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精選5篇)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借助“漫畫”這一主題設計習作教學,進行習作練習。
2. 進一步
3. 進一步領會習作要有具體的內容,要有真切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生創作漫畫并積極介紹漫畫。引導學生“獨特的思維,獨特的創意。”
習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個各類漫畫等。
教學時間:約 分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展示漫畫
1.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漫畫。
(1) 指名學生介紹自己的漫畫,著重介紹最有特色的地方。
(2) 師生評價
(從創意、介紹時的言行、介紹時的情感等角度進行)
(3) 同學或小組之間相互介紹,相互評價。
(4) 教師小結
三:創作漫畫
1. 根據前圖創作
2. 交流自己創作時的感受
四:自由習作
1. 談話討論習作題材
2. 多角度寫片段
3. 評改 (1)選代表性片段進行評析(評析標準是有無將內容寫具體,有無表達自己真切的感情)
(2)學生朗讀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句子,進行評點
4. 小結
五:拓展延伸
教學目標
4. 借助“漫畫”這一主題設計習作教學,進行習作練習。
5. 進一步
6. 進一步領會習作要有具體的內容,要有真切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生創作漫畫并積極介紹漫畫。引導學生“獨特的思維,獨特的創意。”
習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個各類漫畫等。
教學時間:約 分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展示漫畫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漫畫。
(5) 指名學生介紹自己的漫畫,著重介紹最有特色的地方。
(6) 師生評價
(從創意、介紹時的言行、介紹時的情感等角度進行)
(7) 同學或小組之間相互介紹,相互評價。
(8) 教師小結
三:創作漫畫
3. 根據前圖創作
4. 交流自己創作時的感受
四:自由習作
5. 談話討論習作題材
6. 多角度寫片段
7. 評改 (1)選代表性片段進行評析(評析標準是有無將內容寫具體,有無表達自己真切的感情)
(2)學生朗讀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句子,進行評點
8. 小結
9. 五: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
1. 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一名很能干的小說家,以前我們用筆描寫了充滿歡笑的勞動場
面,又抒發了對家鄉的一份份熱愛。今天,我們再一起聊聊另一個話題。(板書):漫畫。
2. 2003年,五洲漫畫高峰會議在我們中國舉行,中國記者就問日本漫畫家木村忠夫:“為
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歡漫畫呢?是不是漫畫曾引導了一種時尚嗎?”
木村忠夫就說:“是呀,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也正想知道。現在中國的年輕人、小孩不
是越來越喜歡漫畫了嗎?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
記者回答:“就是不明白啊,突然之間發現周圍的人都開始看漫畫了,從而還引導了一種時尚。”
3. 說到這里,我想問在座的同學,你看了漫畫以后,感覺怎么樣?
(預設:好玩、好看、幽默、很好笑、……)
4. 老師今天就把這又……又……的漫畫帶來了,你看看、想想,漫畫的特點是什么?
二:欣賞漫畫
1. 展示課件——漫畫欣賞)
2. 提問:漫畫的特點是什么呢?
(預設:夸張、變形、幽默、好笑、詼諧有趣、妙趣橫生、譏刺性、教育性……)
(1.漫畫的讀者對象。 2.內容生動有趣。 3.獲得一點啟迪。 4.漫畫中的主人公。
5.通過想象,編出情節。)
3. 小結:漫畫的特點
三:解說漫畫
1. 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漫畫,上臺為大家介紹一下。
淺入:1.漫畫畫了些什么?主要畫的是什么?只要事物有什么突出特點或表現
指導“說”
深入:1.充分發揮聯想,說出漫畫的畫面之意或圖中的意蘊。
2.著重引導第一個;評價第二……個。)
四 寫寫漫畫
讓“圖象”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字語言,變無聲圖畫變有聲語言。
討論寫什么?
怎么寫?
