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秋》教學設計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說過三峽吧?你對那里有哪些了解?
生:那里有三峽水利工程;那里景色很美。
師:老師也帶來了三峽的資料。(課件播放三峽的美麗圖片,最后一張幻燈片是三峽的簡介:長江是我國最大的一條江,它起步于青藏高原,流經四川盆地,沖開崇山峻嶺形成了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是有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兩岸景色雄偉壯觀,全長191公里。)
師:長江三峽就像一幅壯麗的畫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三峽之秋去領會三峽秋天的神韻,(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生:三峽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作者為什么寫三峽的秋天?三峽的秋天一定和我們這的秋天不同。
師:好帶著你們的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三峽的秋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學生讀課文)
指名匯報:三峽的秋天有美麗的橘柚樹,:三峽的秋很美
師:作者之所以把三峽的秋天寫的這么美,是因為他恰當的運用了許多詞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陌生或者喜歡的詞語。
生匯報
師:老師也把這些詞語總結出來,請大家讀一讀。:(橘柚,累累,顯露,陡立,駁船,金鱗巨蟒)
師:三峽的秋天是從哪開始的呢?
生齊答:橘柚樹
是呀,橘柚樹的變化告訴我們三峽的秋天真的來了。請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秋天來了橘柚樹都有哪些變化呢?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匯報。
是呀,當樹葉由綠變黑時;當果實由青變黃時;當果實散發清香時我們知道三峽已是:“秋天了!”(生齊答)
師:此時,三峽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生:成熟。師:在下面的每一段了有這樣一個詞概括了這一段的景色。
師:三峽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生匯報:早晨,中午,下午,夜(師板書)
師:我們先看描寫早晨,下午,中午的句子,一定有你喜歡的段落,請小組合作學習,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你的伙伴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在學習中大家完成如下的問題:這一段中你最喜歡哪句話,為什么?讀給大家聽。
學生學習匯報
生一:老師,我喜歡中午的三峽,因為它波濤洶涌,像金鱗巨蟒,學生讀這句話,師生評價,讀中感悟。
(用這種方法學習匯報下兩個自然段)師隨機板書
師:我們欣賞了三峽的早午晚風光,在文章3.4.5自然段中都有一句描寫長江的句子,你能快速的把它找出來嗎?(學生找,畫)匯報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句話。(課件出示這三句話)請同學們輕聲讀這三句話,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1:我發現了前兩句話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后面一句是擬人。
師:是呀,這位同學是從修辭的角度感悟的。你還有什么發現呢?師啟發回答:長江每個時段的變化很大。
師:是呀,長江氣象萬千,變化多端。此時長江的夜終于來了。長江的夜晚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4.5自然段,畫一畫作者寫了三峽之夜的哪些典型景物?
生匯報:有漁火,燈標,駁船,月亮
師:那什么是長江的眼睛呢?
生:漁火和燈標
師:是呀,夜晚來臨了,長江這亮了那也亮了,一切變得那么寂靜,你能讀讀這句話,讀出靜的感覺。
生讀,師生互評
師:在這靜靜的夜里,突然傳來了駁船的汽笛聲,劃破了夜得沉靜。這是什么寫法呢,(學生答不上來),有句古詩也用了這種寫法:“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用動的事物把環境顯得更靜了。生答:以動襯靜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