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學(xué)實錄
我講話后面的同學(xué)能不能聽得見?
我們先來聊會兒。
我們班有沒有平常喜歡講笑話、故事的同學(xué)?一開口就能讓大家樂的同學(xu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咱們來看一看,好不好?
1+1=幾。
我們班的故事大王可不少,在2000多年前,有一個故事大王,他的名字叫(伊索),可以上課了嗎?
這節(jié)課我們要讀的課文是《伊索寓言》,課文中有三個小故事,誰來告訴我?
狐貍和葡萄、牧童和羊、
這三個故事有趣好玩,你們看,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出來說話了。
“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來了,狼來了!”
“您的歌聲多么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
指名讀這三句話,評價。
比較一下,三句話的意思不一樣,但是有相通的地方。
不著急,比較是思考的一個辦法,比較會產(chǎn)生問題。
這些話都有引號,全是人說的。
這三句話都是騙人的。葡萄不是酸的,狼來了,
騙人的撒謊的,用趙本山的小品的話叫什么?
忽悠。
分別忽悠誰呢?
忽悠自己。
板書:說謊。
說謊,說謊的時候心會發(fā)慌的。
課文中有一個帶謊的詞語,是什么?驚慌失措。
那兩只狐貍和那個放羊的孩子,為什么要撒謊呢?
自由朗讀課文,找到具體的詞句,選擇其中的一個故事來交流。
強調(diào)要求,一定要找到具體的詞句,一定要說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讀課文。
狐貍為什么要撒謊?
非常的妒忌。
我覺得狐貍吃不到葡萄,反正也無所謂,就想他反正也沒成熟。
我覺得狐貍很笨,做事情應(yīng)該去嘗試一下。
他說是酸的,他想吃酸的,會掉牙的,還好不吃。
沒有落下來,肯定是酸的。
眼睛看得見,牙齒夠不到。他說這句話是來
安慰自己的 。
板書:安慰自己。
同學(xué)們想一想,這個是酸的不是葡萄的味道,是什么?
心里發(fā)酸。吃不到葡萄,心里酸溜溜的。
這酸溜溜的話該怎么讀呢?把這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讀一讀。
指名讀。
吃不到葡萄,就說是酸的。
狐貍先生的這句話,已經(jīng)是世界性的俗語了。
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引讀:……
假如葡萄架上的一只麻雀,知道葡萄是甜的,她會告訴狐貍,狐貍會怎樣酸溜溜的說呢?
哎呀,甜的就甜的吧,
我才不吃呢,我家多的是,干嘛要吃樹上的呢。
那些葡萄肯定被麻雀和蟲子弄壞了。
不吃也罷,我反正已經(jīng)吃飽喝足了,要吃這些干嘛呢?