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播放歌曲《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2、師(板書課題),同學(xué)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黃鶴樓送別》。
齊讀課題
3、師:剛才那首歌呀,從同學(xué)們陶醉的神情中可以知道,同學(xué)很喜歡那首歌,歌里有句詞: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你知道誰牽住誰的手?(李白牽孟浩然的手)誰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4、檢查詞語
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
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依依惜別 浩浩蕩蕩
按捺不住 膾炙人口
(1)自由讀 指名讀 合作讀
二、品詞析句
師:暮春三月,一對朝夕相處的好朋友在黃鶴樓分別了。就在這分別的過程中誕生了一首千古名詩。(點擊課件,出示全詩)
師:好一個“唯見長江天際流”,你很有詩人的氣質(zhì)。讀詩就要像他這樣,慢一點,緩一點,讀出韻味,讀出優(yōu)雅。,
師:結(jié)合上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
師:意思表達得很完整。
在這“煙花三月”,好朋友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誰來說說“煙花三月”在你的想象中是怎樣一幅畫面?
師:文中是怎樣描寫“煙花三月”的?(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朗讀。
師:讀了這段文字,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師:說的真好。 詩人把“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這長江邊三月獨有的景色融合成“煙花三月”。 一個詞就是一幅畫,而這些詞都融進了這“煙花三月”。讓我們美美的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在這美景下,這對好朋友本該在干什么?
師:而今天,他們卻在做什么呢?(課件出示2自然段)。
師:板書“餞行”,什么意思?
師:是啊,以前可能在這兒飲酒作詩,而今天飲酒卻是為了分別!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藏什么?他們是借美景藏深情,
怎么藏?“一會兒。。。一會兒。。。”
師:孟浩然是山水田園詩人,李白一生更愛游覽名山大川,欣賞美景。而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 ”,與岳陽樓、滕王閣自古就有天下絕景之稱。這良辰美景今天對他們來說卻是形同虛設(shè)。都說別時容易見時難,今天看來卻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這良辰美景,這萬般情思,都化作了這段話。你們能讀好嗎?
師:這良辰美景,這依依惜別之情都凝成這樣兩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陽春三月下?lián)P州。
師:這真是此時無聲—(生)勝有聲,此時無淚——(生)勝有淚呀。
師:終于(點擊出示),李白舉起了酒杯。從“終于”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是啊,不忍別,終須別。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就向我們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他們話別的場景。(板書:話別)同桌分角色讀一讀,并想一想,從他們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依依惜別之情嗎?
師:下面請男女同學(xué)來讀一讀,老師為你們讀旁白。
生讀課文。
師:從李白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師:結(jié)合學(xué)生的回答點擊六個“您”、“兄長”“老師”“夫子”“令人敬仰”“譽滿天下”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