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4篇)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給下列詞語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下面畫“──”(6分)
停泊(bó pō)郊外(jiāo xiāo)熟練(shóu shú) 真摯(zhì zhí)崇高(chóng suì)閩南(mǐn mǐng)
二、小小解說員(解釋下列詞語)(4分)
真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閩南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0分)
輪( ) 泊( ) 墻( ) 崇( ) 統(tǒng)( )
掄( ) 拍( ) 薔( ) 祟( ) 梳( )
校( ) 敞( ) 濕( ) 竟( ) 復( )
郊( ) 敝( ) 溫( ) 意( ) 廈( )
四、我是調音師(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組詞)(8分)
泊:__( ) 間:__( )
校:__( ) 強:__( )
五、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8分)年輕──( ) 認真──( ) 嚴肅──( ) 真摯──( )
熱情──( ) 寬敞──( ) 濕潤──( ) 強烈──( )
六、在括號里填上恰當?shù)脑~語(4分)
1、他( )寫得認真,( )也很吃力。
2、這是( )強烈的民族精神,( )濃厚的愛國情意啊!
3、( )明天天氣好,( )我們去游泳。
4、( )我們是中國人,( )更要學好祖國的文字。
七、課文內容我理解(根據(jù)課文內容天空)(10分)
1、不記得走了多遠,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師和孩子都顯得那么_____,又那么_____。好象每個字、___
_,都_________________。
3、我____握著這位年輕的______的手,__________他剛才
教給孩子們的那句話:“_______,_______。”還有什么__
____________呢?
b級智能訓練:課外復習與拓展(30分鐘內完成,滿分50分)
八、詞語搭配(用直線把下面的詞語搭配起來)(10分)
1、白色的 話語
崇高的 圍墻
強烈的 情感
簡單的 敬意
2、民族 情意
開展 資源
愛國 精神
開發(fā) 活動
搶救 人員
營救 病人
九、學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摘錄課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佳句賞析臺(理解句子,并作答)(20分)
1、他寫的很認真,也很吃力。
“認真”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吃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⑴ 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改為陳述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這句最簡單的話”指什么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的全部感情指什么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學習重點難點:
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主線,聯(lián)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導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時,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讀下面詞語并抄寫一遍
停泊 光復 真摯 濕潤 閩南
崇高 寬敞 強烈 孔子 諸葛亮
2、解釋下列詞語:
光復:
真摯:
3、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了( )戰(zhàn)爭勝利以后,作者在( )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見到一位( )認真教孩子們學習( )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 )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4、老師反復領學生讀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變換句型。
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變成帶句號的句子,意思要不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堂研討
1、交流自主學習部分的內容。
2、找出文中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出現(xiàn)了幾次,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
3、有感情地閱讀“學習祖國文字”和“參觀禮堂”這兩個場面,用心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3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形式】
自主探究式合作學習(自讀──自探──自議──自悟)。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
(課件內容為在一群熱情洋溢的孩子中間,“我”與中國臺灣教師兩手相握,含笑道別的情景,在他們背后,黑板上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九個大字,并配音“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談話: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多么簡單、多么樸素的語言,但是,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話,使作者是如此難忘、如此感動。為什么一句簡單的話,能激起“我”全部的感情?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1、課文中三處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要求學生按照:
自讀課文──畫出句子──談感受──提問題──討論互評──有感情地朗讀“的程序分組合作學習,探究課文。
(自由分組,學生可以下座位,每組為2~6人,推選一位組長主持討論)教師參與討論。
板書: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交流、討論:
⑴ 你們已解決了哪些問題?
⑵ 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老師幫助解決的?
3、小組派代表談學習感受,教師或肯定或點撥或引導。
教師相機板書:
寫、讀、說、見、聞、感
4、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展開討論:
⑴ 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為什么中國臺灣教師寫這幾個字是如此吃力?
① 教師深情講述關于中國臺灣被日本侵略軍侵占的歷史。
② 學生談感受,從“認真、吃力”兩個詞進行引導,理解其中的隱含信息,激起他們對日本侵略軍的公憤;悟出朗讀課文的基調──低沉。
⑵ 文中第二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為什么教室里出現(xiàn)陌生人孩子們卻不感到意外?
① 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展開討論。
(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主持討論)
② 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自己悟出或教師引導學生悟出其中的原因。
⑶ 文中第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我”為什么會“緊緊地握著中國臺灣教師的手,激動地重復著這一句話”?
① 有感情地朗讀“我”參觀小禮堂時的有關段落。讓學生明白在小禮堂中“我”面對中國古代偉人的畫像為什么熱淚盈眶。
② 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展開討論。
(前后四人為一組,每組的小組長主持討論。)
③ 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生評價。
④ 舉行歷史知識競賽,加深對四個歷史偉人的了解。
(全班分成四組,討論后每組派一名同學上臺分別將下列歷史知識或歷史事件的序號寫在相關的歷史人物后面。)
a、興辦私學。
b、草船借箭。
c、建立。
d、民族英雄。
e、蜀國丞相。
f、古代大教育家。
g、三顧茅廬。
h、收復中國臺灣。
i、革命先行者。
5、小結:
板書:
強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愛國情意
三、反復朗讀,領悟情韻
1、找出你最受感動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力求感染聽者。
2、討論這些內容為什么使人感動?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3、反復朗讀最后一段:
⑴ 學生競賽讀。
⑵ 師生鏗鏘有力地共同朗讀。
4、出示課件:
(課件內容為書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同時播放《我的中國心》的音樂,師生在音樂聲中一起舉手書空。)
四、課堂延伸,課外實踐
1、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對臺灣同胞們說點什么呢?