五 交流心得
1. 小組交流一下,誰寫得好?上臺交流
六 小結
1. 向學生推薦我們嘉興市的漫畫家的作品
2. 在最后,木村忠夫跟記者說:在北京開辦漫畫講座,主要幫助中國提高漫畫業的水平,讓更多的喜歡漫畫的朋友們得以一起交流,也讓更多喜歡漫畫的讀者看到好的漫畫書,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中國要自己創作更多更好的故事,中國的漫畫文化在年輕一代身上一定要發展。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 篇2
<<鯨>>
教學目標 :
1、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并領會“用具體數字”和“相比較”的方法去說明事物特點的好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鯨的進化過程。
教具準備:
電腦軟件
教學過程 :
設置懸念,喚起求知欲。
軟件顯示“深海中的鯨”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按鼠標,課題出。生齊讀:鯨。
設問激趣,引入新課。師: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謎。
創設情境,講授新課。
1、學習第一段
(1)讓學生看軟件,問:你覺得它的體形怎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筆畫下來。
(2)出示習題一
最大的鯨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國捕獲捕獲過一頭
的鯨,有長,一條舌頭就有大肥豬那么重。
要求學生口答,隨著學生的回答,用鼠標按出答案,并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用“舉數字”和“相比較”的方法來說明鯨的大的好處。
(3)學生朗讀以上的句子。
(4)小結。
作者抓住鯨“非常大”這個特點,運用了舉數字、做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學習第二段
(1)設問:大家看,鯨的身體十分像魚,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為什么不叫“鯨魚”呢?
(2)學生默讀第二段,思考上述問題。
(3)指名生回答。
(4)鯨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它為什么會在海洋里生活?
告訴學生什么叫哺乳動物,并舉例說明
請看鯨的進化過程——(軟件顯示)。
抓住“陸地”——“淺海”——“海洋”三個詞,讓學生懂得鯨為了生存下來,就得適應這個變化的環境,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自身體形及器官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鯨漸漸地變成了魚的樣子。
(出示習題二)
在,鯨的祖先生活在。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陸地的里。又經過了,鯨適應了的生活。
學生填空。抓住“很遠的古代”、“經過很長的年代”、“漸漸”等詞語,讓學生看出鯨進化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5)把習題齊讀一次。
(6)學生看軟件提示練習復述“鯨的進化過程”,再指名學生復述。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鯨的生活習性的,并給段落分層。
(2)學生回答。(從吃食、呼吸、睡覺、成長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3)齊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須鯨和齒鯨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體會兩種鯨吃食的方法、過程。
(4)前面課文提到,鯨不是魚類,是哺乳動物,哪些習性可以說明?請認真看書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軟件認識須鯨和齒鯨呼氣噴出的不同形狀的水柱。
②胎生。這一節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運用了具體數字來說明鯨的胎生情況和壽命之長。)認真讀讀有關句子。
(5)鯨睡覺時有什么特點?輕聲讀讀課文,找出鯨睡覺最明顯的特點,并畫下來。
挑選畫得好的,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出來,再出示軟件,使學生更清楚鯨睡覺的特點。
指導朗讀。
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糾正錯別字
2、誦讀與積累8個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3、寫好鋼筆字
4、口語交際:小小發布會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誦讀與背誦、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查找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并閱讀書中提到的8個成語的故事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糾正錯別字、不規范使用字
1)創設情境:小芳正在做作業,爸爸指出她寫的“蘭球”的“蘭”字寫錯了,小芳不服氣,爸爸說出了籃球的“籃”字的來源。
2)指名回答問題
3)介紹“蘭、藍、籃”的來源
2、教學第二部分:改正錯別字
1)指名讀題
2)自由讀4個句子,找找有沒有錯別字
3)學生試著改句中的錯別字。
4)師生共同改正錯別字。讓學生說出理由
5)教師小結。錯誤的原因:不了解詞義的來源而出錯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這四個成語。教師指出這幾個詞語都有錯別字
2)學生指出其中的錯誤,并思考為什么會出錯
3)指名改正錯別字,說出理由。(因為不了解詞義的來源而寫錯了的
4)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詞義的來源,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每個成語都有一個警世勸誡的哲理)
5、通過讀講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查成語詞典。
6、學生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第二課時
一、教學寫好鋼筆字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那些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撒大海、愛戴”等詞的間架寫法和整體布局
6、練習描紅
7、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學習毛筆字
1、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2、觀察:這兩個偏旁有什么共同特點?
