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
【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蔡老師溫柔、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美好品德。這篇課文共15個自然段,作者是循著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這條感情線索來抒寫的,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我的老師》共記敘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寫得概括,后兩件事寫得具體。前面寫蔡老師的五件事,從面上概括體現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的中心,這五件事是依據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順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對“我”的影響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逐漸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寫孩子愛老師的兩件事,披露了孩子內心里對老師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襯了蔡老師對學生的愛。第六件事詳寫,對孩子來說,不知父親死活,又遭同學奚落,這是難以承受的打擊。老師的支持、鼓勵,使“我”感受到溫暖,對老師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而詳寫第七件事“夢中尋師”,使孩子對老師的愛達到更高的境界。這七件小事,從課內寫到課外,從校內寫到校外,從平時寫到假期,從學習寫到生活,師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選事例豐富多彩,而內容絕無雷同之感。而在兒童時代,那些零碎的、具體的、直觀的材料往往會讓兒童們終身難忘。本文就選取了這樣的符合兒童記憶特點的材料構文,材料選擇很是典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本課12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在語境中推斷詞語的深刻含義的方法,體會語言平實而蘊含豐富感情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學習課文中敘事寫人的方法:在敘事時,融進濃烈的感情,在敘事過程中,又畫龍點睛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多種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2、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展現蔡蕓芝老師美好的心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依循“回憶—依戀—思念”的感情線索,體味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中敘事寫人的方法:在敘事時,融進濃烈的感情,在敘事過程中,又畫龍點睛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多種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2、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展現蔡蕓芝老師美好的心靈。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依循“回憶—依戀—思念”的感情線索,體味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
【課時安排】(分課時教學內容安排):
第1課時: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走進主人公,分析蔡老師的性格特征。
第2課時:走進作者心靈,理清作者感情線索。總結全文,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有哪些是終生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也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們學習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小學老師蔡蕓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