈動鮮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層層剝筍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的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走遍天下書為侶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并受到啟發;二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明觀點的,他的說明方法及表達方式,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三是進一步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本文教學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學的難點是: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拧∧阆矏鄣臅拖褚粋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將書喻為朋友和家,的確是一種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摯,充分表達出了對書的喜愛。更重要的是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以常見的事物為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明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啤∵@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這句話是作者在列舉了“一遍遍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嘆。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無論是理解故事內容,揣摩寫作目的,續編故事,品味寫法,還是積累所得,都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書,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這句話也與題目《走遍天下書為侶》相呼應,相對照。
、恰∫槐灸阆矏鄣臅褪且晃慌笥,也是一處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到現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取哪撤N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指讀者因閱歷、體驗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個性化的讀書方式、方法,收獲也是獨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閱讀,對書有獨到的見解,才能使書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2、對詞語的理解:
毫不猶豫:一點也不遲疑,很堅決果斷。文中指在常人難以作出選擇的問題上,自己會堅決地選擇一本書,表達了對書喜愛的程度,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12
一、關于書的比喻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
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
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
經濟學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
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
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
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
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
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導。”
求知者說:“書是饑餓時的美餐。”
二、補充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2、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3、多音字組詞。
4、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只口琴…… 。ā 。
。2)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 ( 。
(3)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ā 。
5、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你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難免解析。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作者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個性化的讀書方法,收獲也是獨特的。以自己的方式讀書,對書有獨特的見解,才能使書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讀《走遍天下書為侶》有感 篇13
一、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后、最后”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么?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4.默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布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