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了解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想象課文描寫的童年生活畫面,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抄寫喜歡的句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點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歌曲《送別》簡單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營造氛圍
1.時光悄悄流逝,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別》的音樂輕輕響起)
[深情的音樂在教室里緩緩流淌,營造出淡淡的懷舊情思。教師細膩真摯的語言,“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敞開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個教訓……都如同一壇陳年老酒,歷久彌新,不經意間,把大家融進了課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間。]
2.看來,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這節課,我們再一起走進中國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冬陽,童年,駱駝隊,三個詞組成了文章的題目。從這三個詞語當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借這三個意象鮮明的詞語,學生聯想到冬日的暖陽,一隊隊的駱駝,清脆的駝鈴,好奇的孩子……雖說與真正理解課文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為下面的深入學習作出了鋪墊。]
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他那充滿稚氣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與背景
1.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
2.結合“資料袋”,總結出示。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思考: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2.匯報、交流(教師及時板書)
(1)注意“嚼”字的讀音和寫法。
(2)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這四個片斷。
四、品讀課文,體會童年趣事
剛才我們一起說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筆來,把你覺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筆劃一劃,然后在旁邊用簡單的一兩句話或一個詞寫下你的感受。
(1)再讀課文,邊讀邊劃,體會感悟。
(2)匯報、交流
a.“學駱駝咀嚼”
①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從駱駝咀嚼的樣子中體會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想到這時候我齜牙咧嘴的樣子,怪怪的、傻傻的,體會我看得很投入。)
③教師范讀,學生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學駱駝咀嚼的畫面。
[隨著老師舒緩的朗讀,學生身臨其境。把自己當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駱駝的面前,看著駱駝咀嚼草料。有的覺得好笑;有的覺得很有趣;有的覺得很傻,卻又傻得可愛,深刻體會“我”看得入神,喜愛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