2、請你滿懷熱情地給臺灣同胞們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23、難忘的一課
寫 見
讀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聞
說 感
強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愛國情意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4
【文本解讀】
濃濃的愛國情意在本課多次出現(xiàn)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幾個字上表露無遺。文本看似淺顯,但其實內蘊的那股發(fā)自內心的愛國情意如果無法得到彰顯,那么,整堂課的教學必然走向失敗。本課的教學不僅有了優(yōu)秀的課堂設計,而且教師的顯然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學生的心,引領著學生真正走進了一個愛國的殿堂。
【教學實錄】
一、課前“知識快餐”,介紹背景
(著名愛國將領和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在美國考察期間,有一次,他和一名使館人員去郵局往國內寄東西。郵局職員看了郵單后故意問:“你是哪國人?”吉鴻昌理直氣壯地回答道:“我是中國人!”那職員冷笑道:“地球上已找不到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同行的使者卻低聲勸道:“吉先生,你為何要說自己是中國人呢?你可以說自己是日本人,這樣就能受到禮遇。”吉鴻昌怒不可遏,大聲斥道:“你覺得中國人丟臉嗎?我卻覺得當中國人很光榮。”回到寓所,吉鴻昌越想越氣,當即找到一塊半尺來長的硬紙板,親自用毛筆在上面用英文寫了5個大字:“我是中國人!”無論是外出,還是出席宴會,他都把它佩戴在胸前。)
師: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學,深有感觸地對自己說道:“一定要做個豪邁的中國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過,在這個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來的是一個多么可悲的時代啊!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中國人,竟到了連自己的國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說出口的境地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上海外灘公園“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的牌子、不能忘記“圓明園”那場空難性的烈火與洗劫,更不能忘記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這種種的種種,讓無數(shù)的百姓顛沛流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當時,在我們的中國臺灣,那里也正經歷著一次空前的大劫難。
(出示關于中國臺灣被日本人侵占后的背景資料。)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難忘的一課》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讀題。)
情感的積淀是上好一節(jié)成功公開課的堅實基礎,我們倡導“簡單而扎實”的語文課堂,每一堂有效的課前閱讀,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擴大知識面,更能墊定學生感情的基礎,再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的控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感知難忘事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花一分鐘時間默讀課文,然后用簡單的話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談理解,師指導。)
師:讓我們再一次看看題目吧!(讀題)這一節(jié)課在作者的心里已刻上了一個極深極深的烙印。可到底讓作者難忘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然后來說說吧?
生:作者難忘的是中國臺灣的師生對祖國誠摯的愛。
生:我補充,難忘的是中國臺灣民眾對祖國無限的熱愛,對回歸后的中國臺灣人民愛國的感動!
師:是啊,難忘的是一顆顆深厚的愛國心,一片片對祖國無比赤誠的愛!
(再讀題。)
兩次讀題,但課題的內涵已大為不同,學生的自然隨之高漲。
三、精讀,揣摩難忘心
1、以演促讀:“一筆一畫”:
師:他們的愛究竟有多深呢?你們是從哪里讀懂的?
生1:我是從這兩句讀懂的:“他用粉筆在黑板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從中國臺灣師生這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和老師寫字的樣子,我明白了他們愛國的深厚。
生2:老師,我有疑問,為什么說他很吃力,要一筆一畫呢?
生3:我知道,是因為中國臺灣剛回歸,他們字寫得不熟練。
師:“一筆一畫”是什么樣子呢?
生:就是很慢很慢地寫字。
師:請你到黑板上寫個字,為同學們演示演示吧。
(生表演“一筆一畫”。)
師:同樣是“一筆一畫”,有什么區(qū)別嗎?
生:他們所包含的情感不同。
生:對,中國臺灣的老師是滿懷愛國之情寫這幾個字的,所以寫得特別慢。
生:老師,我知道了,他不僅僅是因為不熟練,更因為他滿腔的愛國之情,寫得慎重,所以才“一筆一畫”。
師:同學們,讓我們配合,一起把當時的情景來演演,好嗎?
師:準備好了吧!(上課)孩子們,今天,老師的真的好高興啊!50年了,我們終于能堂堂正正地說自己的中國話了。這是我們的第一堂國語課,希望我們能共同學好。孩子們,舉起手,跟著老師一起來書空,好嗎?
(教師一筆一畫地寫,一板一眼地念。)
師:孩子們,跟著老師來讀讀吧!
第一遍:我-是-中-國-人。(極慢而慎重)
第二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低而慢)
第三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漸高,漸通順)
第四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高,有感情)
第五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最高,滿腔)
師:表演結束了,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老師,我內心好感動!原來這幾個字竟能飽含這么深的感情!
生:他們對祖國的愛真是太讓我們激動了!
生:……
師:多么深情的一句句話啊!就讓我們用上自己最深情的語氣再來讀讀這段話吧!
(生齊讀。)
讀演的結合,讓課堂充滿了生機活力,不僅僅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氛圍,同時更是自己愛國情感的深化,知識、情感、態(tài)度的三維目標得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整堂課達到了高潮。
2、“一遍又一遍”:
師:聽著動人的課,情不自禁地,作者坐到了孩子中間,“我被這動人的情景……”
(學生齊讀。)
師:這“大聲地、整齊地”如何來表現(xiàn)呢?請同學們分組合作朗讀。
學生匯報讀,評價。
生:我有問題。他們這樣讀了“一遍又一遍”,難道他們不覺得枯燥嗎?
生:我不同意,因為他們太愛國了。
生:我有補充,還可能因為他們離開祖太久了。
師:是啊,同學們,我們的臺灣同胞們被日本侵略者欺壓了整整50年啊,600多個月,1800多個日日夜夜啊!此刻他們所讀著的不僅僅是祖國的語言,祖國的文字啊,他們同時也正讀著作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的尊嚴,作為中國人久違的自豪感啊!所以,一遍過去了,
(指名讀。)
“他們大聲地、整齊地讀著,……”
又五遍過去了,(女生)“他們大聲地、整齊地讀著……”
十遍過去了,(男生)“他們大聲地、整齊地讀著……”
二十遍、三十遍過去了,(全班)“他們大聲地、整齊地讀著……”
師:同學們,心中的熱血沸騰了嗎?此刻,你們能理解“一遍又一遍”嗎?
生:這一遍又一遍是他們發(fā)自內心的。
生:對,所以他們即使念再多次,也還是不夠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的。
師:謝謝同學們的一席肺腑之言,他們對于你們的理解一定感懷在心的!
不同層次的多重解讀,讓學生的感情充分得到了渲泄,更讓課堂的氛圍再次升華,真正地從“一遍又一遍”中領會到了中國臺灣人民那一顆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3、“光復”、“自己的”:
師:下課了,他們親切地交談著,作者應邀參觀了小禮堂。
“說是禮堂……”(學生齊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共同來完成一道練習。
(出示:比較句子。)
“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xiàn)在好了,畫上了我們中國的偉人。”
“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xiàn)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
生:第二句好,增加了“自己的”更能說明中國臺灣人民對久違的回歸的一種自豪感。
師:那么這里的“光復”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形容以前受過很大的苦難,后來終于回歸了,這樣就稱為光復。
師:那么這說明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這里用了“光復”,說明了中國臺灣人民對以前被欺壓的歷史仍記憶猶新。
生:我補充,用了“光復”更能表現(xiàn)中國臺灣人民對中國臺灣回歸的渴望和對中國臺灣回歸后的幸福。
師:是啊,同學們,多么強烈而復雜的愛國精神,多么深厚悲喜交集的愛國情意啊!就讓我們用上自己讀,將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吧!
