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2023-07-24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對莫高窟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貞浺幌,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哪幾處文物景點?

  生: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我們先欣賞莫高窟的彩塑。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第二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哪句話可以概括這小節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

  (生讀)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薩。

  生:我看到了威風凜凜的天王和強壯勇猛的力士。

  師: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給人什么感覺?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藹。

  生:給人很慈祥的感覺。

  師:看上去就是一個好人。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又是什么樣子?

  生:看上去很高貴,很威風。

  生:應該有力氣很大的樣子。

  師:怎么讀才能讓人感覺到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試著讀一讀。

 。ㄉx)

  師: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畫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圖片,選取其中能表現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的細看)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

  師:16米,是多長?

  生:有我們4個黑板這么長。

  生:有我們16張課桌這么長。

  師:這么大的臥佛,課文里是怎么描寫的?一起讀一讀描寫臥佛的這句話。

 。ǔ鍪九P佛圖片欣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概括彩塑?

  生: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生:惟妙惟肖。

  師:哪句話可以概括這一小節的意思?

  生: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板書:兩千多)

  師:課文中有一句話,既是對第二小節的總結,又是壁畫的概括,默讀第三小節,畫出這句話。

  ……………………

  生:我認為是這句話: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師:重點的詞語是?

  生:精妙絕倫和宏偉瑰麗。(板書:精妙絕倫 宏偉瑰麗)

  師:精妙絕倫是什么意思?就是說彩塑怎么樣?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師:從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絕倫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師:絕倫就是……

  生:其它地方沒有。

  生:獨一無二的。

  師:彩塑是精妙絕倫的,壁畫是宏偉瑰麗的。哪個地方可以看出“宏偉”?

  生: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板書:四萬五千多)

  師:這時我們已經站在莫高窟的壁畫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讀課文,然后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看到的。

 。ㄉx)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我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

  生:我看到了人們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許多神佛的形象。

  師:課文中用的哪句話來概括壁畫內容的?

  生: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師:這是一個什么句子?

  生:這是一個排比句。

  師:對,這句話里用了“有……有……有……還有……”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是哪句話?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師:我們練習讀一讀這句話,應該怎么讀才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ㄉ毩曌x)

  師:誰愿意來讀一下?

 。ㄉx)

  師:讀得真好,那飛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們眼前一樣。同桌互相讀,看你的朗讀能不能打動你的同桌。

  (生練習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展示飛天圖片)

 。ǹ吹斤w天的圖片,學生“哇”生不絕,被美妙的畫面深深吸引。)

  師:看到這些精彩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這些壁畫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畫真豐富了!祖國文化遺產真是燦爛輝煌!

  師:我們回頭再看這兩句排比句。看一看,怎么樣把描寫飛天的這一句改成用“有……有……有……還有……”這種樣子來描述的?先互相說一說。

 。ㄍ阑ハ嗾f)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帶飄拂,漫天遨游;還有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師:聽上去給人的感覺有點怎么樣?

  生:聽上去有點不順溜。

  師:你能說一說嗎?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有懷抱琵琶,輕撥銀弦的;有倒懸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帶飄拂,漫天遨游的;還有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的……

  師:很好。在說的時候,后面的“的”不能少。

  師:壁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課文中只給我們具體介紹了飛天的壁畫。我們能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選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間生活或者自然風光中的一種,也用“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子說出來?能說幾個“有”就說幾個“有”。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ㄉ顒樱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生:壁畫上的神佛,有閉目養神的,有神態安詳的,還有打坐念經的。

  師:說的不錯,說的是神佛形象的。還有誰愿意說?(這時沒有人舉手)看來大家還沒有想好,我們就把這作為課堂作業,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師: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一起讀課文。

  (生讀)

  師:藏經洞的特點是什么?

  生:藏經洞的特點是面積不大。(板書:面積不大)

  師:但是……(這時學生舉手)呵呵,我還沒有講,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講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卻藏有六萬多件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

  師: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字?什么字?(圈出“曾”),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生:就是過去。

  生:就是曾經。

  生:就是過去有這么多文物,現在沒有了。

  師: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師:是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說到藏經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叫王圓箓。是他最先發現了藏經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寫了一本書《文化苦旅》,其中有兩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寫的文物怎么樣在道士手里流失的,我們選其中的片段看一下: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5大箱、600多卷經卷;......

  師: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生:真讓人心痛!

  生: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強大了,再也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師:是啊,現在我們國家每年都有專門的經費用來收回流失在國外的文物。課后我們可以上網,查閱一下余秋雨的這兩篇文章?纯矗菑哪膫角度來寫莫高窟的。

  師:參觀了神奇瑰麗的莫高窟,我們不能不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我們再次回味一下莫高窟的燦爛輝煌。(聽課文錄音)

  下課。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對,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相機板書)

  4、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幅圖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么?

  3、師述: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她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著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4、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5、這兩千多尊彩塑中 ,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出示圖片)誰來讀讀描寫臥佛的句子?指讀。

 。ㄔu價:①讀得不錯,如果你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到臥佛像活的一樣就更棒了。②是啊,我們似乎還聽到他的呼吸聲。③真是“惟妙惟肖”。)

  7、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據說的有9層樓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這就叫“精妙絕倫”。

  8、齊讀:這段話先總寫了彩塑的特點,再分別介紹三種彩塑,接著描寫一尊臥佛的特寫鏡頭,最后總寫游人的感受,寫很有條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三、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

  1、莫高窟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寶庫,是因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出示)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看看,這句話在上下文之間起什么樣的作用?

 。2)這句話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幾小節的內容?后半句呢?這樣的句子,我們稱它為過渡句,過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連接自然、流暢。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

  2、齊讀,這句話中哪里寫出了壁畫的宏偉?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聽起來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算。

  請同學們看看我們上課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于多少個這樣的教室?

  有人說,如果把壁畫全部排列起來,有二十公里那么長,可見,敦煌壁畫是多么宏偉呀!

  3、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小節,用心讀,大膽想,要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讀完后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剛才,同學們靜靜地讀,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誰先說給大家聽?

  4、同學們很會讀書,真的把文字讀成了鮮活的畫面,敦煌壁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被西方學者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課文中這樣概括地寫了壁畫的內容——引讀“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畫中,各種佛像畫、故事畫、山水畫、動物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應有盡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的飛天讀到我們的眼前?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教師指導。

 。3)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我給你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想象畫面,用心去欣賞畫面。

 。4)評價:讀得怎么樣?掌聲送給她。謝謝你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壁畫上的飛天和同學們想象中的飛天一樣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飛天視頻)

  教師引說:在全部敦煌壁畫中,有四千多個姿態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學們,課文用一個排比句來描寫飛天,句中用五個有的寫出了飛天的不同姿態,句式非常整齊,而且描寫飛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的句式也寫一寫飛天。就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寫一個正常,寫兩個超常,如果能寫出三種,那就太超長了!

  (2)指名交流。

  7、同學們筆下的飛天,和莫高窟飛天壁畫一樣,姿態萬千,優雅柔美。

  師引讀——看著這些„„

  四、感受藏經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敦煌彩塑神態各異,敦煌壁畫宏偉瑰麗。游覽莫高窟,有一個洞窟是必須要去的,這就是面積不大的藏經洞。事實上,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無所有,人們為什么一定要到這個小洞前看一看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4節,你能找到理由嗎?

  2、指名交流。

  藏經洞里曾經藏有豐富的藏品,封存著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板書:藏品豐富)

  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注意一個曾字,你讀出了什么?

  3、是呀,這長寬僅2.7米左右,高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經封藏了六萬多件的文物,如果把這六萬多件文物一個挨一個排列起來,有25公里之長?扇缃癫亟浂搓惲叙^展出的只有19件文獻真品!請同學們再來看一段資料, 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歷史的控訴。(朗讀文字)

  看了這段文字,你想說什么?

