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
師:上課!
生:老師好。◤澭瞎
師:同學們好!(鞠躬)請坐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埃及的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金字塔。讓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語。(大屏幕出示:巍然屹立、傲對碧空、舉世聞名、宏偉、精巧、勤勞、聰明、智慧、結晶)
師:誰先來讀一讀?
生讀
師:通過你的朗讀,老師感覺到這些詞語是有溫度的,請坐。
師: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很到位,老師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氣勢了。
師:誰能聯系課文內容,用上這里的一兩個詞說一句話。
生: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對碧空。
師:你一下子用上了三個詞語,厲害!
師:誰再來說一說。
生: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你更厲害,居然用上了四個詞語。有沒有誰想挑戰一下的?
生: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勤勞而又聰明的古埃及人民建造的,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說得真好,請坐。
師:是。『陚ザ志傻陌<敖鹱炙o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書:宏偉 精巧)
師: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寫埃及金字塔宏偉的語句,我們在下面劃上橫線,寫埃及金字塔精巧的語句在下面劃上浪線。
生默讀課文,師巡視。
師:同學們,讀好了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誰先來?
生: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 一米 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段話是描寫金字塔宏偉的。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下面讓我們來好好感悟感悟這段話。
師:大屏幕出示: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師:這句話里有個詞語“摩天大廈”,摩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大屏幕出示)
摩:1、摩擦;2、接近;3、研究、切磋
師:你認為在這里應該選第幾種解釋?
生:第二種
師:那你能不能說說摩天大廈這個詞的意思呀?
生:快要接近天的大樓
師:能不能表達地再準確些?
生:形容大樓非常高
師:誰來讀一讀,一定要讓大家感受到金字塔真的很高很高啊!
生讀
師:不夠高,大概才十層吧!誰再來?
生朗讀
師:好像到了二十五層了,誰再說試一試?
生朗讀
師:老師感覺到了,已經到了頂層了。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這句話的后半部分可以去掉嗎?
大屏幕出示: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的摩天大廈。
這座塔高146米多。
生自由讀這兩句話。
生:不能,如果去掉,我們就不會想像出金字塔究竟有多高。
生:不能,如果去掉,這句話就不太形象了。
師:老師同意你們的說法,有了后半部分,讓我們形象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樓的高度。那么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呢?
生:作比較
師:完全正確。同學們要記住這種說明方法,在我們以后寫說明文時可以運用。
師:(大屏幕出示)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 一米 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大屏幕出示,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讀一讀這段話。
生:金字塔是由很多很多石頭壘起來的。
生:石頭很多,平均每塊重2.5噸呢!
師:每塊石頭很大,230萬塊石頭壘起來會怎么樣?用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巨大
生:龐大
師:是啊,巨大的金字塔看起來宏偉壯觀!
師:同學們這段話中的四個數字:(大屏幕出示)1千米、230萬塊、2.5噸、60萬節,這里叫什么說明方法呢?
生:列數字
師:老師發現沒有什么能難倒你們的,誰再來讀一讀金字塔精巧的語句?
生: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2
說教材內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贊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致,第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段文字語言精確,說明方法多樣。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說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埃及金字塔了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所以,我的教學重點是:用讀、議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對話,我的教學難點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說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經歷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去咀嚼文本的精華,在師生對話中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回憶詞語、聽寫的形式,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同時用所寫的詞語概述課文內容,回顧上節課所學。
二、話題導讀
1、由話題:金字塔是什么?展開交流,實現師生對話。教師適時板書,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重點品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三、探究意義
1、默讀課文,要求:勾畫出說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的句子。
繼續培養默讀能力,勾畫出重點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培養合作、表達能力。
3、集體交流
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
四、鞏固拓展
1、回答相關題目。
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是訓練快速答題的能力。
2、書面練習:你想對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們說些什么?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五、作業
運用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介紹生活中的一處景物。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
3、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4、了解課文列數據、做比較等說明方法,并體會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各種埃及金字塔的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說說你了解的金字塔。
3、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金字塔。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五、作業: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巧妙導入。
1、(出示金字塔圖片)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2、讀好這些詞。“傲對碧空”是什么意思?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找出過渡句, 并找出這句話中的重點詞語。
2、出示過渡句“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學生自讀這句話。
啟發: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把埃及的金字塔與海安建工大廈作比較感受它的高。
。4 )小結: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實在太宏偉了。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算一算,說一說(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說一說: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我估計,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學生交流。
。2 )指導朗讀
4、小結: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引讀)
四、自主探究,突破難點。
過渡:如此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找一找文中具體介紹了哪兩種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4、小結
6、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最后一節)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了,今天都帶來了嗎?趕快拿出來,告訴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1、指名說
2、明確要求:把收集到的資料自己先讀一讀,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紹的這項世界文化遺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的來描述的?