3、指導:教師邊范寫邊講解“身字旁、舟字旁”的書寫方法
4、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5、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創設情景
課前,讓同學們都留心電視、廣播、報刊以及周圍發生的事,每人收集一些有價值的新聞。這節課,我們模擬“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就來開個“小小新聞發布會”。
1、分組推選“發言人”上臺發布新聞。 (要求“發言”的新聞有一定價值,通順、流暢)
2、“聽眾”現場提問,(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問題,做到問題有對性,表達清楚,流利)“發言人”當場給予回答
3、師生評議
三、總結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 篇4
第 六 單元 第7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人:趙海英
內 容
雨港基隆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雨港之美。
2.在文中找出重點詞句來體會雨港之美。
情感
態度
3.體會雨景之美,培養審美觀。
重 難 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解重點詞句來體會雨港之美。
教法
啟發引導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型
新授
學具
收集相關資料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揭示任務,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
2.揭示本課任務:學習《雨港基隆》,進行拓展閱讀。
二、學習課文《雨港基隆》
1.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什么?
2.引導學生談談雨港基隆給你留下的粗略印象。
(天氣變化無常、雨景美……)
3.學生交流。
4.指導學生再讀課文,劃出天氣無常的句子,嘗試著有感情朗讀。
(原來是蔚藍的天……使你的眼睛應接不暇。)
5.討論: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寫雨景美?
(1)電線上的雨點;
(2)傾盆大雨;
(3)驟雨初歇;
(4)晚上雨景。
6.指導學生選擇認為最美的句段嘗試有感情地朗讀。
7.指導學生賽讀:看誰讀出了雨景之美。
8.視屏欣賞雨景。
三、總結全文
1.了解本文寫作特點。
2.畫出好的詞句。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體會雨景之美,文章語句之美。
2.本課配套練習。
板書:
雨港基隆
電線上的雨點; 傾盆大雨;
驟雨初歇; 晚上雨景。
1. 進入新課學習。
2. 明確本課任務。
1.自由朗讀課文,明確短文主要內容。
2.談談雨港基隆粗略印象。
3.交流。
4. 再讀課文,劃出天氣無常的句子,嘗試著有感情朗讀。
5.討論。
6.有感情的朗讀。
7. 賽讀。
8.欣賞。
第 六 單元 第8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人:趙海英
內 容
綜合活動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能力
1.開展綜合活動,學會贊美、親近、了解和珍惜水。
2.通過搜集贊美詞了解和熱愛珍惜水。
情感
態度
3.培養學生熱愛并珍惜水的感情。
重 難 點
通過搜集贊美詞了解和熱愛珍惜水。
教法
啟發引導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型
新授
學具
收集相關資料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二、創設情景,課件欣賞:各種水的美景。
三、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水的語句。(課件展示)
1.古詩中的:如“唯見長江天際流”、“秋水共長天一色”……
2.詩歌中的:如“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洪湖水浪打浪……”
3.現代詩文的:如“溪間,采蓮,水珠滑走過荷錢……”、徐志摩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劃!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楚。”
四、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并引導學生欣賞感悟這些有關水的語句。
五、談談在生活中你對水有喜歡。(如喜歡游泳的講與水的感情;喜歡欣賞雨景的講雨景之美妙……)
六、布置作業:
1.了解我們用的自來水、井水是怎么來的。
2.調查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它們從哪來的。
3.接水實驗:看水龍頭一小時能滴多少水,并將結果乘以24(每天24)小時,計算一天會滴多少水。
進入新課。
欣賞。
交流
朗讀,感悟。
自由交談。
第 六 單元 第9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人:趙海英
