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心安理得教學設計
(第十冊)關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能用學過的方法學習課文中自己不認識的字;理解并積累“心安理得、毫無愧色、年逾八旬、雪中送炭”等詞語;
2、 知道課文所記敘的三個事例,并能進行簡要地概括,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3、 結合品詞品句,體會隨時隨地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幫助學生理解怎樣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2.理解“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 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心安理得、毫無愧色、年逾八旬、雪中送炭
2、 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1、 教師板書“享受”,理解“享受”的含義。
生活中,你會享受什么?(生活、陽光、友情……)“享受”這詞,總和美好的東西聯系在一起。
2、板書課題: 23、享受心安理得 讀課題
3、 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 心安理得是一種坦然的感覺,人們不必自責和慚愧,這是一種怎樣地享受
呢?課文中就有這樣一個詞。 出示:毫無愧色(理解)
5、再讀課題。
說明:
談話式的揭示課題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兩個關鍵詞語“心安理得、毫無愧色”的學習,為下文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詞語
(1)出示詞語:
年逾八旬、雪中送炭、鮮花盛開、美不勝收、彌補、遺憾、共識
(2)提出要求:讀準字音、想想帶點字的意思;
(3)同桌學習
(4)交流;
注意:“盛”是多音字;指導書寫“遺憾”
說明: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有了自主積累字詞的能力,但是有些詞語學生在預習或朗讀的過程中容易忽視,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上課時利用幾分鐘時間,對文中的一些生疏字或冷僻字進行講解。
2.朗讀課文
(1)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每人讀幾句;
(2)點評朗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然后討論,課文講述了幾件事情?分別是什么?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交流小組學習的情況;
(2)師生一起概括歸納課文中的事件;
出示表格:
事情 人們 “心安理得”享受
第一件事 一對老夫婦 人們的感謝,人們送他們去醫院,并照看花園;
街坊鄰里、過路人 接受老夫婦贈送的鮮花;
第二件事 “我” 接受前房客留下的東西;
以后的房客 享受“我”整理好的、有用的物品;
第三件事 “我” 享用山道上插著的竹制手杖;
以后的登山者 享用“我”留下的雨披;
說明:
設計這個表格,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為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起到了輔佐的作用。
三.再讀課文,深入感受
(一)學習第一件事
1.默讀1,2小節,劃劃相關句子,說說你從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婦和街坊鄰里是在隨時隨地地為別人著想?
2.學生交流發言。
3.教師引讀:
這個小鎮上的每個人任何時候都在為對方著想著。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過老夫婦花園的人都會——,平日里——,周末的時候——
追問:平日里,街坊鄰里還可以為老人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