  4、是呀,藏經洞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發了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動力。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小節。

  五、總結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對中國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她也讓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和文明的偉大魅力。

  作為中國人,我們理當為祖國的燦爛文化而感到自豪。讓我們自豪地讀————(出示第五自然段)

  板書設計:

  18、莫高窟

  彩塑 精妙絕倫

  壁畫 宏偉瑰麗

  藏經洞 藏品豐富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3

  一、激趣揭題

  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許多聞名于世的奇跡,巍峨屹立的長城、規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馬傭、還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ò鍟核拇竺撸

  出示課件:觀察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開鑿在陡峭的山壁上)

  師:這四大名窟分別是被譽為東方塑像館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被譽為東方的羅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又數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氣。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獲得了如此多的榮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了解課文,首先就要把文章讀通、讀順。請同學們找開課文,自由讀課文。

  檢查:初讀情況,抽幾名學生分小節讀課文。

  三、第二次帶著問題讀課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無限魅力。

  剛才老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聽出來了,你們已經被敦煌莫高窟的雄偉壯麗吸引了。可敦煌莫高窟又為什么會獲得如此多的稱贊,如此多的榮譽呢?請再讀課文,用筆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檢查:說說你從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獲得這么稱贊、榮譽的原因

  小結:是呀,正是因為敦煌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的塑像,還有艷麗的壁畫,所以獲得了這么多的殊榮。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話

  1、師感情朗讀。要求學生認真聽,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

  2、讓生說說我是怎么讀的,并說說老師為什么要這么讀。(1600多年說明年代久遠,492個說明現存洞窟多,3000余尊說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說明壁畫面積大)

  3、在這段話中給余找個近義詞(多)。

  3000余尊:我們城中小學共有師生1900多,還不到20xx,它比我們的總人數還多出一千,多不多?(多)45000多平方米:大家再看看我們這個大教室,如果在墻壁四周都畫上壁畫,足足可以畫

  個大教室呀!同學們,古代的勞動人民足足花了160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樣一幅巨作!這時,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把你此時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4、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A、抽生讀

  B、接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兩句;男女生接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敦煌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占著主要的位置,它除了多之外,還有什么特點?(精美)

  1、指導朗讀第一句話:一共有3000余尊,每一尊都很精美,每一尊都各不相同,你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么讀?

  2、塑像的精美還可以從哪句話看出來?

  指導朗讀第二句話:最大的

  九層樓

  比現在的兩幢教學樓還要高出一層;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比手掌還小。讀出這樣的氣勢。

  3、補充資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吹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無不贊嘆。

  自由讀上面這段話,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

  莫高窟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啊。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彩塑,你們現在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播放錄像。

  看了這一尊尊造型逼真、神態各異的彩色塑像,老師相信同學們此時一定有許多心理話想說,把你要說的寫在紙條上。

  聽了同學們的贊嘆,我也想說: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遠閃耀的世界的東方!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4

  一、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

  二、復習詞語:感受詞語的美麗。

  師: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幾個美麗的詞語,想一想,該怎樣讀,誰讀的好,一副精美的圖片就獎勵給你。

  像這樣的建筑我們可以稱它為(金碧輝煌)。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這樣豐富多彩,一個詞語就是一副活的畫。

  翩翩起舞:(它是形容什么的?不但動作美,而且輕盈。)欣賞著畫面,我們再來讀這個詞。

  輕輕飄動:想一下紅領巾再胸前飄動是什么感覺?、

  蓮花朵朵:不是一朵蓮花,數量很多,朵朵應該中毒。

  池水清清:想象池水清澈見底的樣子。

  流水淙淙:這是一個象聲詞,聽到畫面的聲音,你就會讀這個詞了。

  琴聲叮咚: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把詞語讀成了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每個詞語你們讀的這么生動,相信課文你們一定會讀得更精彩。

  三、品讀課文,感悟藝術美。

  1、整體感知,把握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作者是從那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板書:神奇,美麗)

  2、分層感悟,精讀、美讀。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畫一畫,哪些詞語和句子讓你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同學們邊讀邊畫,留下你讀書的痕跡。)

  (2)學生匯報

  a、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學生回答)體會的真好,你能讀讀嗎?

  b、最大的佛像有九層樓那么高,最小的菩薩還沒有手掌大。

  (學生體會后)老師告訴你們,那還不是最小的,據最新資料記載,最小的菩薩只有2厘米,聽了這個數字,你有什么感受嗎?(太了不起,太神奇了)我們就帶著這種感受齊讀這句話吧!評價:剛才同學們不但讀的好,還說出了自己的讀書體會。誰能接著說說。

  c、敦煌的壁畫,每一幅都像一朵盛開的鮮花。

  師:那你能把這句話讀的像花一樣美嗎?指名讀。誰還能讀,誰還能像他一樣讀。

  d、在萬紫千紅的鮮花叢中,……佛教故事。(生理解萬紫千紅,顏色多,鮮艷,種類多。那你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萬紫千紅呢?)

  指導朗讀:莫高窟的壁畫真是豐富多彩,生動的文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下面就請你用充滿深情的朗讀,把文字變成畫面,把你的感受充分的表達出來。(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的只是佛光掠影,在整體上感覺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現在一副精美的壁畫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這幅壁畫的神奇與美麗呢?讓我們出聲地讀讀第四自然段。

 。▽W生匯報)

  1、理解:金碧輝煌(出示畫面)裝飾的這樣華麗,耀眼的建筑,在清清的池水的映照下該多美啊,大家應該以邊想象著畫面,一邊把詞語讀美。(指名讀)誰還能像他這樣讀。

  2、大家再來回憶一下,這就是翩翩起舞的動作,我們班開班會的時候,有的同學還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想象一下,你能把少女們輕盈優美的舞姿讀出來嗎?

  評價:讀出了你的感受,聽到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少女們飛揚的舞姿,動人的笑容,在這其中,有一個高挽發髻的彈琵琶的女子的姿態更是妙不可言,同學們快速地在書上找到描寫彈琵琶女子的句子。(指名讀)

  師:老師能問問你,你為什么讀的這樣好嗎?(抓住了描寫動作的詞)

  老師帶學生逐個體會表示動作的詞語。

  指導讀:剛才大家說的真好,我們在讀這幾個動詞的時候,語氣要輕柔,舒緩,還要想想她的動作。(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女生讀。)

  指導習作:在習作中,我們也應該恰當地使用動詞,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3、欣賞畫面:看同學們表現這么好,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課件出示)畫外音:這是敦煌的塑像,惟妙惟肖,看這一尊,神態安詳,笑容可掬,這是臥佛,它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臥佛,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池水清清,蓮花朵朵,映著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泉水叮咚,流水淙淙,這是古代勞動人民雨中耕作圖,這是……,一幅幅,一面面,都是盛開的鮮花。

  過渡:站在壁畫前,眼前的一切彷佛活了起來,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導語:笑語盈盈,倒持琵琶,飛天的飄帶是她的翅膀,動聽的音樂是清澈的泉水,看著看著,眼前的一切彷佛都活了起來,讓我們齊讀

  導語:池水清清,蓮花朵朵,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翩翩起舞,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智慧的雙手,創造出舉世聞名的杰作。讓我們再讀。

  導語:色彩的漩渦,夾雜著魏晉的青褐,盛唐的瑰麗,明清的寧靜,挾裹著中華民族五千年飛天的夢想,千年不枯的色彩和線條,讓你情不自禁地發出心底的驚嘆!