內 容
綜合活動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能力
1.通過搜集贊美詞,調查等方式來了解和熱愛珍惜水。
2.通過對水的感情,學會珍惜水。
情感
態度
3.培養學生能夠與人溝通、善于交流,樂于戌人合作學習,并且在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重 難 點
培養學生能夠與人溝通、善于交流,樂于戌人合作學習,并且在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教法
引導、實驗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型
新授
學具
收集相關資料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第二課時
一、揭示任務,導入新課。
師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展開綜合活動,讓我們更加了解水,懂得該怎么去珍惜水。
二、引導交流,走進水的世界。
1.匯報課后調查的結果。
(1)我們用的自來水、井水是怎么來的。
(2)河面漂浮物是什么?從哪里來的?有什么體會。 2.課堂小實驗,說說你觀察到什么,有什么體會。
(1)接水實驗:看水龍頭一分鐘能滴多少水,并將結果乘
60(每小時60分鐘)再乘以24(每天24小時),看看一天會有多少水。
(2)放大鏡觀察水,折射、沸騰、溶解糖等實驗。
三、簡單了解習作。
1.圍繞珍惜水的話題,結合實際,談談平時對水的珍惜。
(1)如何珍惜。
(2)如何不珍惜。
2.指導選材,提示啟發。
四、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水的詩句。
2.說一個有關水的故事。
相關資料:
(一)贊美水
1.古詩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詩中水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2.歌曲:《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洪湖水浪打浪》
(二)親近水
1.自來水和井水是怎樣來
自來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之一,自來水的生產流程并不簡單,(共分為四道生產工序),讓大家增進對自來水生產的了解:
第一道生產工序--反應,其過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網格反應池”。原水是指未經加工的自來水生產用水。通常原水中都帶有諸如藻類、腐殖質、泥沙之類的輕微顆粒,這時自來水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在原水中投加“凈水劑”——堿式氯化鋁(俗稱為礬),堿式氯化鋁在原水中可產生正電荷,令水中的輕微顆粒受靜電作用而形成較大的顆粒團,以易于沉淀。
井水是通過人工從地下陰河中取水或通過天然形成的管道(比如天然噴泉孔)流出來的。
進入新課。
1.匯報課后調查的結果
2.課堂小實驗。
簡單習作。
了解有關水的資料。
第 六 單元 第10課時 總第 課時 備課人:趙海英
內 容
作文指導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能力
通過談話的方式,聊幾個和水有關的話題,力求激發學生的
寫作愿望,寫作靈感,幫助學生疏理寫作思路,明確寫作方
法。
情感
態度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
重 難 點
激發學生的寫作愿望,明確寫作方法。
教法
啟發引導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型
習作
學具
收集相關資料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引起注意,進入狀態
二、話題1 :我從來沒想過(板書:我從來沒想過)
師:先想一想,在第六單元里,我們都學過哪些和水有關的文章。(指學生自由說)
師:在學習《一個蘋果》這篇課文以前,你想過一個蘋果會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嗎?為什么沒想過?(指學生自由說)在學習《一個蘋果》這篇課文以前,你想過咬一小口蘋果是對戰友的關愛嗎?現在想到了你有什么新的感悟?看,大家已經寫出一段作文了。不信,你聽——
師:“我從來沒想過,一個蘋果竟會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我們現在,別說一個蘋果,就是一筐蘋果,想吃也可以拿到,而在那艱苦的戰爭年代,只咬一小口,就是對戰友真切的關懷和深深的友愛。”你覺得這樣寫行嗎?
師:那現在想想,在《水就是生命》這篇課文中,有哪些是以前你不曾知道或從來沒想過的呢? 如果讓你寫“從來沒想過”,你覺得要寫清楚什么呢?
師:在《雨港基隆》、《古詩二首》等課文以及生活中你還有沒有“從來沒想過”的呢?想一想和同桌交流。
三、話題2 :高臺山水
師:在《同步閱讀文庫》“水”這一單元中,哪一篇文章你最喜歡?為什么喜歡它?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文章?因為他愛桂林山水,要贊美它。我們美麗的家鄉──高臺,不也山明水秀嗎?可不可以贊美一下“高臺山水”呢?