(學生齊讀。)
師:我們作者被眼前的這一切感動得熱淚盈眶,在作者即將離別時,
“我緊緊地握著……”(學生齊讀。)
在比較中領悟愛國情懷,這其中體現(xiàn)了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只有通過思維的交互流動,才能形成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對教師的盲目隨從。
四、課外延伸
1、同學們,多么激動人心的一堂課呀,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堂課呀,多么令人難忘一位位的愛國的臺灣同胞呀!還記得《七子之歌──中國臺灣》嗎?讓我們再去品品吧!
(誦讀《七子之歌──中國臺灣》。)
我們現(xiàn)在都在提倡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本課的首尾兩節(jié)簡短而恰當?shù)男¢喿x,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量,更讓學生的愛國情懷有了進一步的升華,緊扣文章的主旨。
2、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衷心祝愿:“中國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早日統(tǒng)一!”
3、作業(yè):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的一封信。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5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五年級的一篇略讀課,文章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課文主線清晰,敘事生動,感情充沛。“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xiàn),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jié),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教學是,我在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lián)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這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為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我決定拋開煩瑣的講,而是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的三次不同意義的出現(xiàn),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賞、在讀中化。讀,使孩子們感受到了中國臺灣師生那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而真摯的心;讀,讓孩子們明白了中國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厚而濃郁的愛;讀,更讓孩子體驗到了中國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舍不斷的親情;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緊緊抓住貫穿全文的關鍵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指導學生閱讀,從課題入手,就學生的閱讀過程而構建教學過程。
從教學設計看,我認為還是比較滿意的,設計中突出了略讀課的特點。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每一個教學過程都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設計中還突出了讀作用,使學生在反復的讀中激發(fā)強烈的愛國情感。特別是背景資料的介紹上,我將背景資料與歌曲《我的中國心》結合在一起,這樣既可以為節(jié)省時間,又渲染了氣氛,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特別是在背景資料的選擇和安排上我都花費了一些精力,將圖片配些言簡意賅的文字,以達到圖文茂、意思表到通俗易懂、主題思想突出的目的。這對激發(fā)學生情感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是下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一)學生交流第1---6自然段。
1、哪些場面令作者難忘?
2、看1—6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
“吃力”說明什么?
3、小結:此刻他們所讀者的不僅僅是祖國的語言,祖國的文字,他們同時也正讀者作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的尊嚴,作為中國人久違的自豪感。
4、讓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個練習★
3、誰能理解“火熱而真摯的心?”-----情強烈而懇切,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讓我們和這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一齊,胸懷一股強烈的愛國心,一起在黑板上寫下神圣的漢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5、學生跟讀三遍,
此時,我仿佛就是那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你們仿佛就是中國臺灣的學生,我用一顆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心教著,你們用一顆顆愛國心讀著。讓這句話的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我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生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6、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當大家理解了“火熱而真摯的心”后,當我讓學生們和我一起寫下“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幾個大字時,同學們的感情迸發(fā)而出,情不自禁的和我一起寫起來。我看到他們是那么的認真,當時我的愛國之情也油然而生。在這種情景的感染下,我和學生們飽含深情的大聲的一遍一遍地朗讀起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聽課教師也被深深地感染,大家仿佛置身于當時的情景中。這發(fā)自內心的呼喊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大家含著淚,感受著愛國激情。課堂氣氛被推向了高潮。此刻還有什么語言更能表達我們的心聲呢?當我問起“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很多同學只是重復著這句刻骨銘心的話。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也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情感鋪墊。
另外,課件的制作和合理的使用也是這堂課較為出彩的地方,加上教師精煉透徹的總結語,使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像是一個引子,點燃起了學生心中濃濃的愛國情感。
是啊,他們可以侵占我們的土地,但他永遠不能改變我們的中國心。法國小說家都德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讓中國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國,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國臺灣人民并沒有淡忘學習祖國的文字。下面請同學們到課文里去感受一下,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臺灣人民是怎樣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
在教學中我始終將學生的學放在首位,將學法指導潛移默化的貫穿其中,使學生不僅能領悟文章思想情感,還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特別是結尾處我選用了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作為補充,以此來升華主題思想。在課上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跟我讀起詩來,可以看出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得到了進一步地升華,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釋放。
但也有幾個地方令我感到有些遺憾:
1、課件制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他們對中國臺灣感知的不足,同時調動學生的感情,為全文的學習定下一個感情的基調。但課件中設計觀看資料的時間有些短了,沒有給學生思考消化的時間,所以,當我的問題“看完短片后你想說什么?”提出后,學生答得不夠全面。
2、在下面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當學生的情感已經被激發(fā)起來時,我應該抓住時機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讀。多讀、讀透,在讀中體會,在讀中升華。這樣學生在我設置好的情境中不僅感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那份火熱而真摯的心,體驗到了中國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舍不斷的親情;還增強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讓我們和這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一齊,胸懷一股強烈的愛國心,一起在黑板上寫下神圣的漢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學生跟讀三遍,此時,我仿佛就是那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你們仿佛就是中國臺灣的學生,我用一顆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心教著,你們用一顆顆愛國心讀著。讓這句話的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我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生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3、在教學10---15自然段時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所以,此段學生說的不是很透,感覺對參觀偉人像這一場景學生理解不是很透。事后我想,如果我把一些重點的句子提出來,打在屏幕上讓學生品味,可能目的性會更強一些。同時也使他們更加明白了中國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深而濃郁的愛。有助于學生把握主題思想。學生如果理解了重點句層層遞進的內涵及其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再概括主題,總結全文,就水到渠成了。
還有哪令作者感動?從哪看出?找關鍵詞說一說。
看偉人像,看著這些偉人像作者的眼睛為什么濕潤了?(偉人像重新出現(xiàn)在學校而激動,被老師和孩子們的愛國情懷所感動)
你被哪句話所感動?把你的感動讀出來。
師生讀15自然段
是呀,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帶著你的感動)女生讀、(帶著你的自豪)男生讀、齊讀。
4、課堂的應變能力還需加強。在下面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本來設計的是我自己讀第一遍,即使示范,又能激起一個情感小高潮,然后讓學生去讀,學生那個時候已是箭在弦上,一定會充滿激情地去讀。但似乎效果比我設想的要好,學生竟然和我一起讀起了那首詩,打亂了我的計劃,結果我又按原計劃讓學生又齊讀了一遍。現(xiàn)在想一想,第二遍我如果自己讀或讓學生按小節(jié)去分讀,既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上的全員參與性,又不使這個環(huán)節(jié)顯得單調重復。
這是每個中國人發(fā)自肺腑的感言。這時我想起了中國臺灣作家余光中的一首小詩
教師配樂朗讀。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寫出了詩人思國愛鄉(xiāng)情感。表達了對祖國的深深眷戀 ,這是深沉的愛國之情。
讓我們再一次的隨著作者的思緒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的拳拳赤子心。
學生讀詩
同學們,“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每一次都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每一次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回顧三次出現(xiàn)的情景,能說說為什么這一課令作者終身難忘 ?
