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課文先講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著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最后講火燒云下去了。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想象豐富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設計理念:
《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采用韻文的形式,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老師要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觀察天上的云,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理解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特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課題:
1、同學們,自然界里有許多奇麗 的景象,引動了無數的'作家、詩人去描 繪它們,贊美它們。這節課,我們來學 習第2課《火燒云》。
2、指名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檢查你同桌是否讀 得正確、流利。
3、指生朗讀課文。
三、感知課文內容,引導主動參與
1、師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火燒 云的?
2、生:是按照火燒云上來了──燒 起來了──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的。
3、師: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 說火燒云上來時的情景。
4、師: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 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不過,更 壯觀的景象還在后面呢!
5、學生自由快速讀第三自然段,看 誰能說出天空中的火燒云都有哪些顏色。
6、指名說出天空中有哪些顏色。
7、師:除了這些顏色外,你還能想 像出有哪些顏色?
8、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試著背誦。
9、師:火燒云不僅顏色多,變化快, 而且它的形狀也是千變萬化,讓我們也一 起去看一看吧!
10、讓學生說出天空中火燒云的樣 子,并試著表演出來。
11、模仿作者的寫法,讓學生把天空中的火燒云還像什么寫下來,并表演出來。
四、想想說說,課外延伸
1.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一定被火燒云千姿百態的變化深深地吸引了吧,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2.布置學生課外收集一些有關大自然美麗、神奇的圖片,讓學生做個有心人, 發現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賞美并保護這些美。
五、總結作業
觀察天上的云,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寫一段話。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教學準備:
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情,復習引入
師:天空中的彩虹是美麗的,大自然這位大魔術師帶來的火燒云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這節課我們跟著女作家蕭紅一起去欣賞夕陽西下,那火燒云的瑰麗情景。(板書:火燒云)
1.什么叫“火燒云”呢?請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a這句話中有一個動詞用得特別好,讀讀這句話,看看誰能把它找出來?(學生讀)
b誰來談一談為什么“燒”字用得好呢?
火燒云上來了,就像是天空中著了一場大火。著火的時候,火勢特別大,特別猛。從這個“燒”字感受到火燒云上來時一定很快、很有氣勢。
學生朗讀這句話。
c評價小結:你們真會思考!你瞧,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個“燒”字既突出了火燒云上來時天空的顏色,像火一樣紅;又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樣有氣勢,給人一種動態變化的感受。
3.師:作者觀察火燒云時有著怎樣的感受?從課文中找一句話來回答。
“一時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a什么是恍恍惚惚的?
b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二、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師: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看火燒云的人們會恍恍惚惚的?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火燒云的變化?請大家自己讀課文的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1.學生自由朗讀三~六自然段。
2.學生交流。(板書:顏色、形狀多快)
3.學習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師:請你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火燒云顏色變化多而快?
都有哪些顏色?
。ò胱习朦S、半灰半百合色、紅彤彤、金燦燦、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師:“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能不能分別用“像一樣的色。”這句話描述一下?
我們能不能把這些顏色進行歸類?(三類)
師:火燒云就課文中這幾種顏色嗎?那么我們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蘋果綠、桃紅、玫瑰紫、石榴紅、杏黃、秋葉黃、黃瓜綠、草莓紅、橘黃、橄欖綠……)
師: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呢?
。ㄎ孱伭、五彩繽紛、絢麗多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
師:真會用詞。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4.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師:是呀,火燒云的顏色變化多而快,形狀同樣如此。請你讀讀四~六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而快?(自由讀)
學生交流。
作者在描寫時,描繪得真是精彩,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
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馬是跪著的。
師: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
師:再讀讀這兩句話,想一想書上為什么選用第一句?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很會思考,說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結: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不僅使生動、具體,還突出了火燒云的變化美。再來讀四~六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寫的寫作方法。不過這次讀老師有個要求,我們班很多同學的朗讀非常好,我想請同學當配音演員分別為“馬”、“狗”、“獅子”這三部分內容配音。
學生配音。全體配音(請大家深刻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火燒云形狀變化的?)。
師: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你能用學過的詞語概括嗎?
。ㄗ兓喽、變化莫測、千變萬化、絢麗多姿、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師:作者按“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個順序敘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這種寫法很值得大家學習啊!
師:老師捕捉了一組火燒云變化的鏡頭,請同學來欣賞。(課件展示一組火燒云變化的圖片)
師:想象一下,它們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狀,你能不能也按照它的“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一順序寫一段話,一會兒我們集體交流。
學生練筆。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誰愿意先發言?
1、一會兒,天空中出現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連綿起伏,猶如珠穆朗瑪峰一樣雄偉、壯觀。可一眨眼的工夫,就離我們遠去了,而且越去越遠。
2、這時又跑來了一只大花貓,貓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點。我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點點。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嬌,想讓人抱一抱它。
3、快看啊,不知從哪里鉆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臉紅紅的,眼睛圓圓的,跳來跳去,仿佛運動員在認真地跳鞍馬?墒且晦D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變成了一只小兔。
4、再看那邊,一條“巨龍”騰空而起,還在空中不停地舞動著。只見那條“巨龍”張著大嘴,鼻子翹著老高,一雙銅鈴般的圓眼,放射出紫色的光,還挺神氣呢!可我還沒有盡情欣賞,“巨龍”就趕回“龍宮”去了……
師:你們的想象太豐富了,說的真棒!
三、學習“火燒云下去了”
小結:因為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說“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蹦阍趺蠢斫膺@句話?
就在人們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燒云下去了。
四、回歸整體,激發情感
師:學完了這篇課文,能不能說一句贊美火燒云的話呢?
五、質疑問難,妙在延伸
師:現在大家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如果有,馬上提出來?
