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導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
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重點難點分析:通過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和詩句意思,體會朋友間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學習方法:
1. 詩文對照,理解詩詞意思 。 采用詩文對照來進行教學,能有效地降低學生對古詩理解的難度,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詩意。
2.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 。在理解詩詞意思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帶動學生情感的發(fā)展。通過朗誦古詩和朗讀課文,使學生入情入境,深刻體會詩人的感情,進而達到感情上的共鳴。
3. 以朗讀為主線,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學習本文,采用朗讀的方法應為:個別讀、小組讀、悟讀、感情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獨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讀的同時,啟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聽歌嗎?今天老師帶來一首《長亭送別》,讓我們來一起靜靜地欣賞吧!
1.播放歌曲《長亭送別》
師:從這首歌中,你感受到什么?
(學生回答預設:a唱者的心情很憂傷。b這兩個朋友間的感情很深。c歌者舍不得他的朋友離去。d唱歌的人心情憂傷。e朋友分別時難過的場面。)
師:相見時難別亦難,是啊!從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或歌或寫。用不同的方式抒發(fā)離別的情懷。老師這里有一首詩: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師激情誦讀,學生自由讀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是李白為孟浩然送別時誕生的一首千古傳誦的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今
天,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黃鶴樓送別》。
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別(“提筆即是練字時,”不要錯過練字的機會。請大家舉起小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鶴”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得緊湊些。)
3.齊讀課題。
二、基礎達標檢測。
1.上節(jié)課,我們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老師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有沒有信心。
打開學案作業(yè),完成基礎達標1、2
(請二人小組互相交換,檢測,全對的請為對方贈送一顆小紅星。)
2.得到小紅星的同學自豪地舉起自己的小手。你們真了不起,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師愿意和你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重新感受一下李白為孟浩然送別的動人場景。請打開課本13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然后完成學案作業(yè)設問導讀1。
2.同桌交流。匯報。
3.默讀課文,對照古詩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內容。完成設問導讀2.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1——3自然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4自然段)
四、細讀品味。
1.自由朗讀課文1、2、3自然段,完成學案作業(yè)設問導讀2.
在文中找出和“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相對應的內容,仔細品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