3、學生自讀資料。
4、指名上臺交流。
5、小結 。
六、總結課文,深化情感。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研究,我們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點與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其實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我們去讀書,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4
埃及的金字塔專題學習網站:
一、 說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說明文。同《秦兵馬俑》《音樂之都維也納》同屬第四單元。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其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課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致。
基于課文的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編寫意圖及本班學生學情,我擬訂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重點: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教學難點: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二、 說教法
1、質疑激趣法:濃厚的興趣是閱讀教學最有效的催化劑。本節課開始,我讓學生說一說“看到課文題目最想了解什么”這一話題,這樣讓學生自主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尊重了學生的閱讀愿望。
在教學科學建造部分時,又以“這樣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巧妙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究,急于探究。
2、直觀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地再現了金字塔建造的過程,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三、 說學法
1、讀中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以煩瑣地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在學生理解金字塔的特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行為。
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理解科學建造部分時,我讓學生組內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為突破教學難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閱讀理解與動手操作相結合。在學生理解與感受金字塔的科學建造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將閱讀理解和動手操作相結合,學生將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聰明與智慧。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本著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自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為主線的設計思路,依托文本,延伸文本,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探究。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學流程:
。ㄒ唬⒓ぐl興趣,導入新課
一上課,我從學生所熟悉的各種各樣的塔過渡到金字塔,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金字塔和普通的塔是不一樣的,然后讓學生說說看到課文題目后最想了解什么?學生勢必回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一開始便將學生的興趣給激發出來了,為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奠定了基礎。
(二)朗讀課文,感悟重點。
學生在提出了問題之后,我讓學生帶者自己提出來的問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誰在朗讀的過程中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親切的話語又一次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向了高潮。試想: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讀課文,閱讀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學生朗讀課文結束后,我讓學生匯報通過朗讀,你都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沒有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體現了個性化閱讀的理念,教師只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將重點板書在黑板上。
。ㄈ┲笇Ю首x,感受宏偉和精巧。
在感受金字塔的宏偉時,我首先讓學生找出寫金字塔宏偉的句子并讀一讀,然后抓住具體的語句進行指導朗讀,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感受金字塔的宏偉,并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作假設。在整個感受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講解,而是不斷向學生提出了讀好句子的要求,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在感受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特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精巧,教師還進行了補充說明:整座金字塔,沒有用一根鐵釘和一根木料。
。ㄋ模└形蚩茖W建造
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讀書實踐活動。在學習四、五段感悟科學建造時,我先讓學生默讀這兩段,并找出具體的句子讀一讀,然后以“老師還是感受不到金字塔到底是怎樣建造的”巧妙過渡,讓學生分組動手畫一畫,這樣不僅將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更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ㄎ澹⿲W習首尾,體驗情感。
學生感受了金字塔科學建造后,我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或者說想對埃及人民說什么,并過渡到首尾段落的學習,此時,我又讓學生結合金字塔的特點,再讀一讀首尾部分,學生感受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便很容易了。
(六)課堂拓展延伸
為了激發學生更進一步了解金字塔,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這也是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以及它建造過程的艱難與埃及人民的聰明、智慧,它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首是當之無愧的。
在出示了一段話后,我還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探究練習: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為什么被稱為文明古國?2)查找“世界八大奇跡” 的相關資料。(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著法老的尸體——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帶著小問號走進課堂,帶著大問號走出課堂”,把課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ㄆ撸┱n堂小結。
在結課時我簡單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總結,更重要的是用“相信你們通過努力學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來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偉更精巧的建筑”的話語,激發了學生從小學科學用科學的愿望。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基本訓練和學生的閱讀感悟相結合,注重了學生讀寫基本技能與語文實踐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希望引領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技能,升華情感,希望真正實現學生“享受課堂,快樂學習”的美好愿望。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感受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設計理念:
分小組合作探究專題,師點撥指導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走近埃及,遠遠地瞻仰了金字塔。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組與金字塔相關的詞語。
出示詞語:宏偉 精巧 輪廓 智慧 結晶 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烈日曝曬 舉世聞名 摩天大廈
生讀,齊讀。
2.你能用上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描繪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嗎?(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3.現在這座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出示句子引讀)
生讀:它們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質疑。(板書:智慧的結晶 建造)
4.是啊,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呢?(板書:?)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究的主題。
5.出示探究專題:1.金字塔的宏偉;
2.金字塔的精巧;
3.金字塔的建造。
讓我們一起深入課文,走近金字塔,感受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
二、組隊探究,自我感悟
1.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選題。
2.專題選好了,在小組合作探究前,老師有幾點提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3.出示合作提示:1.獨立研讀課文,抓重點詞句品味,并作批注;
2.小組內匯報演練;
3.組長分工匯報內容。
根據提示研讀課文。
3.學生討論,探究合作,教師巡回,參與討論。
同學們讀得投入,談得熱烈,現在我們就舉行一個“探究討論會”,對于同一個探究專題,有不同感受與理解的,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三、匯報探究,深刻感悟
。ㄒ唬┙鹱炙暮陚ァ
。1)這座金字塔高難度 146米 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出示課件)
生1:我從這句中的“摩天大廈”感受到金字塔特別得高大,因為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快要夠得著天的大廈。”
生2:從 146米 多、40層高,我感受到金字塔特別的高大雄偉。
師:你真會讀書,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醫科細膩的新。你知道40層高的摩天大廈 究竟有多高嗎?
