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設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一板塊我們學習了對聯,知道這漢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及其語言魅力。如果說對聯在古代文學中一直薪火相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那么古詩便如一壺陳年的佳釀,意蘊悠長,耐人尋味。這節課上我們一同來品讀南宋江湖派詩人葉紹翁的一首《游園不值》
二、解題
1、通過預習結合書下注釋,誰能說說“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
用自己話理解一下整個題目
2、既然是不遇,由此我聯想到帶有“不遇”的古詩,你知道嗎?試著背下來。
詩人都把這些不遇記下來,一定用他們值得回憶的地方,今天我們一起品詩意,悟詩情
三、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方式讀詩,結合書下生字,自學并理解。
2,指名讀詩:注意讀詩的韻味(平長仄短)
3,同桌欣賞讀:思考,你從哪里知道詩人沒有遇見。
4,交流:從“小扣柴扉久不開”
為何不開?引出第一句:應憐屐齒印蒼苔。
利用工具書和注釋理解:憐、應、屐齒
那么詩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什么呢?(蒼苔,柴扉,紅杏)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事物是怎樣的?對于蒼苔園主人是如何對待?
交流:憐在字典中的意思有兩種,在這里應選哪種解釋?是“愛惜、憐愛”。由怕木頭鞋在蒼苔上留下腳印,我們感到園主人怎樣?(憐愛蒼苔)那么對于詩人呢?
5、再讀這一句:現在應該帶著怎樣情感去讀?抓住詩眼“憐”。
詩人帶著滿心的憐愛走到柴門前:引讀第二句
面對這自然而古樸的柴門,詩人怎樣扣的?理解:。狠p輕地。
為什么要輕輕地敲?鼓勵學生想象,發表自己看法
(怕驚擾園主人,怕驚嚇園內小鳥,怕吵醒了園內一切生物。。。。)
6、再讀這一句:讀出“小扣”
作者有多憐青苔?扣門有輕?那么就有多么的憐愛這一切。而當他久敲而無人應時,他發現了什么?
7、引出:一枝紅杏出墻來。
而當柴門緊閉時,它卻探出墻頭,這是一枝怎樣的紅杏?
8、你都收集哪些有關紅杏的詩句?
紅杏枝頭春意鬧,這枝幽幽探出墻頭的紅杏預示著什么?(園內已是萬物復蘇、滿園春色)
9、齊讀后兩句
三、整體把握大意
苔自生,門自閉,紅杏自出墻,他日遇園主人時,葉翁會向他講述怎樣的游園過程呢?發揮自己想象,創造的表述一下。
1同學交流
四、課堂拓展
1陸游《馬上作》
五、寫法指導
學習古人善于推敲。及對景物的側面描寫。
六、小結
人生有許多不遇,但有時在不遇中有遇,詩人游園不值,在不值中有值。在不經意中你會看到希望,看到春天。只要心中有夢想,就像那枝出墻的紅杏。
七、板書設計
游
園 憐
憐春
不 扣 敬春
值 贊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自學本文中的兩個生字,理解重點字的意思。能有感情誦讀古詩,提高理解與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