師:你們提出的問題很好,有的連老師一時也回答不上來。怎么辦呢?在此我想給大家推薦《變幻的天空》和《新編的少兒十萬個為什么》,這些書種都有介紹有關火燒云的知識,課外可以請教它們。
板書設計:
變化(多):紅彤彤金燦燦……
半紫半黃半灰半白百合色……
顏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火燒云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變化(多):馬狗獅子(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形狀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3
思路:
《火燒云》是一篇狀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寫了夕陽西下時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人們看到火燒云時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寫細致動人,情趣橫生,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給人以美的熏陶,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學時,我根據教材特色,抓住課文優美的語言文字和生動的藝術形象,寓美育于讀講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審美、愛美的高尚情操。
一、抓住一個“奇”字,想象情景美
課文1-2兩節寫火燒云上來時,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繪了火燒云神奇美
妙的霞光,令人心馳神往!教學這兩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一個“奇”字,啟發學生思考:
1、火燒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
2、人們的心情怎樣?
3、什么是火燒云?為什么用“燒”而不用“紅”?
二、抓住一個“多”字,領略色彩美
課文的第三節主要描寫火燒云的顏色紛繁艷麗,變化萬千,教學時,啟發學生
思考:
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特點?表現在什么地方?
2、“還有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你能說出來嗎?誰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云的色彩?
三、抓住一個“快“字,體味形態美
課文的'第4-----7節主要寫了火燒云的萬千姿態及其無窮變化。教學時抓住三幅畫面動靜相間的美,啟發學生理解火燒云少縱即逝的神奇變化。
四、抓住一個“變“字深悟情感美
課文一直在“變“中描寫火燒云,由霞光之美寫到色彩美,再到姿態美,而這三種美都是美在變化中,有靜態美,有動態美,從而抒發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片段,做到讀寫遷移,激發美好情感。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經常出現絢爛多彩的云霞,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我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筆下的《火燒云》。(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交待學習任務
1.出示自學提綱。
(l)默讀課文,勾劃字詞,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火燒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內容的意思。
2.這節課,我們采用自學的方法,按自學提綱的要求,學習課文。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聽配樂朗讀錄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自讀課文,按自學提綱自學課文。
四、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指讀課文。(正音)
2.按提綱交流:
、偈裁词腔馃?
②課文從哪幾方面寫火燒云的?(板書:霞光、顏色、形狀)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霞光?與火燒云有什么關系?
。ā跋脊狻笔腔馃频囊粋方面)
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講火燒云顏色的變化。
。4-7段)講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五、小結
課文具體描繪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讀了課文,談談你對課文的總體印象。(可隨意談,如條理、寫法等等)
火燒云的變化集中表現在哪些方面?下節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交待學習方法任務
上節課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這節課我們采用小組討論、全班匯報交流的'形式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1.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變化的哪兩方面?
2.逐段閱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寫了霞光、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的?
二、指名讀全文,回憶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
2.課文寫了火燒云哪幾方面的內容?
。ò鍟合脊、顏色、形狀)
三、抓住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思考: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變化的哪兩個方面?
。鞔_:課文集中寫了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多、變化快。)(板書:變化多、變化快)
2.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提問:
。╨)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的火燒云?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只回答出“傍晚時的火燒云”不確切,應根據“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時的火燒云”。
(2)課文哪里寫了火燒云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讀出顏色變化多、變化快的詞語,知道是通過傍晚陽光透過云層照到人或動物身上呈現出色彩來寫的。
。3)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云霞光的變化多、變化快。
不強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書:五光十色變化異常
。4)感情指導朗讀,語氣要輕快活潑。
3.總結學習方法,指導自學交流第二段課文
提問:我們是怎樣學習“霞光”一段的?
先讀文,再勾劃重點詞句,用一個詞概括,最后朗讀,進一步體會。
運用學習第一段課文的方法,學習寫“顏色變化”部分內容。學習時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解決重點、難點。
課文哪些地方寫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多、變化快?是怎樣寫的?
討論后全班匯報交流:
先講了什么?(先講火燒云從西燒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睆娬{了天空一片紅艷。)
出示句子、推敲詞語: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里的“燒”可以換成什么字?比較一下為什么在這里用“燒”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5
《火燒云》教學設計之三
浙江省杭州市始版橋小學 王能
。劢虒W目標]
(1)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云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劢虒W重點]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劢虒W難點]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劢虒W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觀察火燒云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嘗試題(二)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②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③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馬
變化快 忽然 形狀變化多 狗
一轉眼(靜態-動態) 獅子
(4)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僮プ』馃菩螤钭兓斓奶攸c,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五、課堂小結(略)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
教材分析:
這精讀課文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課文先講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著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最后講火燒云下去了。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想象豐富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設計理念:
《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采用韻文的形式,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老師要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觀察天上的云,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理解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特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課題:
1、同學們,自然界里有許多奇麗的景象,引動了無數的作家、詩人去描繪它們,贊美它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課《火燒云》。
2、指名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檢查你同桌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3、指生朗讀課文。
三、感知課文內容,引導主動參與
1、師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火燒云的?
2、生:是按照火燒云上來了──燒起來了──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的。
3、師: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火燒云上來時的情景。
4、師: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不過,更壯觀的景象還在后面呢!
5、學生自由快速讀第三自然段,看誰能說出天空中的火燒云都有哪些顏色。
6、指名說出天空中有哪些顏色。
7、師:除了這些顏色外,你還能想像出有哪些顏色?
