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猴王出世》教學設計及課后拙見
【教材簡析】這篇略讀課文節選自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一回。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游記》。
【教學設計】
一、漫談“悟空”,揭示課題
1、同學們,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名著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
2、咱們先一同看一段動畫版的《西游記》。
(多媒體播放動畫版的《西游記》)
3、《西游記》中你最喜歡誰?喜歡它什么?
4、過渡語:孫悟空不但是你們的偶像,也是老師的偶像,我們都喜歡的孫悟空是從哪來的?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猴王出世》后,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讀通語句
1、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這是一篇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不太好理解,你可以用前兩課學到的方法來閱讀。首先,你可以借助書下注釋讀懂詞句,也可以查字典理解字義,還可以聯系動畫片、電視劇、連環畫等理解,不論你用什么方法,只要大體了解文章內容就可以了。實在不懂的可以畫下來,和老師、同學探討。
三、瀏覽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們,閱讀提示中有這樣兩個問題,誰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1、石猴是從哪來的?2、它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2、帶著這兩個問題,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答案。
3、誰來說說,石猴是從哪來的?它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四、研讀課文,感受形象
1、默讀全文,看看這只猴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畫出句子,用一兩個詞語寫一寫感受。
『重點研讀: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a、怎樣讀出猴子的頑皮機靈?
b、自己練讀。
c、指名讀
『重點研讀: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何不拜我為王?』
a、怎樣讀出石猴的聰明?
b、(課件出示:《西游記》原著的圖片)
c、一百個人讀西游記,就有一百個孫悟空的形象,這就是名著的魅力,經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同樣,一百個人讀西游記,就能演出一百個孫悟空的形象,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電視劇《西游記》的片斷,我們一同來看一看電視劇里的演員是如何表演的。
(多媒體播放電視劇石猴稱王的片斷)
五、口語交際,再塑形象
1、我們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部分排一排,演一演。
2、想想怎樣才能演好石猴呢?應該注意什么?
六、感受魅力,激發興趣
教師結語:同學們,這只既可愛又聰明的猴子又經歷了哪些磨難才修成正果的,你還能從它身上學到些什么,相信你一定能從原著中找到答案。
七、板書設計:
21、猴王出世
動作 機靈
語言 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