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
1.歌曲欣賞:(課件播放)
現在正是春天,美麗的春天總是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在這個百花爭艷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好不好?
2.引入:
同學們,聽了這樣動聽的歌曲,欣賞著春天生機勃勃、五彩斑斕的景色,你們的心中是否有一種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尋訪春天的蹤跡?當然,春天不僅是春游的好時節,也是走親訪友的好季節?,同是南宋詩人的葉紹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誘惑,合上了詩書,去拜訪他的老朋友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為此寫下的詩。(出示課件)
師板書題目《游園不值》。
二、初讀感知:
1.解讀詩題:
從詩題上你知道些什么?讀懂了什么?(釋“園”、“不值”:詩人前去游園,園主人不在,沒能進到園子里。)
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葉紹翁 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葉氏。 生于1194年,卒,不明。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游園不值》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景色,頗饒風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
3.初讀,大體了解詩的內容。
4.聽配樂朗讀。 (出示課件)
5、生自讀詩,質疑不理解的生字、詞語,并學習生字詞。
屐齒 蒼苔 小扣 柴扉 出墻來 不值
6.指導朗讀,讀出詩的韻味來:
師讀,生仿讀:自讀,指讀,齊讀。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三、解讀詩意:
1.自讀全詩,思考:
詩人這次未遇主人的游園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好好地讀一讀。(生自由朗讀)
請生讀,齊讀(要求:字正腔圓)
2.咬文嚼字’、品悟詩意
(1)生自讀詩,借助字典和插圖,想句子的意思,并標出不懂的詞語。
(2)字詞質、釋疑。
應:原意“應該”,這里當“大概”、“可能”講。
憐:愛惜。這個詞在此不當“可憐”講。
屐齒:木底鞋下的橫梁。
小扣:輕輕地敲。
柴扉:柴門。
久:很長時間。
(3)指名逐句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愛惜園中的青苔,怕前來賞園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壞。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矗恢Ψ奂t的杏花正伸出墻頭來。
四、感悟詩情:
1、探尋“不值”原因,找出印證“不值”的詩句。(小扣柴扉久不開)
(1)重點理解“扣”什么意思?(敲)
把“敲”代進去讀,做動作演示,體會“敲”與“扣”的不同之處(“扣”的力量比較輕,顯得禮貌)
(2)訓練朗讀(讀出“輕輕”的感覺)
(3)詩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長時間?(久)
2、詩人如此久扣柴扉,柴扉卻久久不開,這是為什么呢?(學生交流)
詩人認為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