8、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試著背誦。
9、師:火燒云不僅顏色多,變化快,而且它的形狀也是千變萬化,讓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讓學生說出天空中火燒云的樣子,并試著表演出來。
11、模仿作者的寫法,讓學生把天空中的火燒云還像什么寫下來,并表演出來。
四、想想說說,課外延伸
1.師:學習了這課文,你一定被火燒云千姿百態的變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2.布置學生課外收集一些有關大自然美麗、神奇的圖片,讓學生做個有心人,發現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賞美并保護這些美。
五、總結作業
觀察天上的云,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反思:
《火燒云》是一閱讀課文。這課文內容簡單,學生自己讀就能讀懂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采用運用前幾課的教學方法學習。
新課開始,我讓學生談談你印象當中的火燒云,用一句話來描述。學生回答完以后,請大家在書中找出描寫火燒云的句子讀一讀,學生找的準。接下來開始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批注,你讀懂什么?我在巡視過程中,看到多數學生已經能通過讀書把自己讀懂的內容批注在書上,而且歸納的很準確。當匯報的時候,學生舉手的人多了,回答的也到位。
學生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變化極多”,抓住“顏色多、形狀多”,并且能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當學生了解了火燒云的.形狀后,我設計了隨文練筆,展開想象,天空的火燒云還有哪些形狀,請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可以仿寫。學生行動很快,內容寫得好,他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在教學《火燒云》這課文中,我覺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幾點,值得我以后在教學上要注意的。第一,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云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第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應該說本節課按計劃教學任務都能完成,效果很好。我欣慰的是前幾課的訓練學習方法,今天這節課見效了,心里很高興。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積累不同構詞方法描寫顏色的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神奇美妙,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運用聯想的方法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1課時
。ㄒ唬┙忸}引入,明內容
1、齊讀課題。用“燒”字組詞。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叫“火燒云”。
3、播放課件:展示火燒云圖片。
火燒云ppt課件1.ppt
。ǘ┳哌M文本,抓特點
1、聽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可小聲跟讀,讀順。
課文情景朗讀(四)《火燒云》.flv
2、默讀課文,你覺得火燒云怎么樣?一句話回答。
3、討論交流:作者為我們展現出了火燒云的什么特點呢?(顏色多、形狀多)
。ㄈ┳哌M文本,談理解
1、再讀課文,理出層次。
(1)學生接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交流理清層次:發生——發展變化——消失
2、學習火燒云“發生”部分(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播放配樂畫面。
。2)默讀課文,感受霞光的美麗和神奇。
。3)想想作者是運用怎么樣的語言為我們展示這美妙畫卷的?
3、學習火燒云“變化”的部分(第2—6自然段)
(1)看看作者是怎么樣描寫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畫出描寫顏色的詞語,透過這些詞語,你看到了什么?
。2)火燒云的顏色千變萬化,形狀更是神奇莫測。畫出描寫火燒云變化的`句子,再具體說說作者怎么把火燒云寫活的。
(3)仿照課文4、5、6自然段,也用比喻句的方法把自己想象出的火燒云形狀變化說一說。
4、學習火燒云“消失”部分(第7自然段)
火燒云消失了,你的眼前、心里留下了什么?
。ㄋ模┳叱鑫谋、促發展
小結:生活中,大自然里還有許多這樣神奇的美景,只要你用心,你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你能看到雪花飄落的韻律。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去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美麗。
(五)板書設計:
霞光 —— 映紅萬物
總述
整體渲染
天空 —— 像著了火
火燒云 自然奇觀
顏色 —— 豐富多彩
分述 具體描寫
形狀 —— 變幻萬千
六、課后反思
本篇課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描寫出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莫測。教學過程中力圖通過讀,以及想象讓學生感受到火燒云的美,通過想象、說話,引讀等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收到預期效果。不足之處在于大部分學生缺少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建議同學們平時生活中養成觀察周圍景物的好習慣。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8
【摘要】《火燒云》一課描寫了日落時晚霞的美麗壯觀景象,意在培養學生學會描繪自然景觀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情趣。
【關鍵詞】火燒云 顏色 形狀 變化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火燒云》是我省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散文。
1.作者獨具匠心,在這篇文章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主要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向我們展示了火燒云絢麗多彩、美妙奇異的壯觀場面,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2.課文主要以讀為主,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作家蕭紅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力,感受語言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想象畫面的練習。
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引導學生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的寫作手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聯想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方法。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重點是通過描寫不同場景的形象,使學生學會捕捉、描繪、欣賞自然景觀的一些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情趣。在這節課里重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力和寫作水平,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同時對閱讀也有一定的興趣,大多數的學生還不太會用聯想的方法來進行景物描寫,本節課除了運用講授法讓學生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的美妙奇異的變化,還努力實現課堂上的一些突破和創新,和學生在一起把語文課上成欣賞的審美課,使學生自覺的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教學策略】 教師講授、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培養興趣
1、老師朗讀小詩。
師:今天,老師要送給同學們一份神秘的禮物。請看大屏幕(出現一個盒子)。想一下這個神秘寶盒里是什么禮物呢?(多媒體課件展示)
教師朗讀詩歌。
火燒云
它清晨出生在地平線上
陪伴著初升的太陽
上午它爬上了山頂
舒展著翅膀,眺望著遠方
中午天空中有個大太陽
它也不去休息,頂著烈日"日光浴"積蓄力量
下午萬物都懶洋洋
只有它負責站崗
傍晚云霞漫天
最美麗的就是那朵距離太陽最近的云彩
紅彤彤的超級閃亮
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太陽
因為它用一生去追逐太陽
火一樣的顏色
火一樣的激情
火一樣的氣質
所以大地上的人們叫它"火燒云"!
師:小詩向我們展示了這么美的畫面,我們想不想知道火燒云是什么樣的?老師這里還有一組美麗的圖片。
2、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火燒云的圖片配上優美的音樂供學生欣賞。
火燒云這一景象好美呀!曾經是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F代女作家蕭紅也用她手中的妙筆,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夕陽西下的火燒云瑰麗壯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火燒云)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1、同學們輕聲自由讀課文。完成大屏幕的問題: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火燒云的?
生答:是按“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的順序來描寫的。(大屏幕出現笑臉和掌聲)。
師板書。
三、細品課文,讀中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生自讀課文。
師: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這幅場景,同學們齊讀,感受一下晚霞的神奇。
師:哪個詞最能突出老人當時的心情?(笑盈盈),你試想一下當時老人是什么心情?
。ㄏ矏偅
師: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不過,更壯觀的景象還在后面呢!