師:說一說高臺有哪些可愛、可贊的水?
師:如果你選了其中的一景,你準備抓住它什么特點?
師:其實喜愛水、贊美水還可以有另一種方式——我們不只看到家鄉迷人的山水,我們在水的懷抱里盡情地游戲過呢!玩兒過水吧?游泳、摸魚、捉蝦、打水仗……有過其中經歷的同學舉手。說說你印象最深,玩兒得最快樂的一次。
四、話題3 :從喊叫水鄉回來
師:水是這樣的美好,可又是這樣的普通,以至于我們每天都和水打交道,卻不曾想過,有些地方水簡直比油都珍貴。說說你知道的最缺水的地方,那兒缺水到了什么程度。
師:老師知道有一個地方叫“喊叫水鄉”,那里是什么情況呢?老師這有一段文字,讓我們隨著這段文字一起到“喊叫水鄉有”看看——(課件出示文字,并指一生聲情并茂地朗讀,隨后師介紹“一瓶礦泉水”的故事)
師:到過了喊叫水鄉,看到了那里的情況,你的心情怎樣? 師:世界上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珍惜水,也許明天我們的家鄉也會成為喊叫水鄉。
師:終于回到了我們可愛的家鄉——高臺。從喊叫水鄉回來,再看看我們日常的用水,有哪些時候是浪費了水呢?
師:我們也可以以“從喊叫水鄉回來”為題,寫一寫自己今后要怎樣節約用水。
五、話題4 :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
看啊,人們亂砍亂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垃圾污染了江河,讓清水無處可逃。可悲啊,河流枯竭,大地干裂——清水,這是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清水。同學們,伸出你的手,捧著這世界上最后一滴清水,你想到了什么?你打算怎樣使用這最后一滴水呢?(可以寫成一篇想象作文)
六、定題,構思全文
同學們,現在讓你寫一篇關于水的作文,你有話可說嗎?有把握嗎?閉上眼睛,想想你準備寫什么,打算怎么寫。(隨后簡單調查,了解學生都打算寫什么)
七、結束
有了思路,有了題目,再用心推敲詞句,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相信大家能寫出優秀的作文。
八、作業:完成作文。
進入課堂。
圍繞話題1交流。
學生自由說。
學生思考后自由說。
圍繞話題2進行
交流。
先在小組中說,再推薦一名學生說給大家聽。聽后師生評議,進一步指導,明確要寫好這樣的作文,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
圍繞話題3進行交流。
生自由說。
圍繞話題4進行交流。
定題,構思全文。
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2、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學過程
一、教學“語文與生活”第一部分
1、自由讀,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2、指名讀。
3、你對“哥哥”的一句話演說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說說理由。(最會說的未必是本領最高的;有真才實學的人,不一定是話說得最多的人;從說與做來看,做比說更重要,只說不干的人,將一事無成。)
4、小結:要理解別人的言外之意。
二、教學“語文與生活”第二部分
1、出示圖:說說圖上分別畫的是什么?
2、將圖和名稱連線,找出這些物體的共同點。(它們都是航天器。)
3、在這些航天器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談談對它的了解。
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過程
一、教學“誦讀與感悟”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其他同學用筆劃出浪花和礁石說話時的語氣。
礁石 吼道 浪花 笑了笑
譏諷 ( )
有氣無力
聯系上下文,在括號內填寫合適的提示語
3、小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指名一組同學讀,大家評議。
4、讀了故事,給你什么啟示?
二、教學“寫好鋼筆字”
1、指導
朗讀這段話,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重點指導“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在整體布局中的寫法。
2、練習
描紅,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練習口語交際,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健康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學缺乏健康意識,養成了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這時,你就可以做他的健康小顧問。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
1、引導學生將課前搜集的資料回憶并整理出來。
2、學生針對本班同學的具體情況作介紹。
三、練習
1、指名上講臺當健康小顧問,介紹健康小常識。
2、同學提問,“小顧問”接受咨詢。
四、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