生茫然。
師:我們的源清樓有幾層?(4層) 40層有幾個源清樓這么高?(10個,生驚訝)請想象一下,你會怎么看?(生仰視)
指導朗讀。(讀出它的高)齊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讓人身臨其境,請你再讀這句話,想想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有這樣真切的感受呢?
是啊,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現出來,作者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遙遠而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了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像這樣的方法就叫列數字,作比較,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這樣寫的妙處。(齊讀)
。2)繞金字塔一周……需要60萬個車皮。(出示課件)
生1:我從“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 1千米 的路程!备惺艿浇鹱炙拇。
生2:我從這組數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多,從側面體現了金字塔的宏偉。
師:像這樣的寫法就是列數字。
生3:地球的一周是 40075千米 ,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可以繞地球一周,可以看出石頭特別多,也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偉。
生4:我剛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塊是575萬噸,用一列30節車廂的火車來運這些石塊需要運2萬趟,實在太驚人了。
師:感謝你們精辟的分析,精彩的匯報。這有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能把你的驚嘆讀出來嗎?
指導朗讀
(3)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1:通過“經常、10萬人、整整30年”體會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時間長,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隸們血汗的結晶!
生2:我從“烈日曝曬”這個詞感受到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曝”的意思是“曬”,那什么樣的場景才叫“烈日曝曬”呢?
生3:就是當太陽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時候。
生4:就是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的時候!
指導讀出環境的惡劣、壯觀的場面。
生5: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那時候修建金字塔三個月換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萬人參加勞動,30年就會有1200萬人參加勞動,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師: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及人民血淚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這句話。(齊讀)
。ǘ┙鹱炙木伞
。1)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插不進去。
。ǔ鍪揪渥樱
生1:我從“幾前年過去了”感受時間很長,金字塔非常的古老(歷史悠久)。
生2:我從“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感受一點縫隙也沒有,金字塔很堅固。
師:當時古埃及人民生產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塊,他們就用石塊和石塊摩擦,要磨平一塊重2.5噸的石塊需要多長時間,花費多少精力!
指導朗讀 :體會歷史悠久,精巧,艱辛,浩大
齊讀:感受精巧
師: 這是一項多么艱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保ㄒx)
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一起研讀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為什么作者只向我們介紹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師:這種以胡夫金字塔為典型介紹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舉例子。
。ㄈ┙鹱炙慕ㄔ
生1:“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是個過渡句。
師:為什么是過渡句呢?
生2:因為第三節寫的是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下面寫的是抓們建造的。
師:它有機地總結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更連貫了。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個過渡句,體會它的作用。
生齊讀。
生3:“勤勞而聰明……一條石路”是寫他們抓們運石頭的,表現他們很聰明。
師:是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老師這里有一幅圖片,一起感受一下。(出示課件)
生4:我從“當時沒有起重機……讓金字塔暴露出來!敝浪麄兪窃趺窗咽瘔K壘起來的,他們聰明、勤勞,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5指圖講解建造過程。
師: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出示拓展練習:怎樣把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據說人們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生填充,齊讀體會建造過程。
師:古埃及人民就只用這一種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嗎?
生:不是。
師: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6:許多、據說。
生:“據說”說明這只是后人根據當時可能擁有的工具而推測、想象出來的方法,可能還有別的方法。
師:大家看,這是螺旋型的建造金字塔的示意圖。(出示課件)
四、拓展延伸,深化探究
師:古埃及人民想出各種方法修建金字塔,他們有起重機嗎?
生:沒有。
師:他們有運載機嗎?