2、學習第2自然段。
學生齊讀。
師:聽了這一自然段,火燒云的變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快)從哪體現出來的?(四個一會兒,突出顏色變化快)
師:如果不用“燒”,而用“一直紅到”好不好,為什么?(“燒”字不但寫出了顏色,而且表現了火燒云的動態美,把云寫活了,“燒“字用得精當、生動。)
3、學習第3自然段。
學生齊讀。
師:火燒云美不美呀,那讀了這一段,你認為它美在哪里啊?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示范讀。
要求并回答大屏幕問題:這一段中主要描寫了火燒云的哪些特點?(顏色變化)看看描寫火燒云時作者共用了多少種顏色?(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大屏幕出現笑臉和掌聲)
師:你還能說出其他的顏色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
師:火燒云美不美呀,這么多的顏色,那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它嗎?(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等)
4、學習第4——6自然段。
師:火燒云除了顏色變化多端,還有更神奇的在后面呢!聽老師讀課文,尋找一下吧!
學生自讀課文。
師:在作者眼里,火燒云的形狀像什么?(馬、狗、獅子)這四至六自然段都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先寫出現了,像什么,后來又變化了,不像了,便消失了)
師:那好,就請同學們按這個順序說一說火燒云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用你們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會畫的可以畫出來。
小組交流,討論。
每組學生上臺展示、總結。
教師總結。
師:那除了作者向我們描述的幾種美麗畫面外,你們還能想象出其他的畫面嗎?展開你豐富的聯想吧!
學生自由想象。
老師讀課文。
5、學習第7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
師:通過閱讀,你能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嗎?(余興未盡,依依不舍)
師:就讓我們也帶著這樣的情感,再一次齊讀這篇課文吧!
四、總結學法,賞讀課文。
師:火燒云的變化是美麗的,瞬間的,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永恒,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寫作方法:仔細觀察,發揮想象,注意積累
師: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火燒云的神奇與美麗,選擇你最喜愛的一段,用最飽滿的感情讀一讀,然后把它背下來。
五、作業設計
1、搜集關于描寫自然景觀的好詞好句。
2、搜集一幅景物圖片,仿寫一段話。
設計理由:
1.好的開始可謂成功的一半。在導入部分,我以送禮物的方式給學生讀了一首小詩,借此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火燒云,巧妙的開場白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接著又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火燒云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這樣,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的教學。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入了課外資源小詩以及美麗的圖片,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在講授教學重點時,我采用了朗讀指導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中感受作者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同時,抓住重點語句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了解火燒云神奇的美麗之“變”,體會顏色變化之快,形狀變化之多。在教學中,我還注重知識延伸,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9
《火燒云》是人教試驗版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神奇的大自然”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之作。著名女作家蕭紅以熱情酣暢的筆墨給我們勾畫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火燒云圖景。
本組課文的學習目標是:讓我們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還可以搜集有關自然奇觀的資料,以豐富我們的見聞。本篇課文的閱讀提示是:認真讀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閱讀提示,及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我這樣設計教學流程:
一、組織學生閱讀本文的閱讀提示,明確課文的學習目標。
引入課外資源:什么是火燒云?先讓學生根據課前搜集整理的有關資料進行介紹,教師適當補充。然后,用多媒體出示火燒云的全景圖,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火燒云,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對讀通。
1、課前布置學生自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上課教師組織開火車輪讀檢查讀文情況:師生邊聽邊糾正錯誤的讀音,讀不順暢的句子。
本課一共5個生字:檀 、盈、兇、廟、惚;一個多音字:“模”:模糊——一模一樣。學生可以根據文中標注的拼音自己學會。若出現錯誤,教師提示指正即可。一個字音變調:紅彤彤里的“彤”單獨念時讀二聲,在這個abb結構的詞組里發生變調,讀一聲。教師在學生朗讀時要提醒他們讀正確。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受。
1、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課文大意。
。1)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讀課文時,跟隨作者的目光,你都看到了什么?
(2) 教師板書小結:作者先寫了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生的變化;接著描寫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然后寫了火燒云形狀的變化。
2、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具體體會火燒云顏色極多、形狀豐富、變化極快的特點。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不同符號畫出描寫火燒云色彩和形態的詞句。
。2)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教師引導反復誦讀積累語言。
abb式詞語:笑盈盈 、紅彤彤、金燦燦
aabb式詞語:恍恍惚惚
引入課外資源,多媒體出示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紫檀色”、“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茄子紫”、“廟門前的石頭獅子”。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以上兩種形式的詞語,并且練習說話。
四、模仿練筆,學用結合。
1、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眼前仿佛都看到了什么。說說課文中沒有提到的景象,如:火燒云還有那些顏色?還有其他什么形狀?
2、引導學生借助想象或結合生活實際,學著作者的方法進行描述。師生共議修改,用上積累的詞句把句子說美。說好就動筆寫下來。
課外資源引入:本環節若學生的想象有局限性,不能開展。教師就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或視頻畫面,引導學生根據眼前的畫面展開想象,再進行仿說練習。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5個生字,理解6個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
3、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教學重點: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及磁帶作業本(有條件的可準備圖片或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紫檀色、笑盈盈、高壽、紅彤彤”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能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較流利地讀給同學聽。
3.理清作者描寫火燒云的順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火燒云上來時霞光照到地面所產生的奇麗景象。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詞,讀通課文
難點把握:理解在霞光映照下地面上色彩的變化為什么會不一樣。
教學準備:小黑板錄音機及磁帶作業本(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神奇的,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感受和回憶,那么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美麗的自然現象呢?(生說)是呀,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是那樣的瑰麗。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美麗神奇的——火燒云(出示課題,有條件的可讓學生欣賞圖片或課件)
讀了課題,你心中產生了哪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自學課文
。ㄒ唬┏鍪咀詫W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邊讀邊思考感興趣的問題,試試自己能解決多少問題。(允許同桌或小組討論。)
(二)檢查、反饋、交流
1、通過自學,你已經會讀哪些生字和詞語了?(指名中下生讀一讀)根據朗讀情況重點提醒學生注意:“檀”讀tan,不讀tai;“壽”讀shou,不讀sou;“彤”讀tong,不讀dan。
2、會讀還要會寫,把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邊寫一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容易寫錯或要提醒同學們的,請你把它寫到黑板上來。
3、同學們學得不錯,想不想跟著錄音輕聲讀一讀課文呀?(播放課文錄音)
4、火燒云很美,課文寫得也很美,請你再讀一讀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讀完后指名幾位同學讀。
5、鼓勵學生大膽地站起來和同學們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要求全面,只要是自己的學習所得),同學們多會學習呀,相信你們讀完課文后會有更多的收獲。
(三)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作者觀察火燒云的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結合回答板書:上來、變化、下去
2、你對火燒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霞光、顏色、形狀,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自然段。
三、學習“霞光”部分
1、師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發現地面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你能用筆把這些變化找出來嗎?(板書:大白狗——紅,紅公雞——金,黑母雞——紫檀色,白胡子——金)從這些變化中你發現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顏色在變)這些顏色為什么變得不樣?