  4、體會列數字描寫的好處:莫高窟這么神奇和美麗,到底有多少塑像和壁畫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仔細品味一下變紅的數據,(準確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寫出了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之多,這就是列數字描寫的好處。)

  5、過渡:看到這些精美的壁畫,彷佛讓我們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寶庫,讓我們帶著自豪感,齊讀最后一段。

  四、課堂總結

  這就是莫高窟,沙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回味它的神奇與美麗。ɑ匚度模

  五、茫茫沙漠,滔滔流水,莫高窟如大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以她的神奇和美麗,吸引著中外學者游人,然而代表中華民族文明與夢想的莫高窟,在歲月的侵蝕下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1961年,莫高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怎樣保護莫高窟這顆沙漠中的明珠,責任就落在我們身上,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收集資料,了解莫高窟的過去和現在。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5

  《莫高窟》教學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令人贊嘆的豐富藏品,頌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結構清晰,敘述具體。由于學生對莫高窟的知識了解甚少,所以,課前,我搜集了莫高窟彩塑、壁畫及藏經洞等相關資料及圖片,設計制作了教學課件,以便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對莫高窟有清晰地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理解文本內容。整堂課,我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閱讀教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比較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特別是美侖美奐的飛天圖,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如學習彩塑的一部分時,在學生不理解“神態”,只會想動作的時候,我適時通過播放彩塑的各種神情,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有關神態的詞語:如威風凜凜、慈眉善目等。又如學習壁畫一部分時,視頻展示宏偉瑰麗的壁畫后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描述飛天形象,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了說話和想象訓練。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效果非常好。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想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這些充滿藝術美的圖片,會是一種享受。也更好地體會到“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加強詞、句的訓練,說話的訓練。

  如: “飛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指名聲情并茂地朗讀,其余學生閉上眼進行想像。然后讓學生把想像到的飛天的畫面描述出來。在熟讀的基礎上,把這些優美的句子,深刻地記在腦海里,即進行背誦練習。

  三、課堂上注重寫作指導。

  教學本課時,注重了寫作知識的遷移指導。如在學習了莫高窟的彩塑二段后,我引導學生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對莫高窟的壁畫進行了片段練習。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每次教學結束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學生練習仿寫說話訓練時,出現了內容單調的現象,在調動學生參與及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還不到位。另外,學生朗讀水平的培養仍是重中之重。該怎樣朗讀,朗讀這一環節究竟該怎樣穿插在課文中還需要好好去摸索。對于課文背誦,在課堂上沒有能設計出一些好的環節來進行檢測。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好好的總結經驗,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反思,自己能從中有所得,為今后的教學添磚加瓦。“學無止境”,我會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教學反思:

  “言意兼得”閱讀教學

  這一堂課不算精心準備,倒也是一種嘗試——“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這幾天,學校語文教學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各個語文工作室進行了理論學習,同時鉆研教材,研討教案,課堂實施。好些熱鬧!

  我要上“三個一”了,與他們一起學習了“言意兼得”的教學理論知識,聽了幾節課。倒有幾許激動,如果高年級的閱讀教學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僅對老師是一種提高,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飛躍。

  那么,何謂“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語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內容。兼得,即同時得到,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再說的直白些就是,語文教學中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下面結合《莫高窟》的備課、上課情況,談談如何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一、抓規律性語文,入“意”入“言”

  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自覺地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閱讀過程中,適時且適度地把一些有“規律”的語言點到、點破、點透。有時候要點到為止,有時候要點破明了,有時甚至要達到點透運用的程度。

  學習《莫高窟》課文時緊抓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這句話。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這個過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師:可見,課文前面部分寫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點——精妙絕倫。(板書:精妙絕倫)接下來課文要寫的一定是壁畫,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板書:宏偉瑰麗)

  師:那么彩塑的精妙絕倫和壁畫的宏偉瑰麗分別表現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

  師:(指板書)你覺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哪一種更得作者鐘愛?

  師:再讀讀這句話,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較“彩塑”和“壁畫”的?

  師:“不光……而且……”這個關聯詞就是表示意思更進一層的,它更強調的是后面這一層意思。我們在讀的時候,也要注意強調后者。

  ……

  上述教學指導,我緊緊扣住文本中帶“規律性”的語言現象,引導學生經歷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閱讀歷程。這段話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主要是:一、過渡句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承上啟下,結構清晰。二、關鍵詞“精妙絕倫”、“宏偉瑰麗”承接前后文,內容豐富。三、關聯詞“不光……而且……”的解讀,從文本的感性體悟,到語義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點到為止。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著學生在這些“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中,既“入乎其內”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標點,再獲“言意”妙處

  文本豐富的情感往往不僅僅是文質兼美的語言文字,不同的標點符號,也有著豐富的內涵,巧妙地引導學生關注它們,不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語言形式。

  學習《莫高窟》 “壁畫”這一段:

  師:同學們,壁畫內容講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標點符號?飛天呢?你對哪個標點感興趣?為什么?

  師:既然飛天的優美動態還有更多,請同學們先美美誦讀文中飛天的優美姿態,再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   ;有的   ,    ……

  師:噢?同學們對彩塑的神態描述完后用句號有異議?你認為用什么標點?那你還能仿造課文的寫法,用“有……有……還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樣貌或動態嗎?

  課堂上,引導學生從標點探究,想象說話,質疑課本,發現這里的言語表達也可從標點中體會如此妙趣,給學生帶來一番別樣的言語體驗,語文課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濃的詮釋。

  三、觸動“矛盾、發現”,進行言意兼得

  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感悟語言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表達的基本方法時,老師要善于發現其間的矛盾處,引導學生說服你,學生會很感興趣,以能說服老師,質疑課本而自豪。

  例如學習了《莫高窟》的藏經洞后:

  師: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生: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有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生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

  生(齊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師: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意思重復嗎?為什么如此安排?

  師: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討論中,結合課外知識,自然而然地走進藝術寶庫,又一次回觀了課文,又一次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深得我國悠久的燦爛文化,為祖國的輝煌藝術成就贊嘆不已。“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讀得深情、讀得激昂。

  而對這兩句總結性語句的安排,學生的詮釋緊扣文本,詮釋得透徹、靈動。“明珠”詮釋結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處于“絲綢之路”上,位于廣闊的沙漠地帶;結合莫高窟輝煌的藝術成就。而“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重點放于總結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發現,學生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結構特點;“四字詞”的妙用;排比句的節奏韻律之美等等,這些語言形式的發現,無疑給了學生學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練筆訓練:模仿“彩塑” “壁畫”和“藏經洞”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種教學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尋“意”的解讀平衡,構筑起在文本語言文字叢林中走進走出,走一個來回的新解讀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尋找言意兼得落腳點,設計言意兼得路線圖,展開言意兼得閱讀場,實現言意兼得最優效。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得知文本內容涵義,得見文本形式秘密,語文老師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6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且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點讀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領悟寫作法等。

  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通讀了課文,并且再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導學生認真、扎實地經歷“初讀”的過程。再加上將利用網絡資源,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感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另外,發揮數字化平臺的輔助教學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開學沒多久就開始著手選材,收集資料,制作平臺的工作,盡量讓學生能夠利用豐富的平臺資源,更深入地學習課文,提高語文素養。課上,環節清晰,一環緊扣一環。設計的學習活動也很豐富。特別是教學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自由瀏覽網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特濃。然而綜觀本次教學過程,學生的確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學習了課文內容,但學習得還不夠深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

  1、整堂課的設計老師牽的多放的少。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是相似的,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總結學法,提出自學步驟,讓學生自學討論,在交流時教師再作適當地引導。這樣,就避免了教師帶著學生一個又一個問題機械似的走下去。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語言文字的工具性體現得不夠。由于這篇課文所處的位置較前,第一課時的教學與第二課時的教學間隔時間較長(中間隔了個期中考試),學生已經能把這篇課文熟練地背誦出來了,因此課堂上的朗讀激發不起他們的朗讀激情,學生讀得比較乏味。而這時我非但沒能用慷慨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反而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讀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飛天的那部分積累語言,雖然以幻燈片的形式擺出來了,學生也會背了,但感情地激發還不到位。

  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在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說了一句話,老師也就滿足了,而沒有引導學生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要說明的問題。尤其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想象片段的訓練,沒有落實到位。

  第一處是彩塑神態的想象,學生沒有明白老師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孫悟空”“有豬八戒”等,此時教師沒能很好的把學生引導到進行神態描寫的訓練上,而是進入了下一教學環節,沒能達到真正的訓練目的。

  第二處是飛天的想象。有好幾個同學站起來表達的都很美,但遺憾的是他們都只說了一句話,此時如果教師能適當點撥,說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別人的,變成一段話就更好了!”這樣無形之中就提醒了學生,相信他們會越說越多,越說越美的。另外,這里如果能加進一些圖片的支撐,學生的語言可能會更豐富。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7

  預設目標:

  1、感受敦煌莫高窟這個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的魅力,為這顆璀璨的藝術明珠而驕傲。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并理解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佛",朗讀、背誦,積累語言。

  3、學會找重點詞句,正確理解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仔細研讀第4段,了解其寫作順序,及對人物細致入微的動態描寫,學有余力者可進行仿寫。(上限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難點:了解作者精妙的寫法(順序與用詞,見聞與聯想)

  課時安排:2課時

  預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ㄅ浜险n件,教師講述)在我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除了茫茫的戈壁、黃沙,還有一顆耀眼的明珠,閃爍著迷人的'光彩,那便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它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敦煌莫高窟》。目前保存下來的492個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3000余尊,各種壁畫45000多平方米。

  敦煌莫高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接答,允許答案的不同)

 。ǘ┙议_面紗,初識寶庫。

  1、仔細讀讀課文開頭,想想莫高窟因何成為藝術寶庫?