生:沒有。
師:是呀,他們什么也沒有,他們用無數的肩膀、無數雙手把一塊塊巨石搬運來,堆砌起金字塔。這是現代文明也難以企及的程度,可他們實現了。一座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矗立在滾滾黃沙之中。他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站在這舉世聞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說什么?
生自由說。
師:他們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
師:通過本次的小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自由說。
師:同學們都有所收獲,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課的學習內容。
出示拓展練習: 這節課我們走近了___的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__的墳墓,它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__”字,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__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 146米 多,相當于_____;它的結構精巧,幾千年過去了,石塊與石塊之間的接縫處連____都插不進去。金字塔真不愧是埃及的__,是古埃及人民____。
生讀,并齊讀。
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本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了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老師相信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勤勞而聰明的古埃及人民一定會引領同學們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理想邁進!
教學反思:每次上公開課前,總會有幾個難眠之夜,那是一種欣喜與沉重交織的復雜體驗。上完這一課,一份釋然,一份輕松,讓整個人清爽了許多,可也會有絲絲遺憾纏繞心頭;一點失誤,一份失落,讓我心情難以平靜。課前,我指導學生充分預習,抓重點語段品讀體會,指導小組組長做好分工;課上,我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對文本的解讀,力求讓學生走進文本,展開交流,師生精神飽滿,學生表現活躍,精彩不斷?梢灿惺д`之處,課堂預設的環節由于時間問題,沒有著重體現,對學生的朗讀評價比較單一。在我校的試教中,教學時間綽綽有余,學生反映冷然,可在實小的這節課上,學生是那么的活躍,品讀深刻,思維敏捷,表現欲強,讓我滿心歡喜,不忍打斷他們的發言,阻止他們的交流,可能也正因此而使教學環節與我預設的有所差異。課后,失落寫在我臉上,心想要是前面的環節少花費一點時間,那么這節課應該更理想了,于是,越想越遺憾!⊥酢±蠋焺裎艺f:“教學本來就是缺憾的藝術,不可能有想象的完美,就是大師上完一節課,他也會有所遺憾!甭犕晁脑,我心中釋然?蛇@也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同樣五年級的學生為何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6
作者:常熟市練塘中心小學 丁小凱 轉貼自:練小教育論壇 點擊數:149
學生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評王劍忠老師執教的《埃及的金字塔》
常熟市練塘中心小學丁小凱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由于課文屬于說明文,通常會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課堂通常也會顯得沉悶。但王老師在教學時,能創造性的處理運用教材,一掃教者疲學者累之態,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中,如浴春風,盡情的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讓聽課老師的眼睛也為之一亮,給人以深切感受。
一、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張揚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特意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這一理念顯得尤為突出。
例如:
師:通過剛才我們讀課文,已經對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點給老師們介紹一下嗎?
生: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為尖頂。因為它的輪廓有點像漢字的“金”,所以稱它為金字塔。從這兒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來源,還跟我們的漢字有關呢!
生:我覺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從這些數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師:你讀得可真仔細,觀察相當敏銳!
生:你們知道嗎?埃及的金字塔其實就是法老死后的墳墓。
……
師: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仔細!相信你們對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學生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課文,他們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但王老師并沒有將它們生硬的湊和起來,形成共性,進而使課堂充滿生機,暢所欲言,無疑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二、創設和諧寬松的學習空間,平等對話。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王老師在教學中始終在引領學生,用語言、神情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因而在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空間里,學生學得舒心、學得輕松也學有所樂。例如老師說:“上節課導游阿里帶我們去坦桑尼亞的米庫米天然動物園游覽了一番,今天導游阿里到了我們中國,如果讓你給他當導游,你會向他介紹什么地方呢?”學生興趣盎然地介紹了浙江杭州西湖、安徽黃山、桂林山水、北京故宮等風景名勝。王老師飽含激情的對學生們說:你們知道的還真多呢!再如:老師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圖象時,說:“要是你來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諸如此類的充滿人性化的語言,使學生一下拉近了與老師的距離,在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空間里,老師與學生平等地對話,共同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三、扎實的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技能。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在課程目標(階段目標5~6年級)中也明確地指出:對于閱讀說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在重點介紹埃及金字塔的特點以及建造方法時,使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對于這些說明方法,學生如何了解、掌握呢?王老師在教學時讓同學細讀課文后,交流自己學習的感受,進而讓學生說說你學到了什么方法?學生有的說,我從“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边@里我知道作者在介紹時用了舉例的方法;有的說,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從而可以看出用了列數字的方法,馬上有同學補充還用了作比較的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細細品讀中,學生還發現了假設,以及介紹時所用的設問的手法。光了解這些說明方法還不夠,王老師還趁熱打鐵設計了一個練習,來學會運用這些方法。
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我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很大。
我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很大,相當于。
學生在這種嘗試練習中,學生的技能得到訓練,顯得扎實有效。難怪有同學說道:“我們以后寫相關作文時也可以學習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寫好!