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變了,你能想象出還會有哪些變化嗎?用“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變成的了。”的句式說一說。
4、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這么美,簡直是一個童話世界,如果你也被這一片霞光所包圍,你的心情怎樣,你又想說什么呢?說得真好,你們能把這些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嗎?(學生盡情地朗讀后,指名讀一讀,齊讀)
5、作者不是直接寫火燒云,而是寫了霞光,你覺得這樣寫好嗎?(這樣寫不僅準確細致地描繪了霞光的顏色,而且描寫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動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聲奪人的效果。)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每個3遍。
2、完成課堂作業本2、5(1)。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部分,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
2.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會仿照課文寫想象片段。
3.知道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形狀變化快的特點,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仿照課文寫想象片段。
難點把握: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小黑板錄音機及磁帶課堂作業本(有條件的可準備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火燒云上來時,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顏色都變了,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之中。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鍍上了一層絢麗的色彩,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迷人了,你瞧——(出示句子: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天空著了火。)
二、學習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部分
1、指名讀句子。你覺的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燒”字用得貼切,在句子中有擴展、蔓延的意思,既寫出了火燒云的顏色是紅色的,又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和氣勢。)導: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把這些云叫做——(火燒云)
2、自由讀讀描寫火燒云變化的自然段,說說火燒云的什么在變化(顏色形狀)
3、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1)你從天空中找到哪些顏色呢,用“——”劃出來。你有什么感覺?(顏色真多呀)
2)這么多的顏色,怎樣把他印在腦海中呢?試著把這些顏色分分類,說說為什么這樣分。(a/紅彤彤、金燦燦b/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c/葡萄灰、梨黃、茄子紫)導:“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能不能分別用“像一樣的色。”這句話描述一下
3)天空中是不是只有這些顏色?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導:那么我們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①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玫瑰紅、蘋果綠、辣椒紅……)②你還能用其它幾種形式來說說天空中的顏色嗎?
4)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呢?(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五光十色、五彩繽紛——)
5)真會用詞。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同學閉眼,聽讀,回憶,欣賞)
6)火燒云顏色除了多這個特點外,還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四個一會兒)
過渡:火燒云色彩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
4、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1)默讀描寫形狀變化的部分,形狀變化又有什么特點?(多:馬、大狗、大獅子;快:一會兒、忽然、接著)
2)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這馬的樣子是怎樣的?(板書:樣子)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它又是怎樣消失的?(板書:消失)教師引讀。
3)你覺得這里什么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想象,表達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燒云出現時“馬頭向南,馬尾向西,跪著”的靜態形態美;“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的動態變化美等)
4)指導朗讀:誰能把這種有趣的情景用朗讀表達出來。
5)自己讀讀“大狗”、“大獅子”的部分,你覺得哪里描寫得也很有趣?重點讓學生體會:“那條狗十分兇猛——大狗也不見了。”的生動情景美;“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的形態美。
6)把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聽。
7)你覺得天空中還會出現怎樣的情景?請你學著作者的寫法,按照“出現(樣子)—變化—消失”的順序把你的想象寫下來?(大約5分鐘)寫完后指名交流。
8)同學們想象得真美!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形態萬千——)
9)火燒云的形狀如此有趣,誰想用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去享受一番。指名讀。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了火燒云絢麗繽紛的色彩和千姿百態的形狀,希望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四、作業:
1、摘錄你所喜歡的句子。
2、完成課堂作業本3。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使學生對火燒云這一瑰麗的自然現象產生留戀感。
2.鞏固本單元訓練目標,會補充提綱,并按照提綱熟練地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教學重點:會補充提綱,并按照自己補充的提綱熟練地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難點把握:如何補充提綱
課前準備:課堂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火燒云在你的腦海中留下怎樣的印象,能把你腦海中的火燒云說給大家聽一聽嗎?(指名說)
導:確實,正如同學們所說的,火燒云很美,可是一會兒工夫,火燒云就下去了。
二、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
1、自由朗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反饋
①“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你是怎樣理解“恍恍惚惚”的?(指看不真切)這說明什么?(火燒云瞬息萬變)
②“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孩子們看累了,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想沉靜一會兒再看,火燒云卻下去了,這時他們的心情怎樣?(留戀、惋惜)誰能把孩子們那種留戀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3、導:是呀,這么美的景象,一轉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戀呢?不過,細心的作者已經用優美的語言把火燒云最為絢麗的一刻攝錄了下來。讓我們隨著錄音再一次去領略一下吧。(學生閉眼,播放課文錄音)
三、指導學生按提綱背誦
導:同學們已經被陶醉了,我們試著把課文背出來好嗎?