  2、自由朗讀"塑像"或"壁畫"其中的一塊,用書中的一句話概括"塑像"與"壁畫"給人的總印象。(主旨在找出重點詞句)

  (三)走入寶庫,欣賞藝術。

  1、反饋句子,闡述理由。

  2、感情朗讀,欣賞藝術。

 。ㄋ模v足壁畫,體會魅力。

  1、指名用不同的方法讀讀"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2、當你駐足在一幅壁畫前,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這是怎樣的一幅畫?(出示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畫的輪廓。

  3、再次與課文對話,自由讀第4自然段,把這幅畫讀活。

  4、全班齊讀,用朗讀來奏響這美的交響曲。

  5、通過多媒體欣賞壁畫(遠景→中景→近景→特寫→真人表演)

  6、駐足畫前,看著看著,作者有何感受?(老師引讀第5自然段)

  7、你呢,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ㄎ澹┦惆l情感,搜集資料。

  1、作業(任選一題)

 、賹懴履愕母惺,想說的,想做的。

 、趶慕處熃o出的幾幅壁畫中選擇一幅仿照第4段的寫法,介紹壁畫。

  2、告訴學生搜集莫高窟資料的網站。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對象及學習需要分析: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一方面他們想更多地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特別是我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進一步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的能力!赌呖摺肺馁|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欣賞圖片,閱讀美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自學能力還有待加強。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莫高窟的多媒體課件及錄象片段。

  開課時,看課文錄象,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聽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在網上(網址:)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認識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最后再次聽錄音,看課文錄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設計理念: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朗讀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3、架設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知識面,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想。▽W生看課文錄象,配有解說)

  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回答。)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叟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莫高窟充滿了神秘感,它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以及在我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以看錄象為切入口,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勖鞔_讀書的要求,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正音。

 。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導分段。

  [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分段,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提高閱讀能力。]

  三、主動探究,朗讀感悟

  1、交流:同學們,剛才在錄象上你們看到了洞窟內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畫、藏經洞),看了這些景物,叫人贊嘆不已。有一位作家參觀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筆寫了下來,那么,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呢?(指名分讀第2、3、4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蹖W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時先“扶”學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訓練,體現了一定的層次性。]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

 。3)學生交流質疑,教師相機點撥。

 、伲c擊彩塑)引導學生瀏覽各種神態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樣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等詞。

 、冢c擊“彩塑”中的“臥佛”)課文是如何描述臥佛的呢?

 。蹖W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在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通過上網欣賞圖片,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勖鎸@一尊尊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的彩塑,游人在觀光時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

 。4)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結合評價,指導朗讀)

 。5)(點擊第2自然段填空題)按原文口頭填空,指導背誦。

 。6)小結學法。

  ①找中心句②讀文質疑③品讀背誦

 。蹥w納出學法,為學生自學下面的段落作一個范例。]

  3、學習第3自然段

  (1)根據學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2)討論交流自學效果。(先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討論的結果。)

 。叟囵B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3)朗讀體會,想象畫面。

 、伲c擊“壁畫”)欣賞各種姿態的飛天圖,朗讀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

 。ǔ鍪尽坝小小小有……”的排比句式,學習“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寫法。)

  ②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

 。c擊句子“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引導學生改為“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有……”的句式。)

 、坌蕾p課文插圖,你能用這樣的句子來介紹圖上的內容嗎?(發揮想象,從游人說開去。)

 。蹖⒃炀溆柧殱B透在“讀’的訓練中,既沒有離開課文,破壞“讀”的整體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4)引讀背誦。

  4、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用以上方法自讀、質疑、討論。

 。2)介紹“藏經洞”的發現及遭帝國主義掠奪的情況。

 。3)指導朗讀、背誦。

 。鄯攀肿寣W生自讀自悟,培養自能讀書的能力。]

  5、學習課文第三段

 。1)介紹敦煌文化,理解“舉世聞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引導學生去聯想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結晶”的意思。

  (3)指導朗讀。

 。垡龑W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恰當意思。]

  6、學習課文第一段。

  (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哪兒呢?齊讀第一段。

 。2)(點擊“莫高窟”)圖文對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四、聽課文錄音,看有關錄象資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這是對全文的“反芻”,使學生對莫高窟有一個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五、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同學們,剛才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游客介紹?

  2、練習、展示、評議。

  六、課外延伸,構建聯系

 。c擊背景音樂,出示作業 ,兩題可以任選一題。)

  1、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說給家人、同學聽。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

  [讓學生從事感興趣的自主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效果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通過自讀自悟、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與作者一起走進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環節的設計精當、巧妙,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白寣W生與文本對話”,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者在課的開始,語言渲染了莫高窟在我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并讓學生觀看課文錄象,整節課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會到了莫高窟的宏偉、神奇,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積累,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

  二、激發想象,感悟品味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教者采用變序手法,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訓練過程也體現了由“扶”到“放”的層次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莫高窟》一文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熏陶。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9

  發揮主體作用 注重實踐體驗

  ——《莫高窟》教學設計及評析

  石橋鎮官莊小學 蘇同雙

  一、學習《莫高窟》的準備過程

  1、預習課文,搜集與學習、生活相關的資料。

 。1)通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搜集介紹莫高窟的文字和圖片。

 。3)想想你游覽過的風景區,你最喜愛哪里,當時有什么感受?

  [為了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已有知識、生活經驗、書籍、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初步學習查找資料的方法。]

  2、討論、交流。簡述預習、自學課文情況,運用資料介紹莫高窟,談談作者對莫高窟的感受。

  3、推薦“導游”,組織“游人”群體。

 。1)聽了討論交流,你認為誰理解課文較深刻,推薦四位同學當“導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兒童組織三個“游人”群體,其他同學自愿報名參加其中一個群體。

  (3)“導游”和“游人”分別為“游覽莫高窟”課堂教學作準備,思考怎樣介紹,怎樣學習?教師擔任“總導游”,組織“導游”分工,適當提出要求。

  [增強學生相互間的交流和了解,營造生活化教學環境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形成學生合作學習的態勢,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學習主體的內在需要。]

  二、“導游解說式”課堂教學過程 

  1、“總導游”談話引入。

  我是大家這次“游覽”莫高窟的“總導游”。我們請出四位“導游”作向導,由“導游甲”帶路,主要的景物特點,分別由“導游乙、丙、丁”給大家作介紹。“游人”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導游”提出來。

  2、“導游甲”介紹莫高窟。

  (1)介紹我國的幾座石窟帶領“游人”進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讓游人對照圖,想象莫高窟“蜂窩似的”全貌,說說感受。

  [ 建立在教學中師生平等的關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合作精神,把教學的本質定位在“交往”上。]

  3、“導游乙”介紹“彩塑”。

 。1)電腦掃描“彩塑”的照片!皩в我摇睂φ债嬅娌⒛7伦藙。

 。2)請“游人”讀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睆亩鴰椭斫狻吧駪B各異”。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嘖嘖贊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讓“游人”說說。