小結:希望今天的這堂課也能成為你難忘的一課。
總之,語文課上要把聽、說、讀、寫訓練、語感培養(yǎng)和情感體驗,尤其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融為一體,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探求,還有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還要做到收放自如,有的放矢等等著實不易。教師要創(chuàng)設這些“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開辟一片“綠洲”。學生擁有這片“綠洲”,自然敢想、敢說、敢創(chuàng)造,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就自然“活”起來了。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6
一.引入:一次遭遇的驚險,一次游歷的新奇,一次病危復生的慶幸;老友的重逢,殊榮的獲得,大禍的降臨,都可以說是個人難忘的。但是課文中“我”難忘的并非個人的事,而是一種崇高的回歸,神圣的呼喚,偉大的使命,事情不過是一堂普通的語文課。“我”先是隨意而看,看了就被深深吸引,最后是熱淚盈眶。我為什么如此激動,這一堂課為什么如此難忘?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看書。)
二、講讀第一部分(第1~12節(jié))
1、“我”看到了什么動人的情景被吸引住了?指名讀第1~12節(jié)。
2、討論:
(時、地、人、事) 寫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3、述:我也在教你們寫,教你們讀,出示小黑板(第3~6節(jié))的語言文字,讀祖國的語言這情景是感動人的呢?要了解這一點,必須懂得“吃力、認真、光復”等詞語所含的意思。
(圖畫。)
4、從哪看了教師寫字看吃力?
(一筆一畫。)
述:九個字是一筆一畫寫的。“一筆一畫”寫得快還是慢?寫得輕還是費勁?字的動作是按最小的單位“一”進行的,一筆,再一筆,第三筆……當然慢而費勁,像小孩子初學寫字那樣吃力。這是寫祖國的語言文字。
5、教師領著學生讀國語吃力不吃力?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分析: ⑴ 領讀國語不是一步到位,先用福建南京的土話,方言讀讓學生認字;然后再用普通話讀,幫學生練音。
⑵ “一遍又一遍”也用“一……一……”的詞語結構,讀的遍數(shù)多而費勁,很吃力。我們讀讀看。齊讀,我是一個中國人……
述:由于讀得不熟練,讀不快,讀不你,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想盡力讀準、讀好。
6、教師為什么寫中文讀國語那么吃力?學生討論:
⑴ 日本統(tǒng)計時代,不許講國語,寫中文,教師寫是初學。還有別的原因嗎?從教學態(tài)度上想想?
⑵ 教得很認真。認真寫,一筆一畫,端端正正;認真讀,一遍又一遍,把音讀準。
結:這樣認真的寫,認真的讀,給學生樹一個好樣子,又是重新學習不久,所以很吃力。
7、中國臺灣教師為什么選這樣一句話來認真地教學生讀和寫呢?
學生分析:
(插話):“光復”的光,有光榮、光明的含義。被日本強占了50年的中國臺灣,現(xiàn)在光榮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從黑暗走向光明,這“光復”中含著中國人民熱烈振奮的心情。
述:中國臺灣光復,人心振奮。在中國臺灣回歸中國的大潮中,作為中國臺灣教師,他接受祖國神圣的召喚,他們偉大的使命是要讓中國臺灣的孩子認識自己是(指板書:中國人),他要讓中國臺灣孩子懂得要(愛中國),他要讓中國臺灣孩子學會祖國的語言文字。所以要挑選這樣一句話來教孩子讀,教孩子寫。
述:“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中國臺灣教師讓中國臺灣孩子的思想感情回歸到祖國的動人情景。我們一齊來讀一讀這動人的情景。
(齊讀“校園……一遍又一遍”。)
8、教師是這樣教,中國臺灣孩子怎樣學的呢?指名讀(孩子們也是……的心。)
評、析:(態(tài)度“嚴肅”而不隨便;認真而不馬虎,而富有感情,發(fā)自內心。)
9、述: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悄悄地從后門進來坐在最后一排空位上,也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我……!”一個陌生從外面進來,會引起驚訝的,可是沒有,我大聲地跟著孩子們念,并沒有使他們感到意外,而是一道沉浸在朗讀中,融化在“我是中國人的”感情之中。
三、講讀課文第二部分(第13~17節(jié))
1、述:下課后,教師一定要領“我”去看他們的小禮堂,看著看著“我”禁不住熱淚盈眶,中國臺灣人民有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愛國熱情啊!(多么……多么……)
“我”為什么這么激動,看到了什么?指名讀(13~15節(jié))。
2、掛,出示15節(jié),為什么掛上“孔子、鄭成功、孫中山、諸葛亮”這四幅偉人像?,他們是什么人(小組討論)?這些偉人具有我倍華民族什么精神?小組討論(練說) 討論:
孔子 偉大的教育家 不在師表
鄭成功 偉大的愛國將領 堅強不屈
孫中山 偉大的革命家 愛國愛民
諸葛亮 偉大的軍事家 足智多謀
述:這些偉人正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誰能把這些偉人的精神結合起來,說說我們民族是怎樣一個民族?
(我們的中華民族是……偉大民族。)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具有光榮的愛國傳統(tǒng)的,聰明勇敢的偉大民族。)
3、中國臺灣教師把這些偉人畫像陳掛在禮堂上的目的是什么?
(讓孩子們知道中華民族是誕生孔子、鄭成功、孫中山、諸葛亮偉大人物的民族,做一個中國人是值得自豪的。這個禮堂在中國臺灣教師的精心設計下,充滿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氣氛。)
4、從掛偉人的畫像中,又怎樣看出中國臺灣教師愛國情意十分深厚呢?輕讀15節(jié):
討論 ⑴ 中國偉人像取代日本偉人像(這是從行為上看出的)。
⑵ “中國偉人”前面加上“我們”,后面加上“自己”,光榮、親切、自豪的感情。
提示:(自己讀讀看,是什么情感?用怎樣的詞語表達,是不是一咱愛國的情意?)
齊讀這一句(“這里原來畫的……自己的偉人。”)
5、指黑板,這些中國偉人像是買的,現(xiàn)在的嗎?(畫上的)什么時候畫上的?(新畫上的)也就是什么時候畫上的?(一“光復”時趕畫的)
述:他們特地挑選了能代表中華民族各方面精神的杰出人物,抒發(fā)中國人的光榮和自豪,當他們一筆一畫地畫著一個個偉人時,心中充滿了崇敬祖國之情,邊傳說中諸葛亮身穿八卦衣也想到了。
把日本偉人像取下來,換上我們中國自己偉人的像;中國偉人像是特地精心設計和一筆一筆趕畫出來的。這一連串的做法,這一連串做法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加上這小禮堂散發(fā)出來的中國文化特有的氣氛,使那里充滿了中國臺灣人民回歸祖國的強烈的民族精神與深厚的愛國情意。我怎能不感動得眼睛濕潤了呢?
