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我和祖父的園子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第二段,抓住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和表情的詞句,用心體會祖孫之間的親情,以及祖父的園子給“我”的童年帶來的無情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第二段。
教學難點:抓住文中的趣事,通過詞句品讀、想象畫面、再現情境,用心體會祖孫之間的親情,以及祖父的園子給“我”的童年帶來的無情樂趣。
預習導航:
1.自學生字新詞,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完成《習字冊》。
2.讀讀下面體會三組詞串,,你們發現規律了嗎?
蜂子 蝴蝶 蜻蜓 螞蚱
韭菜 谷穗 倭瓜 黃瓜 謊花
栽花 拔草 下種 鏟地 澆水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順文中的長句,難讀的段落多讀幾遍。
4.搜集蕭紅的有關資料,結合閱讀文后的“作家卡片——蕭紅”。
5.在感受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記號。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凸顯導入趣味點,樂學新知
1.出示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2.簡介原著,引出課題
這是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下的心聲。
有人說這本書,讓人讀著讀著,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讓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著那個淘氣的小姑娘。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蕭紅在《呼蘭河傳》里,用了許多的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3.(板書課題)讀課題。
4.通過課前預習,說說你對蕭紅的了解。
二、突破自學障礙點,順暢閱讀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有二:(1)是標好自然段,(2)是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努力讀正確課文。
2.出示詞語:
(1)蜂子 蝴蝶 蜻蜓 螞蚱
(2)栽花 拔草 下種 鏟地 澆菜
(3)韭菜 谷穗 倭瓜 黃瓜
3.讀詞語,注意一下幾點
(1)讀準字音,尤其是“下種”,明晰“蜂子、螞蚱、倭瓜”意思。
(2)這三組詞語有什么特點?
火眼金睛,你這么一概括倒引起我們的注意,大家再讀讀課文,找找文中是否也圍繞這三組詞語來描述的?
4.指名讀課文。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寫園子?哪幾個自然段寫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干什么?
2.根據課文的主線——園子、我和祖父給文章分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描寫園子里的蜂子、蝴蝶 蜻蜓、螞蚱。
第二段(第3~12自然段):寫祖父在園子里勞動,“我”也學著祖父在園子里邊干活邊玩耍。
第三段(第13~14自然段):寫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中,祖父的園子里一切鮮活的,都是自由的。
四、精選課文一部分,品讀感悟
這令蕭紅魂牽夢縈的園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請同學們拿起筆,默讀課文的第二、第十三自然段,把你想到的詞就寫在句子的旁邊。
1.學習第2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