1、要想既快又準確地背課文,就要列背誦提綱。學生邊想邊填課后第3題的提綱。(提醒學生“馬”、“狗”、“獅子”的部分可以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詞、句填寫,而不是照抄課文。)教師巡回指導,尤其重視中下生。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列的提綱,學生討論補充完善。
3、按提綱背誦第3~6自然段。
、傧葒L試著按照提綱背誦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然后同桌互相背,互相糾正。
、谥该骋槐场
、勰隳馨凑仗峋V把其它的幾個自然段也背出來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
④誰來嘗試著背3~6自然段。指名中上學生背。
、萑鄬W生一起背。開小火車背,每個學生背一個自然段。
4、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1)默讀描寫形狀變化的部分,形狀變化又有什么特點?(多:馬、大狗、大獅子;快:一會兒、忽然、接著)
2)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這馬的樣子是怎樣的?(板書:樣子)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它又是怎樣消失的?(板書:消失)教師引讀。
3)你覺得這里什么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想象,表達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燒云出現時“馬頭向南,馬尾向西,跪著”的靜態形態美;“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的動態變化美等)
4)指導朗讀:誰能把這種有趣的情景用朗讀表達出來。
5)自己讀讀“大狗”、“大獅子”的部分,你覺得哪里描寫得也很有趣?重點讓學生體會:“那條狗十分兇猛——大狗也不見了。”的生動情景美;“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
四、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能把課文背出來了。相信火燒云那美麗的景色,作者那優美的文字都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你們的腦海中了。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奇麗景象,就會發覺我們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美麗,我們的生活是那樣的幸福和多彩呀!愿你們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靈不斷地去發現美、享受美、創造美。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11個字。能正確理解文中的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繼續學習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日出或日落時,天空經常出現絢爛多彩的`云霞,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火燒云)你眼中的火燒云是什么樣的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我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筆下的《火燒云》。(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一讀課文。
2、出示文中的生詞,先指名讀,再開火車讀。
3、理解文中詞語。
4、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課文讀懂了什么?
2、集體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交流,抓住顏色的變化和形態的變化,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感情朗讀,邊讀邊在頭腦中呈現畫面。)
3、教師總結:作者抓住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以豐富的想象力,以優美的語句描繪出夕陽西下時火燒云的瑰麗多姿,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過天空嗎?那時的云彩什么樣?能把你的觀察所得寫一寫吧!
2、把有關描寫云的詞語、句子、段落摘抄在筆記本上。
五、指導書寫
1、學生完成作業。
2、背誦喜歡的段落。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材說明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課文先講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著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最后講火燒云下去了.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想象豐富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學習課文中的生動詞句,了解作者豐富的想象,積累好詞佳句.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是教學重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靜,必須,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本課講到的各種云的顏色很多,課前要求學生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有朝霞或晚霞時,觀察云彩的各種顏色和變化,或者收集有關云彩的圖片和描寫云彩的好詞佳句.
2.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讀準翹舌音:"燒,壽,鎮";后鼻音:"盈,恍,猛"等.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或聯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
3.再讀課文,可以是自己讀,也可以是小組同學一起讀,讀后思考討論:課文哪些部分是講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講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來讀一讀,初步了解火燒云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狀.
4.本課描寫火燒云色彩,形狀變化的語句,用詞十分準確,寫得十分生動,形象,可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體會意思.例如:
(1)"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極多"說明火燒云的多種顏色,"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不僅突出顏色多,而且強調變化快.
(2)"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把火燒云想象成了動物,突出了火燒云變化的有趣."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表明了火燒云形狀在不斷地,快速地變化著,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要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火燒云顏色,形狀極多,變化極快的特點.
5.作者是抓住火燒云的顏色,形狀極多,變化極快這兩個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火燒云的.教學時,可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去品味霞光,火燒云的好看有趣.然后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也喜歡自己選擇的部分.還可以說自己觀察到的或展示根據課文的描寫自己畫的火燒云,進一步豐富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
6.加強朗讀和背誦的指導.
(1)課文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趣.朗讀時,可讓學生抓住生動準確的詞語,邊讀邊想象火燒云變化莫測的有趣景象,把火燒云變化之快,形狀之多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背誦是積累的一種好辦法.指導背誦,要在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和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2~6自然段要了解記敘的順序:先寫顏色的變化,抓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重點詞語來練習背;再寫形狀的變化,先是變成馬,接著寫馬的樣子,變化;再變成"狗","獅子"……讓學生按著這樣的順序來練習背誦.
7.積累運用.通過朗讀,觀察,在對本課內容了解并能背誦的基礎上,摘抄自己認為寫得美的句子.再讓學生交流,互相說說摘抄了哪些句子,為什么認為這些句子是最美的.加深理解和體會.
8.識字寫字.本課生字比較多,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識記字形,練習把字寫好.對學生較難寫好的字,如"盈,蹲,揉,喂,跪"等要作適當指導."盈"字提醒學生,""在字中的位置和大小;"蹲,揉,喂,跪"均是左窄右寬的字,要指導寫好右半部分.
9.鼓勵學生課后多讀有關描寫自然景色的文章,收集資料圖片,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與同學交流.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
邊讀邊想象畫面,具體體會火燒云顏色極多、形狀豐富、變化極快的特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想象火燒云的奇異景象,體會作者贊美自然景物的心境。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火燒云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引入新課
1、(示課件)學生欣賞圖片。
2、學生談感受。
3、引入新課:
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讀準字音,粗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
劃分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
2、(課件示詞)指名讀詞語。
3、請7名同學分別讀7個自然段,其余思考:
跟隨作者的目光,你看到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女生讀1、2自然段,學生思考:
火燒云上來后,地面上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想象一下:
地面上還有哪些事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四、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這一段寫了火燒云的什么變化?把描寫火燒云變化的詞語畫下來。
2、學生匯報。
(隨機板書:顏色)
。ㄊ菊n件)
3、從這么多的顏色中你知道了什么?
。ㄑa充板書:極多)
4、想象:
火燒云還可能有哪些顏色?
5、指名感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4~7自然段
1、默讀4~7自然段后,說說自己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這幾段話是在寫火燒云還是在寫動物?為什么?
。ò鍟盒螤钬S富)
3、請3名同學分別讀4、5、6自然段。
。ㄊ菊n件)
4、全班齊讀:
體會火燒云的多變。
六、拓展練習
1、(示火燒云圖)你喜歡作者為我們描繪的火燒云嗎?