6、看了這一切,我被激發(fā)出怎樣的感情呢?齊讀最后兩節(jié):
述:說什么話也不能表達“我”的情意,千言萬語也說不清“我”胸中激蕩的感情,而只有那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能足以表達我的全部感情。是啊,我是一個中國人!現(xiàn)在我更清楚知道我是一個中國人,是一個中國人就應該怎樣呢?就應該愛自己的祖國啊!祖國需要我工作,我全力以赴地投入;祖國需要我戰(zhàn)斗,我出生入死地戰(zhàn)斗;祖國需要我犧牲,我將奮不顧身地奉獻出我的生命。中國臺灣教師、學生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喚醒了的覺悟,點燃了我的熱情,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讓我們大家共同讀這一句簡單而樸實的充滿真理的話:“我……!”
四、總結
述:這篇文章感人至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xiàn)過三次。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討論。
(指板書)結:第一次是中國臺灣教師教孩子愛祖國,第二次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白了愛祖國,第三次是我被激發(fā)起愛祖國的情感,祖國把中國臺灣教師、孩子、 “我”連接在愛祖國的情意波濤中,這是一種崇高的回歸,神圣的呼喚,偉大的使命。這就是一所鄉(xiāng)間小學普通的語文課,使我“難忘”的原因。
中國臺灣,現(xiàn)在在美國的阻撓下,還未能回歸,一些賣國分子在搞,破壞祖國的統(tǒng)一,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我們和中國臺灣人民都盼望奮斗目標祖國早日統(tǒng)一。
【板書設計】23、難忘的一課
一筆一畫──寫 強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國人 一遍一遍──讀 深厚的愛國情意
我愛中國! 激動地──說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7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2、結合背景資料和文中的描寫,體會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時的心理感受,并用幾句話表達出來。
3、結合文章內容,抒寫作者難忘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引出“難忘”
師:吉老師給大家講過許多有意思的課,是嗎?
生:是的。
師:請馬上回答,哪節(jié)課最難忘?
生:(停頓后議論紛紛)
師:這些課都是本學期的學的,如果再過幾十年你們還會記得嗎? 生:可能不記得了。
師:是啊!但是我們的作者對一節(jié)國語----也就是語文課永遠鐫刻在心上。讀課題-
生:難忘的一課
師:再讀一遍
生讀課題,突出“難忘”。
師:是什么原因讓作者感到這節(jié)課永遠銘記在心上。請自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
二、 初讀,感知“難忘”
師:我們和書中的文字靜靜地對話,一定被作者跳動的心所感染,也一定有所了解作者難忘這節(jié)課的原因,請說說。
生:作者感到難忘是因為,這個老師教中文的還不會寫中國字,寫起來很吃力。真的很想不到。
師:這是作者難忘的第一個場景。(板書:寫字 吃力)請繼續(xù)交流,讓作者難忘的是什么場景。
生:在教室里聽老師和學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板書 聽 朗讀 嚴肅)再交流
生:在小禮堂里參觀,看到中國的名人,作者非常激動。
師:(板書 參觀 激動)請一位同學連起來說一說讓作者感到難忘的原因。
生:作者難忘這節(jié)課是因為他看到一個中文老師很吃力很認真地教孩子寫中國字,一遍又一遍的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參觀小禮堂里看到中國偉人像時內心十分激動。 三、一詠三嘆,體會“難忘“
師:好,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就是作者為什么覺得這節(jié)課如此難忘。課文中有一句話不斷地重復,你們知道嗎?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課文中有一句話連續(xù)出現(xiàn)了幾次:“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教師板書)分別(指板書)老師寫出的,大家讀出的,作者說出的。
這不是簡單的重復,在文中一次又一次強烈地表達自己的心聲。
學生寫話。
生:我永遠忘不了墻上畫的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這些偉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
生:我永遠忘不了,我們終于驅走侵略者中國臺灣,中國臺灣終于回歸祖國懷抱了,中國臺灣人民深深熱愛自己的祖國。
生:我永遠忘不了,中國臺灣師生的愛國情意。忘不了那一聲又一聲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會永遠激勵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次難忘的課。在課中,一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xiàn)三次。那是感動的心聲,那是激動的表達,那是異常興奮的訴說。他在告訴我們----中國人永遠愛自己的祖國。民族魂永遠在中國人的血液里。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8
一、激情導入,生自定學習目標
1、課前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2、師充滿激情地敘述:
一曲雄壯的中國心唱遍祖國大江南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不忘祖國的感人的故事,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深清地呼喚它的名字。
3、生齊讀課題。
4、師: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快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結合預習,看你能讀懂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
2、師:誰告訴老師,你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⑴ 生:作者走進教師,中國臺灣師生為什么沒感到意外?
師板書:
感到意外?
⑵ 生:為什么老師寫字很吃力?
⑶ 師: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
⑷ 生:作者的眼睛為什么濕潤了?
師板書:
濕潤了?
⑸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為什么出現(xiàn)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
師板書:
三次?感受?
3、師: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同學不僅善于提問題,還能抓住主要問題,(師手指板書的問題)在這幾個問題中,哪一個是最主要的問題呢?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為什么出現(xiàn)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這個問題是主要問題。
師:(在三次?感受?前加“·”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貫穿全文,每一次的出現(xiàn)都伴隨這一段感人的故事,都表達著濃濃的情感,這節(jié)課讓我們抓住這個最主要的問題來領悟全文,大家有信心么?
三、自讀自悟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想一想你的感受和體會,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2、生十分投入地讀句子,邊讀邊想邊劃。
四、交流點撥,突破難點
1、小組內交流:
(師適時提醒:小組長讓每個同學都說一說。)
2、集體交流:
⑴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寫的那么認真……因為從這段話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臺灣師生非常愛自己祖國的文字。
師:擊鍵出示相應的句子,問:對這段話的理解誰還有補充?
生:……
師: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讀讀這這段話好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繼續(xù)交流。
⑵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7、8自然段,因為從這段話中我感受到了……
師:(擊鍵出示相應段落)對這段話的理解誰還想補充?
生:……
師: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讀讀這段話。
生:讀(讀得不到位)。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跨越時空,一起來到光復不久的中國臺灣小學,你們就是那群學生,我就是那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你們現(xiàn)在跟著我讀這句話。
(教師手指板書“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有慢漸快教讀兩遍。)
師:同學們,雖然老師的國語講得不太熟練,但我還是一遍又一遍地教你們,知道老師是為什么嗎?