 。4)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導游”和“游人”相互問答。體會彩塑鮮明的特點。

 。5)“老年游人”聯系看到過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態各異”展開聯想,加深情感體驗。

  4.“導游丙”介紹“壁畫”。

 。1)顯示電腦掃描的壁畫。

 。2)“導游丙”請“游人”觀察壁畫,再看課文的插圖,聯系起來進行想象。

 。3)“總導游”建議共同議論:“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聯系你的想象說說自己的感覺。

 。4)“總導游”請“青年游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飛天”的美景。

 。5)激發“游人”的情感,把描寫壁畫的第3自然段讀“美”、讀“活”。

  5、“導游丁”介紹“藏經洞”。

 。1)介紹藏經洞經書的多及遭帝國主義掠搶、破壞的情況。

 。2)請“少年兒童游人”表演強盜掠奪、破壞經書的動作、神態。

 。3)投影句子品讀,讀出自豪感和對帝國主義的憎恨。

  [學生作為“導游”和“游人”進行綜合性的活動,介紹莫高窟幾方面的景物特點,學習運用資料、聯系生活多角度加強體驗,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發展了思維,拓寬了知識面。教師作為“總導游”兼“游人”出現,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比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語言文字,把讀和理解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親切,學起來輕松愉悅,讀得準確,讀得生動,讀得入情。]

  6、“總導游”主持大家議論。

  (1)請幾位“導游”說說,介紹了莫高窟哪幾方面,“游人”們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請自由發問,由“導游”解說。

 。2)請大家說說,為什么稱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三、小組朗讀交流,獲得審美體驗。

  1、請同學們畫出你最喜歡的語句,相互美美地讀一讀,表達你對最關注的敦煌文化的喜愛。

  2、你還可以運用什么形式表達你對莫高窟的喜愛,說說看。

  3、小組匯報。

  4、評議小結。

  [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創造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條件,表達自己的情感,暢談自己的感受。]

  [總評:《莫高窟》一課教學設計注意體現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確定、教學過程 的創新、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本質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個方面:

  1、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內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2、創新課堂教學過程 ,營造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綜合性活動氛圍,使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體驗建立起聯系,讓學生樂干嘗試、樂于參與、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發展自己的個性。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尋找、搜集和運用資料,運用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聯系生活,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發展。

  3、學生以“導游”、“游人”、“不同年齡游人群體”出現,進行有創意的閱讀,并運用“讀”、“思”、“議”、“討論交流”、“介紹解說”、“質疑問答”、“自悟體驗”、“欣賞評價”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學習,拓展學生思維的時間、空間,調動了學生多方面智力潛能,改變了教師單向提問、分析、講解的局面。這樣的教學必將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敦煌莫高窟藝術的特點,學習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2、感受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學過程:

  一、“總導游”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我是這次旅行的“總導游”。我們要請出四位“導游”作向導,由“導游甲”帶路,主要的景物特點,分別由“導游乙、丙、丁”給大家作介紹!坝稳恕眰儯惺裁磫栴},都可以向“導游”提出來。

  2、隨機指名學生當“導游”,其余學生當“游人”。

  二、分析課文

  1、展示圖片。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莫高窟,請“導游甲”為我們介紹一下概況。

  2、“導游甲”介紹莫高窟。

  (1)介紹莫高窟概況,讀課文第一段,帶領“游人”進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讓游人對照圖,想象莫高窟“蜂窩似的”全貌,說說感受。

  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3、“導游乙”介紹“彩塑”。

  同學們,剛才在錄象上你們看到了洞窟內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畫、藏經洞),看了這些景物,叫人贊嘆不已。你最喜歡什么?請你來當導游介紹一下。

 。1)展示“彩塑”的照片!皩в我摇睂φ债嬅娌⒛7伦藙。

 。2)請“游人”讀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從而幫助理解“神態各異”。

  瞧,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多么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著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了,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嘖嘖贊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讓“游人”說說。

 。4)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導游”和“游人”相互問答。體會彩塑鮮明的特點。

  再看,這就是那尊長長的臥佛,我們看到的僅僅是臥佛的頭部,這尊臥佛長達16米,你知道有多長嗎?大概有我們的兩個教室那么長呢!

 。5)你能聯系看到過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較,感受有什么不同嗎。

  (6)由“神態各異”展開聯想,加深情感體驗。

  你能把這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是的,看到這些色彩鮮艷,線條清晰的彩塑,使人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匠師們的精湛藝術和創造精神!

  4.“導游丙”介紹“壁畫”。

  走出彩塑,讓我們一起走進壯麗的壁畫藝術。請“導游丙”給我們介紹一下。

 。1)顯示電腦掃描的壁畫。

  請“導游丙”給我們介紹一下。是的,這些宏偉瑰麗的壁畫內容還很豐富多彩呢!有記錄……的,有描繪……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真是一本敦煌民風民俗的百科全書。

  (2)請“游人”觀察壁畫,再看課文的插圖,聯系起來進行想象。

  (3)“總導游”建議共同議論:

  是的,這些宏偉瑰麗的壁畫內容還很豐富多彩呢!有記錄……的,有描繪……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真是一本敦煌民風民俗的百科全書!能聯系你的想象說說自己的感覺嗎?

 。4)“總導游”請“游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飛天”的美景。

  壁畫上的飛天成百上千。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飛天嗎?你們用喜歡的語氣來讀一讀,好不好?

  指名讀,齊讀。

  真好,你們把這穿越千年的飛天表現得絢麗多彩,栩栩如生老師仿佛也看到了風姿綽約的飛天聽你們讀書真是一種美的享受。能告訴我,在讀這段話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激發“游人”的情感,把描寫壁畫的第3自然段讀“美”、讀“活”。

  ……省略號說明了什么?是的,成千上百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多得都寫不過來了,你能想象出壁畫上還有什么姿態的飛天嗎?(指名分說,然后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把它連起來)

  5、“導游丁”介紹“藏經洞”。

  我們欣賞了莫高窟的精美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莫高窟還有什么讓你喜歡的?(藏經洞)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壁畫,我們一起走進面積不大的藏經洞。 請“導游丁”給我們介紹一下。

  (1)介紹藏經洞經書的多及遭帝國主義掠搶、破壞的情況。

 。2)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說些什么嗎?

  (3)投影句子品讀,讀出自豪感和對帝國主義的憎恨。

  6、“總導游”主持大家議論。

 。1)請幾位“導游”說說,介紹了莫高窟哪幾方面,“游人”們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請自由發問,由“導游”解說。

  (2)請大家說說,為什么稱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莫高窟一個光彩奪目的名字,一個另人神往的藝術圣地;有人說,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有人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也有人說莫高窟凝結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寫作指導并配樂朗讀

  1、今天,我們能夠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莫高窟的無窮魅力,緣于影像上一幅幅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更緣于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請同學們瀏覽2~4自然段,看看每段的結構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把每個自然段的總起句畫出來。

  指名說。

  2、這三個自然段分別采用了總分的結構來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條理多清楚啊!請同學們再仔細研究一下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這兩句話在文中還起了什么作用?是的,這兩句話不僅概括了本自然段的意思,還把前后兩個自然段很自然地連了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多好的寫作方法啊,你記在心里了嗎?