2、(示課件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火燒云。
⑴ 小講解員:
熟悉4~6自然段內容,想象畫面,一會兒看圖講解。
、啤⌒≡娙耍
選擇一幅火燒云圖片,根據自己的想法配上一首小詩。
、恰⌒‘嫾遥
畫一張自己想象中的火燒云圖。
⑷ 小作家:
模仿4~6小節的寫法寫一段話,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
3、學生分四組分別進行。
4、各組選出代表進行匯報。(小講解員匯報時示動畫課件)
七、(示課件)自主設計作業
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想給自己設計一個什么課外作業?
。▽嵺`的、書面的或口頭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摘錄文中的好詞好句。
3、查找有關火燒云的知識。
4、利用早晨或傍晚的時間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火燒云。
5、畫一畫美麗的云……
八、給學生推薦《呼蘭河傳》
【板書設計】
顏色極多
火燒云 變化極快
形狀豐富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燒云、喂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著、模糊、兇猛、廟門、蹲著、鎮靜、必須、揉眼睛”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生活的感情。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大膽想象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趣,引入新課
借助掛圖,讓學生欣賞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天空中云彩的變化,激發學習興趣。
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自讀課文: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檢查反饋。
3、理清文章的條理思路。
4、找出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三、指導學習生字詞
1、通過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詞。
2、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四、學習寫“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后,與同學交流。
2、師生互解疑難。
3、指導朗讀、背誦。
五、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導學生體會火燒云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六、作業
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述課文:
課文主要講了火燒云的哪幾個方面?
2、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的變化。
3、火燒云下去時有什么特點。
二、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1、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部分:
、拧∽宰x第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火燒云顏色變化有什么特點?
⑵ 積累運用,指導朗讀。
、恰∽x中感悟。
2、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部分:
、拧∽宰x第四、五、六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火燒云形狀變化有什么特點?
、啤〖丫湫蕾p。
、恰≈笇Ю首x。
、取》e累運用。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學生出示自己畫的、收集到的火燒云圖片,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美麗的火燒云。
四、作業
課后摘抄好詞佳句。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4.初步了解蕭紅及她的《呼蘭河傳》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態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1.cai 課件
2.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誰知道,火燒云指的是怎樣的云呢?
老師帶來了火燒云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
誰來說說,火燒云是怎樣的。
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火燒云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云的。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
火燒云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
指名讀。評價。
小結:火燒云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
作者寫火燒云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
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
這么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
火燒云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云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
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
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
火燒云的顏色絢麗多彩,并且變化極快。那么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引讀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么?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云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云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
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們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
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
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么?(請同學看課件)什么樣兒的?怎樣變化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
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
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火燒云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齊讀。找一個詞語來說說看。
理解:恍恍溜溜
3.總結全文。
火燒云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馃粕蟻頃r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云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致,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
四、課堂總結
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開頭的變化。晚霞是美麗的,古人有話云:“最美不過夕陽紅”“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滿天”,這些都是夸贊落日晚霞之美。同學們可以親自觀察,通過切身實地的感受,你會發現大自然的美麗是令人驚嘆的!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蕭紅又是誰呢?下面則簡單介紹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及對她影響極深的呼蘭河。引發孩子們對這位作家的喜愛,并從而試圖去閱讀她的作品。
五、布置作業,觀察并描寫晨霧
《火燒云》教學設計 篇16
《火 燒 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學會5個生字,理解6個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
3、 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4、 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教學重點:會把提綱補充完整,并按提綱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在仔細觀察的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錄音機及磁帶 作業本 (有條件的可準備圖片或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會5個生字,理解“紫檀色、笑盈盈、高壽、紅彤彤”等詞語的意思。
2. 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能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較流利地讀給同學聽。
3. 理清作者描寫火燒云的順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 感受火燒云上來時霞光照到地面所產生的奇麗景象。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詞,讀通課文
難點把握:理解在霞光映照下地面上色彩的變化為什么會不一樣。
教學準備:小黑板 錄音機及磁帶 作業本 (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神奇的,給了我們許多美好的感受和回憶,那么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美麗的自然現象呢?(生說)是呀,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是那樣的瑰麗。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美麗神奇的——火燒云(出示課題,有條件的可讓學生欣賞圖片或課件)
讀了課題,你心中產生了哪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自學課文
。ㄒ唬 出示自學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邊讀邊思考感興趣的問題,試試自己能解決多少問題。(允許同桌或小組討論。)
。ǘ 檢查、反饋、交流
1、 通過自學,你已經會讀哪些生字和詞語了?(指名中下生讀一讀)根據朗讀情況重點提醒學生注意:“檀”讀tan,不讀tai;“壽”讀shou,不讀sou;“彤”讀tong,不讀dan。
2、 會讀還要會寫,把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邊寫一寫。如果你覺得哪個字容易寫錯或要提醒同學們的,請你把它寫到黑板上來。
3、 同學們學得不錯,想不想跟著錄音輕聲讀一讀課文呀?(播放課文錄音)
4、 火燒云很美,課文寫得也很美,請你再讀一讀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讀完后指名幾位同學讀。
5、 鼓勵學生大膽地站起來和同學們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要求全面,只要是自己的學習所得),同學們多會學習呀,相信你們讀完課文后會有更多的收獲。
(三) 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 作者觀察火燒云的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結合回答板書:上來、變化、下去
2、 你對火燒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霞光、顏色、形狀,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自然段。
三、學習“霞光”部分
1、 師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發現地面上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你能用筆把這些變化找出來嗎?(板書:大白狗——紅,紅公雞——金,黑母雞——紫檀色,白胡子——金)從這些變化中你發現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顏色在變)這些顏色為什么變得不樣?