生:老師,你終于可以在課堂上教自己祖國的語言了,你心里感到非常自豪……
師:是呀,老師剛才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讀的,剛才,你們也和老師一樣讀得那么富有感情,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此時的感受和體會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生有感情地讀。)
師:剛才,我們把自己當作中國臺灣師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國臺灣師生那濃濃的愛國情,讀到這里,老師有一個心得跟大家分享:我們在讀書時,把自己當作書中的人物來讀,這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師:繼續(xù)交流。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六自然段,因為……
師:(擊鍵出示相應的句子)你能通過朗讀把你感受讀出來嗎?
生:能!
(生非常自信地讀起來。)
師:大家評價一下,你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非常好,因為從他的讀中我感受到了……
師:其他同學對他的朗讀滿意嗎?
生:滿意……
師:真了不起,這位同學的朗讀得到了這么多同學的認可,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讀這句話的嗎?
生:我把自己當作書中的人物來讀……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把剛才咱們的讀書方法馬上用到讀書中了。現(xiàn)在,想讀這段話的同學可直接站起來讀。
師:交流到這里,咱們來看課前的疑問:為什么沒感到意外?
生:……
(教師讓課前提出疑問的同學回答。)
師:是呀,他們都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是愛國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彼此接近,使他們融合在了一起。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5自然段,因為……
師:(擊鍵出示相應的段落)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嗎?(生自信地點點頭)其他同學注意認真聽,看從他的讀中你能聽出什么?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大家對他的朗讀滿意嗎?從他的讀中你聽出了什么?
生:……
師:剛才朗讀的同學,你對剛才幾位同學的回答滿意嗎?
生:滿意,但我還有補充……
師:是呀,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時期,他們不允許中國的孩子了解中國的偉人,妄圖使中華兒女永遠受他們的統(tǒng)治,而今天,我們終于可以掛上中國偉人的像了,這怎能不令作者感到自豪。
師:同學們了解文中的這些偉人嗎?誰結合著課前查閱的資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想說的可以直接站起來說。
生:……
師:放課件(歷代偉人的像,邊放邊旁白:這歷代偉人畫像中,有大教育家孔子,有民族英雄鄭成功……偉人在他們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中國臺灣師生說些什么?
生:……
師:交流到這里,我們來看這個問題。
師手指板書:
濕潤了?
生:……
⑶ 師:聽著中國臺灣師生那激勵的話語,看著我們祖國歷代偉人的像,作者的感情更濃了,感受更深了,他寫下了更為感人的語句,現(xiàn)在讓我們端起書,一起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
師:讀了這段話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體會?
生:……
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正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在這最簡單的九個字里卻包含著千言萬語訴不盡的情,有激動,有崇敬,更重要的是作者也是中國人,作者也深深的愛著自己的祖國,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再一起重復著讀讀這句話。
生:“(師手指板書)充滿激情地重復讀。
師:交流到這里,現(xiàn)在誰弄懂了這個問題?
師手指板書:
三次?感受?
生:……
師:第一次是作者看到中國臺灣師生認真學祖國文字的情景,此時的他感受到了中國臺灣師生的愛國情,第二次是作者不由自主地走進教室,跟中國臺灣師生一起學習,抒發(fā)了他的愛國情,第三次是自己被中國臺灣師生那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深震撼了,從心底里抒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情。
⑸ 教師:交流到這里,同學們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問題?
五、整體回歸,課外延伸
1、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題為什么稱為難忘的一課?
生:……
2、學完課文,同學們回去想干什么?
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背過。
生:做讀書筆記。
生:寫一篇讀后感……
師:大家喜歡哪項就做哪項,有一項工作需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完成,回去繼續(xù)搜集祖國偉人的資料,并關注中國臺灣現(xiàn)在的發(fā)展,可以通過看書、看報、上網等辦法,下節(jié)閱讀課咱們來交流。
【板書設計】
23、難忘的一課
意外? 中國臺灣師生
濕潤了?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作者
三次? 感受? 全國人民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理解五個詞語。
2.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通過重點語句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資料。
1.了解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歷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對中國進行侵略的資料。
3.中國臺灣光復。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匯報交流。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你讀到了什么?再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使作者難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心去思考昨天預習中大家提出的疑問。
3檢查生字讀音,理解詞語意思。
高雄閩南語光復國語真摯(你理解了哪些?)
4昨天大家問得較多的有: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課文的主要內容等問題,現(xiàn)在大家相互交流。
5全班匯報
預設:查看了中國的地圖,知道了中國臺灣在我國東南海域。
查閱了有關書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發(fā)動“七七事變”,中國開始了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勝利。
上網查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師和日本艦隊在黃海展開激戰(zhàn),鄧世昌所率三艘軍艦向日艦撞去,兩百余名將士壯烈犧牲。中日簽定《馬關條約》,第二條內容是:中國把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島、彭湖島等割讓給日本。
課文主要講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我”在中國臺灣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的所見、所聞、所感。
6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使作者難忘?(用文中作者的語言來表達。)
出示:“我覺得,你今天這一課上得好極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們學得也很有感情。”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意啊!
(三)深入閱讀.體會情感
1這節(jié)課老師教得很有感情,孩子們學得也很有感情。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兩次讀)
2第一次應該怎樣讀?找出理由。
一字一頓地讀。(指名讀)。
為什么這樣讀?(老師是“一筆一畫地”寫的;老師很“認真”,很“吃力”;老師的“國語太熟練”。)
小結:是啊,整整50年了,中國臺灣人民多么渴望能說自己祖國的語言,能學自己祖國的文字,盼望這么多年了,怎能不用心去讀呢?我們也跟著中國臺灣教師一字一頓地讀這句話吧。
還有什么理由說明要一字一頓地讀?(“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真摯而火熱的心。”)
老師和孩子們的情是什么情?又是一顆什么樣的心?(愛國情,愛國心。)
誰能把這種愛國情讀出來(名讀,齊讀。)
看著這些飽含愛國情意的師生,聽著這些飽含愛國情意的話語,作為一個熱血沸騰的中國人,假如此時,你就站在窗外,你會怎樣?(走進教室。)
3、第一次出現(xiàn)時知道了讀法,找出了理由,讀的也很有感情,那么,第二次出現(xiàn)該怎樣讀呢?(“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讀。)
指名讀。
說理由:動、激動、情不自禁、自豪、愛國、大家心齊……
我們也像作者一樣,和孩子們一起跟著中國臺灣教師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讀吧!
生齊讀兩遍。
他們讀得很認真,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說理由。)
4、這句話第三次出現(xiàn)在課文第16自然段,此時此刻,這句話又應該怎么讀?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并說明理由。(激動。)
你激動過嗎?激動時是怎樣說話的?那么著句話到底應該怎樣讀?