第一范文教學的真正主人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我們應該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武裝頭腦,采用靈活多變扎實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引導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真正學會學習!
練小教育論壇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7
片段:
師:埃及有70多座金字塔,為什么只是介紹了胡夫金字塔?你認為胡夫金字塔有代表性嗎?請仔細閱讀第三小節,談談你的感受。
。▽W生讀第三自然段)
生:作者選擇胡夫金字塔是因為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生:我認為胡夫金字塔很有代表性,因為它很高。書上說: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千米的路程。
生:是啊,這座金字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 噸。也能說明胡夫金字塔很大。
生:“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睆倪@句話也能看出胡夫金字塔很大,具有代表性。
生:“塔身的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睆倪@句話說明金字塔宏偉而精巧,說明古埃及人民很智慧。
生:“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從這句話我知道了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堪稱埃及金字塔之最。
師:剛才,同學們充分地研讀了課文,有了不少發現,也都認為胡夫金字塔不管是規模,還是工程,都是埃及金字塔中的代表之作。那,對于作者的介紹,你還滿意嗎?
生:我挺滿意。作者沒有把70多座金字塔一一列出,只是具體介紹了其中的胡夫金字塔,顯得很簡潔。
師:這叫抓住典型。
生:我也挺滿意。作者在介紹胡夫金字塔的規模宏大時,列了許多數字,介紹得很準確。
生:我滿意。作者在介紹時,還用我們身邊的事物進行比較,使金字塔更形象了。
……
師:看到同學們在讀書之后都各有收獲,老師很高興! 提問是教師教學的技巧。好的問題設計,往往能使教學駕輕就熟,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教學中,老師只是用了兩個問題,就較好地完成了這一部分的教學,即“為什么只是介紹了胡夫金字塔?”“對于作者的介紹,你還滿意嗎?”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充分閱讀文本,與文字進行了深入地對話,使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8
教學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埃及金子塔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 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學目標:
1、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本,去埃及感知金字塔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憑借語言文字、數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利用搜索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對金子塔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冊第14課,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說明文,學生興趣不濃。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借助百度搜索和多媒體,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與網絡課堂的講讀討論法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1、創設情境,個性閱讀。
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和感悟。例如在教學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的特點時,可以讓學生欣賞金字塔的圖片,在美妙絕倫的圖片面前,學生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再品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悟金字塔結構的精巧,水到渠成,個性閱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也能解決課文的難點,如學生對于金字塔壘石頭的方法不能夠理解,我讓電腦通過畫圖演示壘石的方法,(其他同學在紙上畫)然后向同學解說過程,自然就解決了這點。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對課文的理解也更直觀了。
3、課外延升,促進發展。
了解完金字塔讓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信息,并說說作者運用的方法。這樣使大多數學生獲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巧妙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去埃及旅行,大家說好不好?埃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字塔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叫金字塔?
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近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抓住文中一句關鍵句,再從這個關鍵句中找出重點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回答,出示過渡句。齊讀 師: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建造)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隨學生交流相機出示)
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4、小結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學生能看到直觀的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加深印象,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5、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R讀最后一節)
。ㄔO計意圖:利用“畫圖”程序讓學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壘石的情況,學生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過程,解決理解上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教學準備』
專題學習網頁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誰能練習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了解的埃及
4、簡單介紹埃及(瀏覽專題學習網頁“簡介埃及”部分)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專題學習網頁“金字塔王國”部分)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
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五、作業
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2、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嘗試練筆
3、引導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的雄偉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
『教學準備』
專題學習網頁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0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金字塔圖片)
師:面對這巍然屹立、聞名世界的金字塔,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與金字塔有關的哪些知識?
生: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 生:金字塔的宏偉、精巧
生:古埃及的象征,凝聚著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師:那就讓我們走進金字塔,再來瞻仰這凝聚著古埃及人民智慧結晶的金字塔。(請同學們齊讀第一節)
生:齊讀課文第一節
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還沒有感受到金字塔的巍然屹立、傲對碧空,老師也不禁想問起:這一巨大的角錐形建筑物到底是憑什么舉世聞名的?(自由讀第二、三節)
生:練讀二、三節
師:從第二節中讀懂了什么?