3、 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變了,你能想象出還會有哪些變化嗎?用“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變成( )的了!钡木涫秸f一說。
4、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這么美,簡直是一個童話世界,如果你也被這一片霞光所包圍,你的心情怎樣,你又想說什么呢?說得真好,你們能把這些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嗎?(學生盡情地朗讀后,指名讀一讀,齊讀)
5、 作者不是直接寫火燒云,而是寫了霞光,你覺得這樣寫好嗎?(這樣寫不僅準確細致地描繪了霞光的顏色,而且描寫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動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聲奪人的效果。)
四 、課堂小結
五 、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每個3遍。
2、完成課堂作業本2、5(1)。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習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部分,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
2. 初步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會仿照課文寫想象片段。
3. 知道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形狀變化快的特點,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積累描寫色彩的詞語,仿照課文寫想象片段。
難點把握: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小黑板 錄音機及磁帶 課堂作業本 (有條件的可準備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火燒云上來時,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顏色都變了,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之中。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鍍上了一層絢麗的色彩,連天上的云也變得更迷人了,你瞧——(出示句子: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天空著了火。)
二、 學習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部分
1、指名讀句子。你覺的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燒”字用得貼切,在句子中有擴展、蔓延的意思,既寫出了火燒云的顏色是紅色的,又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和氣勢。)導: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把這些云叫做——(火燒云)
2、自由讀讀描寫火燒云變化的自然段,說說火燒云的什么在變化(顏色形狀)
3、學習火燒云的顏色變化。
1)你從天空中找到哪些顏色呢,用“——”劃出來。你有什么感覺?(顏色真多呀)
2)這么多的顏色,怎樣把他印在腦海中呢?試著把這些顏色分分類,說說為什么這樣分。(A/紅彤彤、金燦燦 B/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C/葡萄灰、梨黃、茄子紫)導:“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三種顏色,能不能分別用“像( )一樣的( )色。”這句話描述一下
3)天空中是不是只有這些顏色?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導:那么我們試著說說這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①用“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種帶比喻的形式來說(玫瑰紅、蘋果綠、辣椒紅……)②你還能用其它幾種形式來說說天空中的顏色嗎?
4)天空中這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呢?(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五光十色、五彩繽紛——)
5)真會用詞。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能讀出對火燒云的贊美之情?(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同學閉眼,聽讀,回憶,欣賞)
6)火燒云顏色除了多這個特點外,還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四個一會兒)
過渡:火燒云色彩如此繽紛,那它的形狀變化又怎樣
4、學習火燒云的形狀變化
1)默讀描寫形狀變化的部分,形狀變化又有什么特點?(多:馬、大狗、大獅子;快:一會兒、忽然、接著)
2)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這馬的樣子是怎樣的?(板書:樣子)它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變化)它又是怎樣消失的?(板書:消失)教師引讀。
3)你覺得這里什么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想象,表達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燒云出現時“馬頭向南,馬尾向西,跪著”的靜態形態美;“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的動態變化美等)
4)指導朗讀:誰能把這種有趣的情景用朗讀表達出來。
5)自己讀讀“大狗”、“大獅子”的部分,你覺得哪里描寫得也很有趣?重點讓學生體會:“那條狗十分兇猛——大狗也不見了!钡纳鷦忧榫懊溃弧案鷱R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钡男螒B美。
6)把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聽。
7)你覺得天空中還會出現怎樣的情景?請你學著作者的寫法,按照“出現(樣子)—變化—消失”的順序把你的想象寫下來?(大約5分鐘)寫完后指名交流。
8)同學們想象得真美!火燒云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形態萬千——)
9)火燒云的形狀如此有趣,誰想用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去享受一番。指名讀。
三、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了火燒云絢麗繽紛的色彩和千姿百態的形狀,希望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四、 作業:
1、摘錄你所喜歡的句子。
2、完成課堂作業本3。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使學生對火燒云這一瑰麗的自然現象產生留戀感。
2.鞏固本單元訓練目標,會補充提綱,并按照提綱熟練地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教學重點:會補充提綱,并按照自己補充的提綱熟練地背誦課文第3~6自然段。
難點把握:如何補充提綱
課前準備:課堂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火燒云在你的腦海中留下怎樣的印象,能把你腦海中的火燒云說給大家聽一聽嗎?(指名說)
導:確實,正如同學們所說的,火燒云很美,可是一會兒工夫,火燒云就下去了。
二、 學習火燒云下去的部分
1、自由朗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反饋
、佟耙粫r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蹦闶窃鯓永斫狻盎谢秀便薄钡?(指看不真切)這說明什么?(火燒云瞬息萬變)
、凇翱商炜掌坏却切⿶酆盟暮⒆。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焙⒆觽兛蠢哿耍拖骂^,揉一揉眼睛,想沉靜一會兒再看,火燒云卻下去了,這時他們的心情怎樣?(留戀、惋惜)誰能把孩子們那種留戀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3、導:是呀,這么美的景象,一轉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戀呢?不過,細心的作者已經用優美的語言把火燒云最為絢麗的一刻攝錄了下來。讓我們隨著錄音再一次去領略一下吧。(學生閉眼,播放課文錄音)
三、 指導學生按提綱背誦
導:同學們已經被陶醉了,我們試著把課文背出來好嗎?
1、要想既快又準確地背課文,就要列背誦提綱。學生邊想邊填課后第3題的提綱。(提醒學生“馬”、“狗”、“獅子”的部分可以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詞、句填寫,而不是照抄課文。)教師巡回指導,尤其重視中下生。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列的提綱,學生討論補充完善。
3、按提綱背誦第3~6自然段。
、傧葒L試著按照提綱背誦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然后同桌互相背,互相糾正。
、谥该骋槐。
、勰隳馨凑仗峋V把其它的幾個自然段也背出來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
④誰來嘗試著背3~6自然段。指名中上學生背。
、萑鄬W生一起背。開小火車背,每個學生背一個自然段。
4、小結: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能把課文背出來了。相信火燒云那美麗的景色,作者那優美的文字都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你們的腦海中了。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奇麗景象,就會發覺我們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美麗,我們的生活是那樣的幸福和多彩呀!愿你們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靈不斷地去發現美、享受美、創造美。
四、 完成作業
1、作業本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