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說課材料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本文通過作者對童年往事的回憶,為我們展瑞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在冬日暖陽下,老北京的駱駝隊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本文的語言樸實、純真、非常有特點。
由于本文的語言比較樸實,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難點,因此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自主閱讀,自主體驗。
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背景的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2.通過課文的朗讀體驗能想象駱駝在作者腦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3.體會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留戀。
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點為:讀中體會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對童年的思念。教學難點為: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作者樸實,純真的語言。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讓學生感受音樂畫面的喧染,我特別制作了多媒體課件。
下面我說說我的教學流程;一、音樂導入,想象畫面;二、初步讀文,回憶畫面;三、研讀課文,感悟畫面;四、總結課文,留戀畫面。
一、音樂導入,想象畫面。
我先播放一首《夢駝鈴》的歌曲來導入課文,一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二是這首歌與課文比較貼切。當我自己還是學生時代,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上和一長串的駱駝隊,耳邊仿佛聽到了那清脆的駱鈴聲。因此我先播放歌曲,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有所感有所想。
二、初讀課文,回憶畫面。
這篇課文的語言比較樸實,學生讀起來沒有困難。我讓他們先自由讀課文,讀了課文后,再讓學生說說課文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一幅畫面印象最深刻,這其實是一個整體感知的過程。我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我靜下心來,花了十分鐘時間,讀了兩遍課文,才真正理解課文,而第一遍讀后的收獲就是腦海中出現的印象只有駱駝和駝鈴聲。所以學生在自由讀文后,應該也不會有多么深刻的體會與感受,而某些畫面一定會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三、研讀課文,感悟畫面
有了剛才的整體感知的鋪墊,這一步的教學就來得順其自然。我讓學生先默讀課文,自由找一找課文中哪些畫面寫了駱駝,自己找出相關語句并在旁邊作批注。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而且會對有感受的句子作批注。第二步再互相交流,在交流后,我指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概括,讓學生試用小標題概括。相信學生在交流時都離不開“學咀嚼”、“談駝鈴”、“剪駝毛”這三個畫面。第三步,我讓學生具體學習“學咀嚼”、“談駝鈴”這兩個畫面,感悟畫面,悟出情感,在“學咀嚼”這一段中,我讓學生從“樣子”和“動作”這兩方面來抓,從“丑、長、安靜”這些字眼中看駱駝的樣子,從“磨、冒、沾”這些字中看駱駝的動作,從這些字詞中讓人看到的是駱駝的可愛。最后,讓學生從一個“呆”字中去悟情,去看當時作者的心情,不僅看呆了,而且自己的牙齒也跟著不由自主地動了起來,真是呆得可愛,傻得可愛。為了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語言行點,模仿寫作技巧,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寫寫自己熟悉的關于動物“吃”的一個畫面。相比較“學咀嚼”這一段,在“談駝鈴”這一畫面,我設計得較簡單,主要讓學生們讀作者當時這種天真的語言,體會作者幼稚心靈中充滿的不同于大人的想法,“軟軟的腳掌”、“軟軟的沙漠”和作者的一句反問句都可以看出一個“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