生: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墳墓 生:因為它的輪廓有點象金字所以被稱為金字塔
二、讀中感悟 金字塔的宏偉 精巧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不僅了解了金字塔的由來,還知道了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墳墓,古埃及各個王朝共修建了70多個金字塔,咱們一同來欣賞一下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
。ǔ鍪菊n件: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
1、感受金字塔的宏偉
師:請同學們自由練讀
生:自由練讀
師: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指名學生回答)
生:宏偉,巨大 (學生自由說)
師:那同學們能不能把宏偉、高大的金字塔通過讀的方式把它展現出來呢?(先自己練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先來展示一下?(學生讀)評價
師:從他的朗讀中你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偉了嗎?(沒有的話那么你來試試)
師:要想讀出金字塔的宏偉咱們該抓住哪些詞語呢?
生:146 40 (40層樓 例舉學校的樓房的高度) 一公里 230 2、5
師:用你們的朗讀來展示出金字塔的宏偉吧!!
生:齊讀
。ㄍ瑢W們真會學習,這些詞語也是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列數字)
師:這么宏偉的金字塔,有人估計:、讀一讀
生:自由讀
師:從朗讀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宏偉 學生自由說)
師:是啊,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如果:、你還能想到什么?咱們也舉些事例作比較
。▽W生自由說)
師:想看看你們心目中的這座宏偉的胡夫金字塔嗎?生(想)(出示課件:胡夫金字塔)
2、感受金字塔的精巧
師:金字塔不僅僅是宏偉,還那么精巧 同學們讀一讀(課件出示)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生:自由朗讀
師:從中你讀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說自己的感想
師:你能把它的精巧讀出來嗎?(指名學生試讀)
師:你認為哪些詞最關鍵?
生:很平整 很緊密 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師:同學們找的真好,但我想同學們不僅僅能找的好,我相信讀的會更好。!齊讀
生:齊讀
師:為了建造這座宏偉、精巧的金字塔經常有10萬多人在烈日的曝曬下干活兒。同學們這10萬人中都有哪些人?(生:老人 青年 小孩)
師:是啊,這么一個金字塔整整用了30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三十年對于一個老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一個青年意味著什么?對于一個小孩又意味著什么?
生:對于一個老人意味著死亡,對于一個青年意味著老人、自由說
師:是啊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景吧。ǔ鍪菊n件影片)此時此刻面對這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想說些什么?
生:自由試說
三、小組合作探究
師:同學們,勤勞的埃及人民是怎樣建造這人間奇跡的呢?往下讀四、五兩節
生:學生自由練讀四、五節
師:同學們讀的很仔細,我想以前后四人小組為單位,以一個導游的身份,你可以畫圖,也可以試說,也可以采取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這兩段,一會咱們分組匯報學習成果,開始吧(師巡視指導)
生:小組合作交流 組內探究
師:準備好了嗎?開始匯報交流
生:科學的方法 生:這些石頭是怎么拉上來的 生:堆土坡 生:傾斜的土坡
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內容可以看出埃及人民:、(勤勞 聰明)
師:是啊,勤勞而又聰明的埃及人民用他們的汗水創造了這人間的奇跡,現在、讓我們齊讀最后一節
生:齊讀最后一節
師:是啊,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己經有四五千年了,在這四五千年金字塔會經歷哪些磨難?你能想象的到嗎?
生:自由說(風雨的侵蝕 風沙的捶打 等)
師:咱們能把它經歷的坎坷讀出來嗎?指名學生讀(評價)
師:咱們再來深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現在、
生:齊讀
四、小結
師: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民用他們的汗水創造了他們的神話,它們是埃及的象征!
中國勞動人民也用咱們的勤勞與智慧建造了一個又個奇跡,課后請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一下先輩給我們留下的煇煌的文化遺產,咱們美文欣賞課交流!
看了一遍,感覺還不錯。
比較明顯的優點是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意思,也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和探究能力,有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閱讀的意識。
缺陷也是明顯的 ——
1、在我看來,這一課的效率有待提高,可挖掘的空間比較大;
2、學生被教師牽著走的痕跡過重;
3、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課堂架構缺乏高度)。
個人觀點,供參考吧。 :)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2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二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映示,學生朗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
埋葬:掩埋尸體。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 結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為什么叫“金字塔”?
(5)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處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的特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紹這樣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點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果。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習題3)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埃及的金字塔是舉世聞名的?
。◤慕Y構、建造等方面簡單地加以敘述)
二、講讀第一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回答:
(1)“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外觀如何?
2、看圖,品味文字。
(引導學生從“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讀課文第一段。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獨特之處?
(2)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作者具體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1)金字塔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的外觀是否和前面的“角錐形”一致?
(3)朗讀第2自然段的第4、5兩句話。
3、輕聲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點?