  3、那就讓我們一起美美地把2~5自然段讀一讀,再次欣賞每一尊精妙絕倫的彩塑,每一幅栩栩如生的壁畫,感受古代藝術匠的巧奪天工,感受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

  三、小組朗讀交流,獲得審美體驗。

  1、請同學們畫出你最喜歡的語句,相互美美地讀一讀,表達你對最關注的敦煌文化的喜愛。

  2、你還可以運用什么形式表達你對莫高窟的喜愛,說說看。

  3、小組匯報。

  4、評議小結。

  莫高窟雖然地處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時他也是全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和佛教藝術中心。所以稱它是……(生接)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五、布置作業。

  作業超市:

  1下節課,我們有一個語文實踐活動,為莫高窟聘請小導游,條件就是對莫高窟的內容很熟悉(要會背誦課文),對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課文之外的資料),看誰能被聘上,希望同學們回去以后好好準備。

  2圍繞“壁畫上的飛天成百上千”寫一段話。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1

  一、說教材

  《莫高窟》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先寫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周圍環境,接著寫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特點,最后寫莫高窟是藝術寶庫。

  二、說目標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感受這些風景名勝的美麗,體會到作者蘊于字里行間的喜愛之情!备鶕缶V要求,課文類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文字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極好例子,可以通過朗讀的訓練,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2、借助圖片和音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莫高窟的藝術特點。

  根據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從本課描述的內容極具鑒賞性,在教學中運用展示圖片和音樂相結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多讀、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特點,這課學習的重點從內容上講欣賞莫高窟的藝術特點(彩塑、壁畫),難點就是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四、說教法

  《莫高窟》是繼講讀課文《江南水鄉——周莊》、《美麗的小興安嶺》、《香港夜色》之后的第四篇課文,學生對品讀課文佳句,欣賞風景名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本課立定于目標盡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

  下面,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談話導入,走進生活。

  教師出示泥塑、談繪畫,通過問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學生已有的認識,接著引出課題,借助圖片理解“窟”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樣,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尋找答案,激發學生走進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目的是為了后面學生找描寫彩塑、壁畫的內容打下鋪墊。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質疑問難,圍繞研究性的問題,學會篩選性閱讀,探討,我們的課堂充滿了問題,才會學趣盎然。(如果學生不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提問,養成能提問的好習慣。)

  四)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你最想讀哪一段內容?(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隨機進入,這樣,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尊重學生。)

  2、品讀“彩塑”一段。

 。1)朗讀感受:莫高窟的彩塑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特見解。)

 。2)欣賞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學生欣賞圖片,形象具體地感知了彩塑的神態。)

 。3)品味體驗:欣賞了彩塑,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繪彩塑的神態。)

  (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間蘊于情感。)

 。4)對話追問:同學們,我們學會品味語言還不夠,還要學會和課文對話,請你們追問一下古人,他們當時塑造神態各異的彩塑,心里是怎么想的?(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真正與課文對話,與課文交流,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5)美讀感悟:把你自己對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放音樂)學生配上動作。(此目的是通過美讀、模仿,讓學生體驗、感悟、熏陶,在語言的海洋里領會情感。)

 。6)想像說話: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贊嘆?(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憾和情感的共鳴。)

  3、總結言語感悟的策略。(放幻燈片)

  4、自主品讀彩塑一段,讀后匯報交流。

  5、欣賞了莫高窟的壁畫,此時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畫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用橫線畫出最能體現莫高窟地位的詞,你怎樣理解?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結晶”是什么意思?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領會莫高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并理解“結晶”的意思,激發學生對我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五)欣賞影片。

  進一步了解莫高窟的藝術,激發學生內心對莫高窟的欣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2

  1、導入:

  在我國西部甘肅省漫漫黃沙之中,有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游覽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很自然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景氛圍。

  使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網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點擊進入莫高窟網頁,認真閱讀2-4小節,網學習。

  2、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3、通過在線測試、學與玩來鞏固所學知識。

  1、帶著一定的學習目標,利用教師準備的網站進行自主學習。

  2、利用位置或興趣愛好組成各個不同的興趣學習小組,學習相關內容,討論相關問題。

  3、學習之后可利用在線測試和學與玩來測試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

  1、通過學習指南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團隊精神。

  3、通過在線測試和學與玩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自由交流

  1、組織學生進入討論交流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也可以提出質疑。

  2、教師可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

  根據自己對知識的學習,進入討論交流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見解。

  1、通過暢談深化學生對莫高窟的認識。

  2、培養學生解釋、組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討論交流里暢談就像同學們平時聚在一起討論問題一樣,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交流的氛圍。拓展

  延伸

  1、引導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帶領游客邊游覽邊介紹。

  2、把學習所得利用計算機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報等形式,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引導學生課后繼續通過信息博覽上網瀏覽相關網站,并且提供為學生解題的教師留言簿。

  1、組織學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莫高窟的`美麗風景。

  2、通過信息博覽繼續了解有關莫高窟的資料。

  3、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會給你滿意的回答。

  1、通過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課文內容,把知識消化透徹,把知識用活。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快速收集、處理、組織信息,逐步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來及時交流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3

  教學背景:

  《莫高窟》一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課前調查發現,課文中所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差距比較大,因此教學過程中大量運用網絡,讓學生對莫高窟有直觀的了解,為指導學生讀書做準備,從而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這種對話不僅是解讀文本,而且是要實現學生知識的自我構建,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蘇教國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18課的內容。課文生動介紹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藏有數萬件珍貴文物的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示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本課教學內容為第二課時,主要學習壁畫和藏經洞兩個方面。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學發現為主,教師從旁引導為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自豪,導入新授。

  1、昨天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莫高窟》,看這些詞語,能讀正確嗎?

  出示: 神態各異 威風凜凜 惟妙惟肖 嘖嘖贊嘆

  精妙絕倫 宏偉瑰麗 豐富多彩 漫天遨游

  指名讀前四個

  指名讀后四個

  2、詞語讀得很好。你能從中選用一兩個詞語說說你腦海中的莫高窟嗎?

  二、走近“壁畫”,領略魅力。

  1、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ǔ鍪荆┠呖卟粌H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指名讀。

  (2)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

 。ǔ鍪荆哼^渡句 承上啟下)

 。3)這個過渡句承上的部分是,男生說——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

  可見,課文前面部分寫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點是——(生)精妙絕倫。

 。ò鍟翰仕 精妙絕倫)

 。4)啟下的部分是——女生說: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接下來課文要寫的一定是壁畫,壁畫的特點是——(生)宏偉瑰麗。

 。ò鍟罕诋 宏偉瑰麗)

  2、上節課,我們已經欣賞了精妙絕倫的彩塑。這節課,我們重點來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

  再讀過渡句。

 。2)這句話中哪個詞寫出了壁畫的“宏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算。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上課的教室北面的墻壁,這個墻壁大概是2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于多少個這樣的墻壁?2300

 。3)想象一下,宏偉瑰麗的壁畫,相當于2300多個這樣的墻壁一字排開,多么宏偉!

  3、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節,然后利用網絡資源去自學。(遇到不懂的問題,利用百度搜索去查找答案。)

  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

  4、敦煌壁畫的繪畫時間前后長達一千多年,它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內容非常豐富,西方學者把敦煌壁畫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課文中這樣寫到——指名讀“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

  這是一個什么句式?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排比句。

  5、敦煌壁畫宏偉瑰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請同學們上網搜索一下,什么是“飛天”?并找找莫高窟里的飛天的圖片。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要把你剛才看到的飛天用朗讀表達出來,讀出美感,讀得讓我們身臨其境。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教師指導。

 。3)請同學們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得更好,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讀。要努力讀出形象,讀出美感。自己練。

  (4)準備好了嗎?我們班誰讀書最好?老師給你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想象畫面,用心去欣賞畫面。

 。5)在全部敦煌壁畫中,有四千多姿態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真是嫵媚動人,姿態萬千。難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出示寫飛天的句子。)

  (7)同學們,發現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了嗎?

  (8)能記住寫飛天的句子嗎?自己先試試。會背了就舉手告訴我。

  6、同學們,飛天是不是只有這五種形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和四字詞語寫一寫飛天,寫一種正常,寫兩種超常,如果你一不小心寫出三種,那就太有才了。如果有困難,可以再一次看看網上的飛天的圖片。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 ;有的 , ……

  師提示:一切的想象都來源于生活,藝術家們也是依據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形象創作出飛天形象的。同學們要聯系生活,大膽想象。

  (2)指名交流。

  7、每一位中外游客,置身于宏偉瑰麗的敦煌壁畫前,都會流連忘返、舉步不前。讓我們再來領略一番這個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

  8、所以我們說——(出示,引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每一個到莫高窟的人,參觀了精妙絕倫的彩塑,欣賞了宏偉瑰麗的壁畫,一定還要去看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板書:藏經洞)

  其實,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沒有,人們為什么還一定要到藏經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節,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

  2、指名交流。

  教師對話:

  A、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個句子,(“洞里曾藏有……”一句)你能從中讀出什么?(板書:藏品豐富)

  請大家注意一下“曾”字,你從“曾”字讀出了什么?

