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二)過程與方法
1.課前,搜集相關資料,積累感受和經驗。
2.課堂上,先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3.再在具體的情境中調動起生活體驗,結合自身的體驗充分讀書,在體驗中讀,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4.回顧全文,激發情感,感情朗讀,熏陶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調動起生活體驗,結合自身的體驗充分讀書,在體驗中讀,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學準備:
文字資料、投影片、錄音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3. 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4. 學習1-2自然段,初步體會母親細致入微、深沉無私的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2.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基本感情基調。
3.在體驗中讀,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初步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學難點:
在體驗中讀,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初步感受母愛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并出示《合歡樹》中的片段,請同學們默讀,然后交流:你讀到了什么?
2.互動交流。
3.史鐵生還有許多作品都是涉及對母愛的贊美與懷念的,如《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病隙碎筆》等。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秋天的懷念》也是其中影響深遠的一篇。
4.(板書:秋天的懷念)讀題,再將語序調過來讀一讀,說說感覺有什么不同?(懷念的秋天是景色;秋天的懷念是感情)
5.那么,《秋天的懷念》到底向我們傳達了怎樣的感情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趕快讀書學文吧!
二、初讀,整體感知。
1. 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名讀)
2. 默讀,思考:課文幾次寫了秋天里看菊花的故事?這些故事向我們傳達了怎樣的感情呢?(指名說)
3. 是一般情況下,母親對孩子的關愛嗎?瀏覽課文后,概括地說一說。(不是)原因如下:
①第1自然段中描繪的我的情況:我雙腿癱瘓,暴怒無常,生命絕望。
②第2自然段中介紹的母親的情況:母親肝病嚴重,生命將息。
4. 所以,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這樣的母愛更——(艱辛、深沉、無私、偉大)
5. 那么,在這么一個籠罩著哀傷、凄婉氛圍的背景下,母親又是怎樣關愛我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繼續學文,細細品味。
三、精讀,理解感悟。
1.自由讀第1自然段,說說第一次看菊花為什么沒去成?(結合課后練習4)
2.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她的哪些言行讓人感動?(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讀、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