(應該并不高,但能表達感情,很濃重。)
從你們動情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此時是多么的激動,他為什么會激動呢?
為祖國歷代偉人像重現(xiàn)禮堂而激動。
指名讀句子。
你認識他們嗎?指名介紹書中所涉及到的偉人。
聽著老師驕傲的介紹,看著中國偉人像,作者感動的熱淚盈眶,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是不是作者不堅強?為什么?
(是因為“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意”導致的。)
讀“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
正是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濃厚的愛國情意感動著、震撼著,此刻,作者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話──
(生齊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為什么?(“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反問句改陳述句。)
“簡單的話”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這僅僅是中國臺灣人民的心聲嗎?(全中國人民的心聲。)
讓我們帶著共同的心聲再次齊讀。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四)拓展
是啊,同是中國人,誰不愛自己的祖國。中國臺灣,祖國飽受磨難的孩子,曾先后被荷蘭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侵占,而今,一些頑固分子還要堅持*,企圖分裂我們的祖國。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板書:
23﹡難忘的一課
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0
一、在( )里填上適當?shù)脑~
年輕的( ) 一筆一畫地( ) 祖國的( )
一遍一遍地( ) 熟練的( ) 大聲地( )
二、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填在( )里
1.每天放學,劉玉( )看書,( )打乒乓球。
2.( )仔細觀察,作文( )能寫具體。
3.( )他不定來。我們( )是要通知他。
4.奶奶( )滿頭白發(fā),( )行動十分利落。
三、我會縮寫
1、禮堂兩面的墻上掛著新畫的幾幅中國歷代偉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樣子寫句子。
例:敵人被戰(zhàn)士們趕跑了。
戰(zhàn)士們趕跑了敵人。
1.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2.這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的手被我緊緊地握著。
五、我會用詞造句
真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x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按順序排列句子
( ) 我走近一間教室,站在窗外,見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
( ) 校園里很靜。
( )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 ) 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體會出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感情朗讀中感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每一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我”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狼牙山頂峰響起的壯烈的口號聲,讓我們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兇殘和中國人民的堅強不屈; 1945年中國臺灣“光復”后,從小學校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又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難忘的一課》。(板書課題)
二、引導自學,整體把握
1、質疑
通過你的預習,你認為這一課要學習什么?怎么學?【--通過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為什么回讓作者那么激動;要從小學校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課文前引言就是自學的目標,學會自己主動按照提示進行自學。)
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等解決字詞障礙;找重點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資料學習;說出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明確語文學習的方法,)
2、導學
(1)思考文題
看到課題你能想起什么呢?
--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誰上課)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么呢?
(內容)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難忘)
(2)提示
課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話是什么?
(這種學習方法是剛開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課的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
(3)讀課文、交流
帶著問題讀自己認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組的伙伴交流。
--閱讀課文,組內交流。
(4)班內交流,教師引導、點撥。
抓住多次出現(xiàn)的句子,理解分析
a、 文中哪個句子多次出現(xiàn)? 出現(xiàn)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現(xiàn)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三、引導學習:第一次出現(xiàn)
導: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愛。)
四、引導理解:第二次出現(xiàn)
1、說第二次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找出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的感受?(感動)
5、感情朗讀。
五、學習第三次出現(xiàn)
1、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2、“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3、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4、朗讀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句分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同時進行朗讀訓練)
六、總結升華。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3、圍繞這個中心,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4、在“一國兩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中國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中國!”
七、作業(yè)布置
有感情朗讀課文,并寫會生字詞。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2
1、給下列漢字的正確讀音打“√”:
閩(mǐn mǐng)南 諸(zhū zū)葛亮
2、選詞填空:(在合適的詞語下面畫上“——”)
⑴ 好象每個字、沒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而(摯愛 真摯 真實)的心。
⑵ 漁夫起早貪黑地勞動,還(保持 堅持 維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⑶ 只有不段鍛煉身體,才能(增加 增長 增強)體質。
⑷ 幾個月前,爸爸不知哪來的興趣,(忽然 果然 居然)買了一輛小轎車,小山村(震動 轟動 驚動)了。
3、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
“我”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請在課文中找出具體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這句話改變一下說法,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它分別表達了師生和“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上面有孔子,有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上面提到的中國歷代偉人,你知道他們的成就嗎?查查資料或問問別人,再簡單寫一寫。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鄭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一、談話導入
1、中國臺灣,對我們同學來說是一個比較遙遠、非常神秘的地方。課前老師請你們分組搜集整理有關資料,現(xiàn)在就請你們來交流一下。誰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2、中國臺灣真是一個寶島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麗富饒,致使這塊土地萬盡滄桑,經常被肆意踐踏。老師想請大家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3、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光的隧道,回到抗日戰(zhàn)爭剛結束時,跟一所中國臺灣鄉(xiāng)村小學的師生們共上一堂——《難忘的一課》。(板書課題)
二、自學課文
1、瀏覽閱讀提示,劃出學習要求。按要求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隨機理解詞語:光復
3、如果用一句話表達文章的主題,最合適不過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了三次,找出來讀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這短短的9個字為什么會讓作者如此激動?結合自己的理解試著在旁邊做些批注。
三、交流重點
1、第一次
(1)學生自由交流感受。(作者為中國臺灣人民能夠重新學習祖國語言而激動。)
(2)孩子們,你們知道嗎?(補充資料)——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才歸還中國。中國臺灣被日本整整統(tǒng)治了50年,在這50年中,中國臺灣人民受盡屈辱和欺凌,不許講中國話,不許學中國文字,中國臺灣人民渴望趕走侵略者,回到祖國的懷抱。
(3)整整50年,中國臺灣人民不僅生活在殖民者的屈辱下,他們不能說一句中國話,寫一個中國字啊!再讀讀他們學習漢語的場景,你是否也跟作者一樣,被他們的一舉一動感動?(交流文中師生學習漢文字的詞句,如“一筆一畫”等,感情讀。)
是啊,這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那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4)
2、第二次
法國小說家都德曾經說過:“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讓中國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國,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國臺灣人民并沒有淡忘學習祖國的文字。此情此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會被它深深觸動,難怪作者也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一起朗讀這一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3、第三次
(1)學習了祖國的文字,作者又參觀了小禮堂。那么他參觀小禮堂時,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2)這些偉人你們了解嗎?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學生選擇自己了解的偉人介紹: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
(3)看著,看著,作者的眼睛為什么不覺濕潤了?