 。1)藏經洞里曾經藏有豐富的藏品,封存著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F在沒有了。

 。2)帝國主義分子的野蠻與無恥……

  B、這數萬多件珍貴文物到哪里去了?請同學們打開百度網站去尋找答案。

  1907、1914年英國人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廉價騙購藏經洞遺物精華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價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1914年,俄國人奧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同學們,如果藏經洞現在才被發現,才被打開,這些文物的命運將會怎樣?你為什么這么說?

  3、是啊,我們多么希望歷史能夠被改寫,但歷史畢竟已經成為現實。藏經洞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滄桑,也激發了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動力。

  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讀第四節。(齊讀。)

  4、大量珍貴的敦煌文物讓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和文明的偉大魅力。

  所以我們說——(出示,齊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板書:藝術寶庫)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展。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4自然段。

  2、請同學們繼續上網閱讀,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資料。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大量的圖片、視頻內容沖擊著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對不太了解的敦煌莫高窟藝術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識,這樣讀課文時也就不至于那么枯燥無味。有了這樣直觀的認識之后,學生讀出的文字背后的東西也就越多,課堂上生成的東西也就越多。因為本節課利用了百度搜索,網絡資源是海量的,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課前一定要對莫高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之外,還要教會學生資源的甄別,去偽存真。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點與地位

  《敦煌莫高窟》為八年級16冊教材的開篇課。與前三冊開篇欣賞課相比,此課打破了單純的美術作品的介紹,而是將其放置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從多角度理解敦煌藝術,同時也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產生認識,具有較強的藝術風格,民族特色,時代特征,是對我國及其寶貴的文化遺產深入接觸與理解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獲得多種情感體驗,樹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較大的作用。

  2、教材的主要內容

  學習本課,主要內容包括三層:第一層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并鏈接敦煌歷史和我國其他的著名石窟,從石窟藝術追溯佛教的起源;第二層從對雕塑、壁畫的欣賞,引申到對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宗教文化的了解;第三層通過藏經洞的發現和遭受的掠奪,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建立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三個層次的內容在課堂中整和為五個探究主題:佛教與中國古代的主要石窟;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畫;近現代的莫高窟與石窟保護。本課的練習中根據五個探究主題提出了總結性和引深性問答題

  二、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的目標

  (1)對佛教傳入我國及我國四大石窟藝術的概況有初步了解

  (2)對敦煌石窟主要時期的彩塑和壁畫的特點有所認識

 。3)通過欣賞理解政治、經濟、歷史對藝術的影響,理解石窟藝術是吸收和融合外來藝術而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形式,注重對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

  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1)通過網絡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熟悉查找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服務的技能。通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了解佛教與石窟藝術的發展,能夠對莫高窟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形象特色和藝術效果的分析。

  (3)通過課堂交流互動,藝術創作,深入理解石窟藝術的精髓,能夠運用技能技法表達自己的藝術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和深入學習充分認識我國石窟藝術的偉大成就,感受我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培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強愛國熱情。

  (2)通過了解敦煌的近現代的發現與遭受的掠奪,認識敦煌莫高窟作為石窟藝術寶庫的價值,藝術品的珍貴,激發學生了解和學習藝術經典,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增強為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的責任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處理

  1、重點:對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畫的藝術成就的認識與欣賞。

  由于學生欣賞能力的提高都有賴于大量感官信息的直觀作用,對本課重點的處理是通過網上自主學習,小組互動討論,在學生自學并展示自學成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然后再指導其深入討論、釋疑而解決的。

  2、難點:與政治歷史相結合理解石窟藝術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

  本課難點問題涉及政治、歷史、宗教多方面因素,以初二學生目前的知識層次與藝術鑒賞經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采用對比欣賞、假設質疑、教師引領,結合具體的代表作品分析,運用簡化的語言,配合圖像直觀的欣賞,通過不同朝代作品的對比,同一朝代不同形式的作品對比,讓學生感受討論,然后再結合政治、歷史分析原因,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上升理解高度。另外本課設計了《敦煌莫高窟欣賞問卷》針對每個知識點提出了總結性引深性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參與活動,目的明確,思路清晰,活動后又能及時鞏固重難點內容。

  四、學情分析

  敦煌莫高窟對許多人來說都不陌生,但又了解不多,由于一些電影、傳說,使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從這一點來說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為一節欣賞課其內容含量較大,易流于表面的理解,常規課堂教學勢必會出現時間緊、偏重于講解、缺乏活動、氣氛沉悶的現象。在老師的一味講授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失去興趣,而且一節課的時間,欣賞講解是有限的。所以保持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是深入理解本課內容的關鍵。

  之所以采用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是因為八年級學生對知識、對社會充滿好奇與渴望,而又不愿被動接受,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理解能力,另外網絡世界為他們提供了廣闊天地。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絡,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因此對本課的大部分知識完全可以由學生自己查閱學習,但八年級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歷史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將藝術上升至歷史、政治高度理解還有一定困難,缺乏必要的指導。所以教師可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引深問題,提高理解能力。學生自學與教師引領相結合。為使自主探究的過程更有效,我同時采用了“自學—指導”的互動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為了“激其情,發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在了解了敦煌藝術,領略了輝煌成就的中國石窟藝術后,進入了屈辱的、悲壯的被掠史,這必然會使他們的情緒發生反差較大的波動。而此時的青少年學生恰恰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東西,從而獲得情感體驗。

  五、設計理念

  1、教法

  本課的教學方法是以史實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情境為主線;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以活動為實現方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經過全體課堂參與者的閱讀、思考、討論、研究分析、對比,甚至沖突、爭論,使每一個學習者都經歷了一個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完善情感、升華人格的自主學習過程。第一階段,將學生分組,分主題,利用網絡搜集資料,自學探究。教師引導、幫助學生完成搜集及信息整和,并以書面形式進行總結概括。第二階段,全班交流學習,各組由代表發言,結合圖片欣賞,講述所探究的主題。教師引深內容,學生思考回答第三階段,創作展示階段,各小組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以敦煌為表現對象,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教師引導幫助。

  具體到本課“自學-指導”教學模式與自主探究性學習法珠聯璧合,把整課分成形成問題,自學探究;討論質疑,合作學習;形成結論,展示交流,藝術創作,抒發情懷四個環節。由學生自行結組、自行選題,充分利用我校的網絡資源結合信息技術課上的瀏覽網頁訓練,網上自學,質疑討論,課上展示,最后創作,輕松的實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主發展。

  2、學法

  本著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這樣一個根本目標,我采用了自主性學習法。具體方法有研究性學習法、合作性學習法、體驗性學習法、交流性學習法等。

  六、教學過程

  1、形成問題,自學探究。

  本階段由一課時及一周的課余時間完成。第一課時,教師由教材中《西方凈土變》引出談論話題,通過師生交談,了解學生已知的情況,由提問引發學生思考,形成古代典型石窟的情況即四大石窟藝術的介紹、敦煌的歷史發展與莫高窟的發展簡介、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畫、近現代的莫高窟五個探究主題,學生分組選題,教師協調。學生利用網絡、圖書等收集相關資料,教師提供條件,幫助學生開展活動,引導信息的搜集及整和。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策劃能力。

  2、討論質疑,合作學習。

  初步搜集理解學習內容之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圍繞主題明確主要內容搜集點,理清思路,不斷完善、深化學習內容。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合作學習,掌握所學習內容,鍛煉提升與人交流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