(1)胡夫金字塔外觀上具有哪些特點?(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結構上具有哪些特點?(平整、緊密)
4、理解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字塔的外觀宏偉與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2)指名讀這兩句話。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數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樣的平整與緊密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課文內容填空: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
(4)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拉近了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結說明方法。
為了說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讀有關句子。
6、指導朗讀第二段。
四、講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1)投影映示,指讀兩個設問句。
①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陂_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2)輕聲讀課文,回答上述兩個問句。
(3)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3、小結。
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五、練寫片斷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手法,寫一個片斷,介紹校內的雪松,要寫出雪松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
①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②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
└───────────────────────┘
3、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2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
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現在我們來看看這樣一組和金字塔有關的詞語。指名讀。讀出詞語的感情。
出示: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舉世聞名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兩部分內容?
指名說。
4、外形特點用了哪兩個詞語?教師板書:宏偉精巧
它的外形特點,書上用了兩個詞來形容。
板書:
二、精讀課文。
1、作者怎樣向我們將建造過程寫清楚的呢?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指名讀。
交流:
1、指名:列數字。這些數字都是鮮活的,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你讀懂了這些詞語的背后的意思,你就體會了金字塔的特點。
2、舉例子,為什么要舉胡夫金字塔的例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同學們,拿出筆在書上寫下高。
指名讀,齊讀。
3、生: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看出精巧。
師:在幾千年的里,埃及金字塔會經歷什么呢?
生:(沙塵暴、地震)
補充,有頭發掉進去,都拿不出來。
師:這些都看出來精巧。齊讀。
引讀:一百年過去了,一千年過去了,幾千年過去了……
師:你還從哪看出來?
生:砌合得很緊密。
師:拿出筆,將這兩個詞打上三角。
生:鋒利。
生:有10萬人……
師:規模宏大。在書上記下來。
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塔身由230萬塊……可繞地球一周。讓我們看出工程宏大。巨石的多。
師:剛才那位女生的發言很精彩,如果單單說不能讓我們形象地理解。拿出筆,也在旁邊寫上三個字。巨石多。
齊讀,體會巨石多。
師:再讀,有一句話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數字給我們帶來的沖擊。
生:周長長,面積大,在書上寫下來。
師:你們學校大嗎?相當于你們學校2.5倍大。
師:金字塔大不大,作者主要才采用的什么方法,讓我們了解得這么清楚。
生:列數字、作比較。
師:完整地讀一讀這段話,來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師: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將埃及的金字塔的建造過程介紹清楚的呢?默讀,思考。
師:第四自然段,寫了建造過程中哪件事?
生:運石塊、壘石塊
師:板書。
你感受出了埃及人民的?板書:智慧。
師:為什么說從運石和壘石能看出埃及人民的智慧?
出示圖,體會運石的方法的科學。
師:你覺得這種方法課文嗎?體現了智慧。
師:齊讀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你從壘石體會出方法的科學嗎?
再次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即使埃及人民的智慧不僅體現在這些方面?
生:金字塔是角錐型的。
師:你從文中哪些句子寫了這個角錐型?
你想象出來了嗎?
圖片出示:方底、尖頂、
三角形穩定性。
一生補充。
師:難怪世界七大奇跡,除了金字塔,其他都已經毀壞了。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組詞語——巍然屹立傲對碧空舉世聞名。再詞齊讀。
讓我們也飽含深情,再去讀讀文章的最后一段,讀出我們的贊嘆之情。
三、布置作業:
1、推薦書:《金字塔神秘與真實》、《金字塔未解之謎》
2、用這節課的說明方法及構段方式,介紹一個世界聞名的建筑。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3
聽了錢老師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頗豐。她那緊湊的課堂節奏,扎實的教學,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她在教學第三小節時,每字每句都落到實處,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并滲透了說明方法的教學。
由于自己接下來也上這一課,就學著上了。但是,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盡管我課前有思想準備,我的課堂節奏沒有這么快,而且學生沒有預習,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最后上下來,第三小節根本就來不及講。那就放到下節課吧。
第二課時,我基本采用的錢老師的上法。學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塊的多和重,并通過朗讀去深入體會。在講到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時,學生的問題比較多,像有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高嗎?一個車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數字好像對不起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隨后,把高、大、石塊多、重用一個詞概括起來怎么說,學生很快能說出宏偉,因為一開始就有人提到這個詞。學習精巧部分,就不是那么順利。學生讀到下面一段話時,問他們從中感受到什么,有的說金字塔堅固,有的說很難建造,有的說很大……在一番引導之后,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詞。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過來問他們,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學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來理解。這里,重點讓學生了解“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是最能形象說明金字塔的精巧的,這也是說明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最后,再總結一下金字塔的特點——宏偉而又精巧。