(4)此時此刻,你想對中國臺灣的師生說些什么?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說的呢?跟你們剛才說的那些話相比較,從這9個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是的,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們此時此刻的全部感情呢?——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四、小結提升
1、“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不久的將來,中國臺灣人民也一定會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五、作業(yè)
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疑,做標記。
B、我們學過《王二小》、《雞毛信》、《小英雄雨來》。今天我們又學了《難忘的一課》,請大家把這些連起來想想,再聯(lián)系“南京大屠殺”、日本的731部隊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領下生活的中國人是什么滋味,會有什么感情?請大家談談學習了本課后,你想到了什么?完成小練筆。
C、預習24課,做預習批注。
《難忘的一課》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4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二)了解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三)練習用“真摯”、“意外”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三、教學難點
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四、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課前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1997年是哪位游子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1999年呢?至今還有哪位游子沒有回家?
板書課題,齊讀
二 學文
1、課前已經預習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并找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作者經歷了什么事情?
2、匯報
生: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不久
師:文中還有那個短句也講到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生:中國臺灣光復后不久
師: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把他給讓給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臺灣才被中國收復,這就是課文中的光復。
地點呢?
生:臺灣省高雄市郊區(qū)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里
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生:作者看見一個中國臺灣教師正在和他的學生一起學習國家的語言文字,他走進教室,跟著教師一起朗讀,并參觀了他們的禮堂。
師:時間地點事件都講清楚了,我請一位同學用一個通順的句子把它們聯(lián)貫起來,完整地概括課文內容?
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是哪兒句話?一起讀。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
是的,這僅僅只有9個字的話在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了3次。這是一重點句,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句話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3、體會思想感情
文章一開始交待了“我”的身份————船員
接下來,“我”走進校園,看見一所教室里,一位中國臺灣教師正在和他的學生學習祖 國的語言文字。
“我”看到這位老師是怎么教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拿出筆標出重點詞句,想象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生匯報
出示: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的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為什么這位老師第一次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那么吃力?"聯(lián)系自己的預習情況和課文開頭部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老師寫這些字時,那么吃力?別著急回答,我們現(xiàn)在每個人拿起筆來,寫一寫這句話。(師生共同寫這句話)!
師:為什么中國臺灣的老師卻吃力呢?誰來談談。
生:因為中國臺灣老師以前是學日文的,她沒有學過中文,可能剛學不久,寫起字來十分吃力。不像我們寫起來這么輕松,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字了。可中國臺灣老師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所以寫起字來十分的吃力,但是很認真。
師:聽了他的發(fā)言,你理解了,還有沒有要給她講解的?解釋一下,她為什么一筆一畫,非常認真的寫。因為她寫這幾個字時,包含著她自己的感情,一種愛國之情,所以她要一筆一畫,非常的認真。
師:經過他的補充,相信你對這個問題又有了一定的認識。還想對她講?
生:日本人統(tǒng)治中國臺灣50年了,中國臺灣人民深受日本人的壓治,現(xiàn)在好不容易學中文了,所以剛開始學習時很吃力。回想起1937年一1945年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殺、掠、搶,尤其是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占領中國臺灣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的苦難之深。日本經濟侵略,人權侵略,也進行文化侵略,逼著他們學日文。50年,現(xiàn)在終于“光復”了,他們的心里非常激動?雖然吃力,但他們是那樣認真。
你還找到了那些詞?
出示句子: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把你理解得讀出來?齊讀。
為什么老師和同學們在學習這句話的時候是那么嚴肅,認真,那么富有感情?
同學們,中國臺灣被日本人占領了整整50年,在這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過得是怎么樣的生活呀!那時艱難困苦的日子,那時水深火熱的歲月。作為一個中國人,甚至連說中國話,寫中國字的權利也沒有。這種亡國奴的感覺是無比痛苦的。如今,中國臺灣光復了,中國臺灣人民終于可以用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大聲地宣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你說,他們能不嚴肅,能不認真,能不富有感情嗎?就請大家?guī)е@樣的感情讀好這兩句話,一起來。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的,這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同學們,這一顆顆火熱而真摯的心其實就是什么樣的心呢?是的,是同學和老師們深深的愛國之心,那是真誠懇切沒有半點虛假的愛國之心,那是火一般滾燙,熊熊燃燒在心底的愛國之心呀!同學們,也請你們帶上這火熱而真摯的心讀好這兩句話。自己先試試,指名,齊讀。
師:你們了解老師的心,我看到大家讀的時候是那么嚴肅認真,富有感情,能不能告訴我,你當時在想什么?
生:我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好,剛才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真切地感受了中國臺灣師生的愛國情義,創(chuàng)設情境,把自己當成課文里的人物是很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下面請你們把自己當成作者,默讀7--9自然段,想想從這里你體會出什么?
生讀文
生:作者也很愛國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懷著崇高的敬意,從后門悄悄的進去……大聲的、整齊的、一遍一遍地朗讀……
同學們,當陌生人進入我們的教室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時候,為什么他們一點也不感覺到意外?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因為我們都愛中國。我們的感情是一樣的,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此時此刻,沒有人會在意你是誰,我是誰,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人,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國。
生:都是炎黃子孫,此時的他們都是那么的激動,“我”也很激動,真是不用再說別的了,所以就沒有感到意外。
師:不用吃驚,共同的漢民族語言,就證明了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像張明敏歌中唱的那樣:“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同學們,再讀這句話。
生齊讀
課堂上,這樣動人的情景,下課了中國臺灣教師要求我一定去參觀他們的小禮堂
請一生讀13—16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
師:我們仿佛來到了小禮堂,首先聽到了老師的介紹:“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的偉人,現(xiàn)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你聽出了什么?
生:他很愛國,很愛自己的偉人
師:偉人往往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這里原來畫的是日本的偉人,這是想用日本的民族精神來毀滅民族的精神,這是非常殘酷的精神統(tǒng)治,因為一個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統(tǒng)治,就只能倫為亡國奴。
現(xiàn)在你再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
生:老師很愛國很愛自己的偉人
生;讀出了中國臺灣教師的心聲和對日本人的仇恨
生;為中國偉人而自豪
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值得驕傲的中國偉人?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自己熟知的偉人?
師:在我們中國民族五千年光輝的歷史長河中,又何止這幾位偉人呢?看著他們,我的眼睛不僅濕潤了
在教室里,中國臺灣師生濃濃的愛國情誼感染了我;禮堂里,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震撼著我,此時此刻,咱們該和中國臺灣師生告別了,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此時還有什么比這句話更能表達作者的感情呢?
師總結:
同學們,這堂課,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yǎng)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是呀!我們的國家并不富強,需要發(fā)展。我們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正視它,改變她,因為你是她的孩子。現(xiàn)在出國留學已成熱門,不過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國外,請別忘了,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
全體起立,就讓我們每一位在場的人永遠都記住這句話,大聲的說出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師生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