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⒈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然而、面臨、顆粒、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單調、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⒊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⒋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教學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1、在我們的地球上有些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可以說,從室內到室外,從城市到野外,從平原到山區,從沙漠到海洋,只要有空氣的地方幾乎處處都有它們的行蹤。真正沒有它們的空間,只有在實驗室里才能制造出來。猜猜它們是誰?(板書:灰塵)2、出示詩句:“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在,人們總是經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師:從這個行動中,你感受到了人們對灰塵怎樣的情感?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嗎?(指名板書 )帶著這種心情再來喊一喊它。師:為什么?學生借助資料,介紹灰塵造成的危害。3、是啊!這就是灰塵,它散落在窗臺桌面,污染環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傳、傳染疾病,甚至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危害,所以人人都討厭它。假如沒有灰塵,這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呢?學生交流,指名板書(干凈、漂亮、健康)師:假如沒有灰塵(板書:假如),我們的生活真的就高枕無憂了嗎?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就知道了。二、默讀課文,印證設想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2、組織交流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學生讀文、劃句2、組織交流(1)我們先來交流一下:灰塵有什么特點?師:你是從哪兒讀出來的?學生讀句:課件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師:能否把這句話換成:灰塵很小很小。學生交流(2)師:那么這么小的灰塵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好處嗎?請同學們讀課文的四到六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小小的灰塵來自: 。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
灰塵能
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
灰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