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秋》教學設計
女同學齊讀這一段
師:在這美麗的三峽秋夜,有一種景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生齊答:月亮
師配樂范讀第六自然段描寫月,同學們邊聽邊想,三峽的月亮與別的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
生匯報:三峽的月亮來的遲。
師為什么來得遲?
生:因為峽谷太深
師:月亮是怎樣升起來的呢,有這樣三個詞連接了整個月亮升起的過程:起初…不知什么時候…就在這時…,誰能讀一讀?
生讀,師指導,配樂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從對三峽月夜的流連忘返中走到課文中來,(師指板書,這篇課文按時間順序描寫了三峽的秋天,文章脈絡十分清晰,并用上了恰當的詞語和修辭方法,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寫作中也要借鑒這種寫法使你的文中也繪聲繪色。如果我們能配上音樂朗讀就更加入情入境了。
生配樂輪流每人讀一段
師總結:“百里峽江詩萬首”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歌頌三峽的篇章。(課件出示:毛澤東的《游泳》,古詩《早發白帝城》,神女峰的傳說,長江三峽水電站,邊播放以上圖片邊播放《長江之歌》
師,希望同學們有空也到三峽游覽,或者也用這種寫作方法寫一些家鄉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