  3、形成結論,交流探討。

  本階段由一節課時完成。各小組選擇代表,講述所探究主題的學習結果,通過交流使全班同學全面的了解敦煌莫高窟及相關內容。

  情景導入:聆聽佛教音樂,創建課堂氛圍,引入談論話題,師生互動說一說佛教的相關知識,如佛教的傳入,佛教教義的理解,古代的絲綢之路,點出敦煌,為后面的內容打下伏筆。關于佛教作為外來宗教被封建社會統治者所接納的原因及佛教美術產生的原因的理解,以“假如你是統治者,你的臣民都能安照佛教教義來做,你會怎樣?”“假如你是佛教傳播者,你有什么辦法讓眾多不識字的人讀懂佛教呢?”的設問,誘發學生思考,自己獲得答案。這種假設化嚴肅為趣味,并形象的點出了問題的實質,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易于接受。

  教學目標:創設課堂教學情景,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小組展示:明白了了解石窟藝術全盛時期的狀況,體會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引入佛教文化之一石窟藝術的學習!八拇笫咚囆g的欣賞”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內容包括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崗石窟、麥積山石窟的建造時間,地理位置,洞窟數量,彩塑及壁畫情況,藝術特色。

  “敦煌歷史與古絲綢之路”主題的探討:由研究此主題的小組代表講述研究結果。內容包括古絲綢之路,敦煌歷史,莫高窟發展的大概情況。形成特定的教學情景,全景了解所要理解的敦煌莫高窟,為深入理解藝術作品,做好與歷史背景結合的鋪墊。

  “莫高窟的彩塑”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彩塑的總體情況,分析主要朝代的彩塑的特點,彩塑的主要樣式,結合圖片欣賞理解。對比西魏、隋、唐的彩塑,感受發展狀況,及經濟對藝術的影響。

  “莫高窟的壁畫”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介紹整個壁畫的情況、分布,壁畫的種類,展示代表性壁畫,講述與欣賞結合。

  請研究壁畫主題小組介紹所了解的壁畫故事,講述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欣賞故事的壁畫,點出典型朝代的壁畫故事內容,結合政治理解內容不同的原因。

  介紹莫高窟的飛天,了解飛天,欣賞不同朝代的飛天。

  教師提問:結合繪畫、彩塑、壁畫中唐代的人物藝術形象,請同學們說一說唐代人物形象的特點。教師點出此時的石窟藝術已不單純是為了宣揚佛教,而是升華為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她才使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為之神往。

  “莫高窟近現代情況”主題的探討:小組代表講述藏經洞的發現經過,洞內的藏品,被盜的情況,思考為何清代中國的歷史文物會屢次遭受掠奪。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我該如何保護文物,愛護文物”話題的探討。

  教學目標:通過小組展示,相互交流學習,掌握知識學習內容;通過教師提問,深化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

  反饋鞏固:請各組結合《敦煌莫高窟》欣賞思考問卷,討論答案,交流見解,深入思考,鞏固學習內容。鼓勵課下多交流。

  總結全課的表現情況,鼓勵學生在創作階段更進一步。布置藝術創作,展示交流階段的任務。

  出示展示的形式:黑板報、手抄報、文章、詩歌、繪畫、泥塑等。

  展示要求:各組選擇展示形式,一周完成,下節評比,并向全校展示。

  教學目標:反饋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再次相互交流,鞏固學習內容的理解;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4、藝術創作,抒發情懷。

  本階段由一周課余時間及一課時完成。小組課余完成藝術創作,課堂展示。

 。1)小組最后調整作品,準備展示。

  (2)分組展示評述本組的作品,每組2-3件作品。

 。3)全班互相評價。

 。4)粘貼布置成展版,在校園內展示,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敦煌藝術。

  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利用藝術形式表達觀點,抒發感情的能力。

  七、教學反思:

  《敦煌莫高窟》一課的欣賞,內容含量較大,易于流于表面的了解。在設計此課時考慮到教學任務的完成及教學內容深度的挖掘,我覺得運用常規教學可能會造成時間緊張,學習枯燥,課堂沉悶的局面,所以在設計全課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及自學能力的發揮,我與計算機學科教師協調,將學生帶入機房,嘗試運用自學探究試的學習方式,安排學生分組、分主題,通過網絡,合作深入了解學習內容。然后由各組的總結式的發言,相互交流,全面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則通過提問、引導,將內容引深,結合歷史、政治理解藝術發展的條件及繼承發揚傳統藝術的意義。最后再由小組合作,進行有關的藝術創作,升化學習內容的理解,提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

  這樣設計首先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積極的自覺探究學習;其次鍛煉了學生多種能力,如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語言表述能力等等;另外也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內容含量增大,教學層次分明。在第二部分的課堂交流過程中,我將學生的演講作為明線,教師的縱橫相聯的提問引深作為暗線,豐富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印象,提升學習理解高度。最后由欣賞問卷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清晰的思路,并加強學生之間的自覺主動的交流。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莫高窟教學反思(精選7篇)

    莫高窟教學反思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為了讓學生更透徹地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文章從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三方面為學生作了介紹。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課時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練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3,體會藝術寶庫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學重難點:1,能...

  • 《莫高窟》導學案(通用15篇)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過程與方法:以自讀自悟為主,積極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 18莫高窟(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我國民族文化的感情。2、學習準確地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3、背誦課文第2、3、4自然段。...

  • 《莫高窟》賞析(通用16篇)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在古絲綢之路上,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藏著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那就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莫高窟)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莫高窟,再次領略它那迷人的風采。...

  • 《莫高窟》案例(精選13篇)

    課時目標: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讀課文。...

  • 莫高窟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 莫高窟說課稿(精選9篇)

    《莫高窟》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 莫高窟(精選15篇)

    一、抄詞二、畫去加點字不正確的音敦煌(dēn dūn) 帛畫(bó jǐn) 銀弦(xuán xián)瑰麗(guī guì) 佛像(fó fú) 惟妙惟肖(xiāo xiào)三、畫出句子中的錯別字,并訂正在括號里1、看到這一遵遵惟妙惟肖的采塑,游人無不...

  • 《莫高窟》預習導案(精選15篇)

    我的收獲1.通過預習,你掌握了課文中的那些詞語?2.讀課文,試著給這篇文章編寫提綱。3.學習第一自然段,思考:(1)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那句話寫的?(2)你覺得彩塑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4.猜一猜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

  • 《莫高窟》練習測評(精選13篇)

    智慧小木屋◎南山一望曉煙收,石洞嶺岈景色幽。古佛莊嚴千變相,殘碑剝蝕幾經秋。摩挲銅狄空追憶,閱歷滄桑任去留。玉塞原通天竺國,不須帆海覓瀛州。開心一練一、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3篇)

    一、復習檢查: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景物呢?2、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談談自己初讀后印象,不要求全面、具體,能說出總體印象就行)二、讀講課文:1、同學們,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畫、藏經洞等,看了這些景...

  • 《莫高窟》說課設計(精選13篇)

    一、說教材《莫高窟》是西師版小學語文第6冊第三單元的第四篇文章。前接世界一流的《香港夜色》,后接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長城和運河》。所有這一切都那么美麗迷人,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 《莫高窟》教學實錄(精選13篇)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教師點擊課件出示祖國版圖、甘肅省區圖和莫高窟外景圖)這就是偉大祖國的版圖,在祖國的西北有一個省份叫甘肅省,(出示甘肅省版圖)在甘肅省敦煌市的東南有兩座山,一座是三危山,一座是鳴沙山,在兩座山谷底的絕...

  • 莫高窟 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營造氛圍莫高窟,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漫長的歷程,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敦煌燦爛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藝術,那遍地的文物遺跡,那浩瀚的典籍文獻,那神秘的高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牙克石市| 精河县| 中方县| 宜丰县| 商都县| 苍山县| 安乡县| 且末县| 祁东县| 丰镇市| 龙陵县| 武冈市| 霸州市| 台中县| 江达县| 旌德县| 开化县| 衡水市| 富阳市| 聊城市| 威宁| 阿克苏市| 台山市| 浙江省| 星子县| 黔南| 调兵山市| 从江县| 铁岭市| 上饶县| 攀枝花市| 伊宁市| 浦江县| 赫章县| 巫溪县| 民和| 靖西县| 乌海市| 朝阳区|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