自己覺得是很賣力地上完了課,然而,在批閱了學生的課堂作業后,卻發現課堂效率是如此低。作業中出現的練習,都是課上反復強調的內容,可結果……最讓人無法相信的是,“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最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了什么,竟填的是“宏偉”,而金字塔的特點是什么兩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偉”“大、宏偉”都有,說明他們對其中的從屬關系根本就沒有搞清。后來,只好把作業發還,把幾道題重講一遍。這樣,到后來,還是有幾個人沒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語文作業似乎總存在這樣的問題:習題內容上課時都涉及過的,問問答答,都滲透在里面了?傻搅俗鳂I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做了,回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內容了,就張冠李戴一番。還有,就是自己的課堂,總感覺熱鬧有余,卻不夠扎實。看上去說的人挺多的,但能靜下來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幾個發言積極的,想到什么就喊出來了,其他同學也就懶得再想。如此一來,那些不動腦筋的人更不動腦筋了,有時連聽到哪里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因為急于表現自己,也沒有好好思考,總體也得不到提高?磥,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埃及的金字塔》公開課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4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 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 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 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3、指導學生書寫。
三、 再讀課文、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 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2、同學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你能不能仔細讀讀每個自然段,針對個自然段的內容試著提一兩個問題嗎?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樣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為何而建?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a、金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c、金字塔的結構怎么樣?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頭是怎樣搬運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頭是怎樣壘起來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義?
四、小結并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圖,問:能運用圖中的詞語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嗎?
(出示詞語:角錐形建筑物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舉世聞名,進行描述。)
2、看到這樣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們的心中有什么疑問呢?
(如:有什么特點?怎么建成的?為什么而建?等。)相機板書有關問題。
今天我們這節課就要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去探索金字塔的奧秘。
二、合作學習,研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過渡: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們加深了對金字塔的了解,那課文的第三節又會告訴我們什么呢?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匯報: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結合資料,個人匯報:
。ǜ146米,相當于40層大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從數字,板書:數字;朗讀指導:我們的綜合樓只有四層,你想一想,當你站在比綜合樓高出十倍的40層大廈下看這座大廈的樓頂的時候,你怎樣看?你會怎么想?同樣,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讀出來,把你的驚嘆表達出來。)繞一周走一公里:體會到到金字塔底面積很大,用數學來說明;
指導朗讀,你知道繞我們學校走一圈多少米嗎?算一算,繞金字塔走一圈相當于繞學校走幾圈?)
。231萬塊,平均每塊2.5噸,石頭之多,石頭之重,三分之一米寬的石路,可以繞地球一圈,要六十萬個車皮,如果把這些車皮連起來,也快要繞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議,驚訝不已表達出來。)
砌合得很緊密,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是怎樣結合的?(將石塊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疊放在一起,中間沒用任何水泥類粘結物。這樣堆砌起來的金字塔牢固嗎?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你知道嗎?為了保證金字塔永遠不倒,古埃及人沒用一顆釘子,沒用一根木料。因為釘子時間長了會生銹,木料時間長了會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這些巨石構建的。)
經常10萬人,30年:我們鎮約有四萬人,你想想十萬人是多少?據記載,當年,每3個月便換一批人,每批十萬,估計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聯系上文說說為什么要用這么多人呢?)
小結:這一小節中羅列了許多數據,也把金字塔與其他事物作了比較,更有形象生動的描寫,讓我們牢牢地記住了金字塔的特點。
3、引讀第3節。思考:分析這些數據,通過這樣的比較,再加上具體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宏偉、精巧;智慧、勤勞;奴隸、剝削)
4、練習:把句子補充完整。
萬里長城是著名的游覽勝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我們學校的多功能報告廳很大,。
三、過渡:這么多這么重的石塊,這么宏偉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學生匯報:
生1: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此麄儭ń榻B書上的方法,邊讀邊用畫圖來表示;)
生2: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汽車,沒有石廠、機器……埃及人民就是這樣,用無數的肩膀和無數的手把一塊塊巨石搬運過來,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
生3:請看,這是我畫的建造金字塔的場面,是根據課文中的句子畫的。(出示圖畫)
學生匯報:
生1:“這些金字塔矗立在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弊屛颐靼琢怂鼩v史悠久,體現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2:這又與 課文的開頭呼應,理解了它所以“傲對碧空”!
生3:我想對埃及人民說:你們是偉大的,令人崇敬的!
四、課后練筆:
我國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收集了一些有關長城的資料,請同學們學習本課寫法,寫一篇介紹長城的文章。
板書設計:
14、埃及的金字塔
宏偉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結晶
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